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YGZQ-2 标段 叭郎隧道叭郎隧道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云桂线中铁二十五局集团云桂线 2 2 标段项目经理部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二一一年七月年七月 目目 录录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 1 1.11.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 .1 1 2.2.工程简介工程简介.2 2 3.3.自然条件自然条件.2 2 4.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3 3 5.5.施工条件施工条件.5 5 二、整体地质分析与判断二、整体地质分析与判断.7 7 2.12.1 意义意义 .7 7 2.22.2 隧道沿线
2、地层岩性隧道沿线地层岩性 .7 7 2.32.3 围岩级别围岩级别 .9 9 三、风险评估三、风险评估.1111 3.13.1 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依据 .1111 3.23.2 风险评估原则风险评估原则 .1111 3.33.3 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流程 .1111 3.43.4 典型性风险因素识别典型性风险因素识别 .1111 3.53.5 叭郎隧道初始风险评价叭郎隧道初始风险评价 .1414 3.63.6 叭郎隧道风险控制措施叭郎隧道风险控制措施 .1414 3.73.7 评估结论评估结论 .1515 3.83.8 典型风险处理措施典型风险处理措施 .1616 四、超前地质预报四、超前地
3、质预报.1616 4.14.1 对本隧道而言超前地质预报重点段落对本隧道而言超前地质预报重点段落 .1717 4.24.2 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1717 4.34.3 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特点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特点 .1919 4.44.4 特殊地质情况及预报手段特殊地质情况及预报手段.2020 4.54.5 地表地质调查地表地质调查 .2020 4.64.6 超前地质预测成果超前地质预测成果 .2020 五、洞口平面布置五、洞口平面布置.2020 六、施工方案六、施工方案.2222 6.26.2 正洞施工方法及措施正洞施工方法及措施 .2727 6.36.3 正洞施工方
4、案正洞施工方案 .3434 6.46.4 浅埋段施工措施浅埋段施工措施 .3838 6.56.5 钻爆法施工钻爆法施工 .3939 6.66.6 初期支护与预支护施工措施初期支护与预支护施工措施 .4242 6.76.7 其他施工措施其他施工措施 .5050 6.86.8 通风方案通风方案 .5050 6.96.9 施工用电方案施工用电方案 .5252 6.106.10 施工高压供风方案施工高压供风方案 .5252 6.116.11 反坡排水施工方案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5252 七、控制测量七、控制测量.5555 7.17.1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 .5555 八、围岩监控量测八、围岩监控量测.5
5、858 8.18.1 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 .5858 九、机械设备配置九、机械设备配置.6262 十、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含劳动力安排)十、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含劳动力安排).6363 10.110.1 进度指标进度指标 .6363 10.210.2 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进度安排 .6767 10.310.3 叭郎隧道工区劳动力安排及分工叭郎隧道工区劳动力安排及分工 .6868 十一、年度材料计划安排十一、年度材料计划安排.6969 十二、质量保证措施十二、质量保证措施.6969 12.112.1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6969 12.212.2 质量保证体系要
6、求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7171 12.312.3 自检体系自检体系 .7373 12.412.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373 十三、十三、 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7777 13.113.1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7777 13.213.2 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8080 十四、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十四、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8282 14.114.1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目标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目标 .8282 14.214.2 建立健全的环境保证体系建立健全的环境保证体系 .8282 14.314.3 林木、植被、水土保持
