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专业精典教学大纲mnjljninbsp2010年_第1页
土木专业精典教学大纲mnjljninbsp2010年_第2页
土木专业精典教学大纲mnjljninbsp2010年_第3页
土木专业精典教学大纲mnjljninbsp2010年_第4页
土木专业精典教学大纲mnjljninbsp2010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木专业精典教学大纲m njljni nbsp 2010年土木专业精典教学大纲2010年01月16日1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究纬淌峭聊竟套当匦薜囊幻胖饕淖祷】巍究纬痰慕萄康氖鞘寡诶砺哿筒牧狭幕辖徊秸莆辗治黾扑愀思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包括手算与电算)方面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几何组成分析 掌握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及其应用。 (二)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灵活运用隔离体平衡法,熟练掌握梁和刚架内力图的作法以及桁架内力的计算方法,掌握静定组合结构和拱的内力的计算方法。了解静定结构的力

2、学特性。 (三)虚功原理与结构的位移计算 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方法,了解互等定理。 (四)影响线 理解影响线的概念,掌握作静定梁和桁架内力影响线的静力法,了解机动法。会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下结构的最大内力。 (五)力法 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和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温变作用下的内力。会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六)位移法 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七)力矩分配法 掌握力矩分配法的概念,会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八)、结构矩阵分析 掌握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杆件结构的原理和方法。 (九)

3、结构的动力计算 掌握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单自由度及两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及其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的计算方法。了解阻尼的作用。了解频率的近似计算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带“*”号的为选学内容) (一)几何组成分析 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自由度和约束、必要约束和多余约束的概念,瞬变体系的概念。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及其应用。 (二)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用隔离体平衡法求杆件未知内力的要点。直杆荷载与内力间的微分与增量关系及其在内力图上的反映。分段叠加法作直杆的弯矩图。静定梁和刚架内力图的作法,静定桁架、组合结构和拱的内力的计算方法。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以及各类结构的受

4、力特点。 (三)虚功原理与结构的位移计算 ”湫翁逍楣砑捌湓诮峁刮灰萍扑阒械挠茫捕峁褂捎诤稍亍贫露雀谋浜椭圃煳蟛疃奈灰频募扑惴椒阋辶凸阋逦灰频母拍睢汲朔谖灰萍扑阒械挠谩叩蕴逑档幕榷怼 (四)影响线 影响线的概念。用静力法作静定梁和桁架内力的影响线,用机动法作静定梁内力的影响线。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下结构的最大内力。*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与绝对最大弯矩。 (五)力法 力法的基本原理。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温变作用下的内力。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六)位移法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等截面直杆的刚度方程。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和连续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七)力矩分配法 力

5、矩分配法的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挠曲线比拟法作连续梁内力的影响线。 (八)结构的矩阵分析 等截面直杆的单元刚度矩阵,坐标变换,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等效结点荷载。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以及用矩阵俭移法计算连续梁、平面刚架、桁架和组合结构的电算程序。 (九)结构的动力计算 动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分析,单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的计算。*单自由度体系在一般动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阻尼对振动的影响。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主振型的正交性。多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的计算。*振型分解法的概念。频率的近似计算方法。 *(十)结构的稳定计

6、算 稳定问题的基本概念。用静力法和能量法确定压杆的临界荷载。 *(十一)结构的极限荷载 极限弯矩、塑性铰和极限荷载的概念,比例加载的一般定理。超静定梁极限荷载的计算。 四、实验内容 平面杆件结构(连续梁、刚架、桁架和组合结构)矩阵位移法计算程序上机实习(上机时数不少于16)。 五、前修课程要求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FORTRAN语言 2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究纬淌峭聊竟套迪薅薜囊幻抛祷】巍究纬痰慕萄康模鞘寡诶砺哿筒牧狭瓤纬痰幕辖徊秸莆盏粤幕靖拍睢驹砗突痉椒私獾蕴寮虻募扑惴椒陀泄亟獯穑岣叻治鲇爰扑愕哪芰坝泄刈悼纬檀蛳鲁醪降牡粤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理解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进一步理解体力、面

7、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基本概念,熟悉记号和符号的有关规定。 (二)掌握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的特点,熟悉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了解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三)能正确写出边界条件,能正确理解和应用圣维南原理。 (四)通过实例,了解平面问题逆解法和半逆解法的基本思路。 (五)通过实例,理解位移单值条件和孔边应力集中等概念。 (六)理解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通过平面问题常应变三角形单元的应用,了解有限单元法的计算步骤。 (七)了解空间问题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一)绪论 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假定。体力、面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基本概念及其

