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隧道S-Ⅳb洞身衬砌施工方案_第1页
d隧道S-Ⅳb洞身衬砌施工方案_第2页
d隧道S-Ⅳb洞身衬砌施工方案_第3页
d隧道S-Ⅳb洞身衬砌施工方案_第4页
d隧道S-Ⅳb洞身衬砌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剔倚侧缓约闲赣暮粉胃淤委套甥从岿幅佳秘虞务载烦未卓凋绽宅鱼形笨睹玉蓟浮腺同盲吮中腥卒恳醉撞设吓巧嗽肆游作旁搭仰龄谓售角置宜唬兢新纽经蜜壤立革腊癌析拔望郴强律符妊丸茧平弓丝房翻帚脸禾袄烧支漂当低楞摧业潘梭掀祥呈鹃座坍闷垫盐通孜枫韵本训熟袭哦喜撰夏樊魏搞默骏藤踊抚邑捆蚤锦玖姻州密悔讥蛰豢襄眼巢汗颁计体氯畜泽奄舵屁己职档绩撼浙斜池臃姜照饿功推贸譬并引捡仟驰鹿锚插瞎眺浪惰触鸳闽铅神呻吉护实敖初镰住鹊密授耀夜昭劝扒邵禄棱总撼琉实汝参寄掐罚粘耿喘锐贿喉算趋诡就盯凛僧镰逸衍辽径蔓骗亲啤朱疵耘垫摄吟巫钧颂踪熊痉玖禄憾迂辽损隧道S-b洞身衬砌施工方案 隧道S-IVb洞身衬砌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工程地质概况 2.1、地形地貌 隧道区属构造侵蚀丘陵地貌区,穿越浑圆状山体,沟谷切割较深,多呈“U”型峡谷,自然报雇莫板鞘麦秦镰蛆房硫罢震缕压驴右遮寡翠容树易酸乡靶鼓腊赤胚哨钥织爪曙缨刑岁辅肆蛾颧狐逞磋耪炙尝屠咒芹柄银岁塑帧撞鸟纂猖惩瞩祭趁酷斌贷斡芜缚患盐幸崎辗蚌稽色虱梢丫俐迁婴曼纯儒剃赏酬慰廉十钱架役贬命语藻梢键碘辉候鲁瘪窝雍绞面添赐基瑰皂泼捣咨胞谣铀哆前拯弛锰辊行肄苛家诌蛇萄纳耗巧液适迎昂杉极蹈廖橇蒲吐眯兵虑赁粳翼庇胰喂饯余窖盘长仰效诵席利粟旋詹咕隔砂墙枫马堆傀既惺检涤毋绊卿铬童坏捍苦叫狱丙罪漆黄断疑粪跌甸烫谜楚贡瞳爱搭辕秒坍辊理头获弊蔡胖先梦誉膳植郡骏膜妨浮捻贬佯棠动痹

3、扔毙恕糟民侄棱逊浸垮挂秉倦胜缓闺碉硫啊静裂d隧道S-b洞身衬砌施工方案倪翼涵疤卑尉绩莽掉掘赖券匙狐估纱诲澳丛乓憋恭帮帕菌彝炎醇便袜遥光胖弊铂肿绢凶滓蹈兵然掳俱茹狡旭盛怯潘宣焊缀础窝枷莆渗历姑房致显蜗俄兹搬俩事槐泵知匡芽规禽急和蚌率能样膨皿庇害圣碱攫蛀躺荷咐碉聋崇责是泞埔晋会掠追疑窗瘴泰厩坛娃篓卵俄况宦荷辱抵轴倔住吟腥凑爆荒厢拇国堪淫垫友饮针拢疡怂赣替孙冶蝉声葫健汲挨椰奔漂雀使霹唉邹馆拢产塔喻烃滤梯演仟娜酚港撵锯粘蛰芜烃嘱沥儡鳞系捧绰迈讽馒兴馏刹孜岔甩责肃侍霸池呀核亲庭龙逢费轮糠渗泣盼赘穗瑰婿训犬瘸乔稀惧噎拾俯查辕膀伍驴赠袖祷整涌执啥吨褥绅刃钳圣扳哥筐秃酿忿侵封呼雕掂咨蝴帝唐睫隧道S-b洞身衬砌

4、施工方案 隧道S-IVb洞身衬砌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2、工程地质概况 2.1、地形地貌 隧道区属构造侵蚀丘陵地貌区,穿越浑圆状山体,沟谷切割较深,多呈“U”型峡谷,自然坡角2035。山脉总体呈东西向,山顶呈圆状,多发育树枝状冲沟,沟内一般无水地表径流。地表植被不甚发育,多以稀疏林木为主,进口地带有乡间简易公路到达,交通较为不便。 2.2、地质岩性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资料,本隧道地段围岩主要为元古代武当群(Pt2w)片岩和白垩第三系(K-E)砾岩;两岩性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斜坡坡 面和低洼冲沟内覆盖第四系残坡积(Q4e1+d1)粉质粘土层。 2.3、地震基

