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_第4页
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析化学补充习题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一填空: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10.48%、10.37%、10.43%、10.40% 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 );标准偏差为( );相对标准偏差为( )。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 )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 mL以上。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 )误差。4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区间变( );n不变时,置信度提高,置信区间变( )。50.有(

2、 )位有效数字,0.024有( )位有效数字二选择: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 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2当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A) 在所有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在此区间内(C) 总体平均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D) 在此区间内包含值的概率为95%3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

3、的有效数字应取(A)一位 (B)四位 (C)两位 (D)三位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A)0.1g (B)0.2g (C)0.05g (D)0.5g5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他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A)Q检验法 (B)t检验法 (C)F检验法 (D)w检验法三判断: 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A) 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B) 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C) 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D) 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A)准确度高

4、,一定要求精密度高(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B) 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C) 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D)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4某同学根据置信度为95%对其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报告结果为(25.250.1348)%.该报告的结果是否合理。四回答问题: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都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避免?(1)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2)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3)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4)重量分析中,沉

5、淀溶解损失2有两位学生使用相同的分析仪器标定某溶液的浓度(mol L-1),结果如下:甲:0.12、0.12、0.12(相对平均偏差0.00%);乙:0.1243、0.1237、0.1240(相对平均偏差0.16%)如何评价他们的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3指出下列操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1)用台秤称出10.6g固体试样(2)用分析天平称得坩埚重为14.0857g4指出下列实验记录及计算的错误(1)用HCl标准溶液滴定25.00mLNaOH 溶液记录结果如下: 序号123平均体积体积VHCl/ mL24.124.224.124.(2)(2.2361.1124)/(1.0360.2000)= 1

6、2.(3)称取0.4328g Na2B4O7用量筒加入约20.00mL水五计算:1用电位确定法测定铁精矿中铁的质量分数(%),6次测定结果如下:60.72, 60.81, 60.70, 60.78, 60.56, 60.84。(P=0.95)(1) 用格鲁布斯法检验有无应舍去的值(2) 已知标准式样中铁的真实含量为60.75%,问测定方法是否准确可靠2有两组测定值甲组:4.9 4.9 5.0 5.1 5.1乙组:4.8 5.0 5.0 5.0 5.2经过计算判断精密度的差异3根据有效数字保留规则计算下列结果(1)7.9936+0.9907-5.02=(2)0.03255.10360.06139

7、.8=(3)1.2764.17 + 1.710-4 - 0.0.0121=(4)PH=1.05求H+=4分析天平称量两物体的质量各为1.3274g和0.1327g。假定两者的真实质量分别为1.3275g和0.1328g,求二者称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此结果说明了什么?5用分光光度计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重复测定某血液中的钙浓度,报告结果如下:分光光度法(mg/DI):10.9, 10.1, 10.6, 11.2, 9.7, 10.0离子选择电极法(mg/DI):9.2,10.5,9.7,11.5,11.6,9.3,10.1,11.2这两种方法的精密度(S1与S2)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第二部分

8、 滴定分析一 填空:1称取纯K2Cr2O7 5.8836g,配制成1000mL溶液,则此溶液的C(K2Cr2O7)为( )mol L-1,C(1/6K2Cr2O7)为( ),T(Fe/K2Cr2O7)为( )g/ mL ,T(Fe2O3/K2Cr2O7)为( )g /mL,T(Fe3O4/K2Cr2O7)为( )g /mL。2通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反应中( ),计算出待测组分含量或浓度的一类分析方法称为( )法。标准溶液的加入过程叫做( )。3定量分析过程通常包括( )( )( )( )等主要步骤。4常用于标定HCl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 )和( );常用于标定NaOH的基准物质有( )和( )

9、。5KMnO4溶液作为氧化剂,在不同的介质中可被还原至不同价态,在酸性介质中还原时,其基本单元一般取( );在中性介质中还原时基本单元应取( );在强碱介质只能还原成( ),其基本单元取( )。二选择:1下列物质中,可以用作基准物质的是(A)NaOH (B)HNO3 (C)KMnO4 (D)Na2CO32欲配制草酸溶液以标定0.0400molL-1KMnO4溶液,如果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则草酸钠应配制的浓度为(A) 0.1000 molL-1 (B) 0.0400 molL-1(C) 0.0500 molL-1 (D) 0.0800 molL-13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同体