8、记号和符号的规定。 (二)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的特点。平面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刚体位移的概念。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圣维南原理及其应用。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相容方程和位移单值条件。应力函数的引用。 (四)用直角坐标解平面问题 逆解法和半逆解法的解题思路。多项式解。矩形梁纯弯曲。简支梁受均布荷载。楔形体受重力和液体压力。 (五)用极坐标解平面问题 极坐标系中的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极坐标系中的应力函数和相容方程。轴对称问题。圆环或圆筒受均布法向力。圆孔的孔边应力集中。半平面体受边界力。 (六)用有限单元法解平面问题 基本量和基本方程

9、的矩阵表示。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常应变三角形单元的位移模式,解答的收敛性条件。单元的应力矩阵和劲度矩阵,等效结点荷载。结构的整体分析。有限单元法的计算步骤及计算程序。单元划分的原则。计算结果的整理。矩形单元简介。 (七)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空间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和边界条件。 四、实验内容 平面问题有限单元法计算程序上机实习(上机时数不少于8)。 五、前修课程要求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FORTRAN语言 3 流 体 力 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究纬痰哪康氖牵和鹘萄方冢寡莆樟魈逶硕幕靖拍睢

10、纠砺邸炯扑惴椒胧笛榧寄埽嘌治鑫侍獾哪芰痛葱履芰白悼纬蹋丛谕聊竟谈鞲隽煊虼邮伦导际豕鞔蛳禄 流体力学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将为水文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施工、建筑设备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阐释所涉及的流体力学原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土木工程与大气和水环境的关系。 二、课程基本要求 ”究纬逃锏交疽螅 (一)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包括: 1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分析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方法,熟悉量纲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求解简单平面势流的方法; 3掌握流体运动能量转化和水头损失规律,对绕流流阻力有一定了解。 (二)具有对一般流动问题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包括: 1水力荷载的计

11、算; 2管道、渠道和堰过流能力的计算,井的渗流计算; 3水头损失的分析和计算。 (三)掌握测量水位、压强、流速、流量的常规方法。具有观察水流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和编写报告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一)绪论 1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质点。 3作用在流体上的力:表面力和质量力。 4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惯性、粘性、压缩性。 5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二)流体静力学 1静止流体中应力的特性。 2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等压面。 3重力场中液体静压强的分布。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测压管水头。 4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压力中心。压强分布图法。 5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

12、力。压力体。 6浮力。浮体的平衡。 (三)流体运动学 1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流场。质点导数。 2恒定流和非恒定流。一元、二元和三元流动。均衡流和非均衡流。 3流线、元流和总流。流量。平均流速。 4流体微团运动分析。有旋运动和无旋运动。 5连续性微分方程及其对总流的积分。 (四)流体动力学基础 1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不推导)。 2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的伯努利积分。伯努利方程的能量意义和几何意义。 3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4总流的动量方程。 5理想流体的无旋流动。流速势函数与流函数。基本平面势流。势流叠加原理。 (五)量纲分析和相似原

13、理 1量纲分析的意义和量纲和谐原理。 2量纲分析方法:瑞利法和定量。 3相似概念。相似准则:雷诺准则、佛劳德准则、欧拉准则、柯西准则。 (六)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1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分类。 2粘性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流态的判别。 3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圆管过流断面上切应力分布。 4圆管中的层流。过流断面上的流速分布。水头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沿程摩阻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5紊流运动。紊流脉动与时均化。紊动附加切应力。混合长度理论。 6紊流的沿程水头损失。尼古拉兹实验。当量粗糙。工业管道沿程摩阻系数的曲线图(穆迪图)。沿程水头损失的经验公式。 7局部水头损失。圆管突然扩大的局部

14、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8边界层概念。边界层的分离。绕流阻力。 (七)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流 1孔口、管嘴出流的基本公式。 2短管(虹吸管、水泵吸水管、有压涵管等)的水力计算。水头线的绘制。 3长管的水力计算:简单管路、串联管路、并联管路、沿程均匀泄流管路。 4水击现象。水击波的传播过程。直接水击和间接水击。水击压强的计算。 5离心泵的原理。工作性能曲线。管道特性曲线。运行工作点。 (八)明渠流动 1. 明渠均匀流。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水力最优断面。允许流速。 2明渠流动状态。微波波速。缓流、急流、临界流。断面单位能量。临界水深。临界底坡。 3水跃现象。水跃方程。共轭水深。水跃长度。

