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_第1页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_第2页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_第3页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_第4页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院前急救操作流程,院前急救是为进入医院以前的急、危、重伤病员提供的特殊医疗服务,包括病人发病现场对医疗急救的呼救、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和运输等环节。院前急救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现场急救和呼救阶段 在急、危、重伤病员的发病或受到伤害的现场,第一个发现者是病人自己,其次是在现场的其他人。 现场仅有病人本人,应及时向周围人呼叫,请求援助,并尽可能地采取自救措施。 其他人发现病人后,应主动迅速地赶到病人身边,边询问检查病人病情,边进行急救呼救。,大型灾害发生时,现场的人可能都是受伤者,在进行呼救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自救互救。这时的急救呼救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呼叫周围的人给予帮

2、助,二是对专业院前急救单位进行呼救。,二、呼救信息的接收传递阶段 院前急救单位接收到急救呼救信息后,对院前急救资源进行有效调度,及时地把急救信息传递给急救分站或途中的急救单元。,三、急救单元出发阶段 良好的准备是急救单元快速出动的先决条件。所有值班急救单元都应事先做好准备,随时都能快速出动。 当接到特殊病情信息时,还应根据抢救的需要进行特殊的准备。,四、抵达现场阶段 急救单元抵达现场的过程是一个急救资源移动的过程。选择路径要近,移动速度要快、安全,到达现场位置要准确。,五、接近病人阶段 不论采取哪种运输工具,直接到达病人身边的可能性都很小,即使距离病人不远,医务人员也有一个携带药品和器械、设备

3、到病人身边的过程。,在接近病人的过程中,速度要快,携带的药品和器械、设备要全面,如设备器械太多,要尽可能先带符合病人病情急救的设备和器械。 如是意外灾害事故,要从正面接近病人,并告诉病人自己是抢救者,以安定人心。,六、现场抢救阶段 院前急救医师现场抢救面对的病人病情危重,很多时候还要面对突发的事故或意外,如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事故时保持镇定,有条理地迅速诊断和抢救,伤病员复原的机会便能大大增加。,在基本检查时,伤病者的伤势或病情有时会很明显,例如烧伤及出血、醉酒等;但很多时亦不易察觉,所以医务人员须凭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去找寻和了解伤者的病史、体征及症状,以正确评估病情。,现场抢救阶段主要有三

4、个内容:一是病情的评估;二是实施抢救;三是稳定病情。 这三个内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危重伤病员,常需要一边评估一边抢救,一边稳定病情;即对已存在的或潜在的威胁病人生命的各种病情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急救医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的短期评估(除立即有生命、躯体及致残的威胁之外),其中包括对机体和行为症状的评估。因为它们与各种并发症或潜在的、基本的病变有关。 评估还包括利用适当的、有助于诊断的各种措施,并做出解释,同时还包括其他的专科咨询。,根据初步识别和对病情的评估,应用复苏技术、治疗手段和其他使病人在生物学方面或精神方面都能转向体内稳定的各种处理措施。 这些技术、手段和处理措施对病人的进一步

5、医疗或缓解都是必需的。稳定病情可以包括机体的任何系统。,此时,不要忘记了对机体和行为症状的整体评估。 整个评估过程持续至病人被处理好为止,其中包括迅速确定某一特定病人或在许多病人之中的处理重点问题。,在这里,我们把三个内容按现场急救进行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叙述如下: 1、 现场观察保证安全 当院前急救医师面对意外事故时,首先应观察现场环境,有无危险存在,同时寻找病人受伤害的线索,这对判断伤情很有必要。,如现场仍有危险,切不可盲目行事,应先除去危及在场人员生命或影响救治的因素,再进行救治,确保伤者和救援人员的安全。,2、病情的评估 (1)简单询问病史病史可由清醒的伤员或旁人叙述。 主诉:主诉是伤