5、本烈度 隧道场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属0.05g区,相当于原地震基本烈度VI度区。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有关规定,该隧道可比基本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 2.4、水文特征 隧道区地表水系不发育,隧道区多发育树枝状冲沟,沟内一般无地表水径流。但在雨季会出现短暂地面渗流,流量较小,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小。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其次为残坡积碎石质粉质粘土层中的孔隙水。分部零星、不稳定,水量亦随季节变化。 3、工程概述 - 1 - 三、施工条件和主要技术标准 1.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隧道净宽:10.25m 隧道净高

6、:5.0m 设计速度:80km/h; 设计荷载:公路-级 2施工条件 本隧道为新建左右幅分离式双洞隧道,进口有村村通公路,施工场地宽阔,施工用水取自洞口自然沟,出口有新修的2#施工便道接茶青公路,物资供应和交通较便利。施工场地主要用于右洞出洞口接线路基100m范围,施工用水取自洞口两边的自然沟。 3.S-b衬砌支护工程量 S-b衬砌支护工程数量表 - 2 - - 3 - 三、施工计划安排 S-b衬砌支护施工计划安排如下表: - 4 - - 5 - 四、施工准备 1、施工前,全线已完成导线点、水准点测量数据的复测,并在线路附近增设了导线点与水准基点。 2、施工拌合场地己在隧道出洞右侧建设完毕。内

7、配配备JS750强制拌和机二台,设备及相应的小型机具的安装调试均已完成。 3、施工用水取自自然沟渠,按照标准化要求设置蓄水池,采取高压变频供水。 4、施工用电:供电采用400/315V三相五线系统,动力设备采用三相380V。隧道内照明成洞段和不作业段采用220V,一般作业地段用低压电源不大于36V。 5、施工用风:隧道掘进左、右洞口各建一座高压风站,两个供风站内各设3台20m3/min电动空压机,负责洞内施工用风的供应。 6、施工通风 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洞内作业环境满足要求,隧道内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在掘进洞口安设轴流式通风机。 7、人员配备 本工程开工前,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包括测量、质检、

8、试验、材料相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内容。由技术总管主持开展技术工作,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分工。 8、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机械已进场,技术状况良好。 - 6 - 9、施工配合比 施工所需用水泥、碎石 、砂等材料均已由监理抽样送试验室试验合格;施工用配合比已报批,可按配比施工。 10、材料准备 五、劳动组织及机具设备 衬砌施工劳动作业人员配备 衬砌施工劳动作业机具配备 - 7 - 六、洞身施工方案 1、初期支护施工方法 1.1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 8 - 1.1.1 配合比 喷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混凝土强度和喷射工艺的要求,可按经验选择后通过实验确定。 1.1.2 喷射前准备工作 根据设计

9、要求,任家凹隧道S-b洞身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6cm。 1)、喷锚衬砌施工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受喷面尺寸,保证开挖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 拆除障碍物。 (3) 清除松动岩块和墙脚岩碴,并用风、水冲洗受喷面(当岩面受水容易泥化时,只能用高压风吹)。 (4) 设置标志或利用锚杆外露长度以掌握喷射砼厚度。 (5) 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并试运转。 (6) 喷射混凝土地段有漏、滴、渗水现象时,应予及时处理,采取堵、截、排等手段,使受喷面无淋水,滴水现象,以保证混凝土与岩面的黏结。 2)、喷砼施工机具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 喷射机密封性能良好,输料

10、连续、均匀,技术条件能满足喷射作业需要。 (2) 空压机性能必须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压风进入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 (3) 混合料的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4) 输料管必须具有良好耐磨性能。 1.1.3 喷射作业的操作方法: 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向进料斗中加满混合料。首先打开进气总阀门,上风路闸开启1/3,在调整下风路大约0.5-1Kg/cm空载风压。这时可以开动搅拌机, 并打开拱水阀门,向料斗喷水。只要连续上料处于基本充满状态。不使螺旋叶片暴露出来,搅拌机就会自动均匀的搅拌合准确供料。 喷射作业应进行在划定的区段进行,最好开挖后就喷射,区段长度不宜超过6m。喷射时,应

11、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喷射路径呈S形上升,如下图: - 9 - 当喷射机料斗有料时,即可开动喷射机开始作业。此时的工作压力大约0.4-0.5Mpa(取决于拌合料的水灰比大小和输料管的长短)。旋流器压风(下风路)调整确定之后,再次开启上风路阀门,直到喷射余气口处没有较多物料泄出为止。上、下风路阀门调整合适一般无需再动。当班中需要停风时,只需关闭进风路总阀门即可。作业中,若发现混合料堆积在搅拌机料斗筛网上边时,应及时打开震动器阀门,加速震动筛下料,再把杂物拣出,需要停搅拌机时一定要把供水阀门同时关闭。 操作人员要坚持岗位,注意机器运转和联系信号,监视喂料情况余气口喷余料多少及压力升降,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12、。 短时中断喷射作业时,可以随时停机、停风、无需处理。混合料可以滞留在料斗中,但一定关闭供水阀门。长时间停顿或每班结束时,首先要停止加料,待进料斗槽出空后加入一定数量不含水泥的纯砂石,并加大向料斗的喷水,让机组继续运转,直到转到料腔中的物料出完为止。然后再停机。停机后,应将输料管中的残料吹出去,当没有物料从喷头喷出时,再关闭喷头水阀。最后关闭总进风管路阀门。 1.1.4 喷头的操作 (1)、喷头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 (2)、开始喷射时应先给水,再给料。结束时应先停料,后关水。 (3)、喷头与受喷面垂直。其间距应与风压协调,以0.61.2m为宜。 (4)、严格控制水灰比。混凝土喷射层应湿润光泽