7、措施林木、植被、水土保持措施 .8383 14.414.4 水环境保护措施水环境保护措施 .8484 14.514.5 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 .8484 十五、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十五、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8686 15.115.1 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 .8686 15.215.2 文物保护措施文物保护措施 .8888 15.315.3 文明退场措施文明退场措施 .8989 叭郎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叭郎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1.11.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 1.1.11.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8、.1.1.1 云桂公司发布的有关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及施工合同。 1.1.1.2 我单位对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1.1.1.3 我单位从事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工法、技术力量、 综合施工能力、机械设备情况。 1.1.1.4 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试验规程、安全规程。 1.1.1.5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 定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 1.1.1.6 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 规。 1.1.21.1.2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1.2.1 确保结构安全,主体工程质量“
9、零缺陷”的原则。 1.1.2.2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满足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1.1.2.3 确保施工机械配备先进性的原则,组织机械化、专业 化施工。 1.1.2.4 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百年大计、质量为本” 的施工原则。 1.1.2.5 贯彻执行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定的 ISO2000 质量 管理体系、OHSMS1800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 体系。 1.1.31.1.3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 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里程范围为: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 2 标 叭郎隧道工程(D4K354+176D4K355+477),全长 1301m。 2.2.工程简介工程简
10、介 八朗隧道位于云南省境富宁县境内,全隧 D4K354+176D4K355+477 段 1301m 位于半径为 6000m 的曲线上。隧 道 D4K354+430D4K354+465 段为明洞。 富宁断裂从隧道进口端穿线路而过,隧道于 D4K354+852 处发育 一条性质不明断层,该断层走向 N24E,倾向 SE,倾角约 70。该断 层在 D4K354+080+130 穿过线路,与线路夹角约 35,倾向 SW, 倾角约 70。受断裂影响,隧道区岩体节理发育,岩体破碎。明洞 工区任务 1301 米。 2.12.1 技术标准: 本隧按 200km/h,预留 250km/h 双线隧道设计。内轮廓采
11、用通 隧(2008)0201-08图。 本隧道按照新奥法组织施工,光面爆破,锚喷网初期支护,模 筑混凝土衬砌结构。本隧进口采用单压式明洞门,出口也采用单压 式明洞洞门。进、出口边仰坡均采用砼骨架护坡。 隧道防排水采取“防、排、堵、截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 宜,综合治理” 。 3.3.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3.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隧道区处于富宁盆地北西侧边缘,属中低山地貌,地形波状起 伏。地面高程 795.0930.00m,相对高差小于 150m,自然坡度一般 1045,局部较陡。洞身上覆土层较薄,基岩局部裸露,隧道 进口地段沟槽等低洼地带覆土较厚,隧道出口基岩裸露。隧道区植 被较差。隧道最大埋