6、病员自己的描述,昏迷者可由旁人代述。院前急救医师要抓住疾病的主要表现,例如:疼痛、口渴、发热、发冷、恶心、麻痺、无力等,注意主要症状发生的时间,这有利于对病情程度的评估。,既往史:弄清楚伤者既往或现在患有什么疾病,以便能准确判断病情。 从伤病者身上寻找得到的病史资料,例如药品、复诊本或病历资料等。,(2)发现体征 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即要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发现伤病员的阳性体征。 如:通过视觉可发现病人的肢体的变形、肿胀、嘴唇发绀、外出血、皮肤上的针孔、皮下瘀血、不正常的胸部起伏、痛苦的表情、出汗、肌肉痉挛等;,通过听觉可发现病人的呻吟、骨折的摩擦声、不正常的呼吸等; 通过嗅觉可发现酒精气味、丙

7、酮气味、尿失禁等。这些发现对正确评估病情将起到很大的作用。,(3)迅速进行检查 无论伤病员的病情如何,对伤病员的评估过程和方法大致是相同的。但对危重伤病员来说,常常需要一边评估一边进行抢救和处理。 先处理可能危害病人生命的情况,特别是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只有在威胁病人的因素解除后,才能进行有系统地详细检查及处理其他情况。,急救医师首先应对伤病员进行一次基本检查,判断是否有足以致命的伤情: 判断伤病员的清醒程度Response 轻轻摇动伤病员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无反应者,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钟。,以上检查应在10秒钟以内,不可太长!病人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及疼痛

8、感后应即停止掐压穴位。 摇动肩部不可用力过重,以防加重骨折等损伤。一旦初步确定病人神志昏迷,应立即招呼急救单元上的工作人员前来协助抢救。,判断伤病员病的气道是否通畅Airway 检查伤病员是否有呼吸,有呼吸者要注意到呼吸是否有杂音,必要时应清除伤病员口腔等部位的异物,使伤病员气道通畅的方法如下: 如伤病员昏迷,但没有颈椎骨折的可能,急救医师可用仰头举颏(颌)法(或仰头抬颈法)。方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举起下颏(颌)。,如伤病员昏迷,又有颈椎骨折的可能,急救医师应指导其他人员协助固定伤员头部及颈椎,并用创伤举颌法。方法:将伤病员的颈部固定在正常

9、位置,并同时用双手手指托起下颌骨。,在施行以上两种方法时都要注意到:手指不要压迫病人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管。动作要轻,颈部上抬不要过度伸展,用力过猛易损伤颈椎。有假牙托者取出,清除口腔异物及呕吐物。儿童颈部易弯曲,过度抬颈反会使气管闭塞,因此儿童不要抬颈牵张过甚。,判断伤员病是否有呼吸Breathing 在畅通呼吸道之后,由于气道通畅可以明确判断呼吸是否存在。方法 维持开放气道位置,用耳贴近病人口鼻,头部侧向病人胸部。眼睛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病人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注意点: A、保持气道开放位置; B、观察5秒钟左右时间; C、有呼吸者,

10、注意气道是否通畅; D、无呼吸者,立即做人工呼吸; E、有部分病人因呼吸道不通畅而产生窒息,以致心跳减慢。可因畅通呼吸道后,使呼吸恢复,而致心跳亦恢复。,判断伤病员是否有脉搏Circulation 检查脉搏,观察微循环;对没有呼吸脉搏及微循环者进行心肺复苏检查伤者的出血情况,并止血如患者昏迷,但有呼吸和脉搏,应立即处理可能危及生命的伤势或病症,然后再将伤病员放置成平卧位,以确保呼吸通畅。,4、请求支援 在进行急救期间,如遇困难,急救医师应立即向急救中心调度和领导汇报,请求支援,同时,尽量利用旁观者协助以下工作: (1) 现场环境安全,例如帮助指挥交通; (2) 帮助疏散其他旁观者,确保伤病员的