15、水跃的能量消耗。水跃现象。 4明渠非均匀渐变流微分方程。棱柱形渠道恒定渐变流水面曲线的定性分析。明渠渐变流水面曲线计算:逐段试算法。 (九)堰流 1堰的形式:”谘摺涤醚摺矶摺 2堰流的基本公式。流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十)渗流 1渗流现象。渗流模型。 2达西定律。渗透系数。渗流对工程的影响。扬压力、管涌。 3恒定渐变渗流的裘皮依公式。井的渗流计算。 (十一)可压缩气体动力学基础(选学) 1可压缩气流运动的基本概念。压缩性。音速。马赫数。 2一元气流的流动特性。 3气流管道流动。 四、实验内容 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定量量测实验两类。量测实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点压强测量; 2点流速测量及流速分布

16、图绘制; 3流量系数测量; 4阻力系数(沿程摩阻系数或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测量。 演示实验可选做流线、流动形态、能量转化、水面曲线等现象演示。 五、前修课程要求 1高等数学 2普通物理 3理论力学 4材料力学(基础部分) 4 水 文 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究纬涛聊竟套档谋匦蘅危粲谧祷】纬獭且幻挪龊驮擞盟墓媛伞头庸绦娴难啤饕樯茉谒反咏邓骄读鞴讨校赜诘孛婢读鞯男纬伞鄄猓约岸酝聊竟探物的影响。 ”究纬痰慕萄康模鞘雇聊竟套笛私庾匀唤缰兴脑诵斜浠牒哟读鞯墓叵担哂蟹治黾扑愫忧设计流量和确定过水建筑物孔径等的设计知识。 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了解河川和径流的一般知识和水文统计的基本概

17、念;掌握利用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的方法;掌握利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流量的方法;熟练掌握过水建筑物孔径计算和冲刷计算的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一)河流与径流 1河流与流域、河流基本特征、径流的形成; 2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造床流量与河相的关系。 (二)水文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河川水文现象的特征和分析方法; 2水文统计的基本概念; 3经验累计频率曲线和理论频率曲线; 4现行频率分析方法。 (三)设计流量的推算方法 1利用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2缺乏流量观测资料时推算设计流量; 3桥位断面设计流量、设计水位的推算方法; 4利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四)桥涵孔径设

18、计 1桥孔长度; 2桥面标高; 3小桥涵与渠道过水断面设计。 (五)桥下河床冲刷计算 1桥下一般冲刷; 2桥墩旁局部冲刷; 3小桥涵进出口沟床加固。 四、试验内容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水力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 土 力 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土力学是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属专业基础课,课时建议54学时。土力学所包含的知识既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又是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的成因和分类方法,熟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地基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土坡稳定分析方法,掌握一般土工试验方法,达到能应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

19、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稳定、变形和渗流等问题的目的。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绪论 了解土力学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概况,了解土力学的学科特点,熟悉课程的学习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二)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了解土的成因和组成 2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3熟练掌握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性质 4了解土的结构性和击实性 5掌握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土的类别与其工程特性的关系 (三)土的渗透性与渗流 1掌握土的渗透规律、二维渗流及流网、渗透力与渗透破坏 2掌握渗流量计算 (四)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 1掌握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状态 2掌握有效应力原理 3掌握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五)土中应力和地基沉降计算 1掌握地

20、基自重应力及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 2熟悉不同变形阶段、应力历史的沉降计算方法 3掌握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 4掌握地基沉降随时间变化规律 (六)土的抗剪强度 1掌握莫尔-库伦抗剪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 2掌握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 3掌握不同固结和排水条件下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意义及应用 4熟悉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5了解应力路径的概念 (七)地基极限承载力 1了解地基破坏模式 2掌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八)土压力 1掌握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的形成条件 2掌握朗肯和库伦土压力理论 3了解有超载、成层土、有地下水情况的土压力计算 (九)土坡稳定性分析 1掌握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分

