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生物课时课件:第11课时_光与光合作用.ppt_第1页
一轮复习生物课时课件:第11课时_光与光合作用.ppt_第2页
一轮复习生物课时课件:第11课时_光与光合作用.ppt_第3页
一轮复习生物课时课件:第11课时_光与光合作用.ppt_第4页
一轮复习生物课时课件:第11课时_光与光合作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课时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 (2010广东珠海一模)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B,解析 光照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NaHCO3稀溶液的作用在于提供二氧化碳,据此可选出B项。实验中要通过好氧菌的分布判断氧气是否产生,因此实验开始时应在无氧环境下。,2.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 叙述正确的是 ( )

2、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解析 图示的光合作用阶段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该 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该过程在有光、无 光的条件下均会进行,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为CO2的 固定和C3的还原,其中C3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H 和ATP,此外还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温度通过影响 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影响C6H12O6的生成,因此,在 最适温度以上,提高温度不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答案 B,3. (2010广东珠海一模)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

3、系,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 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 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的CO2含量较低 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高,b温度较低,解析 据图可知,在两曲线在对应于相同横坐标时(可加辅助线),a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高于b条件,因此:若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若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为高CO2含量,b为低CO2含量或a为高温,b为低温。 答案 BCD,4.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 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 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4、 ( ) A.该条件下,使植物吸收CO2量增加或减少的主 要生态因素是光,解析 此题研究强光和弱光对阴生植物和阳生植 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强光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消耗的原料二氧化碳多,弱光下,植物光合作用 弱,消耗的原料二氧化碳少,A是正确的。此图 所列的几种农作物小麦、玉米、高粱都是阳生植 物,实际上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D是正确的。,B.植物在强光下的净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 C.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量高 D.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植物在强光下的实际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 高,净光合作用量=实际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 消耗量,而这几种植物生理活动的环境温度并 不知道

5、,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也强, 消耗的有机物也多。阴生植物图中,强光下的光 合作用量低于弱光下的光合作用量,所以B项不 正确。据图分析,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 的净光合作用量高。 答案 B,5.将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绿色植物叶片 的哪种色素提取液上,可获得该吸收光谱(图 中的暗带表示溶液吸收该波长的光后形成的光 谱) ( ) A.类胡萝卜素 B.叶黄素 C.胡萝卜素 D.叶绿素a,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其中,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 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色素 主要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

6、,所以该色素为叶绿素a。 答案 D,6. (2010山东东营一模)实验室里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02而不释放02,乙细胞只释放02不释放C02,丙细胞既不释放02,也不释放C02,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 C丙可能是死细胞 D甲可能取自于茎,解析甲细胞只释放C02而不释放02,可能只进行细胞呼吸,也可能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故A项错,D项正确;乙细胞只释放02不释放C02,说明光合作用强于细胞呼吸,一定为绿色细胞,故B项正确;丙细胞既不释放02,也不释放C02,可能为死细胞,也可能光合作用

7、等于细胞呼吸,故C项正确。 答案 A,7.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 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 中,错误的是 ( )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 (近似圆形),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 橙黄色 解析 a处应滴加滤液,加入培养皿中,并层析液 沿灯芯向上扩散,到达a点后沿圆形滤纸扩散,得 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由内向外依次是叶绿 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答案 D,8.下图是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 率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将整

8、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 会向左移动 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 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 要条件,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容器B内加入少 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 D.为使对照更具说服力,应将伊尔藻置于含蒸馏 水(不含NaHCO3)的容器中 解析 当烧杯B内加入少量蠕虫后,气体产生量增 加,红色液滴移动加快,因为蠕虫呼吸产生CO2增 加了水中的CO2浓度,增加了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 C,9.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吉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 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 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 细菌,观察

9、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 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 思路是 ( )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 方,细菌光合作用强,B.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 合作用强 C.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 水绵光合作用强 D.好氧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 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解析 好氧细菌的生活中是需要氧气的,因此在好 氧细菌聚集的地方应该是氧气多的地方,也就是 水绵光合作用强的地方。 答案 B,10.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 关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

