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初中物理热现象阶梯训练_第1页
02、初中物理热现象阶梯训练_第2页
02、初中物理热现象阶梯训练_第3页
02、初中物理热现象阶梯训练_第4页
02、初中物理热现象阶梯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物理辅导网初中物理热现象阶梯训练 (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造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它的符号是 。使用温度计前应观察它的:(1) ,(2) 。*2正常人体(口腔)温度约是 。体温计的量程是 。*3医院在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皮肤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物理疗法的依据是 ( )。A人酒精有消毒作用 B酒精有刺激出汗的作用C酒精温度低,有降温作用 D利用酒精蒸发吸热降低体温*4将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放在-10的室外,则( )。

2、A冰和水的温度都逐渐降为-10 B水温渐渐降为-10,且水渐渐结冰C水温保持0,且水渐渐结冰D水渐渐降温而结冰,但冰的温度保持0*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是在液体表现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C因为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D夏天常看见自来水管“出汗”,这些水是从水管中渗出的(200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知识的应用*6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连起来,并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吸热或放热情况。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 汽化( )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 吃棒冰解热 液化( ) 夏天湿衣服晾干 熔化(

3、) 烧开水时冒“白气” 升华( )冬天早晨草上有霜 凝固( )*7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通常要事先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温度。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或高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就必须换用其他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因为:如果被测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则 ;如果被测温度高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则 。知识的拓展*8下列各小题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请分别在各题的横线上写一句或一小段话,用来说明相应的说法错在哪里:(1)任何物质吸热后温度都是升高的 (2)液体的汽化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3)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熔点 *9如果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将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试说

4、明道理。*10医生为病人检查口腔疾病时,总是拿一面带长柄的金属小平面镜放在酒精灯焰上烤一会儿,然后将小镜放人病人口腔内用灯光配合检查。金属小平面镜在灯焰上烤,除有消毒作用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阐述道理。温度 温度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物体的 叫温度。0.5*2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需要用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制成的。1.0*3现在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这种温度单位是这样规定的:把 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这样规定的0度和100度应当分别记为(也就是写成) 和 。2.5*4人的正常体温为 ,读作 。医用体温计的测温范围(也就是量程)一般是 。一般寒暑表

5、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而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2.5*5体温计与一般常用温度计相比,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体温计可以 读数,玻璃管中的水银不会自动地退回下面的玻璃泡。当用它测量过某人的体温,想再用它测另外一个人的体温时,必须先 。其他温度计则不能这样做。2.0*6某温度计的示数为-18。对这个示数的读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个? ( )。0.5A负18度或摄氏零下18度 B负18摄氏度或零下18摄氏度C负18度或零下18度 D负18摄氏度或摄氏零下18度知识的应用*7用体温计测某人的体温,水银柱上升到37.5刻度处,如果不甩几下,直接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9的人的体温,那么这

6、支体温计的示数将分别是( )。1.0A37、39 B37、37.5图3-1C37.5、39 D37.5、37.5*8某新闻报导中写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实验室里获得的最高温度为摄氏25000万度。”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在错误的文字下面打上波浪线。应改正为 。1.5*9请将下列各题中说法不恰当之处改正过来:2.5(1)今天最高气温是摄氏8度。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0如图3-1是家庭用的寒暑表,它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观察寒暑表可知,所示气温是 。1.5图3-2*11我们现在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它的符号是 。实际上,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这种温度的单位名

7、称叫 ,符号是 。1.5*1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但不能使玻璃泡碰到 或 。1.5*13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 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相平。1.5*14使用温度计测温度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并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大概温度。若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它能测的 ,或低于它能测的 ,就应当换一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就可能 温度计或 。2.5知识的拓展*15温度是表示 物理量;要准确地 或 温度,必须用温度计。1.5*16图3-2所示的温度计是 ,它的分度值是 ;如果它现在的示数是37.5,请在温

8、度计上标出。2.5*17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给体温计消毒的恰当方法是( )。1.0A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几次 B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片刻C用开水煮一段时间 D用酒精棉球擦一擦*18某护士随手取了一支体温计,此体温计曾给一个体温为39的发烧病人测量过。该护士对体温计作了消毒处理,但忘记了甩几下,直接用来给另一个人测体温,结果示数为39,该人的体温 ( )。2.0A就是39 B可能高于39C一定低于39 D可能低于39*1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不准确。我们用下列办法检验:将它插人冰水混合物中,示数稳定时为5;将它插入沸水中,示数稳定时为95。该温度计的刻度是每小格代表l,而实际