10、积的H2C2O4和HCl溶液消耗的NaOH体积相同,说明(A)两种酸浓度相同 (B)两种酸的解离度相同(C)HCl浓度是H2C2O4的两倍 (D)H2C2O4浓度是HCl的两倍4已知T(H2C2O4/NaOH)=0.gmL-1则NaOH溶液的浓度是molL-1(A)0.1000 (B)0.05000 (C)0.02000 (D)0.04000三判断:1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分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后者也称为标定法。2用HCl溶液滴定Na2CO3基准物标准溶液,以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其物质量关系为n(HCl):n(Na2CO3)=1:2。3滴定度是指与每升被测组分相当的标准溶液的质量。4终点误差是指

11、实际分析操作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所产生的误差。四回答问题:1滴定分析对所依据的反应有什么要求?2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度?它们之间怎样换算?3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间有什么的关系?五计算:1计算密度为1.05gmol-1的冰醋酸(含HOAc 99.6%)的浓度,欲配制0.10molL-1HOAc溶液500mL,应取冰醋酸多少毫升?2在1L0.2000molL-1HCl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水,才能使稀释后的HCl溶液对CaO的滴定度 T(CaO/HCl)=0.gml-13称取铁矿试样0.5000g溶解后,将全部铁还原为亚铁,用0.01500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

12、化学剂量点时,消耗33.45mL,求试样中的铁以Fe、Fe2O3和Fe3O4表示时,质量分数各为多少?4用纯As2O3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若0.2112g As2O3在酸性溶液中恰好与36.42mL KMnO4溶液反应,求KMnO4溶液的浓度5欲配制Na2C2O4溶液,用于酸性介质中标定0.02molL-1的KMnO4溶液,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应配制多大浓度的Na2C2O4溶液,配置100mL这种溶液应称取Na2C2O4多少克?第三部分 酸碱滴定一填空:1已知某酸Ka=10-5,其共轭碱的PKb=( )。2用0.100mol L-1HCl溶液滴定同浓度NaOH溶液,其P

13、H突跃范围是9.74.3,若HCl 和NaOH溶液浓度均减小10倍,则PH突跃范围是(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OH- 的共轭酸是( );HOAc的共轭碱是( )。4H2C2O4的PKa1=1.2 ,PKa2= 4.2 ,当PH=1.2时草酸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和( );当HC2O4 - 达到最大值时PH=( )。5溶液中酸碱指示剂的颜色是由共轭酸碱对的( )值决定的。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 ),理论变色点为( )。6酸碱滴定时,酸(碱)的Ka(Kb)值越( ),酸(碱)的浓度越( ),其PH突跃范围越大。7甲基橙指示剂的酸式结构为( )色,碱式结构为( )色。8在酸碱滴定分析中,

14、符号称为组分的( ),的大小说明某种存在形式在溶液中( )的大小9多元酸能被分步准确滴定的条件是(1)( );(2)( )。10某一物质A3-,它的Kb1=1.010-1;Kb2=1.010-6;Kb3=1.010-11;则它的Ka1=( );Ka2=( );Ka3=( )。二选择:1已知0.10 molL-1 一元弱酸(HB)溶液的PH=3.0;0.10 molL-1该酸的共轭碱NaB的PH是(A)11 (B)9.0 (C) 8.5 (D) 9.52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 H2CO3-CO32- (B) H3+O-OH-(C) HPO42- -PO43- (D) NH3+

15、CH2COOH-NH2CH2COO-3NaHCO3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为:(A)H+ + H2CO3 = CO32- + OH-(B)H+ + 2H2CO3 = CO32- + OH-(C)H+ = CO32- + OH-(D)H+ + HCO3- = CO32- + OH- + H2CO34浓度为c的弱酸能够用标准碱直接滴定的条件是(A)cKa10-4 (B)cKa10-8 (C)cKa10-6 (D)cKa10-55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A)滴定突跃的范围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D)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6用同一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

