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州友达光电投资可行性简析,蔡杰 2012,6,机密,概述(核心观点) TFT-LCD产业现状 AMOLED发展前景 友达光电竞争力分析 产业投资建议,Agenda,概述(核心观点),核心观点(技术发展预测),2015年前,中低端大尺寸平板显示的主流技术仍是TFT-LCD; 2014年开始,在良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步降低下,AMOLED有望逐渐成为大尺寸主流显示技术。 友达在AMOLED产品的研发主要放在新加坡工厂,苏州工厂未投资此技术。 “上游原材料技术创新”、“面板成品组装生产良率” 是面板产业发展的两个核心因素。 上游材料的关键技术和市场受到高度垄断 三星柔性AMOLDE面板技术发展迅速,
2、有望在2013年底实现大尺寸屏幕的规模量产。,核心观点(市场供需预测),TFT-LCD 已进入成熟期,需求难大增,价格易下跌。 中国大陆在建及待建设的8.5代线的厂家将有5家,占全世界高世代线的70%,国内面板产能供应充足。 受需求低迷影响,友达、奇美等模组厂家已缩小单纯的大尺寸面板制造规模,转型做触控产品。 TFT-LCD国产上游材料逐渐增加,原料价格下降趋势明显,从而带动面板价格下降。,核心观点(投资友达的收益预测),股权投资收益预期不佳 高世代线大规模投资阶段已经接近尾声,目前处于去库存阶段。受市场需求低迷影响,行业亏损将至少持续到2014年。 关联交易收益(面板采购)效果甚微 相对于1
3、00300亿的建厂投资规模,若需要对苏州友达行成战略合作关系,投资规模预计要1030亿左右,才能在后续的面板采购中获得价格优势。 技术获取收益(创新技术)不明显 做为行业追随者的角色,无论在原材料创新,还是组装制造工艺上均落后于三星、LG等竞争对手。,核心观点(投资友达的风险预测),受行业供大于需的影响,对苏州友达的投资,2015年前无法获得公开市场的股权溢价。 TFT-LCD面板价格持续走低,相对京东方等其他厂家,友达提供给联想的价格是否一定有竞争优势? 对苏州友达的投资金额将决定联想话语权的多少。几亿的投资规模,是否能保证联想的话语权? 原材料采购成本占整体成本的比重巨大,友达对上游原材料
4、也有关联子公司,是否会有利润转移的风险?,核心观点(产业投资建议),依据 微笑曲线,建议在面板的“上游原材料、制造设备”领域寻找优质的厂商做为投资对象 未来高端TV市场的硬件竞争,将聚焦在高新显示技术、无线互联互通、智能语音、娱乐影音等领域。建议在这些领域寻找核心技术供应商,以增加联想TV的产品竞争力(卖点)。,TFT-LCD产业现状,TFT-LCD产业结构及盈利能力 TFT-LCD产业特性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液晶面板生产线 TFT-LCD全球专利分布 日韩TFT-LCD产业战略 中国TFT-LCDC产业结构 LCD技术未来突破点 大尺寸TFT-LCD未来价格趋势,TFT-LCD产业现状,TF
5、T-LCD产业结构及盈利能力,TFT-LCD 产业结构,TFT-LCD产业结构及盈利能力,TFT-LCD产业链微笑曲线,TFT-LCD 产业链盈利能力,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液晶面板生产线,根据 Displaysearch 数据,随着中国大陆几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陆续投产,2012年中国大陆面板产能占当时全球产能的 27%32%。,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液晶面板生产线,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液晶面板生产线,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液晶面板生产线,TFT-LCD产业特性,资本密集 生产技术密集,专利垄断严重 产品生命周期短 价格受市场供需况及景气循环影响 市占竞争模式 既定产能下产极大化生产模式,TFT-LC
6、D 产业特征,TFT-LCD产业特性,资本密集,厂商进入障碍与退出障碍高 技术密集,知识产权形成法进入障碍 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 生产设备与制程有主世代交替汰换的压 国际化分工现象普遍,TFT-LCD 产业进入障碍,TFT-LCD产业特性,独特技术能力 低成本营运能力 市场导向经营 多元化经营,TFT-LCD产业关键成功因素,TFT-LCD产业特性,面板业投资成本巨大 5 代线在130-150 亿元; 8.5代线在250-350 亿元。 面板价格不断下滑 主要规格面板价格自2010 年5 月至今,已连续下跌超过40%。 相应关键部件材料依赖海外大企业垄断供应。,TFT-LCD产业近几年持续亏损的
