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文安小学 张业元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课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 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5、 感悟祖国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1、 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及经过。2、 抓住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难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2、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想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学情分析: 课文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周瑜不得不为之叹服,称诸葛亮“神机妙算”。教学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这个词展开教学。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质。设计理念:基于语文课的工具性、人文性、实用性等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阅读古代文学的兴趣,为日后学生学习古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流程、时间分配及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语设计: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3、。有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在表演相声时说,他知道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观众听了非常奇怪,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啊!原来这位演员在和大家开玩笑,他的“根据”就是周瑜在临死前哀叹道“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说:既然有了这个智勇过人的周瑜,为什么还要有这个比他更为强大的诸葛亮呢?周瑜是孙权手下的一名大将,有勇有谋。为什么还自叹不如诸葛亮呢?学习了草船借箭,大家就会明白了。 2、了解四大名著(以练习题的形式完成,小黑板出示)。3、介绍背景,创设气氛草船借箭是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
4、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师:看到这课题你想说什么?生:谁借箭?为什么借箭?用什么借箭?借箭有没有成功?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二、紧扣主题,探究性学习师:看到这课题你想说什么?生:谁借箭?为什么借箭?用什么借箭?借箭有没有成功?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草船借箭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介绍背景,创设气氛。师: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公元208年,建安13年,曹操率军,水陆并进,欲扫平江
5、南,孙刘联盟,决计破曹。且看:用奇谋孔明借箭。2.观看借箭经过影像,初步感知。评:精妙的导语给学生以古典文学语言的熏陶,恢宏的背景、生动的影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学生感悟历史、人物的空间。二、紧扣主题,探究性学习1.初读,学生质疑。师:浏览课文,请用文中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诸葛亮在借箭中所表现出的才能。生:神机妙算。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生:“神机妙算”就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计谋高明。师:很好,结合课文,围绕这个词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生:我想问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神机妙算?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师:大家提的问题相信都可以通过读书求得解决,现在我们集中研究:“诸葛
6、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他算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点出中心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心读课文,可以和同学讨论,呆会儿选择一处体会最深的讲析给大家听。2.学生全面读书,从字词句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交流评价。生:诸葛亮算到了三天后天有大雾。生:诸葛亮算到了曹操的性格多疑、谨慎,在浓雾中不敢轻易派兵出击。生:他还算到了鲁肃的为人,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不会食言,所以让他替自己准备借箭用的材料,而且确保不会让周瑜知道。生:他让船一字儿排开,借箭时,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边受满箭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说明他对事情做了周密的安排。生:书中说船队回来时,顺风顺水,可
7、以看出他算到风向。评:让学生在媒体制作出的两军对垒军事简图上边演示边说,既灵活地检验了学生融会贯通理解课文的能力,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生:诸葛亮对鲁肃说:“要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说明他算了借箭所需器材的数量。评:一问激起千层浪,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充分有效的读书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创新教育在课堂上得到体现。4.小结。师:(指板书)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说各方面的因素他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一一做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是“神机妙算”。师: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有何感叹?生:周瑜感叹:“我比不
8、上他!”师:想像一下,周瑜说这话时,心情怎样?并试着读一读。生:我想周瑜会非常佩服地说这句话,因为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中他看到诸葛亮确实比他强。所以,我认为读这句话时,应该用比较诚恳的语气来读。生:我的看法和她的恰恰相反,我认为周瑜会更加嫉妒诸葛亮,他说这句话时,应该是忌恨的语气。评:个性化的理解,个性化的朗读,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三、发散思维,创造性学习1.过渡,提炼文章特点。师:无论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忌害之心,还是鲁肃的仁厚守信、曹操的谨慎多疑,我们都是从文章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中体会到的?生: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到的。师:对,这也是三国演义刻画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9、通过语言,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2.创造性表演,体验角色。师:现在,请你们自己来当导演,邀请合作伙伴,选择文中某处最喜欢的片断,把它表演出来,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设计。3.分组练习,自我体验。师:愿意展示朗读、表演才华的同学,到前面选择段落或表演或朗读。(注:学生兴致颇高,居然在一起商议是排搞笑版还是正剧版,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评:理解和表达、创造与再现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体观、课堂教学的活动观、学生的主体观。四、反思评价,开放性学习1.情境采访,深化认识。(1)采访“孔明”。师:孔明先生,您在借箭中的表现我佩服不已,请问您在向周瑜立下军令状时,怎会有如此把握?生:因为我