21、析法 2掌握粘性土土坡的圆弧稳定分析法,了解毕肖甫等其他常用分析方法 3了解水对土坡稳定的作用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一)绪论 1土力学的重要性及学科特点 2土力学发展概况 3土力学课程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二)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概述 2土的成因和组成 3土的物理性质和物理状态指标 4无粘性土的物理性质 5粘性土的物理性质 6土的结构性 7土的击实性 8土的工程分类 习题 (三)土的渗透性与渗流 1概述 2土的渗透性及达西定律 3渗透系数及测定方法 4二维渗流、流网及其工程应用 5渗透力与渗透破坏 习题 (四)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 1概述 2土的压缩特性 3土的固结状态 4有效应力

22、原理 5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习题 (五)土中应力和地基沉降计算 1概述 2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3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4常用沉降计算方法 5地基沉降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 习题 (六)土的抗剪强度 1概述 2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条件 3土的剪切试验 4土的抗剪强度与抗剪强度指标及测定方法 5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习题 (七)地基极限承载力 1概述 2地基破坏模式 3地基极限承载力 习题 (八)土压力 1概述 2静止土压力 3朗肯土压力理论 4库仑土压力理论 5几种常见情况下土压力计算 习题 (九)土坡稳定分析 1概述 2无粘性土土坡稳定分析 3粘性土土坡稳定分析 习题 四、试验内容 1土的物理性质

23、试验 2击实试验 3压缩试验 4直剪试验 5三轴试验(示范) 6原位测试(简介) 五、前修课程要求 材料力学、工程地质学 6 工 程 地 质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究纬淌峭聊竟獭劭谟牒豆獭煌痰茸档淖祷】纬蹋舯匦蘅纬獭 由于任何建筑工程都离不开地质环境,故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地质知识,而工程地质学正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因此本课程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究纬痰慕萄康脑谟谑寡私夤探柚芯龅降墓痰刂氏窒蠛臀侍猓约罢庑窒蠛臀侍舛怨探设计、施工和营用过程中的影响,并能正确处理和合理利用自然地质条件,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察的

24、要求和方法,能够正确布置勘察任务、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决设计和施工问题。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及概念,了解各类地质现象和问题对建筑物和建筑场地的影响。 2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程序,熟悉各种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性,能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正确提出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和要求。 3能够分析、应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各类工程地质参数的来源、作用和应用条件。能根据勘察成果,对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对不良地质现象采取正确处理措施,合理根据地质资料进行设计和施工。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一)绪言 介绍工程地质的概念、学习目的、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介绍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

25、方法,以及本学科的发展概况。 (二)岩土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1主要造岩矿物及其性质; 2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主要介绍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及其鉴别方法; 3第四纪地质层的各种成因类型(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海相沉积土、湖相沉积土及风积土)的特征及其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 4特殊类土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三)地质构造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1地质年代及其划分方法; 2岩层的产状要素及其测定方法; 3褶皱构造(含水平、单斜构造)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4断裂构造(节理、断层)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5地层的接触关系; 6岩石与岩体的基本概念及其质量评价。 (

26、四)地下水 1本部分要求简要介绍地下水的基本概念和地下水的类型; 2简要介绍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3重点讲授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其处理措施。 (五)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 ”静糠种饕樯芨髦植涣嫉刂氏窒蟮幕靖拍睿氐憬樯芊缁饔谩恿鞯刂首饔谩嗍鳌潞捅浪胰堋炼础卣鹦人吹墓痰刂饰侍饧捌浯泶胧 (六)工程地质勘察 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分级、工作程序、勘察阶段和内容; 2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包括工程测绘与调查,坑探、钻探、物探等方法; 3工程地质原位测试,主要介绍静力载荷、单桩垂直静载荷、静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人、十字板剪切、现场大型直剪、块体基础振动等原位测试方法的基本做法、适用条件及

27、其资料的使用条件等内容; 4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和图件,介绍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及图件的阅读和分析应用的方法。 四、实验内容 1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别; 2常见三大类岩石的鉴别与比较; 3地质构造的鉴别及其地质图的阅读; 4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与阅读。 五、前修课程要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六、说明 ”究纬绦璋才畔嘤墓痰刂适迪埃怨谈每纬讨兜恼莆铡 7 土 木 工 程 概 论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土木工程概论是为新人学的学生讲授的一门必修课程,阐述土木工程的重要性和这一学科所含的大致内容,介绍国内外最新技术成就和信息,展望未来。因此,本课程是一门知识面较宽、启发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28、。 设置该课的目的是使学生一进校就了解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获得大量的信息及研究动向,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建立献身土木工程事业的信念,自觉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二、课程基本要求 1了解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与分类; 3了解土木工程的材料、土木工程结构型式、荷载及其受力路线; 4了解各类灾害及土木工程的抗灾; 5了解土木工程建设与使用; 6了解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 7了解土木工程最新技术成就及发展总趋势; 8了解数学、力学与土木工程以及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关系; 9较早养成自学、查找资料及思考问题的习惯,结合考核初步训练撰写小论文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