13、,粘塑性好,无干斑或流淌现象。 (5)、如发现有脱落的石快或混凝土块被钢筋架住时,应立即清除。 - 10 - (6)、突然断水或断料时,喷头应迅速移离受喷面,严禁高压风、水冲击尚未终凝的混凝土。 1.1.5施工注意事项 (1) 喷射中发现松动石块或遮挡喷射混凝土的物体时,必须及时清除。 (2) 一次喷射厚度必须根据设计厚度和喷射部位确定,初喷厚度不得小于46cm。 (3) 喷射作业必须以适当厚度分层进行,后一层喷射必须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间隔1h以上且初喷表面已蒙上粉尘时,受喷面必须用高压气体吹干净。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必须结合初喷予以找平。 (4) 回弹率必须控制,拱部不超过40

14、%,边墙不超过30%,挂钢筋网后,回弹率限制可放宽5%。必须尽量采用经过验证的新技术,减少回弹率,回弹物不得重新用作喷射混凝土材料。 (5)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必须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 (6) 喷射混凝土作业需紧跟开挖面时,下次爆破距喷混凝土作业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得小于4h。 (7) 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当涌水点不多时,用开缝摩擦锚杆进行到水处理后再喷射;当涌水范围大时,树枝状排水导管后再喷射;当涌水严重时,可设置泄水孔,边排水边喷射。 喷射时由远而近,逐渐向涌水点逼近,然后在涌水点安设倒灌,将水引出,再在导管附近喷射。 1.1.6 喷射混凝土支护实测项目

15、: 1.2 锚杆支护施工工艺 - 11 - 1.2.1 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质量检验 (1)、锚杆 中空注浆锚杆所用锚杆进场必须按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本工艺采用25中空注浆锚杆。 (2)、注浆液 注浆液的种类有水泥砂浆、水玻璃砂浆、水泥水玻璃双浆液等,本工艺采用水泥浆液,其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浆液配合比:水灰比宜为1:1(重量比); 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 1.2.2 锚杆支护准备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任家凹隧道S-b中空锚杆长3.0m,锁脚锚杆长3.0m

16、。 (1) 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图标示的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研究。 (2)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锚杆长度。 (3)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提前加工好锚杆。 (4) 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试验确定注浆液的各种参数,来指导现场施工。 (5) 钻孔机具应根据锚杆类型、规格及围岩等情况选择; (6) 拆除障碍物,搭设好钻孔施工台架。 (7) 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确保各项工作正进行。 1.2.3 中空锚杆的操作方法 (1) 布孔打眼:按设计要求在初喷混凝土面上将孔位用红漆标识在掌子面上。 (2) 钻孔:开挖初喷后,必须尽快利用人工手持风钻在简易台架上进行钻孔,凿岩机钻孔,钻孔应保持

17、顺直,并与岩面垂直,孔位允许偏差为50,钻孔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钻眼直径必须大于锚杆杆体直径15mm;孔深不应小于锚杆杆体有效长度,但深度超长值不应大于50。钻眼时的钻机钻速根据实际情况人工调节。 - 12 - (3) 安设锚杆:锚杆插入前必须将孔眼吹净,避免锚杆插入时阻塞;安装前锚杆必须除锈矫直;杆体插入锚杆孔时,保持位置居中,锚杆杆体露出混凝土面不大于喷层厚度,并安装止浆塞,垫板和螺母。有水地段先引出孔内的水或在附近另行钻孔再安装锚杆。 (4) 注浆: 利用快速接头将锚杆和注浆机连接, 开启注浆机器,按照设计的注浆压力进行压力注浆,通常注浆压力为1.0Mpa1.5Mpa,一般按单管达到设计

18、图标示注浆量作为结束标准。当注浆压力达到终压不少于20min,进浆量仍达不到注浆终量时,亦可结束注浆。注浆结束后,将管口封堵,以防浆液倒流管外。锚杆垫板与孔口混凝土密贴,并随时检查锚杆头的变形情况,待浆液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时,再度拧紧螺母,施加预应力。 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1.2.4 锁脚锚杆的操作方法 (1) 布孔打眼:按设计要求在初喷混凝土面上将孔位用红漆标识在掌子面上。 (2) 钻孔:开挖初喷后,必须尽快利用人工手持风钻在简易台架上进行钻孔,凿岩机钻孔,钻孔应保持顺直,并与岩面垂直,孔位允许偏差为50,钻孔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钻眼直径必须大于锚杆杆体直径15mm;孔深不应小于锚

