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1页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2页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3页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4页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习目标1.理清文本思路,把握文本主题思想。2.品味文本具有想象力的语言,学习反语的修辞手法。3.学习文本通过对比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4.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新课导入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走近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

2、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写作背景在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归来后,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写就了一封回信。在信中,他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雨果以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毁类文明成果的行为。字词积累【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探究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

3、分(1)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意见。第二部分(24)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地位。第三部分(59)英法联军的劫掠行径。第四部分(10)照应开头,尖锐的嘲讽。2.文本是点是什么?,作者在信中的主要观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并火烧圆明园是强盗行径,是不尊重人类文明,行为。道主义3.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作者首先以瑰丽的语言盛赞圆明园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其后又以比喻及反讽的修辞,将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而出。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出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行为的观点。细读感悟作者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的圆明园的?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作者用大理石、玉石

4、、青铜一眼眼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等无数华贵的象征,铺就了一张华贵的想象画面,构成他心中的圆明园。作者认为圆明园在人类历史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作者认为,圆明园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此外,这座园林是为世界各国人民而建,是属于人类的。它当与希腊巴特农神庙、 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有同样的历史地位。巴黎圣母院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作者如何展开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谴责?作者将英法联军比喻为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并围绕该比喻展开,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劫掠圆明园的强盗行径。作者在揭示联军劫掠行径部分并未直接用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语言,但是却达到了强烈谴责的效果,你认为达到该效果的

5、原因是什么?【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辞手法。、讽刺以及彩的修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加强了作者的情感表达效果,加强了谴责效果。如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一句,英法联军劫掠行径的本质是的,但是却表现得如此“风光”,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征,运用反语的修辞,表现了英法联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强化了谴责效果。思考探究1.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主场上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否不够“爱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作者并非不爱

6、国。其一,在文中,作者说“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 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可见,作者清楚地知 道这是政府的错误,而非法兰西人民的错误,以正当的理由为人民辩护正是作者爱国的表现。其二,作者敢于对政府的错误进行批判,是为国家的长远计,也是爱国的体现。其三,作者的爱国主义并不只站在狭隘的民族观上,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历史角度上看待 劫掠圆明园问题,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与爱国主义并不相悖。2.作者为什么说“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经过岁月沉淀的一切,都会变成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人类精神的一部分,没有国界。尤 其是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趋势,随着和 平与

7、发展的主题在全球范围内根深蒂固,文化 更是没有了国别之分,一切财富都是属于人类的财富。3.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一个具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有公正立场的人道主义者。板书设计总评:“世界”与巴特农神庙比较具体讲述园中之物概述耗费劳动之巨圆明园充满赞美之情分说总述:亚洲文明杰作赞美“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讽刺侵略者强盗行径对比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做法的谴责。随堂练习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小学各科最新试卷、练习)初中部分请看这里更多年级、科目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然后回复:初中语文即可获取(公众号每天发中扫描这六个公众号,获取你需要的所有资源。(记得全部关注, 建议推荐家长群,让家长、孩子都关注一下,对学习帮助很大)初中部分请看这里教师缘语数英中小学知识中学考试中小学老师中小学教学小学各科最新试卷、练习)小学部分请看这里小学各年级、科目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