7、原因:,TFT-LCD全球专利分布,设备技术排名:美国、德国、日本、韩国 制程技术排名:美国、日本、韩国 材料技术排名:德国、日本、美国,TFT-LCD全球专利分布,国内外主要LCD专利申请人对比,中国厂商的专利申请数量不及日本厂商的十分之一,TFT-LCD全球专利分布,台日韩TFTLCD产业发展成熟度,日韩TFT-LCD产业战略,日韩TFT-LCD产业战略韩国政府,推动共同基础研发计划 组成共生合作委员会,推动联合基础技术研发,建立产业发展蓝图,以避免设备与材料间重复投资,带动韩国显示器创新的发展文化 促成面板大厂间合作计划 促成面板大厂间专利相互授权、标准化、交互采购面板等合作,以分散技术
8、及市场的风险 建立领域别执行小组,研拟中长期LCD、PDP、OLED等显示器技术开发计划,建立显示器发展蓝图;针对现行成长动力技术开发计划之专利,优先推动专利共享系统 面板尺寸标准化可节省设备与材料业者的投资,也可减低面板成本,各领域标准化将以三阶段产业级、国家级、国际级来推动 推动三星电子与LG电子等供应链整合,韩国境内面板交互采购面板 整合面板厂与上游企业间之供应链 强化支持设备、材料之开发与测试,打造跨公司集团之新供应链,以利建造永续发展平台 面板大厂派遣技术团队与设备商共同开发,并颁授认证制度 放宽面板大厂的集团内JDP销售限制*规定,推动交叉采购竞争厂商的设备与材料,*根据过去韩国厂
9、商JDP(Joint Development Project)相关规定,面板大厂与中小企业间进行联合研发设备或材料时,规定三年内不得销售于予第三企业,成立KDIA力促平板大厂暨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日韩TFT-LCD产业战略三星,SUMSUNG以2012年1500亿美元市场为目标,利用品牌优势来确保LCD产业营收、营业利益可以居全球Top地位,并强化全球LCD TV之市场占有率 持续开拓70吋、82吋商用化产品,尤其70吋LCD全面商用化,成为该公司未来更大型化产品之前导 唤起消费者对于40吋以上产品的认知,特别是北美、欧洲、BRICS,并以价格竞争力来强化SAMSUNG全球品牌优势 以高附加价值
10、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主要应用于: Digital signage Advanced TVs at home e-boards at offices and schools Premium IT displays Personal digital boards 发展下世代的OLED大型化、Flexible Display技术,成为全球领导者,70吋、82吋以上商用化产品市场,将倚赖G11(3000mmx 3320mm)的量产能力,与日本Sharp、台湾AUO、CMO决战,俟机投入G11有绝对必要性,也是面板成本优势的来源 强化低成本制程,积极导入4道光罩制程、Inkjet配向,Inkjet Pr
11、inting的CF制造、Maskless技术、Non-sputter制程技术 于汤井园区外围设置零组件厂、Module产线,以节省运输成本,并提升内制零组件的效率,另适时的外购以降低成本,利用品牌优势实现市场目标,日韩TFT-LCD产业战略 SHARP,为降低风险采外售策略,与SONY连手建造G10世代,强化产业间同盟、提升面板生产成本控制力,藉以对抗PDP与其他LCD面板厂竞争 强化自有面板供给,现有重点为龟山第一、第二工场生产能力的加强,并强化G10堺工厂的生产能力 结合新一代液晶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由零组件、面板生产、液晶电视组装一贯化统合性生产 扩张海外市场占有率,以中国、墨西哥、
12、波兰为目标,G10堺工厂 投产:2010年 投片量:36K/月 主力产品:42, 46, 52, 57, 65吋,SHARP第10代(玻璃基板2,850mmx 3,050mm)投资额约45亿美元,与太阳能薄膜工厂共构 该园区被称Manufacturing Complex for the 21st Century ,占地125万平方米,包含大日本印刷、康宁进驻该液晶园区,迎接2015十亿片需求来临 稳固大型面板生产,日韩TFT-LCD产业战略Sony,SONY期望个人计算机、Blu-ray Disc产品、零组件与半导体三项事业都能达到年收入1兆日圆 市场战略上将积极开拓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