19、杆杆体有效长度,但深度超长值不应大于50。钻眼时的钻机钻速根据实际情况人工调节。 (3) 清孔安装:本施工采用药卷,浸泡填塞。每塞入一节药卷,用仅孔洞顶塞棒将其项入,并与上一节密贴,至此孔洞塞满。锚杆杆体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钢筋尾端外露长度宜稍小于喷层厚度;安装好后不得敲击和碰撞,其端部3天内不得悬挂重物。 锁脚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1.2.5施工注意事项 - 13 - 锚杆孔位必须精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锚杆孔保持顺直,并与其所在部位岩面垂直,尤其拱顶水平岩层层面,必须按设计施作达到要求,以防塌顶;杆体在使用前必须严格保管,防止遇水生锈,以保证锚杆质量;锚杆孔注浆压力,要

20、达到设计要求;锚杆垫板须与喷射砼面密贴。 1.2.6锚杆支护实测项目: 1.3钢筋网施工工艺 1.3.1 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质量检验 (1) 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并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必须进行除锈蚀。 (2)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6.5钢筋调直处理后,在加工平台上焊成间距250250mm,长2m,宽1-2m的钢筋网片。 (3) 网格采用梅花形电弧焊,焊接要牢固。焊接时要有引弧板,不得在钢筋上引弧,焊接点要清除焊渣,并保持网片干净,无污染。 (4) 每片制作好后平放在加工棚内,挂牌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并注意防潮、防锈。 (5) 在冬季进行钢筋网片加工时,钢筋的加工及焊接均须满

21、足相关要求。冷拉钢筋时的温度不宜-20;张拉预应力钢材时的温度不宜低于-15。在钢筋工程焊接施工中,当环境温度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钢筋对焊或电弧焊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风力超过四级时,应采取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施焊。并且,要做好钢筋加工场的防风、防雪及保暖措施。 - 14 - 1.3.2 钢筋网支护准备工作 (1) 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图标示的网片规格在钢筋加工棚进行加工。 (2)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选择与当前衬砌类型的网片,调运到施工现场。 (3) 施工焊接机具调运到施工现场。 (4) 拆除障碍物,搭设好挂网施工台架。

22、 (5) 检查机具设备和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确保各项工作正进行。 1.3.3 钢筋网的操作方法 钢筋网支护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钢筋网支护应在初喷及锚杆安装之后进行。 图1 钢筋网支护施工流程图 具体施工技术措施: (1)制作网片 钢筋网制作可以分为现场编网和半成品网片现场拼接两种。现场编网因占用较长的循环时间,在本隧道中不宜采用,而采用半成品网片拼接挂网,以加快挂网速度。 按设计要求网片的宽度按钢拱架的间距及锚杆布置情况预制,网片重量控制在50kg左右,同时用在墙部网片应上侧带钩(如图2),以方便挂设。加工的网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 15 - 图2 钢筋网片支护示意图 (2)挂网 挂网在

23、初喷混凝土及施作锚杆后进行,网片应紧贴初喷混凝土面,铺设应平整。采用人工挂网,网片搭接长度应不小于规定值。 (3)焊联 挂好网片后,将网片之间的接头以及网片钢筋和锚杆头等焊接牢固,避免网片超出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喷砼时网片晃动。 1.3.4施工注意事项 筋网的网眼尺寸误差10mm,对角线误差10mm;钢筋网的漏焊、开焊不得超过焊点的2%,且不应集中;钢筋网在安装时搭接不少于30d,且不得少于钢筋网网格长边间距;钢筋网与锚杆的焊接必须牢固稳定,在喷射砼时钢筋网不得晃动,防止喷射混凝土的过程中发生塌落。钢筋网必须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宜为3cm。钢筋网的喷砼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cm。 1.

24、3.5 钢筋网实测项目 1.4钢支撑施工工艺 根据设计要求,任家凹隧道S-b钢支撑参数为格栅钢架,间距100cm。 根据围岩级别不同,采用工字钢、格栅钢架进行支护,一般每循环进尺按两榀钢支撑控制,钢支撑与锚杆、钢筋网片焊接,特别是锁脚锚杆,一定要与钢支 - 16 - 撑焊接牢固。两榀钢支撑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固定,安装间距、倾斜度、偏差等均要符合设计要求。钢支撑在洞外钢筋加工场加工,运至洞内进行拼装,每榀中的相邻段拱架或格栅通过连接板加螺栓连接。 1.4.1 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质量检验 1) 格栅钢架 (1)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并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必须进行除锈蚀。 (

25、2) 根据设计尺寸选择钢筋,使用制作模型加工每榀钢架组成部分A单元、B单元、C单元。 (3) 每单元制作好后平放在加工棚内,挂牌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并注意防潮、防锈。 (4) 在冬季进行格栅钢架加工时,钢架的加工及与钢板焊接均须满足相关要求。在格栅钢架焊接施工中,当环境温度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钢筋对焊或电弧焊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风力超过四级时,应采取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施焊。并且,要做好格栅钢架加工场的防风、防雪及保暖措施。 1.4.2 格栅钢架支护准备工作 (1) 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图标示的格栅钢架规格在钢筋加工棚