10、氧气量 B.在光下,如果有气泡产生,可说明光合作用 产生氧气,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 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 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 装置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生速率的变化 解析 试管中收集的气体的量表示光合作用产生 的氧气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的剩余量; 光下产生气泡,可能是温度增加,使气体的溶解 度下降导致的,产生的也不一定是氧气;用装置 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生速率的变化是不 现实的,因为产生的气泡数太少,无法准确表达 气体的产生速率。 答案 C,11.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磷 酸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 )

11、A.外膜 B.内膜 C.基粒 D.基质 解析 叶绿体中磷酸含量高的地方,一定是发 生利用ATP的过程,即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 程中,ATP被利用生成ADP和磷酸,场所在叶绿 体的基质中。,D,12.图一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请分别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二中(1)、(2)、(3)、(4)所发生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 ),A.d、e、f、g B.d、c、b、a C.e、g、a、h D.f、c、b、d 解析 分析图二中(1)图可知此时植株光合作用 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分析图二中(2)图可知 此时植株光合

12、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分析 图二中(3)图可知此时植株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 合作用强度;分析图二中(4)图可知此时植株无 光合作用,只进行细胞呼吸。bc段、gh段植株 既进行细胞呼吸又进行光合作用,但细胞呼吸强 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时、g时植株细胞呼吸强 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cg段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 于细胞呼吸强度。,答案 B,13.图1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真正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3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1中,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

13、 是 。 (2)图2中,de段的限制因子是 ;e点与d 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 “高”、“低”、“基本一致”);e点与f点相比 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 “高”、“低”、“基本一致”)。 (3)图3中,在光照强度较强时,叶绿体产生的 氧气的去路有 (填字母)。光合作用 的反应式是 。,解析 图1中在b点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 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在c点时,继续增加光 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再增加,此时光反应 强,合成较多的ATP,而光反应的场所是在叶绿 体类囊体的薄膜上,所以ADP的移动方向从叶绿 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在图2中de 段随着光照

14、强度的增加,CO2的吸收量增多,说 明光合作用的速率增加,限制其增加的因素为光 照强度。与d点相比e点时光照强度大,光反应强 烈,产生的H和ATP多,所以C3的消耗多,C3,的含量降低;e点时,CO2的浓度较f点高,CO2的 固定量大,C3含量高。在光照较强时,光合作用 增强,产生的氧气一部分进入线粒体,一部分扩 散到周围环境中。 答案 (1)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类囊体薄 膜 (2)光照强度 低 高 (3)p和g CO2+H2O (CH2O)+O2,光能 叶绿体,14.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 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 。 若用来探究

15、元素X是否为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则 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 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 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 (3)乙图表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 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当氧浓度为时, 无氧呼吸最弱;当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 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倍。,解析 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探究的因素一般设 为变量,其他的因素必须保持一致。在这里是否 有CO2就是自变量,根据题目可知增加的一组实验 装置中应该没有CO2。若探究元素X是否为必需矿 质元素可以采用水培法,增加的装置

16、中应将水槽 中的完全培养液替换成等量的只缺少元素X的完全 培养液,其他条件同甲装置。若将NaHCO3溶液替 换为NaOH溶液,则短时间内,CO2减少使CO2的固定 减弱,C3合成减少而消耗仍在继续,所以C3的含量 降低,C5的含量升高。在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无 氧呼吸的的强度最弱,此时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的释放量和O2的吸收量相等,对应的点为def。,当氧气浓度为b时,O2的吸收量为3,有氧呼吸产 生的CO2也应该为3,而释放的总CO2为8,说明无氧 呼吸产生的CO2为5,则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的反应式,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有氧呼吸的 5倍。 答案 (1)将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

17、%NaOH溶 液,其他条件同这个装置 将水槽中的完全培养 液替换成等量的只缺少元素X的完全培养液,其他 条件同这个装置 (2)C3的含量下降,C5的含量 上升(3)d、e、f 5,15. (2010江苏苏、锡、常、镇一模)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1)上图中,反应过程的场所是 ,反应过程的场所是 。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 。 (3)叶肉细胞在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 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 受阻。,解析据图可知,a、b、c分别为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依次为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一、第二、第三阶段;AL依次为ATP、ADP+Pi、H、O2、C3、C5、CO2、丙酮酸、CO2、H、O2。 (1)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上,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2)a叶绿体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在光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