16、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说明H2SO4和HAc两溶液( )(A)氢离子浓度相等(B)H2SO4和HAc的浓度相等(C)H2SO4的浓度为HAc的浓度的1/2(D)H2SO4和HAc的电离度相等7标定HCl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是( )(A)无水Na2CO3(B)草酸(H2C2O42H2O) (C)CaCO3; (D)邻苯二甲酸氢钾8用0.10molL-1 HCl溶液滴定0.16g纯Na2CO3(其摩尔质量为106gmol-1)至甲基橙变色为终点,约需HCl溶液 ( )(A)10mL (B)20mL (C)30mL (D)40mL9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酸是

17、( )(A)H2C2O4 (B)H3PO4 (C)HAc (D)HCOOH10配制NaOH标准溶液的试剂中含有少量Na2CO3,当用HCl标准溶液标定该NaOH溶液时,若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标定的浓度为C1,以酚酞作指示剂标定的浓度为C2,则( )(A)C1C2 (B)C1C2 (C)C1=C2 (D)不能滴定三判断:1在不同PH条件下,OAc -和HAc是变化的,但c (HOAc) = OAc- + HAc是不变的。2各种酸碱指示剂的K(HIn)值不同,所以指示剂变色的PH不同。3测定混合碱溶液时,分别用甲基橙和酚酞做指示剂,进行连续滴定。假如消耗HCl体积V1V2,则混合碱一定由NaOH和Na

18、2CO3组成。4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来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有人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这样对标定HCl溶液浓度并无影响。5对于三元弱酸PKa2+PKb2=PKw四回答问题:1下列酸碱溶液浓度均为0.10molL-1,能否采用等浓度的滴定剂直接准确进行滴定,应选用什么标准溶液和和指示剂?(1)HF (2)NaHCO32解释下列概念:(1)自递常数 (2)分布分数 (3)滴定突跃范围3如何用酸碱滴定法测定H2SO4和H3PO4混合液中的浓度4测定工业用NaCO3的纯度时,采用标准HCl溶液作滴定剂,可以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为指示剂,你认为选用哪一种指示剂好?为什么?五计算: 1计算

19、0.10molL-1Na2HPO4溶液的PH2将1.250g弱酸(HZ)溶于50mL水中,用0.9000miolL-1NaOH溶液滴定,需41.20mL,才到化学计量点,在此滴定过程中发现加入8.24mL时,PH=4.3。计算:(1)HZ的摩尔质量;(2)HZ的Ka;(3)在化学计量点的PH值。3取水样100.0mL,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molL-1HCl溶液滴定至指示剂刚好褪色,用去13.00 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又消耗20.00 mL,问水样中有何种碱度?其含量为多少?(mgL-1)4称取Na2CO3和NaHCO3的混合试样0.6850g溶于适量水中。

2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200molL-1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50.0mL。如改用酚酞为指示剂,用上述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需消耗HCl多少毫升?5用0.1000molL-1NaOH滴定20.00mL0.05000molL-1的H2C2O4,计算化学计量点前0.1%、化学计量点时及化学计量点后0.1%时,溶液各自的PH值。6移取苯甲酸溶液30.0mL用0.100molL-1NaOH滴定至甲基红变色时,(PH=5.20),消耗NaOH溶液33.0mL。计算苯甲酸原始浓度。第四部分:配位滴定一填空:1由于酸度影响M-EDTA的平衡常数,为了衡量不同( )条件下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引入( )

21、,它与K(MY)的关系为( )它反映了配合物的实际( )2配位滴定的最低PH值可利用关系式( )和( )曲线求出。反映PH与lgK(MY)关系的曲线称为( )曲线,利用它可方便地确定待测离子滴定时的最低PH值并查出此PH条件下的( )离子影响。3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将金属离子的( )值或对应的( )与最低( )值绘成的曲线,当溶液的PH值越大,则( )越小40.01molL-1EDTA滴定同浓度的Ca2+ ;PH为10时,lgK(CaY) = 10.24,等当点时溶液的PCa=( )5对于有M、N两种金属离子共存的混合溶液,若想以EDTA滴定其中的M离子,而N离子的共存不产生干扰,(误差小

22、于或等于0.1%),则必须满足( )及( )条件。二选择:1金属离子M,能够直接用EDTA滴定所容许的最大Y(H)(c(Mn+)=0.01molL-1)(A)lgY(H)lgK (MY) 8 (B)lgY(H) lgK (MY) 8(C)lgY(H)lgK (MY) 8 (D)lgY(H) lgK(MY ) 82在EDTA 配位滴定中,PH、酸效应系数Y(H)对配位滴定的影响是(A)PH升高,Y(H)增大,配合物稳定性增大(B)PH升高,Y(H)变小,配合物稳定性升高(C)酸度增大,Y(H)升高,配合物稳定性增大(D)酸度增大,Y(H)变小,PH突跃范围变大3用EDTA滴定Ca2+离子和Mg2