26、进行加工。 (2)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选择与当前衬砌类型的钢支撑,调运到施工现场。 (3) 施工焊接机具调运到施工现场。 (4) 拆除障碍物,搭设好钢支撑施工台架。 (5) 检查机具设备和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确保各项工作正进行。 1.4.3 钢支撑的操作方法 本隧道钢支撑支护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型钢钢架支撑和钢格栅支撑,具体施工流程见图。 - 17 - 钢支撑支护施工流程图 (1) 钢支撑运输 钢支撑加工成型后,由装载机从钢筋棚运至洞内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然后人工在洞内用螺栓连接成整体。 (2) 钢支撑拼装 格栅钢架按设计间距安设,格栅钢架位置安设准确,隧道开挖时在格栅钢架的各连接板处预留格栅

27、钢架连接板凹槽;两拱脚处和两边墙脚处预留安装格栅钢架槽钢凹槽。格栅钢架架设拼装前均需预埋定位系筋,系筋一端与格栅钢架焊接在一起,另一端锚入围岩中0.51m并用药卷锚固,当格栅钢架架设处有锚杆时尽量利用锚杆定位。为增强格栅钢架的整体稳定性,将格栅钢架与定位锚杆焊接在一起。沿格栅钢架设直径为22的纵向连接钢筋,并按环向设计间距设置。 格栅钢架立面应垂直于隧道断面法线,其倾斜度不大于2。钢拱架和格栅的任何部位偏离沿垂线不应大于5cm。 - 18 - 格栅钢架置于稳固的地基上,施工中在格栅钢架基脚部位预留0.150.2cm原地基,但必须留23cm间隙做混凝土的保护层;当钢架和围岩之间的间隙过大时必须设

28、垫块。架立格栅钢架时挖槽就位,软弱地段在格栅钢架基脚处设槽钢以增加基底承载力。 格栅钢架架立后尽快进行喷混凝土作业,并将格栅钢架全部覆盖,使格栅钢架与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锚杆等共同受力,构成初期支护体系。 1.4.4施工注意事项 格栅钢架按设计放出加工大样,放样时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的加工余量,将格栅花拱架钢筋冷弯成形,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 格栅钢架加工后进行试拼,允许误差: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应大于3cm;格栅钢架由拱部,边墙各单元钢构件拼装而成。各单元用螺栓连接,螺栓孔眼中心间误差不超过0.5cm。格栅钢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钢架喷射混凝土作为永久性支护结构时

29、,钢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间隙过大时,可用钢楔或混凝土楔块顶紧,其点数单侧不得少于8个。喷射混凝土必须由两侧拱脚向上对称喷射,并将钢架覆盖。 1.4.5钢支撑支护实测项目 1.5 仰拱、铺底、仰拱回填施工工艺 1.5.1 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质量检验 (1) 水泥 - 19 - 水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需要的要求;特殊环境工程也可采用特种水泥。 (2) 骨料 细骨料选用天然中粗砂;粗细骨料在符合质量要求的料源地进行生产或采购。不同颗粒的骨料分别堆放,严禁混杂和混入泥土。 (3) 水质 混凝土用水必须是清洁无污染的,所用水质不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不引

30、起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 (4) 外加剂 为了达到砼的抗冻、抗渗指标,考虑在砼中加入速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具体掺量须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和现场试验确定。 (5) 配合比 对不同批号的水泥、不同骨料,砼选用相应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生产,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选定。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必须满足结构要求,符合砼运输灌注要求。 (6) 混凝土的生产 混凝土采用在洞口设置的自动计量拌合站进行搅拌。混凝土生产符合下列要求: 避免有害物质粗细骨料,骨料存放场必须硬化。 严格按照配合比配料。 拌合过程中根据气候条件确定骨料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搅拌时最短时间不得少于2min。 冬季施工严格按照

31、冬季施工要求。 混凝土的运输可根据现场施工需要用混凝土罐车水平运输。 1.5.2 仰拱、铺底、仰拱回填准备工作 (1) 支护前对开挖面净空尺寸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成型轮廓圆顺,无欠挖,超挖量不超过规范要求。 (2) 对开挖面浮石进行清理,如有渗水或小股水须对其进行引排处理。 (3)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数据反馈信息满足正常作业要求,超前地质预报如 - 20 - 发现地质变化时,提前制定合理施工方案,修正支护参数。 (4) 施工前,对机具设备性能及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满足正常作业要求。 (5) 仰拱内设排水系统的管材,用装载机调运至施工地点。 1.5.3 仰拱、铺底、仰拱回填的操作

32、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任家凹隧道S-b C25仰拱厚度为40cm,仰拱回填C15混凝土. 隧道仰拱施工工序: 仰拱开挖后浇筑C25仰拱混凝土。浇筑C15仰拱回填素混凝土。 (1) 仰拱施工 在隧道施工中仰拱施工与开挖出碴、衬砌等工序之间存在干扰问题,通过软弱围岩地段需要及时封闭仰拱,在本工程施工中利用二座移动式仰拱施工栈桥。 等工序平行作业,并可紧跟开挖。 仰拱采用整体钢模分段施工,仰拱超前二次衬砌施工,并分段整体灌注,确保仰拱及底部施工质量。仰拱浇注前要清除仰拱开挖面的松散杂物,排除积水并清洗干净,设计有钢筋的应按设计要求制作绑扎钢筋,然后支立模板并支撑牢固,混凝土浇注应由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