13、、巴西市场 财务上,SONY每年设定5%的营业毛利率,除了大举投入研发外,将扩大产业策略联盟 将扩大软件内容服务规模,让顾客可藉由SONY网络化产品,藉下载得到丰富的内容服务,善用品牌资源,扩大策略联盟,日韩TFT-LCD产业战略 Panasonic,Panasonic投资3,000亿日元,于兵库县尼崎市建PDP第五工厂,每月42吋产能100万台,已于2009年5月开始生产,玻璃尺寸2280 x3920 mm2,经济切割42吋16片、50吋9片、62吋6片、71吋3片、105吋2片 第五工厂导入Neo PDP技术,透过单扫描驱动、新材料、放电效率等,发光效率提高2倍,驱动电路成本减少一半;生产
14、效率比第一工厂Lead-time缩短53%,工序制程减少1/3,面板制造到整机组装一贯化 强化Panasonic VIERA品牌实力,产品42吋以上以PDP为重心,37吋以下LCD为主,结合Hitachi、Pioneer技术,提升PDP成本竞争力;强化IPS-Alpha第8.5代LCD面板投资,采LCD面板自用与外售的策略,IPS-Alpha,发展PDP企图心强,善用VIERA品牌 同时加码PDP与LCD,日韩TFT-LCD产业战略TV定位,日韩面板厂商定位在大尺寸、高价值产品,中国TFT-LCDC产业结构,中国大陆已经大规模量产的面板厂家,中国TFT-LCDC产业结构,夏普与中电熊猫的8 代
15、线未获得批准,传闻中电熊猫将建设10代线,中国大陆在建、试产次高代生产线,中国TFT-LCDC产业结构,中国大陆现有液晶模组厂家,中国TFT-LCDC产业结构,大陆TFT-LCD 产业链各环节的相关公司,中国TFT-LCDC产业结构,台湾LCD 产业链各环节的相关公司,LCD技术未来突破点,目前面板产业面临获利与市场成长瓶颈,面板厂、设备厂商、材料厂商不断地在制程与产品技术上进行改良,并朝两大方向进行 十大重要制程技术的发展,将会为2012年及以后的面板产业带来巨大的变化:,LTPS(低温多晶硅) IGZO(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Optical Alignment (光配向) SHA (高开口率
16、) Advanced LCMode (新液晶配方) Advanced Resolution Exposure (高分辨率曝光) Low Resistance Metalization (低阻抗性金属材料),COA (Color Filter On Array) ThinMother Glass (薄玻璃基板) BM Width Reduction (黑色矩阵宽幅缩减),针对有成长潜力的应用提升面板的附加价值, 针对成熟的应用不断降低成本。,TFT-LCD未来价格趋势,2010年5月起,液晶面板价格11个月以来持续下降。其中32英寸面板的价格从去年4月的210美元已降至140美元。 中国内地5条
17、已经确定的高世代线一旦集体投产,行业产能过剩的隐患将会全面浮现。 华星光电与三星的苏州项目于4月宣布交叉持股,试图通过“捆绑”的方式来实现集团军的优势。,2009-2011 年TFT-LCD 面板价格走势,大尺寸TFT-LCD未来价格预测持续走低,AMOLED发展前景,Agenda,AMOLED-TV面板近期预测 韩日的大尺寸AMOLED之战 台湾厂商在AMOLED的布局 中国大陆AMOLED布局,AMOLED-TV面板近期预测,2011 年三星推出了Super AMOLED plus,加速了AMOLED 显示屏的普及。2011 年AMOLED 面板市场份额中,三星约占70%。 索尼于2011
18、 年推出17 和25 英寸的AMOLED 专业显示屏。 三星与乐金加速8.5代厂的量产时程,预计2012下半年将陆续推出AMOLED面板55寸的高阶电视. Displaybank: AMOLED的TV面板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缓步增加,在2013 年下半年快速成长,55寸AM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将下滑到大量生产初期价格的2/3水平,甚至在2016年大尺寸AMOLED面板将面临供不应求。,韩日的大尺寸AMOLED之战,市场预计,日、韩面板大厂将在2015年重新决战 韩 厂的大尺寸AMOLED量产能力目前先发制人,未来2年内将没有足以匹配的竞争对手 韩厂可望在2014 年上半年开始,推出除了55
19、 寸之外的各种尺寸的AMOLED TV面板。 夏普、松下预计从2014年加入大尺寸AMOLED产能。 韩系TV品牌将AMOLED视为2012年抢攻高 阶市场的终极武器, 若日系面板厂可望加紧脚步量产大尺寸产能,2015年仍有与韩厂一搏的机会。,韩日的大尺寸AMOLED之战,三星,Q2 月产能6千片玻璃基板的AMOLED八代线试用计划, LTPS (低温多晶硅)作为背板,并采用SMS (小光罩扫描)的方式进行有机发光材与色彩的蒸镀。 LG Display,月产能8千片玻璃基板的AMOLED八代线试作计划,采取Oxide TFT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方式作AMOLED的背板,然后再加上白光的OL