9、上它的每小格代表 。将这支温度计插入温水中,结果示数是32,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3.5*20图3-3画出了四种测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哪个?( )。0.5A B C D图3-320101020甲 乙图3-4*21图3-4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1.5*22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可列出下面一些步骤:2.0A选择一支温度计,观察它的分度值B估计一下被测水的温度C把温度计玻璃泡插入水中D观察温度计,待示数稳定时,读出温度值以上步骤的排列不恰当。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23用一支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

1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示数为103;用它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3.5A16.2 B18.1C19 D20 (2001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题)*24有一支温度计,标有-10110格均匀的刻度,但不准确。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而插入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时,示数为86,那么,用这样的温度计测得教室内温度示数为20时,教室内的实际气温应为多少?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80页) 4.5熔化 凝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 、 、

11、 。1.0*2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也会改变,称为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 。1.0*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在a石英、b蜂蜡、c海波、d冰、e松香、f水晶、g食盐、h萘、i玻璃、j沥青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填字母) ,属于非晶体的是(填字母) 。2.0*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这种晶体的 。冰熔化时的温度是 ,我们就把这一温度称为冰的 。1.0知识的应用*5物质 叫熔化。从熔化方面看,晶体与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凡是晶体都有一定的 ,而非晶体没有。0.5*6我们从“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中知道:3.5 (1)晶体熔化的特点是:给晶体加热,在没有达

12、到它的熔化温度(熔点)之前,它的温度是 的,但并不熔化;当温度达到它的熔点时,继续加热,晶体渐渐熔化,但温度 ;当全部熔化成液态后,继续加热,它的温度 。这说明了晶体是在 。 (2)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可以归纳出晶体熔化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使它的温度达到 ,二是必须对它继续 ,这说明熔化过程是吸热的过程。*7我们从“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中知道:非晶体的熔化也是 (填“吸热”或“放热”)过程,不过,只要给非晶体加热,它在升温的同时就逐渐熔化。这说明非晶体没有一定的 。1.0*8液体凝固的过程是 热过程。液态非晶体在凝固时 热,温度 ;液态晶体在凝固时 热,温度 。2.0*9下列对“晶体都

13、有一定的熔点”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个? ( )。1.5A不论什么晶体的熔点都相同B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不同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一般不相同C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且不同的晶体熔化温度一样D晶体只要达到它的熔点,就一定会熔化*10海波的熔点是48。由此可知温度是48的海波 ( )。2.0A一定是液态B一定能从固态熔化成液态C要么是固态的要么是液态的D可能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知识的拓展图3-5*1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热。所不同的是:晶体吸热熔化时温度 ,而非晶体吸热熔化时温度 。1.0*12图3-5甲和乙画出了两类不同固体熔化的图象,表示晶体熔化情况的是 图象,表示非晶体熔化情况的是

14、图象。请在晶体熔化的图象中,用A、B这两个字母把图象上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的一段表示出来。2.5*13冰的熔点是 。在图3-6所示的图象中,反映冰熔化情况的是 。2.0图3-6 *14在一个烧杯(可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杯)中装一些萘的固态粉末,并在粉末中插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给烧杯均匀地加热相当长的时间,我们会观察到( )。1.5A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是不变化的B温度计的示数总是在上升的C有一段时间温度计的示数不上升D温度达到80.5时,萘粉一下子变成了液态*15物质在吸热过程中( )。1.5A温度一定是上升的 B温度不一定上升C如果是晶体,温度就一定不上升 D如果是非晶体,温度就可能不上升*16

15、根据熔点表完成下列习题:3.5(1)现在有不少的个体业主制作各种金属的小工艺品,制作时必须先把金属熔化。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A制作铜质工艺品,把铜放在铝锅中加热熔化B制作铝质工艺品,把铝放在铅锅中加热熔化C制作金质工艺品,把金放在纯铁锅中加热熔化D制作铅质工艺品,把铅放在锡锅中加热熔化(2)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气温可达-40。常用来制作温度计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甲苯等。在寒冷地区使用的寒暑表所选用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个?( )。2.5A选用水银、酒精、甲苯都可以B不能选水银,而酒精、甲苯都可以C只能选水银,而酒精、甲苯都不行D选择哪种液体应考虑凝固点,本题提供的是熔点表,因

