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管理[详细]_第1页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管理[详细]_第2页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管理[详细]_第3页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管理[详细]_第4页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管理[详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C2-2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年月日编号:工程名称交底部位共页第页交底内容: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管理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水泥:用32.5

2、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1.2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2.1.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厘米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粗径0.51.2厘米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2.1.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2.1.5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2.2作业条件:2.2.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2.2.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2.2.3钢筋办完隐检手续.2.2.4构造柱、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

3、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2.2.5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3.2混凝土搅拌:3.2.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3.2.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检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3.2.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3.2.4砂、石

4、、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3.2.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3.2.6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3.2.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米in.3.2.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厘米,每台班应测两次.3.3混凝土运输:3.3.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3.3.2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5、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米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米in3.4混凝土浇筑、振捣:3.4.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厘米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3.4.2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厘米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3.4.3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厘米,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米,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3.4.4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

6、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30米米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3.4.5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3.4.6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3.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3.6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4、质量标准混凝土原材料

7、及配合比设计质量检验标准(I)项序项 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主控项目l水泥进场检验第721条检查产品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同一厂家、等级、品种、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200t,散装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2外加剂质量及应用第722条检查产品合格证及复试(按进厂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3混凝土中氯化物、碱的总含量控制第723条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氯化和碱的总含量计算书4配合比设计第731条检查配合设计资料般项目1矿物掺合料质量及掺量第724条检查产品合格证和进场复试报告(按进厂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2粗细骨料的质量第725条检查进场复试报告(按进厂的批次和产品的

8、抽样检验方案确定)3拌制混凝土用水第726条检查水质试验报告(同一水源检查不少于一次)4开盘鉴定第732条检查开盘鉴定报告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5依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第733条检查含水率测试报告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每工作班检查一次)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项序项 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的取样和留置第741条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2混凝土抗渗及试件取样和留置第742条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3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第743条复称(每工作班抽查不少于一次)4初凝时间控制第744条观察及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一般项目1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第745条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2后浇带的位置和浇筑第746条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3混凝土养护第747条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5、成品保护5.1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5.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5.3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5.4散落在楼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混凝土材料计量不准: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校正好磅秤,车车过秤,加水量必须严格控制.6.2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尤其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