12、深 75m,属浅埋隧道。隧道区属南亚热带季风 气候,多年平均气温 19.5,极端最高气温 39.5,极端最低气温 3.7,年平均风速 1.3m/s,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56.6mm,多年 平均蒸发量为 1611.6mm。隧道离富宁县城近,附近有便道通往县城, 交通较方便。 3.23.2 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参数 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属度。 4.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4.1 地层岩性 测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冲洪 积(Q4(al+pl))粉质黏土、坡残积(Q4(dl+el))细
13、角砾土, 下伏上第三系(N)泥岩、二叠系下统(P1)灰岩、第一期碱性基性 侵入岩钛辉辉长辉绿岩带(-(a))辉绿岩。沿断层带发育压 碎岩(Fbr) 。 4.2 水文地质特征 隧道区属珠江水系,地表水为河水、沟水、水田水,受大气降 水补给,地表水不发育,地表水主要沿沟槽流向低处排泄。 地下水为第四系土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坡残积层以 黏性土为主,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差,含水量甚微。隧道主要通过 第一期碱性基性侵入岩(-(a))钛辉辉长辉绿岩相带,岩体 原生节理及风化裂隙发育,连通性及透水性一般,多为泥质、粉砂 质半充填,发育程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富水性一般。灰岩岩溶发 育中等,富水性中等,但
14、地下水埋深较大。灰岩岩溶发育中等,含 水性及透水性较好,富水性中等。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局 部可能形成富水地带,富含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 测区丰富的水资源为裂隙水提供了良好的补给条件。据在隧道出口 沟中采取水样化验,地表水为 HCO3(-)- Ca(2+) 型水,无侵蚀性。 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5157 号及2007140 号) ,在环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及氯盐环境时, 水中 SO4(2-)、Mg(2+)、pH 值、Cl(-)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4.3 地质构造 测区地处华南褶皱带一级构造单元,次一级构造单元为华南褶 皱带的滇东南褶皱系
15、,西北面以弥勒师宗断裂与扬子准地台分界, 属于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准地台之间的过渡带,其地壳活动经历了由 地槽(加里东期)到地台(华力西期)再到地槽(印支期)的复杂 演化过程。工程区属于富宁幅划分的北西向构造,其为滇东南地区 比较广泛存在的一种构造型式。富宁断裂即为该构造的一条主要断 裂。该断裂为一区域性大断裂,其北起自红岩村,经大普弄越过西 洋江,经过里叩、下者进入富宁盆地,再经过板伦、青龙坪向北平 延伸。断裂线北西-南东向延伸,穿谷越岭,波状弯曲。该断裂面一 般平直如刀切,局部地层见有较多的擦痕和摩擦镜面。断裂两侧地 层因强烈挤压而直立、倒转。据区域资料,该断裂带内各条断裂相 互交切,具有压性
16、特征与张性特征,显示出现多次活动的迹象。在 富宁一带,沿断裂发育有笔直的线状断层谷、条带状山脊与高达 400 余米的断层崖,根据派生构造及断层擦痕显示,断裂具有右旋 水平运动特征,破碎带、角砾岩普遍存在。断裂对沉积相的控制作 用明显。在那坡至富宁一带,有北西向的上泥盆统硅质岩相带分布, 远离断裂带变成碳酸盐岩类。断裂西南侧的二迭系至下三迭统为深 水相硅质岩、泥质岩、复理石沉积;中三迭统为沉积岩。富宁、里 叩一带的下第三系陆相盆地沿断裂带分布,并被后期复活断裂切穿。 此外,断裂旁侧还有多期次的海底火山活动,其中以印支期基性侵 入岩分布较多。 4.4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隧道区不良地质为岩溶,无特
17、殊岩土。 桥址区分布的二叠系下统(P1)灰岩,呈浅灰、灰白色等,中 厚层及薄层状,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灰岩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 D4K354+198、D4K354+285-D4K354+687、D4K354+790- D4K354+844、D4K355+127-隧道出口四段,经地质测绘及钻探,未发 现溶洞、洼竖井、漏斗等岩溶形态,仅岩石表面可见溶沟、溶槽、 分析认为该灰岩岩溶发育程度中等,局部可能发育有溶洞等溶蚀孔 洞,特别是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可能岩溶较发育,会有较多 的溶蚀空洞,对工程不利。 易涌水、塌方地段一览表 序号起止里程长度预防病害 1D4K354+190 D4K354+330