11、隐私受到尊重,并让伤病员有足够的清新空气;,(3) 处理伤势。急救医师可指导旁人施用直接压迫法协助制止伤口出血; (4) 其它工作:安排运送伤病员。,5、在进行现场急救三项内容时的注意事项 (1)当现场有易燃易爆物品或气体时,要避免有可能产生火星的行为,以免引起火灾和爆炸。例如:开灯、用手机、吸烟等。 (2)当进行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的急救时,救护车应停在污染区的上风地带,参加抢救人员应配戴防毒面具,在抢救中做好自身和病人的防护。,(3)当伤员如有颈椎损伤可能时,一定要先上颈托,同时注意搬运的方式,以免损伤脊髓,引起高位截瘫。如怀疑有脊柱骨折者,应严格按脊柱骨折的搬运方法进行搬运。如有四肢骨折,应

12、先给予固定再搬运。 (4)伤员被硬物夹住或压住时,不能硬拉,必须把硬物翘开后,再移动伤员,以免加重伤员的组织损伤。,(5)当有异物插入伤员组织内时,不能轻易拨出异物,以免引起大出血,而应带着异物搬运。异物太长或与其它部分固定时,应把异物截断,然后再搬运。,(6)如是交通事故,在处理车厢内伤员时,只要车辆没有燃烧或爆炸的危险,应先就地对伤员进行评估和紧急处理,再搬运,盲目搬运有可能造成再损伤。,处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保护现场人员的安全和现场的原始状态,首先应切断肇事车辆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夜间事故还需开示警灯、尾灯,还须在车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并在肇

13、事车后100米外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牌”。,如有人,应留人告诉后续车辆立即停靠在紧急停车带内,或慢速通过。告知不能参加救助工作的司机和乘车人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紧急停车带内。,事故现场还应做好防火防爆措施,首先应关掉车辆的引擎,消除其他可能引起火警的隐患。事故现场禁止吸烟,以防引燃泄漏的燃油。载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时,危险性液体、气体发生泄漏,要及时将危险物品的化学特性,如是否有毒,易燃易爆、腐蚀性及装载量、泄漏量等情况通知警方及消防人员,以便采取防范措施。,(7)如伤员被埋压,使用工具挖掘埋压物时,一定要注意保证幸存者的安全。在接近被压埋人员时,不能再用利器挖、刨,要用手或不易使被压

14、者致伤的工具扒挖,特别要注意分清哪是支撑物,哪是埋压物,不能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防止对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在挖掘时,挖掘人员要注意脚下,绝不能踩伤被埋压的伤员。尽量使被压者所处的封闭的空间与外界沟通,使新鲜空气注入,让被埋压者改善呼吸状况。要用最快的速度使被埋压者的头部先露出来,立即清除其口腔、鼻腔内的尘土、异物,保证呼吸道通畅,然后使其胸部及身体其他部位露出。对窒息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于自己不能出来的伤员,要使其全身暴露后再将其抬救出来。,6、急救医师在现场还应做的其它工作 (1) 急救现场的秩序维持工作。 病人的发病现场可能在工地,也可能在马路上或其它公共场所,有时会出现较多的围观群

15、众,医务人员要做好说服动员工作,维持好秩序,以利于现场急救工作的开展。,(2) 急救现场的指挥工作。 到达现场的医务人员较少,有许多工作需要现场的群众给予帮助,例如,病人和抢救的药械的搬运等。医务人员要承担指挥的任务,指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协助急救工作。 特别是在灾害事故发生时,有大量非医务人员参加抢救工作,医务人员要担当起指挥和技术指导的任务,保证抢救工作正确、有序地进行。,(3) 解释工作。 院前急救病人病情危重,病人本人或病人身边相伴的亲属、同事,有时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医务人员要做好解释工作,使他们理解并配合抢救。解释时一定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切不可说过头的话,以免被误解引起纠纷

16、。 (4) 向上级汇报抢救工作情况。,七、搬运阶段 把经过现场抢救的病人抬上担架,并搬运到急救运输工具上。这个阶段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狭窄的楼道里托运病人时,尤其在拐弯处,要防止病人从担架上摔下来,引起病情加重或损伤。同时,在搬运的过程中也要认真地观察病情,一旦有危险情况,应立即停下进行抢救。,搬运是转运病人的重要一环,搬运方法正确,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不加重病情;如果搬运方法不得当,可以加重病情,增加病人的痛苦。搬运病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搬运经过通道情况决定搬运的方法和体位; 2、担架搬运时一般病人脚向前,头向后,医务人员应在担架的后侧,以利于观察病情,且不影响抬担