16、而无法选择汽化 液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物质从 态变为 态叫做汽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的过程是 热的过程。1.5*2蒸发可以在 温度下进行,它是只在 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过程是 过程(填“吸热”或“放热”)。沸腾也是一种汽化现象。它是在液体的 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不像蒸发那样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它必须在 温度下才会发生。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 。2.5*3液体蒸发的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是液体的 、 以及液面上的空气流通情况。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会发现,水沸腾时烧杯的底部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往上升时体积 ,到达水面时 发出响声,同时气泡里的 散发到空气中。

17、2.5*4洗过的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1.0A太阳吸收了衣服上的水分 B衣服上的水不断地蒸发掉C风带走了衣服上的水分 D衣服上的水不断地往下滴*5若水面上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为 。水一旦沸腾,即使继续给它加热,插在水中的温度计的示数也不上升。这一现象说明水是在 沸腾的。大量实验表明,其他液体的沸腾也具有这样的性质。2.0*6烧饭时,揭开锅盖,锅面上方出现大量的雾气,锅盖上还会往下滴水,这些都是由于锅内的水蒸气遇冷发生 而形成的。0.5*7液体的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 ,二是 。使气体液化也有两种方法:一是 ,二是 。能够使所有的气体发生液化的方法是 。

18、2.5知识的应用*8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2.5(1)用钢水浇铸工件( ); (2)湿衣服过一段时间后变干了( );(3)水壶放在火炉上,一段时间后水开了( );(4)清晨,上学路上大雾弥漫( ); (5)将石油气变为液体装入钢瓶( )。 (提示:第2小题如果填“蒸发”,第3小题如果填“沸腾”就错了。你知道为什么错吗?正确的应当填什么?请你再看看题目的要求是什么?)*9喝开水时,人们常常是向水面上吹吹气再喝。对此较为确切的解释是( )。1.5A将冷气吹入水中,使水温降低些B促进水的流动,从而使水温降低些C加快水的蒸发,使水温下降快些D吹气时,风会带走水的一些温度,使水温降低*10将一温度计插

19、入一杯在室内放了一段时间的水中,示数是18。再将温度计提起离开水时,观察到它的示数下降。这一现象能够说明的问题是 ( )。1.5A室内气温低于水温 B温度计离开水后会放热C沾在玻璃泡上的水蒸发放热 D沾在玻璃泡上的水蒸发吸热*11你经常洗头吗?常洗头不但能保持头部的清洁卫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大脑清醒,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你注意过吗?用凉水洗头,头发干得慢;用热水洗头,头发干得快。用热水洗头发干得快的原因是( )。1.5A热水温度高,容易被头发吸收 B热水温度高,容易被皮肤吸收C热水温度高,蒸发得快 D热水温度高,容易被空气吸收*12晾衣服时,要把衣服抖散开套在衣架上晾晒,这样做衣服干得快,其

20、原因是 。2.5*13在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蒸发吸热来解释的是哪个? ( )。1.5A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B在医院打针时,擦酒精消毒的地方感到凉C游泳的人上岸后,如果风大,不马上穿衣服很容易感冒D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有降温*14你还记得固态晶体熔化的条件吗?要使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必须对晶体加热,使温度达到它的熔点;(2)温度达到熔点后,晶体还必须能从外界吸热。 液体沸腾的条件与晶体熔化的条件非常相似。使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是:(1)必须使液体的温度达到 ;(2)此后还必须能从外界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2.5*15对于酒精灯的点燃和熄灭方法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图3-7中有4幅图

21、,图下有括号。请在括号内写上“错”或“对”表示方法的正确或错误。1.5点燃( ) 熄灭( ) 点燃( ) 熄灭( )图3-7*16指出下列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吸热后首先发生的物态变化:2.0(1)0的水 ; (2)100的水 ; (3)0的冰 *17图3-8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 )。2.5A该图象肯定是表示某种固体的熔化温度 时间 图3-8 B该图象肯定是表示某种液体的沸腾C该图象可能是表示固体熔化,也可能是表示液体沸腾*18将盛有水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对烧杯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则 ( )。2.5A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也同时沸腾B当烧杯中的水

22、沸腾时,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稍待一会儿试管中的水才沸腾D烧杯中的水会沸腾,但试管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也不会沸腾图3-9*19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吸进一些乙醚(乙醚是一种化学药品)。取下针头,用橡皮帽套紧,如图3-9所示。向外再拉活塞,注射器中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由于液态乙醚发生一变成乙醚蒸气的缘故。再往下推活塞,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的乙醚,这是由于乙醚蒸气发生 的缘故。这一实验告诉我们 也能使气体液化。2.5*20在实际生活中,有时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很不方便。现在很多地方用液化气做燃料,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瓶里去的。1.0*21