18、140 涌水、塌方 2D4K354+330 D4K354+430100 塌方 3D4K354+465 D4K354+570105 塌方 4D4K354+670 D4K354+71040 涌水、塌方 5D4K354+770 D4K354+880110 涌水、塌方 6D4K355+100 D4K355+15050 涌水、塌方 7D4K355+360 D4K355+468108 塌方 D4K362+268+808 段低阻体两侧等值线呈陡立状畸变,梯度变 化大,其间夹三个局部的极低阻封闭圈,此为断层破碎带的电性反 应,施工时应注意预防涌水、突泥和塌方。 5.5.施工条件施工条件 5.15.1 交通条件
19、交通条件 叭郎隧道目前既有一条经过明洞附近的便道,为满足施工需要, 可将该便道部分进行改道处理,并对部分路段进行拓宽处理,以满 足施工车辆通行需要。进入施工及生活区需要新建 820 米的便道。 具体见“便道工程数量表” 叭郎便道工程数量表叭郎便道工程数量表 里程改建便道 (m) 新建便道 (m) 备注 DK0+000-101 DK0+101+201100 DK0+201-541340 DK0+541-820279 干道路基宽度为 7.5m, 路面宽度为 6.5m,支线 路基宽度为 4.5m,路面 宽度为 3.5m。采用 15cm 的泥结碎石硬化路面。 5.25.2 当地资源当地资源 隧道位于富
20、宁县,隧道附近有便道通往富宁县城,交通条件较 为方便。 5.35.3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 该隧道所经区域地表和地下水丰富,山间溪流一般长年有水, 施工用水可就山间溪流取用。明洞附近高山上可建高压水池,通过 抽水解决施工用水。隧道施工用水所建水池地势应高于隧道掘进最 高点 30 米以上,总容量为 50 方以确保用水压力及用水量。 5.45.4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 根据项目部安排,从变电站拉设铁路建设供电专线,施工时可 从专线拉线引至隧道口经变压器降压后使用。隧道供电线路采用 380V 三相五线系统。明洞施工工区采用一台变压器功率为 800KVA 的变压器。 5.55.5 施工通讯施工通讯 当地可通程
21、控电话,通讯方便。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内部采用 小型程控交换机和无线电话相互联系;对外联系在当地电讯部门安 装程控电话,洞内与洞口值班采用程控电话联络。 5.6 生产生活房屋 生产生活房屋(职工生活营房、施工办公室、调度值班室, 各种材料存放库房)采用活动板房。 5 5. .7 7 砼砼拌拌和和站站 与附近工点共同使用一号搅拌站,并且在洞口设置喷浆料搅拌 站。 5.85.8 火工品管理火工品管理 在三腊村至里颇村公路十公里处设置一座火工品库,叭郎隧道 由该火工品库领取火工品。由项目部正式员工看守和发放,严格执 行火工品储存、管理和发放制度。 5.95.9 消防设施消防设施 根据消防要求,在办公区
22、、生活区、仓库等地按规定配备足够 数量的手持灭火器、防火砂等消防器材。 二、整体地质分析与判断二、整体地质分析与判断 2.12.1 意义意义 施工中对整体地质分析与判断从而降低安全风险,首先对隧道 围岩岩性有个初步的认识和感观,根据设计文件和对地表现场调查 的资料,确定对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有影响的褶皱、断层等主要构造。 在施工中要采取地质超前预报进一步确认。 2.2 隧道沿线地层岩性隧道沿线地层岩性 粉质黏土(Q4(al+pl)):褐灰、褐黄色,硬塑状,局 部软塑状。含约 20%的泥岩质卵砾石,分布于隧道进口端沟槽中, 厚 03m。属级普通土,C 组填料。 粉质黏土(Q4(dl+el)):褐黄、
23、褐红色,硬塑状。含 30%左右泥岩质角砾。分布于隧道山体坡面段,一般厚 03m。属 级普通土,C 组填料。 细角砾土(Q4(dl+el)):灰绿色,夹黑色,稍湿, 稍密中密。角砾成份为辉绿岩、灰岩、炭质页岩等的风化角砾,棱 -次棱状,粒径 2-20mm,少量 20-80mm,部分用手可掰断,含量约 60%,粉质黏土充填。分布于坡面。属级普通土,B 组填料。 泥岩(N):灰黄,褐灰色,薄中厚层状,成岩作用较差, 岩质软。全风化(W4)呈土状,局部含黑褐色淤泥质土;强风化 (W3)呈灰黄色,半成岩,属级普通土,属 C 组填料;弱风化 (W2)呈灰黄色,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属级软石, C 组 填
24、料。 压碎岩(Fbr):青灰、深灰,岩体破碎呈块状、角砾 状,沿断层破碎带分布。原岩为灰岩。属级软石,B 组填料。 灰岩(P1):灰色、深灰色,显晶结构,厚层块状夹薄层 状构造。强风化带(W3)灰、灰黄色,岩层破碎,岩芯多呈 20- 50mm 的角砾,属级软石,为 A 组填料;弱风化带(W2)灰、灰 黑色,岩质较坚硬,裂隙发育,裂面呈褐红色,短柱状,属级次 坚石,为 A 组填料。 辉绿岩(-(a)):灰绿色夹黑色,风化层呈灰黄夹 黑色,中粗粒结构及辉绿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全风化(W4)岩 体呈角砾土状,有残余结构面,手捏易碎,属级硬土,C 组填料; 强风化(W3)岩体呈碎、块石状,局部短节柱状
25、,属级软石, B 组填料;弱风化(W2)岩体呈短柱状,完整性较好,属级次 坚石,A 组填料。 测区地处华南褶皱带一级构造单元,次一级构造单元为华南褶 皱带的滇东南褶皱系,西北面以弥勒师宗断裂与扬子准地台分界, 属于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准地台之间的过渡带,其地壳活动经历了由 地槽(加里东期)到地台(华力西期)再到地槽(印支期)的复杂 演化过程。工程区属于富宁幅划分的北西向构造,其为滇东南地区 比较广泛存在的一种构造型式。富宁断裂即为该构造的一条主要断 裂。该断裂为一区域性大断裂,其北起自红岩村,经大普弄越过西 洋江,经过里叩、下者进入富宁盆地,再经过板伦、青龙坪向北平 延伸。断裂线北西-南东向延伸,
