涉江采芙蓉语言特色及教案设计_第1页
涉江采芙蓉语言特色及教案设计_第2页
涉江采芙蓉语言特色及教案设计_第3页
涉江采芙蓉语言特色及教案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涉江采芙蓉一.分析涉江采芙蓉语言特点。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本诗用短短几十个字,深刻地表达了相爱之人相隔两地,不能陪伴身旁的无限哀伤。主要是通过思妇的形象表现出来。其中,诗歌的语言极富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在用词上,从第一句我们就可以发现作者用了很多楚辞里的常用的意向,比如“芙蓉”、“兰”、“芳草”等等。但是本诗不仅仅限于词,诗歌中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对楚辞的一种借鉴。如“漫浩浩”和“路漫漫其修远兮”中的“路漫漫”相似。还包括“同心而离居”这句和楚辞中“何离心之可同兮”也极为相似。可见,本诗歌作者从楚辞

2、中汲取了大量的创作营养。也正是通过对这些典故的运用,极大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和内涵。其次在语言的表达上,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语言凝练、含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恰到好处的简洁能充分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又表现出一种含蓄美。作者用极为简单的词汇却能描绘出人世间最纯真最普遍的感情来,主要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就是对景物的描写来书法思念之情,所以会给人一种朴实的感觉,非常贴近日常的生活。此外,虽然诗歌用词简单,但是也能很好的传达出思念情深的感觉。这就体现在诗歌中。比如诗歌中的“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

3、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让人能够感同身受这种思念之苦。涉江采芙蓉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描摹诗歌的画面; 2.通过朗诵、理解,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教学重点: 品读诗歌,根据诗歌内容和语言来把握诗歌的主旨。教学难点: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材分析: 取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第二册,难度适中。教学过程:一、导入: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相爱却不能相聚相守,不免让人扼腕叹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秦观发出的一种宽慰,一种

4、无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有“一字千金”之称的古诗十九首,看看里面的涉江采芙蓉表达了怎样的相思?体味一下其中的语言魅力。二、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

5、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三、诵读,整体感知1.听录音,感知诗歌内容及节奏。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2.请学生试读。3.齐读。4.思考问题:诗中主人公采芙蓉的目的是什么?尽量用诗中的词语回答。明确:采芙蓉是为了“遗”远方的“同心者”,“遗”“所思”。采芙蓉就是为了赠予所思念的人。四、诗歌鉴赏品味1.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明确:游子思乡之情。2.诗歌中的抒情主

6、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明确: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3.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

7、营造有什么作用啊?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4.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5.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没有送出去了没有?没有。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6.五、六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其中“

8、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7.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8.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五、总结: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