17、架人员的视线;,3、病人一旦上了担架,不要再轻易更换,以免增加病人不必要的损伤和痛苦; 4、担架上救护车时,一般病人的头向前,减少行进间对头部的颠簸和利于病情的观察; 5、在搬运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意外情况,随时停车进行处理。,八、转送阶段 转送阶段是指病人抬上救护车后运输到医院的过程。途中应继续对病人进行监护和救治。途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途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2、延续现场急救中的治疗,如给氧、输液给药等;,3、如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应立即给予处理,为了操作方便必要时停车处理; 4、抓紧病人病情稳定时的空隙时间,进行病历书写。,九、抵达医院阶段 抵达医院阶段包括

18、两个内容:一是把病人从急救运输工具搬运到医院急诊室;二是与值班医师进行交班。 完成以上九个阶段后,一次院前急救任务即告结束。急救单元可以再接受第二次急救任务。如无急救任务,便可返回急救分站进行修整,等待执行下次急救任务。,十、返回阶段 是指完成上述任务后,返回基地的过程。返回基地后,首要任务是进行执行下一次院前急救任务的准备工作。例如:补充药品、检查车辆、清洗消毒等。,院前急救技巧,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拥挤,人口老化,交通伤、工伤、斗殴、心、脑血管急症等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创伤、急症发生时能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关系到病者的安危、康复速度及愈合的生活质量,对伤病者家庭及社会有重要的经

19、济和社会效益。 我院开展了120院前急救中心,经过多年的运作,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本人工作中有几点体会,简述如下:,1、指挥调度工作: 接警时要言简意赅,对事发地点、人数、联系电话须登记清楚,对病情应作出初步的诊断,若家属、病人情绪激动,紧张不安,要给予按慰及作出指导性的应急措施,同时通知出诊。切忌松夸、闲聊式的接警,对同名不同地方的事发地点,要认真核对,如邻县同名小学(此情常是以手机呼救),否则劳而无功,贻误抢救。,2、加强急救人员素质培养: 准军化管理,一专多能,是平素中心领导所重视、强调的。院前、院内工作有所不同,不仅体现急,而且病种多样、伤情复杂,要求急救人员应有扎实的基本功及全

20、科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野外、车上工作技能,正确理解院前急救内涵,端正工作思路方法,忌将院前急救理解为搬运工、护送工。,对病史询问、查体应认真执行,切忌不闻不问,把病人一抬就走,或仅凭双眼透视诊断,动口而不动手或没经思考、分析,听从家属、群众片言只语就作出诊断,更甚者先有概念,后有结论致使误诊、漏诊,贻误治疗抢救。,牢记急救程序,切勿作表演式的急救:在没有开放气道呼吸支持情形下,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心肺脑复苏术或导管误入食道未觉而行复苏术。,院外的气管插管术与手术室、急救室条件不同:如光线、体位、设备等等。难度较大,常常不能直视,需要熟练过硬的技术,凭经验盲插。另外医护人尚须练就一手能在行车颠波中的

21、气管插管,静脉穿刺术,不然经常是一针见血,一滴就肿,给抢救、用药带来不便。,3、良好的交通工具及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本地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人车混染,更须良好的交通工具。院前急救急字当头,如若交通工具陈旧、落后,人急而车缓或其他故障,除延误抢救时间,有时尚可危及急救人员安全。,必备急救工具及先进通信设备:要备用无用、不要用而无备,更要定期检修,使之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偶见有气管插管后,配套的呼吸器及吸痰器不能使用,或现场有变,又不能与中心取得联系,而贻误抢救。,4、高素质驾驶员: 急救车的任务有别于客、贷车,驾驶员要有全天候、平路及崎岖山路的驾驶技术,既要快、稳,又要安全,途中尽量避免急