2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其原因是,水蒸气在皮肤表面液化时要 。南方常常会出现雾,有雾时人往往感到气温比较高,这也是由于水蒸气液化时 的缘故。2.0*22夹蜂窝煤的火钳在炉子里烧一段时间,火钳头热得发红后插入水中,会听到“吱吱”响声,并在水面上看到“白气”。这一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2.0*23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5。那么,温度是78.5的酒精( )。2.0A一定正在沸腾 B一定是液态的C一定是气态的 D可能是气、液共存状态知识的拓展*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 )。1.5A在零摄氏度以下时,液体不会蒸发B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蒸发

24、C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所以液体蒸发时温度会升高些D在温度保持0的容器内,冰、水、水蒸气可以三态共存*25已知一杯水的温度与室内气温相同。用温度计测这杯水的温度,当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水后, ( )。2.0A温度计示数始终往下降 B温度计示数始终保持不变C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D温度计示数先上升后下降*26我们常说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如果深入一点想:液体蒸发时从哪里吸热呢?是从外界(液体周围的物体)吸热,还是从液体内部(本身)吸热呢?回答是:从液体内部(本身)吸热。由于液体蒸发时从本身吸热,因而使自身的温度下降;当液体的自身温度比外界(周围物体)的温度低时,液体就要从外界吸热,使外界的温度也下降。这

25、就是蒸发致冷作用。医生用酒精棉球擦病人的皮肤消毒时,被擦的地方感到凉,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2.5A酒精蒸发时从皮肤吸热,皮肤温度下降,酒精温度升高B酒精蒸发时从酒精吸热,酒精温度下降,皮肤温度也下降*27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沸点是357,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5A只要使水银的温度达到357,水银就一定会沸腾B在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水银,温度一定是357C无论给水银加热多长时间,水银的温度总是在不断升高的D只要给水银加热,水银就会马上沸腾*28常用温度计中所用的液体有水银、煤油、酒精、甲苯等。在确定温度计的量程时,必须同时考虑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温度计中一旦装入某种液体后

26、,它既不能测出低于该液体凝固点的温度,也不能测出高于该液体沸点的温度。想想看,为什么?在以上说到的液体中,水银、酒精、甲苯的凝固点和沸点可以从课本中查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 )。2.5A水银可以用来制作量程为-40-60的寒暑表B酒精可以用来制作能测100沸水温度的温度计C甲苯可以用来制作量程为-40-60的寒暑表D水银可以用来制作能测任何一种金属熔点的温度计*29向大家介绍一个新名词 着火点。着火点是指物质用不着靠近火焰就能自己着火的温度。例如,纸的着火点是183,就是说,只要纸的温度达到183,它就会自动燃烧起来。一般煤炉火焰的温度约为600左右,把干燥的纸放到这样的火焰上

27、,马上会燃烧;可是,用纸糊成一个槽,并在纸槽中注入水,再把它放到炉火上去,纸槽却不会燃烧,其原因是 ( )。2.5A水的温度低B纸槽盛水后,改变了纸的着火点C水一旦沸腾后,能保持温度不变,使纸的温度低于着火点*30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或一段金属棒),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到事先准备好的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或金属棒)周围出现许多气泡,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并有“白气”冒出。这是什么现象?请加以解释。2.5*31用水壶烧水时,壶嘴或壶盖周围会冒“白气”,这白气是( )。1.0A水温升高时产生的烟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珠C水汽化而形成的水蒸气D壶内

28、喷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珠*32夏天,刚从冰柜里取出的棒冰周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 )。1.0A 棒冰蒸发的水蒸气B 棒冰蒸发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珠C棒冰在高温环境中冒烟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珠*33春秋季节的傍晚和早晨,庄稼的叶子上常挂着水珠,放在室外的劳动工具、自行车等物体表面也会变得潮湿,这都是“露”。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春秋季节(特别是南方)时常在傍晚至第二天清晨出现“雾”。雾与露一样,也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只是露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形成了较大的水滴,而雾是水蒸气液化后附着在空气中浮尘上的小水珠,由于很轻就漂浮在空中。太阳出

