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1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2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3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4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探究】 :词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什么?,【提示】:新中国成立,【探究】 :新中国成立后,党在经济建设方面 面临的迫切任务是什么?,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

2、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恢复国民经济,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表现:,1、帝国主义掠夺。 2、国民政府搜刮。 3、战争破坏。,到1952年,工农业产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交通堵塞、通货膨胀、生活困苦,原因:,(2)恢复及意义,材料三:,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

3、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探究】:以上材料反映了建国初中国面临什么样的现实?,工业基础非常薄弱!,2、“一五”计划(1953-1957),(1)任务之一:,【探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成就:,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意义:,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提示】: 原因:历史: 现实: 外部:,重工业基础差,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苏联经验,重点!,(2)任务之二: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探究】结合教材的“历史纵横”中有关知识 分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提示】: 土地私有制 小农经济,基本途径和方式:,

4、完成及意义:,生产合作社; 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底,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身临其境】 假设你是一位生活在当时的公民,你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国情有哪些判断?对国内主要矛盾会作出怎样的分析?认为党和国家应如何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任务?,社会主义探索!,二、探索与失误,1、中共八大(1956北京),(1)内容:,(2)评价:,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指导思想:1958年总路线,(2)内容:,(3)后果:三年经济困难,3、国民经济的调整,(1) 内容:,农村纠“左”、八字方针,(2)结果:,国情分析、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分析正确,成功探索,但未坚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点!

5、,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1.总体损失原因:,2.局部回升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 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1973年周恩来恢复调整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 (实质:系统纠正文革“左”倾误),【探究】: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 历程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和严重的失误?,【提示】:1.成功: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八字方针调整和全面整顿 2.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革,【学有所悟】: 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提示】: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革,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认清

6、国情,实事求是,失误:,正确:,中共八大 1956,“大跃进” 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工农业生产总值,1949,1952,1956,1958,1966,1976,1978,1962,A,B,C,D,E,H,I,J,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思考: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中国成立来哪些重大的经济政策或活动有关?

7、,F,G,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国民经济恢复,“一化三改”,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十年文革”,改革开放,文革时期,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十年文革,过 渡 时 期,1840年,1949年,1956年,1966年,1976年,“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 共 八 大,八字方针,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小结,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过渡时期 (1949-1956年),探索时期 (1956-1966年),文革时期 (1966-1976年),经济恢复:(1949-1952年),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中共八大(1956年) ,两个运动(1958年) ,三

8、年困难:(1959年1961年),经济好转:(19621966年),三大改造:(1953-1956年) ,国民经济的劫难,巩固练习,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1949B、1956C、1966D、1978,C,B,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

9、主义的愿望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B、 C、 D、 4、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经济机构处于瘫痪 B、国民经济严重滑坡 C、经济取得一定的成就 D、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被废除,巩固练习,C,C,5.下列四幅图表中,最准确地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C,Fgh,一五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乌鲁木齐,兰州,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武汉,上海,天津,北京,沈阳机床、飞机,【探究】从图中可看出一五的企业分布有何特点? 原因何在?,提示: 特点:基本上分布于东北地区。 原因:地理: 历史:,资源,交通,离苏联近,重工业基础好,返回,1956年底,195

10、2年,改造后,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探究】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变化:公有制经济占主导 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性变革 (社会性质变化),返回,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8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探究】:此图说明大跃进有何特点?,【提示】:强调速度与数量(快、多),违背八大经济建设方针,以钢为纲 工业跃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探究】:结合上图和此图说明大跃进 错在何处?,【提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严重背离客观规律,以粮为纲

11、 农业跃进,历史回音壁你来总结,我来倾听,脚踏黄河水倒流, 搬来泰山做枕头。 决心苦战十五年, 赶上英国不发愁。,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 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特征?,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不仅毁掉了大量山林,还影响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跃进大炼钢铁为中心,大跃进时期的漫画,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种个南瓜像地球, 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 地球又多一个洲,,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的大跃进,土地公有;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12、大办公共食堂。,【探究】:“人民公社化”运动错在哪里?,【提示】: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探究】:此图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7年,1960年,1957年,1960年,704,415,537,1605,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探究】:此图图表反映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影响?,【提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返回,Fgh,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

13、,上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探究】:此图表反映出在1956-1966的十年建设 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提示】:虽有曲折,但总体向上,【探究】:结合下词分析在调整国民经济之后, 是否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会一帆风顺?,多少事, 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提示】:党和国家依然未改变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没有找到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强调时间紧 要求速度快,1966年,1968年,1973年,1975年,558.7亿元,815.6亿元,809.7亿元,419.4亿元,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状况,652.6亿元,1976年,【探究】:文革时期中国国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