22、加速、急刹车,对中枢出血及其他高危病人尤其重要,否则有增加出血,加重病情之危。对所辖急救区域、地形、地貌,要熟悉才能缩短路程时间,在人手缺乏时尚能协助抢救工作。,5、对多发伤、多发骨折,切勿追求快速转送,忽视对骨折端的制动、固定,骨折端的制动、固定可减少创伤疼痛,避免骨折端不稳对血管、神经的继发损伤,可减少创伤性休克、脂肪栓塞症的发生率。,院前急救技术,1 心肺复苏术 包括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和 加强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 院前急救采用BLS:包括 A(airway 保持气道通畅)B(breathing 人工呼

23、吸)C(circulation 心脏按压)D(defibrillation 除颤),心跳骤停的判断: 意识丧失 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骤停的判断: 听 有无呼吸声 感 有无气流感 看 有无胸腔起伏。,心肺复苏的步骤及方法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A ,airway ):清除口腔异物,抬下颌法,咽插管法,气管插管法。 (2) 人工呼吸( B ,breathing ):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用于小儿),(3) 心脏按压 ( C ,circulation ):部位 胸骨下1/3处;幅度 胸骨下陷46cm;频率 100次/分;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比 30/2; (4) 除

24、颤 (D ,defibrillation ):双向波电流量150J,单向波电流量300J,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志 (1) 心脏恢复自主、有节律的跳动; ( 2)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3) 收缩压90mmHg或以上; (4) 自主呼吸恢复; (5) 意识恢复,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 (1) 急救人员停止心肺复苏的指标: 自主呼吸和心跳恢复良好 有医师到场接替复苏工作; 有医师在场,并有确凿证据表明伤病员已死亡:,(2) 急诊室停止心肺复苏的指标: 脑死亡; 心肺复苏30分钟以上,仍无心跳和呼吸;,2 保持呼吸道通畅 (1) 手法清除口腔中的异物 右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夹持患者的舌和下巴,并打开口腔;左手食

25、指沿口腔侧壁伸入达口腔深部,随后移向另一侧,当手指回收时就将异物勾出。 严禁将手指从口腔正中向后伸入,以免将异物推向后方,堵塞气道,并增加清除难度。,(2) 仰头抬颌法; 抢救者一手放在病人的前额,手掌向后压,另一手将其下巴向上抬起,直到上下牙刚好能碰到,嘴不能完全闭合。,(3) 气管异物的急救方法海氏急救法 海姆立克手势 : 当异物吸入气管时,患者常不自主地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呈“V”状贴于颈前喉部,面容痛苦,欲言但说不出声。这就是异物误吸入气管时紧急呼救时的海姆立克手势。,救护方法:常采用站位法,即病人神志尚清醒能站立,救护人员从背后抱住其腹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腹部(肚脐上),另

26、一手握住握拳之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病人应头部略低,嘴张开,以便异物吐出。,幼小儿童的急救方法 是救护人员取坐位,让儿童背靠坐在救护人的腿上,然后,救护人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上方挤压患儿的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也可将小儿平放仰卧,救护人用上法挤压。,自救法 如果在紧急情况下,病人周围无一人在场,则可采用自救法。患者可用自己的手或椅背、桌边顶住上腹部,快速而猛烈地挤压,压后随即放松。,(4) 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的前额、并用拇指捏住其鼻孔,将其头向后压;另一手托起下巴并将其下颌攀开。

27、抢救者深吸口气,对准患者的嘴,呼入患者肺内。呼气成功,可见患者的胸部随呼入气体抬起。然后松开捏住鼻孔的手指,呼入气体自行排出。,呼气应迅速,排气应彻底。频率12次/分。若人实施工呼吸时,患者胸部无抬起。说明患者气道不通畅,应清除气道异物。,3 外伤止血 及时并有效的止血,是挽救伤病员生命的基础保障。 动脉出血 :血色鲜红,搏动性出血,短时间内出血量较大。 静脉出血 :血色暗红,血液较缓慢地自破损的血管流出。 毛细血管出血: 血色鲜红,血液自创面渗出。,止血的方法包括: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1) 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或手掌压迫相应动脉近心端的解剖位置达到止