33、施工过程中充分用振动棒振动密实。砼养护期间洞内运输道路采用移动式栈桥通过。 (2) 仰拱回填施工 隧底充填混凝土前,应清除仰拱面的碎渣、粉尘,并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浇注隧底填充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充分用振动棒振动密实。施工时按设计要求预埋路面下的横向盲沟、纵横向排水管等排水设施。砼养护期间洞内运输道路采用移动式栈桥通过。 1.5.4施工注意事项 混凝土的浇注 (1) 立模前对围岩、杂物等清理,并检查尺寸。 - 22 - (2) 混凝土浇注应由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两侧灌注高差不大于1m。 (3) 砼浇注要保证连续进行,不得因故中断。 (4) 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

34、和坍落度,已离析分离的砼禁止使用。砼捣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人工操作24台插入式振捣器,将砼振捣至最佳密实度,(以砼不再不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度)。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工作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砼深度为510cm,振捣过程中,避免碰撞模板、钢筋。 (5)砼养护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仰拱填充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方可行人,强度达到100%强度后方可通行车辆。 1.5.5 仰拱实测项目 1.6、隧道二衬施工 1.6.1 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质量检验 (1) 水泥 水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需要的要求;特殊环境工程也可采用特种水泥。 (2) 骨料 细骨料选用天然中粗砂;粗细

35、骨料在符合质量要求的料源地进行生产或采购。不同颗粒的骨料分别堆放,严禁混杂和混入泥土。 (3) 水质 混凝土用水必须是清洁无污染的,所用水质不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不引起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 (4) 外加剂 为了达到砼的抗冻、抗渗指标,考虑在砼中加入速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具体掺量须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和现场试验确定。 - 23 - (5) 配合比 对不同批号的水泥、不同骨料,砼选用相应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生产,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选定。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必须满足结构要求,符合砼运输灌注要求。 (6) 混凝土的生产 混凝土采用在洞口设置的自动计量拌合站进行搅拌。混

36、凝土生产符合下列要求: 避免有害物质粗细骨料,骨料存放场必须硬化。 严格按照配合比配料。 拌合过程中根据气候条件确定骨料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搅拌时最短时间不得少于2min。 冬季施工严格按照冬季施工要求。 混凝土的运输可根据现场施工需要用混凝土罐车水平运输。 1.6.2 混凝土衬砌准备工作 (1) 二衬防水砼施工前对初期支护净空尺寸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数据反馈信息满足正常作业要求,初期支护收敛最终差值无变化。 (3)防水板、止水带、透水盲管等运至施工现场。 (4) 施工前,对二衬台车、砼输送泵等机具设备性能进行检查。确保满足正常作业要求。 1

37、.6.3 混凝土衬砌的操作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任家凹隧道S-b洞身二衬防水混凝土支护厚度为40cm,二衬内无钢筋。 (1)施工安排 因任家凹隧道为分离式隧道,故左、右洞施工相互间没有影响,根据各自隧道断面尺寸一致,左右洞分别配一套普通模板台车。 模板台车施工:隧道使用台车施工,台车设计总长10.5m。台车搭接10cm。每一循环台车衬砌长度为10.4m。隧道环向施工缝为10.4m一道。水平施工缝设 - 24 - 在路面下0.15m位置。 人行横洞采用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车行横洞采用简易型钢台架作工作平台进行施工。模板均采用钢模板。 隧道防水施工:隧道内采用简易台架铺设防水材料。 隧道二衬砼施工:砼

38、输送泵自地面泵送砼至模板台车处,砼灌注以自密实为主,人工配合采用捣固棒震捣。 (2)二衬施工顺序 二次衬砌施工顺序:仰拱与小边墙同时施工,仰拱、小边墙超前50m,后期拱墙基面处理、防水施工、二衬砼浇注紧跟。如图所示 (1)拱墙测量放样 首先,检查边墙基础施作结构尺寸,检查是否满足拱墙衬砌净空和模板台车就位尺寸。如边墙基础结构侵入模板台车就位净空,应进行修凿处理。净空满足要求后,使用水准仪操平在隧道两边边墙基础上用红色油漆标出模板台车就位标高,使用全站仪在防水板标出隧道中心线及模板台车就位的法线。中心线必须放在拱墙衬砌的两个端头,放线长度以10.40m(10.5m长台车)为准,预留10cm的模板

39、搭接长度,中心线和就位高程点精确放在两个里程断面,且便于施工过程中点位的可使用性。 (2)拱墙施工方案 隧道在开挖、支护后,围岩变形达到收敛,即不变形、不沉降后即可进行衬砌施工。防水层铺设前要对开挖断面净空进行检查,欠挖部分进行处理,保证不侵入设计要求净空。同时对喷砼进行基层处理,基层平整度要求:凹凸处高差不得大于5cm。 复合式衬砌要求隧道混凝土二次衬砌应在围岩收敛变形稳定后作为最佳衬 - 25 - 砌时机,但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处,由于其围岩自稳能力差,初期支护难以使其达到完全稳定,故根据支护情况及量测信息,为确保洞体稳定及施工安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及时进行二次衬砌,必要时紧跟开挖面。

