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改使我们人人受益课改的成果受益者不但是我们所教的学生、我们教师家的子女,并且也使我们教师受益。我女儿樊家泽现在读小学五年级,四年级以前,每天回家写作业要写到八点钟,作业写的内容是:1-4课认与写的字一音三字,再听些一音一音组一词,每天就这样重复写,她本身写的就慢,为了让她写完,我时常骂她,说她。大约需写到八点钟左右,我明白老师这样做是为了照顾中下等生。我还听一位教师说她家的孩子一次留作业让孩子写古诗6-7遍,并抄写诗的诗意,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发现没写完,老师让他补上。在一问孩子的课堂模式仍是一言堂的独白式教学,仍是灌输式教学。这严重制约孩子的发散思维与创造能力。再看美国的小学课堂,案例一:一中
2、国家长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转入一所美国学校,美国老师告诉家长:你的孩子在六年级前不用学数学课了。这样看来,中国学生教育重知识轻人文教育。案例二:有一位中国私立学校的校长到美国一所小学听数学课,每国教师把中国校长带到教室的讲台前,让学生猜中国校长是哪国人,有的学生猜是日本人,因为他联想见的日本人矮矮的、胖胖的;有的学生猜是印度人;有的学生猜是非洲人还有的学生上前摸一摸。这节数学课就在猜一猜,摸一摸中度过。美国的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大胆的假设能力,具有联想与实践思维。这样课堂教学对比之后,美国的教学方式培养了许多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也就难怪在诺贝尔奖中自然科学有三分之二的人是美国人,作为教师的我,也
3、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有这样教育方式和环境。要想让课改能够深入到课堂中,我有以下几个想法:1、 在教学目标由单一目标向综合性目标发展教学模式由独白式教育向对话式教育模式转变。让对话式商谈并通过并通感的获得式理解能力的养成,使教育中的人共同面对与承受生活的艰辛与苦难,共同分享生活的愉悦与悠闲,这才是需要守护的精神家园。2、 在内容上要综合化、结构要合理化、形式要多样化现代中小学课堂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上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要求学生坐姿端正、倾听要认真,忽略学生触觉、动手、想象、思考、诘问的过程,课堂上要样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并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使学生大胆提高,并有超越教育的思维方式。3、 在方法、技术上,注重多种方法整体效果的优化要求学生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发现性学习方式,更注重能力情感,个性的学习过程,强调多元化取向,而且鼓励学生独劈蹊跷,其评价强调多元化 价值取向。4、 在教学改革上,注重教师培训,加强师资建设在教学改革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完成,还是教学的运用与维护,都离不开教师,可以说,教学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文化科学水平和教学理论修养,从各国的教学改革来看,有的教师不愿接受教育改革的思想,仍然我行我素,成了改革的阻力,有的教师虽然拥护教育改革,但是由于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姿态敏感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
- 蓟州区房屋土地管理办法
- 蚌埠市基金管理办法细则
- 行政预算与管理暂行办法
- 衢州市排涝泵站管理办法
- 西宁市市民中心管理办法
- 西藏合同制工人管理办法
- 设备管理与保养管理办法
- 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 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高分通关300题a4版(浙江省专用)
- 强规划助成长学课件-心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规划能力
- 冷冻消融设备(CQZ2100618)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
-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50张PPT)课件
- 柴油锤击桩施工方案完整
- 物业服务中心架构图
- 表面渗纳米陶瓷的摩托车活塞环的介绍
-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 仓库职位等级晋升标准评价表
- 防腐保温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共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