28、血目的。适用于头部、颈部以及四肢较大动脉出血的临时急救止血;,颞浅动脉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头顶部和颞部的出血。用拇指或食指在患侧或两侧耳朵的前方、下颌关节的附近触摸到动脉搏动后,用力压迫颞浅动脉即可。,面动脉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面部的出血。在下颌骨下缘的中后部、咬肌的前缘附近触摸到动脉搏动后,用力将其压向下颌骨上。,颈总动脉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头部和颈部大出血。把拇指或其他四指置于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在能摸到颈总动脉搏动后,用力将其压向第六颈椎横突上。压迫颈动脉有危险,须慎用;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腋窝、肩部和上肢的出血。把拇指置于锁骨上窝内的动脉搏

29、动处,其余四指放在颈后,将拇指压向下、内、后方,将锁骨下动脉压向第一肋骨。,肱动脉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上臂下段、前臂和手的出血。将拇指或其他四指置于上臂上1/3、肱二头肌内侧,触摸到动脉搏动后,将其向外压于肱骨上。,股动脉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大腿、小腿和足部的出血。将两手的拇指重叠置于大腿前面上部最明显的搏动点,并用力将其压向耻骨。,(2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出血。即采用棉花团或其他敷料摺成垫子,置于覆盖创面的消毒纱布表面,随后用绷带包扎加压止血。如伤处伴有骨折,则须另用夹板固定。,(3) 加垫屈肢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动脉外伤出血时的止血。即用棉花团、纱布垫或其他

30、敷料放在腋窝、肘窝或膕窝等部位,或股动脉搏动处,而后屈曲肢体,并把患肢固定于躯体或健肢。若伴发骨折或关节受伤时,不宜采用此法。,(4)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动脉外伤出血的临时止血。先在伤口的上方,预扎止血带的部位,用纱布、棉花或衣物垫平,而后用橡皮止血带缠绕肢体两圈并拉紧至出血停止后并固定好。如果没有橡皮止血带,可用绷带或衣物撕条替代。将绷带卷或纱布放于伤口上方、动脉出血点的表面,然后用绷带或衣物条缠绕肢体两圈并拉紧、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直到伤口停止出血。然后将短棒固定于肢体上即可。,止血带止血法注意的几个问题: 止血带应扎在伤口的上方 上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上臂的上1/3; 下肢出

31、血,止血带应扎在大腿的中下1/3; 止血带下垫平衣物,防止皮肤损伤;,松紧适度,过紧易伤及皮肤、神经;松则达不到止血目的; 应标明扎止血带的时间,每40分钟松解一次,每次1-2分钟; 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3小时,4 包扎 保护创面,压迫止血,减轻伤病员痛苦。 常用的材料有:绷带、三角巾、衣物等。 常用的方法:绷带包扎 三角巾包扎包扎绷带包扎法包扎三角巾包扎法,5 骨折的固定 目的 :减轻伤病员疼痛;防止骨折端刺伤血管、神经等;便于伤病员的转运。 注意问题: 呼吸心跳停止者,首先进行心肺复苏; 有伤口出血者,应先进行伤口包扎止血;,开放性骨折,骨折端外露时,应进行消毒处理并 牵引复位后固定;

32、创伤患者,应进行颈椎保护性固定;防止脊椎骨折、脱位引起继发性脊髓损伤; 夹板与皮肤间应衬棉花等软物,使固定稳妥、牢固;并应同时固定骨折部位上下方的两个关节。,松紧应适度,防止血液循环障碍而引发肢体坏死。 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端的近端,然后捆绑骨折端的远端。 上肢骨折固定时应呈屈肘位;下肢骨折固定时应呈伸直位。 骨折固定后放可转运。,骨折临时固定的材料 (1) 固定用料: 夹板及其代用品(木板、树皮等),也可将骨折的肢体固定在对侧健康的肢体。 (2) 敷料: 在夹板与皮肤之间须用棉花、纱布、毛巾等软物衬垫,然后用三角巾、绷带或绳子缠绑夹板。,几种常见部位骨折的固定方法 (1)四肢骨折的固