20、ED (White OLED)以及彩色滤光片的方式。,韩国AMOLED的8代厂计划,三星AMOLED最新技术,三星继续加大对AMOLED手机与平板电脑面板产能的投资:再兴建一座5.5代AMOLED生产线,其工厂代号为A3,且预计在2013年第一季量产。 A3厂 最大的突破是将采用5.5代玻璃基板直接蒸镀有机发光材料而不用预先切割成四分之一的方式;这将是AMOLED制程的一大突破,也是目前其它面板厂所无法 企及的。 2012年将开始在其A2的5.5代AMOLED面板启用两项新技术:“柔性”(Flexible)以及“LITI”(Laser Induced Thermal Imaging, 镭射热转
21、换影像)。 “Flexible”是针对“可曲折”及“牢不可破”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用途设计,而“LITI”则是特别针对更有效率的OLED颜色制 程所设计。这两项技术也都将是世界首次进行量产,,三星移动显示(SMD)的5.5代AMOLED面板厂量产现状与预测,Oxide TFT促进大尺寸AMOLED量产,AMOLED的一大关键技术为背板(Back Plane),目前几乎所有AMOLED应用都是基于LTPS(低温多晶硅)背板技术,但越来越多的厂商正在发 展金属氧化物(oxide)或非晶硅TFT(a-Si TFT)背板,并计划于2012开始投入生产。,台湾厂商AMOLED布局,台湾厂商现阶段仍着墨于中小
22、尺寸,大尺寸研发投入不足。 友达于3.5代生产线每月7千片玻璃基板的产能来生产 AMOLED面板,2012年底该生产线产能将增为每月1.5万片 友达新加坡的4.5代 (LTPS TFT技术)生产线,2012年底开始移入AMOLED制程设备,产能(玻璃基板投片量)为每月1.5万片,预计2013年初量产。 奇美电的 AMOLED生产设备较为老旧,仍延用2006年已有的3.5代制程设备。 友达认为,到2014 年,由于OLED 低良率带来的高成本,OLED 电视不可能与液晶电视竞争。友达在OLED技术上存在瓶颈。,台湾厂商AMOLED布局,掌握关键零组件、材料、设备和制程,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目前台
23、湾在AMOLED上游设备和材料方面,仍有几项关键技术无法掌握,包括蒸镀用发射源、金属屏蔽,以及因应未来大尺化的垂直蒸镀制程技术等。 三星目前许多关键零组件都已自行开发和生产了。 蒸镀用的发射源。三星最初是向日本购买,但目前已经能自行发展。台湾还没有开发相关技术的能力,也欠缺设备厂的支持。 封装技术。AMOLED的有机材料非常怕水怕氧,必须用玻璃胶密封,这部份技术三星目前也已经自行发展。韩国厂商除了向日本买进技术外,还准备自行发展更适合AMOLED的垂直蒸镀制程。垂直蒸镀可克服之前水平蒸镀时可能面临的良率问题,而且更适合 开发大尺寸显示器。,台湾厂商在AMOLED上游设备和关键零组件仰赖日本厂商,中国大陆AMOLED布局,中国大陆的AMOLED 面板生产线有 京东方: 4.5G,5.5G ;成都虹视:4.5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止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有机杂粮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智能调光器和照明控制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熟食超市活动方案
- 燕窝时代即食活动方案
- 爱国创意活动方案
- 爱心义卖旧书活动方案
- 爱心团队乡下活动方案
- 爱心敬老院新年活动方案
- 爱心饭团活动方案
- JJF 1255-2010 厚度表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2022年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觉醒年代》朗诵稿
- 2022年社会学概论考试重点广东海洋
-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考评登记表
- 咖啡文化PPT课件:咖啡配方及制作方法步骤
- 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
-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1
- 鼠害虫害防治管理制度
- PLM_项目建议书_PT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