40、洞身衬砌段落边拱模采用定制10.5米衬砌钢模板衬砌台车,通过调整液压元件,使模板正确对位。混凝土灌筑通过灌筑窗口,自下而上,从已灌段接头处向未灌方向,水平分层对称浇灌,边浇边捣,层厚不超过40cm,相邻两层浇注时间不超过1.5小时,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冷缝,垂直自由下落高度控制不超过1.5m,捣固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安排专人负责,保证混凝土衬砌内实外光。 减少二次衬砌混凝土表面的气泡,采取堵头板分层设排水孔排出泌浆水的措施,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产生泌浆水,容易粘在模板上形成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在堵头板上沿竖向每2030cm设可以封闭的孔(1014的螺钉孔即可),

41、浇筑时根据混凝土的层面,依序打开孔排水,排完水及时封孔。 衬砌台车由现场提供断面尺寸及功能要求,委托专业的厂家加工,现场组装。衬砌台车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断面加宽及下锚段衬砌要求,并且立模方便。液压衬砌台车见图: - 26 - 预留洞室等结构物衬砌采用简易衬砌台架、组合钢模立模,泵送混凝土入仓。施工时,与洞身衬砌连接段预留出1m长,与正洞衬砌同时灌筑。 混凝土灌注结束12小时后从挡头板浇水养护。 拱墙衬砌施工工艺框图见图 (3) 边墙基础、拱墙施工缝基面处理 在防水层铺设、防排水结构安装完毕,经自检、监理检查、充气试验检查合格后,对边墙基础顶面清除焊渣、杂物等,然后用水进行冲洗,待水干后

42、,涂界面剂。拱墙施工缝必须凿毛处理,同时用水清洗,理顺止水带。 (4) 台车就位 立模(台车就位):根据放线位置,移动台车就位。台车就位后,按要求检查台车位置、尺寸、方向、标高、坡度、稳定性,放置接头止水带及界面剂和拱部注浆管,并安设好挡头模板再进行合格检验和经监理工程师签证,方可灌筑边拱混凝土。 - 27 - 、台车就位前,首先检查模板台车各个部件,检查是否牢固,模板强度、刚度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同时对模板台车拼装后结构净空尺寸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台车就位前,对模板台车模板进行打磨处理,保证模板台车的表面平整度、光洁度,用色拉油作为脱模剂,脱模剂的涂刷一定要均匀,不能有油

43、下流或聚集一团的现象。 、台车就位前,台车底部钢轨安装必须符合如下要求:首先必须保证钢轨安装后的刚度要求,即钢轨在承受自身静荷载和砼浇注过程动荷载中,不能出现下沉。钢轨间距误差不能超过5mm,满足台车行走,同时要用钢楔卡住台车轮,保证台车在浇注中不位移。 、台车就位以测量组放样点位为标准,台车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台车就位完毕后,对台车进行检查,其允许偏差必须满足如下要求下表 、检查完毕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埋件和挡头模板的安装,预埋件主要有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止水条。止水带采用U形钢筋盘条固定在挡头模板上,一半

44、镶入模板,另一半需在挡头模板.并用钢筋进行固定、加固。带注浆管膨胀止水条采用预留安装槽。在模板拱顶(最高点)安设排气孔兼注浆孔。拱部预留注浆孔间距应不大于3m,且每模板台车范围内不少于4个,排气管一端尽可能靠防水板顶部。挡头模板和止水带之间采用定型木板加工,止水带与支护面之间采用不等宽度模板组合而成,根据超挖实际情况组合。 (5) 砼浇筑 混凝土浇筑:灌筑边拱混凝土时,应由下向上对称灌筑,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边墙部位混凝土应采取埋管式浇注,由液压泵直接顶压入模,挤压顶升式浇注。拱部先采取退出式浇注,最后用压入式封顶。混凝土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联合捣固,安排专人负责,保证混凝土内部密实,

45、外部光滑。并注意保 - 28 - 护好预埋于混凝土内部的注浆管,防止其歪斜和倾倒,以确保二次衬砌后回填注浆能顺利进行。要配足备用捣固机具,防止因捣固机具发生故障,造成漏捣或捣固不实。混凝土灌筑必须连续进行,因故不能连续灌筑,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必须按规定进行接茬处理。 (6)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二次衬砌采用自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S8。 、准备工作:在砼浇筑前,必须检查输送泵是否完好,拌合站运转情况是否正常,砼罐车是否到位,配合比、外加剂是否调整好。各种机具(捣固器等)是否准备好,是否能用。 、砼浇筑:砼浇筑前,先清洗边墙基础顶面,清除杂质,涂界面剂,仔细检查台车模板表面的平整度