33、定:采用夹板固定。 (2)颈椎骨折的固定:采用颈托固定。 (3)胸、腰椎骨折骨定时,将伤病员平抬至担架并用扣带固定即可。,(4)多发性肋骨骨折,尤其伴发反常呼吸时,可用敷料或衣物折叠成相应大小,垫于骨折处,并用弹力绷带包扎固定。 (5)疑有骨盆骨折时,应固定后再转送。,6 伤病员的搬运 伤病员经过现场急救后,应迅速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由于受伤部位及伤后病情的不同,搬运时应注意: 动作要轻巧、协调一致; 不应加重伤员的痛苦; 在颈椎、胸腰椎骨折的搬运时,应避免继发性脊髓损伤。,单人搬运法伤病员的搬运 双人搬运法伤病员的搬运 多人搬运法伤病员的搬运 脊柱骨折的搬运,举例 :固定与搬运技

34、术操作程序,需要2-4人熟练配合操作 1、准备物品 1助:外科急救包(颈托、头部固定器等)、 2助:脊椎板 带手套,2、现场评估、判断 报告现场环境安全(医生) 例:询问伤员:我是120急救医生,请问您现在那里不舒服.伤员是高处坠落,神志清、诉颈部疼痛、下肢感觉障碍,怀疑颈椎损伤。,3、调整颈部位置 医生:按脊椎损伤处理,助手准备颈托 及脊椎板。(告知伤员配合) 上头锁:注意体位、手形和位置 调整头颈部:医生与助手配合 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示,4、检查头颈部 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 医生检查头枕部,(颈椎形状、压痛)上头锁 5、上颈托 助手检查测量伤员颈部的长度 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6

35、、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 头颈胸腹背部外生殖器 下肢上肢(未发现其他伤情) 7、上脊椎板 助手头胸锁、(2助准备脊椎板及约束带完毕) 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的同侧),8、整体侧翻 医生指挥,2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的肩、髂和膝 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侧卧位 ,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查背部及脊柱。 9、放置脊椎板 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摆放在背部合适的位置。将伤者轴位放置回仰卧位 。,10、脊椎板平移(推)伤员 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 医生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适位置。,11、头部固定 1助头胸锁,2助准备头部固定器,医生上头部固定器。 12、脊椎

36、板约束带固定 助手对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顺序以约束带固定。 13、再次检查伤员,14、搬运伤员 医生指挥,平稳抬起伤者,足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头颈部情况 。 要求 医生指挥及报告:口令简洁,,整体配合:操作手法规范,动作交替流畅 ,配合默契,过程紧凑。 注:若单位无脊椎板,用铲式担架代替,程序1113可相应改变,举例:止血与包扎技术操作程序,1、物品准备:绷带2卷、三角巾4卷、纱布块5块、手套2付、动脉止血带1条、敷料尖刀1把、止血标记卡1张、笔1支。 2、评估现场环境: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 3、表明身份、安慰伤者,戴乳胶手套。,4、初期检查和创伤检查:认真对

37、伤员进行初期检查包括神志、气道、呼吸和循环,然后进行创伤检查,包括头、颈、胸、腹、骨盆和四肢检查。报告“右前臂严重创伤,有大动脉出血,头顶偏右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止血带止血:,操作者左手掌心向下在伤上肢指压动脉止血, 同时将患肢抬高2分钟, 指导伤员用健肢指压动脉止血, 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垫衬垫,扎止血带,要求压力均匀、适度, 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无搏动), 扎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创面包扎:,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并用三角巾悬吊。 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 用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

38、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覆盖在创面上,,用绷带作螺旋形加压包扎,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一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 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注意露出手指。,有异物的伤口的包扎:,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头部有异物的伤口包扎操作要点: 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 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固定异物, 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 伤口覆盖敷料, 除去眼镜及头饰, 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12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请患者扶好,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 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 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院前急救职责,一 随车医生职责 1 熟练掌握急救操作技术:心电监护、心脏除颤、气囊面罩人工呼吸、吸引、催吐、现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2 及时对症处理,抢救生命。每步言行充分体现“急诊急救”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