10、了解周瑜的为人,知道他对我有忌害之心,面对他的忌害,只能智取。再加上我还准确把握了曹操的心理,同时,我还懂天象、识地理,在心中对这件事有一个完整的谋划和安排,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的把握立下军令状呀!师:(以记者身份评价)您在借箭后曾对鲁肃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知奇门,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广泛地学习,深入地思考,大胆地实践,这也许就是全部的答案吧。(2)采访“周瑜”。师:都督,您才华横溢,名冠江南,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您有何感叹?生: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又算准了曹操不会出兵,鲁肃当时不会告密,唉,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方面,我都比不上呀!师:“孔明才学犹堪叹,公
11、瑾妙语亦惊人!”(3)采访学生。师:在座的各位同学,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你们也许有更多的话想说,把你们的最想说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送给故事中的他们,也送给今天的我们。生:我想对鲁肃说:你真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生:我想对周瑜说: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吧!那样你会更出色!生:我想对曹操说:正是你的多疑,关键时不敢果断出兵,才促成了诸葛亮借箭成功。该出手时就出手。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想替曹操打抱不平。我所知道的曹操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当时大雾迷蒙,在辨敌军(对方)虚实的情况下,为了不造成损失,没有最大的把握,他当时只能那样做。师:想不到,小小年纪你就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了,真了不起。评:学生精彩的回
12、答、教师精当的点评,再一次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师:同学们,你们能大胆、独立地发表自己对人物的不同看法,这些思维的火花将成为火炬照亮你们的人生。(授与发言同学“赛诸葛”、“赛周瑜”、“赛曹操”等称号。)评:角色的采访走进了人物的情感世界,灵性的回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领域,激励性、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2.小结延伸,拓展阅读。(1)小结。师:在不断深入地学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结论)(2)拓展。师: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还有哪些?(影像展示诸葛亮博望坡用兵、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片断,配以旁白。)(3)延
13、伸。师:同学们,诸事暂且按住不表,欲知详情,且看三国演义(出示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书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将会让你们过目难忘,多读书、读好书,也是老师对你们的期望。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场。知识的延伸、情感的参与、方法的运用、兴趣的培养正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师:读了课文,谁能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生: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初读课文后直接从文中找答案,重点引入诸葛亮借箭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一问题,相机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神”在哪里,“妙”
14、在何处)三、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 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1师:“谁来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生: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师:“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生:“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生:“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师:“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15、呢?”生:诸葛亮会暗自高兴。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指导读句子)2师:“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我们得再往前面读一读,联系上文看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生: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师:“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啰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
16、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3师:“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四、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师:“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次研究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研读,教师巡视。读后组织交流。1以“识人心”为例,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师:“谁来说说,你从哪两个句子的联系中读懂了诸葛亮的
17、神机妙算?”生: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师:“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吗?”(学生练笔,写后组织全班交流。)学生交流例示: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枝箭我是借定了。师: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把这些话写出来呢?”(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师:理解“虚实”,诸葛亮他们的内部实际情况怎样?2以“懂地利”为例,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师:(1)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2)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课件演示)(同学表演)师:你们为何一字摆开?生: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师:为什么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在线教育教育技术的崛起与挑战
- 九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四立体图形与三视图的互相转化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
- Unit1StartingoutandUnderstadingideas课件-级英语下册
- 创意手工艺品专卖店特许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急性呼吸道梗阻的急救
- 健身课程会员制度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花卉活动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全国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单选题
- 对外业务考试题目及答案
- 洞口医院面试题目及答案
-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造纸 磨打浆
- 2023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申请表2021版
- GB/T 20133-2006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信息分类与编码
- GB/T 12611-2008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 GB/T 11365-1989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 GA/T 1217-2015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 2023年贵州水钢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效执行四原则授课版
- 后穹窿穿刺课件
- 外汇交易交易纪录明细表格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