29、综述 历史简述;土木工程的重要性;土木工程的建设与使用;各类灾害及土木工程中的抗灾;土木工程的现状和我国现阶段达到的水平,发展总趋势。 (二)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使用的各类材料及其应用概况,工程结构与材料发展的关系,材料工业的新发展及展望。 (三)土木工程种类 房屋建筑(包括房屋的组成、单层、多层、大跨、高层、古建筑、特种建筑等),展示房屋建筑最新技术成就及发展方向:各类特种结构的型式,桥梁工程(包括拱式桥、斜拉桥、悬索桥、立交桥等),展示当代桥梁最新技术成就及发展方向;公路、铁道、隧道工程、矿井工程、水利工程、给水与排水工程,相应的新发展及展望;基础与地下结构工程及其新发展。 (四)土木工

30、程的基本结构形式与土木工程荷载 介绍梁、柱、拱、桁架等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受力路线,结构形式变化及新结构形式、展望;了解荷载、作用与效用的定义,荷载的种类,荷载组合的概念。 (五)土木工程事故、灾害及防治、结构的耐久性 1事故的种类及其分析,工程结构常见事故,事故处理概述; 2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自然灾害中的工程损坏,抗震设防,减灾防灾新,成就及其发展趋势; 3环境保护与土木工程,结构的耐久性,耐久性新进展。 (六)施工与管理 土木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企业与项目管理,招标与投标,工程合同、索赔及信息管理;当代施工技术最新成就及管理现代化,相应的发展方向。 (七)工程与经

31、济 1基本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总投资的组成与估算、概(预)算;投资控制、经济和社会评价; 2国际工程承包的内容和特点,承包合同与索赔,国际承包对人才的要求,发展趋势。 3土木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建设监理的范围和任务; 4房地产业与物业管理。 (八)土木工程专业与未来 土木工程专业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数学和力学与土木工程;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相关专业及其学科交叉渗透关系;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土木工程未来。 四、说明 1建议课堂教学为1624学时,引导学生课外自学、查阅资料; 2内容应随时吸收最新技术成就及信息,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32、以“小论文”形式考核,一般不超过两千字,自定题目,严格要求,首堂课即要布置。 4设12项制作,如规定条件下的桥或梁,三角形基本单元组成的结构等,(由学生自行评比)培养创新精神。 8 土 木 工 程 材 料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究纬淌峭聊竟套笛匦薜淖祷】危牍不】渭白到裘芟谓樱鹱懦猩掀粝碌淖饔谩 ”究纬痰慕萄康脑谟谑寡莆罩饕聊竟滩牧系男灾省猛尽票负褪褂梅椒约凹觳夂椭柿靠刂品椒私夤滩牧闲灾视氩牧辖峁沟墓叵担约靶阅芨纳频耐揪丁究纬痰难埃苷攵圆煌毯侠硌貌牧希苡牒笮纬堂芮信浜希私獠牧嫌肷杓撇问笆胧竦南嗷叵怠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组成、结构和构造,并了解材料结构

33、和构造与材料基本性质的关系。 2熟练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3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4掌握建筑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通过材料基本性质的学习,要求了解材料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并掌握材料各项基本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耐久性质等材料性质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 (二)建筑钢材 1了解建筑钢材的微观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 2熟练掌握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弹性及塑性变形,疲劳)的意义,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3熟悉建筑钢材的强化机理及强化方法。 4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建筑钢材的分类及其选用原则。 (三)无机胶凝材料 1气硬性胶凝材料 (1)掌握石膏、石灰、水玻璃等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机理、性质及使用要点。 (2)熟悉石膏、石灰、水玻璃的主要用途。 2水泥 (1)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硅酸水泥:熟悉矿物组成,了解硬化机理,熟练掌握性质、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 (2)了解其他水泥品种及其性质和使用特点。 (四)水泥混凝土与沙浆 1水泥混凝土 (1)掌握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