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大比武李亚妮_第1页
课堂大比武李亚妮_第2页
课堂大比武李亚妮_第3页
课堂大比武李亚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大比武”活动心得体会李亚妮 我校于第十七周星期二至星期四举行了七年级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作为参与课改半途而废的八年级教师,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听了七年级教师的讲课,随之学校又召开了全校范围内的说课、评课会议,听完之后心情依旧复杂,复杂的原因是既有收获又有困惑,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听评课,我在教学方面,成长了许多;现就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总结如下: 1、听课中,发现课改七年级的同学和以往各年级相比,在课堂上“动”的多了,学生争先抢后的上黑板写答案、回答问题,可谓热闹非凡,和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方式相比,课改的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教师和学生角色定位符合当代课改要求,教师是主导

2、,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3、小组作用发挥明显,各小组成员之间内部合作,不同小组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竞争意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4、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读、说、听、写,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的提高,在听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其倾听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困惑的是:1、事物或现象总有它利与弊的两性,随着课改步伐的加快,也相继出现了许多与课改相“匹配”的形式化的教学,搜集资料是常见的一种。搜集资料对于汇集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有关的理论来说,是很快捷的方式。现代的信息化社会,网络使用的方便,更令许多教师

3、对“搜集资料”这种方式倍加青睐。但是,如只是单纯“搜集”,学生回家电脑“嗒嗒”一打、打印机“刷刷”一印、课堂上“吧吧”一读,就在教师的一片赞扬声中结束了。可想而知学生过后一定将“资料”毁之一炬,那不是太可悲了吗?“资料”变成了获取赞扬的工具。 公开课大多数老师可能都会这样做:搜集资料-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学生有没有将资料上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经验,有没有与新知识相结合,教师却一概不理,如此“搜集资料”成了一种美丽的摆设。更有甚者“搜集资料”只是昙花一现,课堂上只用了一两分钟让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连看都还没有看完就结束了,把对知识的理解、对理论的深化转化为敷衍课堂环节的一种手段。2、重视让学生互相帮

4、助,却忽视了师生交流。 当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经常坐在位置上苦思冥想,或者拿着本子追着人家问答案,却想不到来请教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作用,我们经常说:“请同桌帮他。”“请学习伙伴帮帮他。”却很少提到:“欢迎大家来问老师。”这很可能在学生心中形成了这样的意识:不会做肯定是我没学懂,可以问同学,不要问老师。其实,新教材的内容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有不同程度的难度,非常需要他人,特别是老师的点拨。3、小组讨论学习合作 课堂是动态的,偶然性与突发性是必然的,特别是在和谐的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兴趣时,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会不断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班级相对社会来说它是个小集体,学生在班

5、级中的成长,就好似在一个小社会中锻炼。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生活与学习是融为一体的,学即是玩,玩即是学,玩中学更能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经验。合作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这个小家庭中能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单一的小组集合,只有表面的功夫,没有实际的操作意义。 当学生兴高采烈地合作后进行汇报时,小组中经常有人似乎静静地听着,请他汇报却不知道组员都说了些什么,他们组形成了什么意见。很多学生关心着倾诉,却忘记了倾听,更缺少对他人说法提出反对与补充的习惯与能力。回头去想,当初学生刚学习合作时,我看到他们很高兴地凑在一起没完没了,就以为寻求合作是人的天

6、性,不用怎么培训。今天看来,如果当时多教一些合作的基本方法,如在组里要多倾听,多交流,多质疑,多补充,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人人有责”的自觉意识,小组学习就不会是现在“我已经说完了,不关我的事了”的情况了。 4、学生参与度始终不高,课堂上真正动起来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长此以往,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吗?对于那些没有真正参与进来的同学来说, 他们还会有信心学习吗?拿着导学稿上黑板写的答案,他们真的学会了吗? 5、大部分教师在课堂组织上还是存在问题,如訾校长所说的:“课前预习占了很长的时间,导致课堂前松后紧,完成不了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是好多教师都有的通病。 6、好多教师让导学稿禁锢了思想,课堂形式化严重,只是完成导学稿内容,没有拓展延伸。 7、政史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