26、穿谷越岭,波状弯曲。该断裂面一 般平直如刀切,局部地层见有较多的擦痕和摩擦镜面。断裂两侧地 层因强烈挤压而直立、倒转。据区域资料,该断裂带内各条断裂相 互交切,具有压性特征与张性特征,显示出现多次活动的迹象。在 富宁一带,沿断裂发育有笔直的线状断层谷、条带状山脊与高达 400 余米的断层崖,根据派生构造及断层擦痕显示,断裂具有右旋 水平运动特征,破碎带、角砾岩普遍存在。断裂对沉积相的控制作 用明显。在那坡至富宁一带,有北西向的上泥盆统硅质岩相带分布, 远离断裂带变成碳酸盐岩类。断裂西南侧的二迭系至下三迭统为深 水相硅质岩、泥质岩、复理石沉积;中三迭统为沉积岩。富宁、里 叩一带的下第三系陆相盆地
27、沿断裂带分布,并被后期复活断裂切穿。 此外,断裂旁侧还有多期次的海底火山活动,其中以印支期基性侵 入岩分布较多。 富宁断裂从隧道进口端右侧 35m 向 N35W 方向与线路相伴延伸、 展布,距隧道最大距离约 370m。断层走向 N35E,倾向 SW,倾角 约 70 度。断层的上盘为二迭系下统(P1)灰岩和第二期中期碱性基 性侵入岩(-(a))辉绿岩,下盘为第二期碱性基性侵入岩 (-(a))辉绿岩,该断层为一逆断层,兼具走滑性质。据钻 探揭示断层破碎带 100150m,以断层压碎岩及角砾岩为主。 另在 D4K354+773 处发育一断层,该断层走向 N24E,倾向及 倾角不清,断层与线路大角度相
28、交,交角 62。该断层切穿断了富 宁断裂。 隧道受富宁断层的影响较大,受其影响,岩石节理裂隙发育, 多呈密闭型或微张型,岩体较破碎。隧道进口主要节理产状:(1) N41E/75SE, (2)N32W/85NE,隧道洞身节理产状及隧道出 口节理产状为:(1)N69E/64SE, (2)N18W/67SW。 2.32.3 围岩级别围岩级别 根据隧道沿线岩土分析,隧道围岩级别分为 IIIV 级,其中 III 级围岩长 470m,占 36%;IV 级围岩长 340m,占 26%;V 级围岩 长 491m,占 38%,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叭郎隧道沿线围岩统计表叭郎隧道沿线围岩统计表 序
29、号起止里程长度围岩级别 1D4K354+176D4K354+19014 2D4K354+190D4K354+21020 3D4K354+210D4K354+23020 4D4K354+230D4K354+330100 5D4K354+330D4K354+41080 6D4K354+410D4K354+43020 7D4K354+430D4K354+44010 8D4K354+440D4K354+46525 9D4K354+465D4K354+48015 10D4K354+480D4K354+49010 11D4K354+490D4K354+4933 12D4K354+493D4K354+500
30、7 13D4K354+500D4K354+5033 14D4K354+503D4K354+58077 15D4K354+580D4K354+63050 16D4K354+630D4K354+67040 17D4K354+670D4K354+70737 18D4K354+707D4K354+7103 19D4K354+710D4K354+7177 20D4K354+717D4K354+7203 21D4K354+720D4K354+77050 22D4K354+770D4K354+81040 23D4K355+810D4K354+88070 24D4K354+880D4K354+91030 25
31、D4K354+910D4K355+100190 26D4K355+100D4K355+15050 27D4K355+150D4K355+330180 28D4K355+330D4K355+36030 29D4K355+360D4K355+44282 30D4K355+442D4K355+4486 31D4K355+448D4K355+46820 32D4K355+468D4K355+4779 三、风险评估三、风险评估 3.13.1 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依据 隧道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监测、处理、管理应参照铁路隧 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7200 号)有关规定办理。 3.23.2
32、风险评估原则风险评估原则 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在施工全过程根据风险识别情况,分阶 段进行风险监控和管理,力求在确保安全、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把 残余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3.33.3 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流程 根据设计阶段的评估结果,进一步评估设计确定的主要风险源、 风险等级以及采取的降低风险措施的实施可能性,提出施工阶段的 风险评估结果及措施。风险评估流程见下图: 3.43.4 典型性风险因素识别典型性风险因素识别 结合叭郎隧道设计文件及风险评估依据,叭郎隧道中各段落中 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可能发生的典型风险事件如下表所示。 序 号 起止里程 长度 (m) 风险因素 可能发生典 型风险事件