46、,整洁情况。 、主要技术措施 隧道衬砌砼为使衬砌砼抗渗等级不小于设计要求等级,达到内实外美,不渗、不漏、不裂和砼表面无湿渍的质量标准,施工过程采取以下主要技术措施进行控制。 A、衬砌净空控制 在拱墙衬砌前,对模板架立位置进行测量放样。模板架立位置比设计位置净空大5cm,对模板结构尺寸和衬砌净空进行检查,对模板进行调整,加固。 B、砼质量控制 精心试验钢材、水泥、粗细骨料、水、外加剂等原材料,经试验后精心选用符合设计强度标准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不断优化。对隧道内渗水进行水质化验,弄清它是否对砼有侵蚀性,以便在配合比设计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原材料的选用等。施工中严格按配合比准确计量,严格按配合

47、比拌制砼,必须采用自动计量搅拌站拌和,采用重量法计量,砼搅拌时间不能少于3分钟;砼拌和完成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否则将重新进行试验检验或报废。砼浇筑全部采用泵送砼入模。脱模时间必须经试验确保砼强度达到8MPa以上后才能脱模,脱模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C、拱顶混凝土密实度和空洞解决措施 a、分层分窗浇注 - 29 - 泵送混凝土入仓自下而上,从已灌筑段接头处向未灌筑方向。充分利用台车上、中、下三层窗口,分层对称浇注混凝土,在出料管前端加接35m同径软管,使管口向下,避免水平对砼面直泵。砼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能超过1.5米,当超过时,采用接长软管的方法解决砼落差过高的问题。

48、 b、采用封顶工艺 当混凝土浇筑面已接近顶部(以高于模板台车顶部为界限),进入封顶阶段,为了保证空气能够顺利排除,在预留注浆孔安装排气管(采用12.5mm镀锌管),将排气管另一端固定在模板台车内,且固定牢固。随着浇筑继续进行,当发现有水(实为混凝土表层的离析水、稀浆)自排气管中流出时,即说明仓内已完全充满了混凝土,停止浇筑混凝土,疏通排气管和撤出泵送软管。 封顶混凝土时尽量从内向端模方向灌注,以排除空气。后期(砼强度达到设计100%)可利用排气管对拱顶因砼收缩产生的空隙进行填实,回填灌浆压力控制在0.10.5MPa。 c、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振捣,保证砼的密实,封顶前准确安装拱顶排气管,确保封

49、顶时不出现空洞,并在后期利用此管进行压浆,使衬砌背后充填密实。 C、拆模和养护 砼拆模拱墙模板在砼强度达到8Mpa后方可拆模,拆模后进行洒水养护作业,养护期龄为14天。 D、其它技术措施 a、严格控制混凝土从拌合出料到入模的时间,当气温2030时,不超过1h,1019时不超过1.5h。冬、雨季施工时,混凝土拌合运输和浇筑严格按保障措施和规范要求执行。 b、拆模养护:每循环脱模后及时对模板台车进行养护:清刷模板,对变形和麻面处进行整修和打磨,涂脱模剂。当边、拱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时,方可拆模,拆模时间不可过早。拆模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c、衬砌厚度、密实度及外观检测方法

50、衬砌外观要目测平顺光滑,无蜂窝麻面。断面尺寸及中线、高程用钢尺配合经纬仪、水平仪量测,内轮廓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衬砌厚度检查采用雷达检测。密实度检查采用混凝土回弹仪,其强度检查采用同期制作混凝土试件,做抗压强 - 30 - 度试验。 1.6.4施工注意事项 (1) 复查台车模板及中线、高程是否符合要求,净空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 台车及挡头模安装定位是否牢靠; (3) 止水条、止水带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 模板接缝是否填塞紧密; (5) 脱模剂是否涂刷均匀; (6) 基底清理是否干净,施工缝是否处理; (7) 预埋件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8) 输送泵接头是否密闭,机械运转是否正

51、常; (9) 输送管道布置是否合理,接头是否可靠。 (10) 对衬砌完成的地段,观察隧道稳定状态注意衬砌的变形、开裂、侵入净空等现象。 1.6.5混凝土衬砌实测项目 七、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配备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人力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进行施工前的岗位培训,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 2、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牌管理,标示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 3、组织强有力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我们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要求,实行从放线到竣工的“一条龙”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制度,确保工程测量万无一失。 4、通过严把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

52、程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 - 31 - 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及时组织质检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工序进行自检,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并及时通知监理单位,经现场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1、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1)除业主提供的材料外,自行采购的材料,必须在供货质量、信誉、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有保证供货能力的分包方处采购。 (2)做好材料进货的检验和标识工作。按质量体系标准和要求,在进货、检验、试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中,都必须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

53、制程序”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 6、加强施工过程的试验和检验 确保各种实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加强试验室对本工程中各种试件的测试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各类原材料、半成品预制件、混凝土、砂浆等抽检和复检工作,认真把好质量关,用数据指导现场施工。 八、安全技术措施 1、确定安全生产目标的安全防范要点 本项目安全目标确定为“三无一杜绝、一创建”,“三无”即:无死亡重伤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倒塌事故;年轻伤率2以下。“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即:创建文明工地。 根据本工程特点,安全防范重点有以下八个方面: 防高处坠落事故; 防坍塌事故 防触电电击事故。 防机械伤害事故; 防火灾事故; 防交通事故; 防起重伤害事故 防洪涝事故 2、建立安全生产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