29、来了,露或雾又 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2.5*34冬天,室外一个戴眼镜的人走到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由于( )。1.0A室内的灰尘落到了镜片上B室内的水蒸气落到了镜片上C室内水蒸气在镜片上液化D室内水蒸气在镜片上凝固*35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将你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200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题)3.5胶粒水炉火图3-10*36有一种木胶(制做家具时粘贴木板用的),平常是固态的。使用时,规定用100的温度使它熔化。如果超过了100,它就会失去粘性。所以有人就特制了一种双层锅,内锅里放胶,内锅和外锅的夹层里注水,如图3-10。用这种双层锅熬

30、胶,就不会把胶熬焦。其原因是 ( )。2.5A有水相隔,避免了直接把胶放在火上烤B夹层里的水包围着胶,能使胶均匀受热D水沸腾后,尽管继续加热,水温却保持不变,可使胶的温度不超过100图3-11*37如图3-11,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 )。2.5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图3-12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38(1)在如图3-12所示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

31、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的温度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200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4.5*39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图3-13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图3-13 观察图3-13,回答下列问题:4.5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组。 (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 (2001年,江

32、苏南京市中考题)。 升华 凝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物质从固态 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 热;物质从气态 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 热。1.5*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 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 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2.5*3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 侧(填“内”或“外”)。1.5*4在大规模的食品运输中,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食品变质。然而

33、,使用电冰柜是不可能的。常常是在密封的食品袋周围放些干冰,利用干冰的升华 来使食品降温。1.5知识的应用*5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5(1)夏天,雷雨来临之前家具物品表面潮湿( );(2)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消失了( );(3)严冬,冰冻着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 )*6写出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2.5(1)萘在凝固过程中,温度 ;(2)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3)酒精在蒸发过程中,温度 ;(4)水银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5)碘在升华过程中,温度 。*7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听易拉罐饮料,发现它的外壁很潮湿。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哪个? ( )。1.5A

34、这说明冰箱里很潮湿B易拉罐在低温环境中有渗漏现象C取出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罐壁上液化D取出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罐壁上凝华*8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的附近会冒白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哪个?( )。1.0A 冰箱里的冰升华形成白气B 白气是冰箱里放出的水蒸气C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白气是冰箱里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9用久了的白炽电灯泡内壁上微微变黑,这是( )。1.0A灯丝(钨丝)升华形成的B灯丝汽化形成的C灯丝先汽化后凝华形成的D灯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10自然界中出现的“雾”和“露”,它们所属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是( )。1.0A汽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液化放热*

35、11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哪个?( )。1.0A冬天水结成冰 B春天树叶上有露珠C秋天的早晨有雾 D冰箱冷贮室里有霜*12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 )。1.0A霜、雾、白气 B霜、露、白气C露、雾、白气 D露、雾、冰知识的拓展*1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2.5(1)用0的冰比用0的水降温效果好( )(2)任何液体在凝固过程中都要放热降温( )(3)如果物质的温度不改变,它就不会发生物态变化( )(4)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时不一定就沸腾( )(5)冰冻的衣服,如果冰不化就永远不会干( )*14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

36、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2.5*15阅读下面短文:6.5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予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去距离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多智慧呢!这个故事

37、写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选做下列两个填空。(1)两小儿在辩争中,用到了物理学中 。(2)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 。(3)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的态度是 。(4)他们在辩争中,各执己见,不接纳对方观点,表现了他们 。(5)他们对孔子的议论说明两小儿 。(2002年,陕西中考题)温度()时间(分)1 2 43567894020020406080100120140ABCDEF图3-14*16右图3-14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4.5这种晶体的名称是 ,其熔点是 ,液态名称是 ,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 状态

38、,加热6分钟时,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8分钟时的温度是 ,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 分钟。参考答案检测题1冷热程度,液体热胀冷缩,摄氏度,量程,分度值 237,35-423D 4C 5B6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 汽化(吸热)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放热) 吃棒冰解热 液化(放热) 夏天湿衣服晾干 熔化(吸热) 烧开水时冒“白气” 升华(吸热)冬天早晨草上有霜 凝固(放热)7测不出温度,可能损坏温度计8 (1)不完全是这样,例如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2)蒸发不是这样,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3)非晶体没有熔点9 100的水蒸气液化时也要放热,比100的水放出更大的热,因而更严重。10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小平面镜的温度,防止放入口腔后,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导致看不清楚。温度 温度计1冷热程度 2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答图3-23摄氏度,冰水混合物,沸水,0,1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