33、处理措施 1进口 隧道进口纵坡陡峭,灰岩强 风化,表面岩体破碎易崩塌 掉落 危岩落石风 险 2D4K354+430D4K354+46535 隧道明洞口纵坡陡峭,辉绿 岩节理发育,表面岩体易崩 塌掉落 危岩落石风 险 3D4K354+852 发育性质不明的一条断层塌方超前周边注 浆加固 4出口 隧道进口纵坡陡峭,灰岩强 风化,表面岩体破碎易崩塌 掉落 危岩落石风 险 隧道施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疏干地下水,造成部分泉水和地表 水流量减少,影响附近居民点生产生活。 综上所述,叭郎隧道存在的典型风险类型有:塌方和危岩落石。 建立叭郎隧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叭郎隧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叭郎隧道风险评
34、估指标体系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因素 塌方突水 突泥 危岩 落石 地形地形陡峭 地质构造(断层) 地下水 不良地质岩溶 常规设计 设计情况 监控量测设计 隧道断面 风险评估流程图 开始 根据设计文件、现场调查、自身施工水平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 施工对周 边环境影 响的风险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风险规避措施和残留风险的处理预案 施工过程中全程对残余风险进行监控 各级检查部门上结合现场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风险检查 加强风险监控、优化施工方案、改变施 工方法、完善管理措施和风险应对措施 实施变更后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 检查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周边环境 对施工影 响的风险 工期风险 及诱发的 其他风
35、险 隧道施工 中地质灾 害的风险 风险评估 不满足 3.53.5 叭郎隧道初始风险评价叭郎隧道初始风险评价 通过风险分析,对叭郎隧道各段落中存在的初始风险评价结果 见下表。 叭郎隧道初始风险等级表叭郎隧道初始风险等级表 塌方突水突泥危岩落石 风险事件 风险段落 起止里程 概 率 等 级 后 果 等 级 风 险 等 级 概 率 等 级 后 果 等 级 风 险 等 级 概 率 等 级 后 果 等 级 风 险 等 级 进口32III D4K354+430D4K354+36532III D4K354+85232III 出口32III 经评估,叭郎隧道存在的初始风险等级段落,主要集中在进出 口和明洞段的
36、主要风险为危岩落石,风险等级均为中等;另一个为 在里程 D4K354+852 处发育一条性质不明的断层,存在塌方的可能, 风险等级均为中等。 综上所述,本隧道中的典型风险事件为塌方、危岩落石,主要 风险因素为隧道洞口上方破碎带、性质不明的断层。 3.63.6 叭郎隧道风险控制措施叭郎隧道风险控制措施 为减缓本隧道中的塌方,降低风险危害程度,本隧道采用了以 下风险控制措施: 1塌方控制措施 1)高度风险地段加强支护措施采用全环工 20b 工字钢架及拱部 42 小导管,钢架间距 0.6m;施工方法采用大拱脚台阶法。 2)中度风险地段加强支护措施采用全环工 20b 工字钢架及拱部 42 小导管,钢架间距 0.8m;施工方法采用大拱脚台阶法。 3)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开挖后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必要时 应及时喷砼封闭开挖面表面裂隙。加强塌方风险高度段的监控量测, 并根据监控量测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并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2突水突泥控制措施 1)对隧道洞身浅埋,施工中加强洞内及洞外监控量测。 2)其它段(可溶岩地段)采用常规地质法+综合超前物探+水平 钻孔超前探测(超前钻孔每断面不少于 1 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3)其它段(非可溶岩地段)采用常规地质法+综合超前物探; 当综合物探异常时,增设超前钻孔探测。 4)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目录设计排版方案
- 家政物料补充方案
- 大班健康活动:哭的奥秘
- 小儿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维护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 油库节约管理方案(3篇)
- 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生物1057 课时作业(五十二) 动物细胞工程 含答案
- 消防中队考试题及答案
- 物业车辆维护管理方案
- 面神经麻痹考试题及答案
- 杭州转贷基金管理办法
- 老北京胡同文化课件
- 公司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
- 粮食的形态与化学组成第二节粮食的主要化学成分下64课件
- 儿科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药 知识培训课件下载
- 创新社区管乐团活动方案
- 中国农田水利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鸵鸟养殖场管理制度
- 余料使用管理制度
- 小学生自信成长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