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冶子与冶父山_第1页
欧冶子与冶父山_第2页
欧冶子与冶父山_第3页
欧冶子与冶父山_第4页
欧冶子与冶父山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欧冶子与冶父山一、欧冶子与中国第一把铁剑欧冶子,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今宁波)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曾为越王勾践铸了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柄青铜宝剑,又与干将一起为楚昭王铸了七星龙渊、泰阿、工布三柄钢铁宝剑。欧冶子所铸的这八大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中,显示出了无穷的威力和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欧冶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年代,少年时期,他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智慧非凡、吃苦耐劳,在长期实践中,他发现由于铜和铁的硬度、韧性等性能不同,钢铁剑无论长度、强度及锋利度、比重等综合性能都优于青铜剑,青铜剑砍和

2、划的功能也远不如钢铁剑,而且钢铁剑更易研磨,能够达到更高的锋利度。在铸造了一系列赫赫有名的青铜剑后,欧冶子冶铸出了 中国乃至世界铸剑史上的第一柄钢铁宝剑七星龙渊剑。自此之后,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冷兵器钢铁逐渐取代了青铜。据考证,七星龙渊剑就是在冶父山铸造的。二、欧冶子与冶父山冶父山 位于安徽庐江县,因欧冶子 在此为楚王铸龙泉剑而得名。欧冶子为中国铸剑之父,故此山名曰“冶父山”,冶父山的最高峰为欧峰,高 376 米。魏书 ?地形志: “潜(庐江县于南北朝为潜县)有野父山,春秋越国欧冶子为楚王铸剑之所。 ”山以人名为冶父,隋朝名冶甫山, 唐朝定名冶山, 宋初更名铁冶山。南宋宝祐濡须志、明一

3、统志也分别记载。这样看来,在中国古代,冶父山确实是一个铸剑的场所,这是人所公认的。清初佛学大师仁岠在冶父山游记中写道:“(冶父山)为列国欧冶子铸剑处,后人仰其高蹈,遂以名山,盖因其名而尊称之也。”1、政治交易令欧冶子离开越国来到楚国。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出师伐吴,出征前派大臣文种暗赴楚国,请楚昭王带兵在吴国西部边境起事,以牵制吴国兵力。楚昭王素闻欧冶子大名,对欧冶子所铸的宝剑垂涎欲滴,乘机提出要以欧冶子来楚国为其铸剑作为出兵的交换条件。越王勾践为顾全大局,只得忍痛割爱,派欧冶子前去。楚昭王派风胡子作为特使,出使越国,将欧冶子及其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女婿干将一同带到了楚国。2、庐江县俱备铸剑

4、三样利器。为了能为楚王铸得好剑,使其能帮助自已的祖国,欧冶子走遍了楚国的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铁矿石)、寒泉(冷泉)和亮石(磨剑石)的地方,因为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出利剑来。有一天,他们来到冶父山。见七座山峰排列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在山中,他们发现了铁英,在山上,发现了寒泉,泉水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泉水中生长着一种叫“小龙”的两栖爬行动物蝾螈,当地人称此寒泉为“龙渊”。清初佛学大师仁岠在冶父山游记中写道:“顶有巨池,澄澈莹洁,若玻璃然,旱涝不另损益,洵龙渊也”。于是欧冶子凿池储水,在池边结庐砌灶,从山中采得铁英,炼铁铸剑,以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又千寻万觅,在冶父山附近的一个

5、山岙里,找到了亮石坑。取出一块坚硬的亮石,用剑池里的水慢慢磨制宝剑,历经十年, 终于铸成一柄宝剑, 这便是“十年磨一剑”典故的来历。为纪念宝剑的出产地,命名此剑为“七星龙渊剑”。有古诗为证:“长剑欲一淬,夜寻冶父山,揽衣望其气,直在斗牛间。”3、史料记载欧冶子在冶父山铸剑。欧冶子在冶父山铸剑,历史上多有记载。天下名胜志、濡须志称“春秋时,越国欧冶子铸剑于此。”唐称冶父山为“冶山”,宋称“铁冶”,均与铸剑冶铁关联。 明一统志 也云:“此山旧为铁铸之所”。清顺治十三年,知县孙弘喆序庐江县志 中有“又云冶父山欧冶子铸剑之遗,铅滓犹存。”在冶父山顶无梁殿下不远处,宋朝地方政府曾根据唐朝唐宣宗大中(84

6、7-859 )年间庐州太守卢潘庐江四辩中云:“余按今冶父山实有铁冶,乃作教告县,更名冶山不疑”,立过一块石碑, 称冶父山为古代“铁冶”遗址。4、考古发现冶父山有七星龙渊剑。1995 年,实际禅寺重建大雄宝殿,在深达七米地基处,发现古人类居住的灶台等遗址,并出土一柄七星剑,此剑长二尺,有柄,刃上镶嵌有七颗铜钉,是为“七星”,“七星”是指北斗七星,富有象征意义,从材料力学角度, 有缓冲应力集中, 防止剑断裂的作用。此处古人类居住遗址,应该就是欧冶子率领铸剑工匠们在此“冶铁”铸剑的生活区。此剑应是春秋战国时欧冶子铸剑时所遗之物。距今 2500 多年,出土时仍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三、七星龙渊剑不是出

7、自浙江省龙泉县现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七星龙渊剑出自浙江省龙泉县。其依据是,欧冶子梦中得仙翁指点,得知位于浙江最高峰凤阳山山麓的秦溪山是铸造宝剑的最佳地,于是携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女婿干将来到秦溪山,在山上七口泉水井的附近结庐砌灶,取铁英铸剑,正在锤打之时,七条金龙从井口钻出,冲向云霄,尔后齐向剑坯上喷了口水就腾云驾雾而去,这时雨过天睛,只映得那柄剑五彩缤纷。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 飘渺而深邃, 仿佛有巨龙盘卧。故名此剑为“七星龙渊”。楚昭王见剑大喜,赐此宝地为“剑池湖”,唐乾元二年此地置县就以此宝剑为县名,叫“龙渊县”,因避唐高祖名讳“渊”字,改叫“龙泉县”,一直叫到今天。这种说法有诸多疑问,且不说,欧冶子秦溪山铸剑是一种神话传说,七星龙渊剑命名的理由也很牵强,还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史书上一致公认,七星龙渊剑是欧冶子为楚王铸的,浙江省龙泉县位于当时的越国境内,欧冶子在越国为楚王铸剑,而且铸了那么好的一柄剑,越王知道有此好剑,难道不会“近水楼台先得月”,怎么舍得将此好剑献给楚王?如果他真的想以剑来讨好楚王,为什么不献出自已的勾践剑?要知道,他的勾践剑也是天下名剑!二是春秋末期吴越相争时,楚国和越国当时都是主权独立的两个国家,楚王怎么会给越国的铸剑宝地赐名?唐乾元二年的皇帝是唐肃宗李亨,李亨将“剑池湖”所在地的县命名为“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