23、+离子时,若要消除少量Fe3+离子和Al3+离子的干扰,应采取的方法是(A)加NaOH使Fe3+离子和Al3+离子形成沉淀(B)将Fe3+离子还原为Fe2+离子,加(NH4)F使Al3+离子形成AlF6 3-(C)在酸性条件下加三乙醇胺,然后调节至碱性(D)加NaF掩蔽Fe3+、Al3+离子4在配合滴定法中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A)酸效应系数越小,则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B)PH值越大,则酸效应系数越小(C)从酸效应曲线可查阅到可以准确滴定各种金属离子的最高PH值和各自的不稳定常数(D)混合配合效应系数越大,则配合物越稳定5EDTA滴定中,铬黑T 用于指示哪种离子的测定及PH范围(A)Mg2+;P

24、H810 (B)Ca2+;PH12(C)Cu2+;PH78 (D)Fe3+;PH12三判断:1Fe3+和Al3+共存时,可以通过控制溶液PH,先测定Fe3+,然后再用EDTA直接滴定Al3+2以EDTA为滴定剂,不论溶液PH值的大小,只形成MY一种形式的配合物。3分别滴定混合溶液中Pb2+、Cu2+离子的方法是控制溶液的酸度,用EDTA作标准溶液滴定。4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有色配合物要有适当的稳定性。5以EDTA滴定金属离子M,影响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后突跃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是EDTA 的酸效应。四回答问题:1EDTA的分布分数与酸效应系数有何关系?2配位滴定中控制溶液的PH值有什么重要意

25、义?3指示剂的僵化和封闭现象应如何防止?五计算:1.以ZnO作为基准物标定EDTA溶液浓度,准确称取8001000的灼烧的ZnO 0.5038g用HCl溶液溶解后,稀释至250mL,取25.00 mL 加适量水,用1:1氨水调PH,然后用六次甲基四胺调PH至56,用EDTA滴定至终点,消耗29.75 mL,说明加氨水的作用,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2.有一浓度均为0.01molL-1的Pb2+、Ca2+的混合溶液能否用0.01molL-1EDTA分别测定这两种离子,计算测定Pb2+、Ca2+的最低PH值。3.在含有0.2molL-1游离NH3的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0.020m

26、olL-1EDTA滴定同浓度的Cu2+,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Cu值。在上述相同条件下,如滴定的是0.0200molL-1Mg2+,化学剂量点时的pMg值是多少?若Cu2+与Mg2+同时存在,上述PH条件下所滴定的是哪种离子?(Cu2+-NH3络合物的lg1 lg2,分别为4.31、7.98、11.02、13.82;Cu(OH)=101.7)4.在50.00mL0.02molL-1的Ca2+溶液中,加入25.00mL 0.04molL-1EDTA溶液并稀释到100mL,,若溶液的PH=12,溶液中Ca2+的浓度为多少?5.现有某药物片剂内含CaCO3、MgO和MgCO3及其他填充剂,现将上述片剂

27、取出15片,总重为11.0775g。将其用去离子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从中取20.00mL,在一定PH条件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1251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耗去21.20mL,请计算试样中Ca、Mg总的质量分数(以MgO)。 第五部分氧化还原滴定一填空:1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为使反应达到99.9%,则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V。2已知在1mol L-1HCl介质中,(Fe3+ / Fe2+) = 0.68V,(Sn4+ / Sn2+) = 0.14V下列滴定反应2Fe3+Sn2+=2Fe2+Sn4+平衡常数为( ),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反应进行

28、的完全程度c(Fe2+) / c(Fe3+)=( )。3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偏高、偏低、无影响)(1)在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中若不添加Na2CO3();(2)草酸标定KMnO4时,酸度过低()。4间接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为( )和( )。5K2Cr2O7测定水中COD采用( )滴定方式,水样在H2SO4介质中加入过量的K2Cr2O7溶液,加热回流,将有机物氧化成( ),剩余的K2Cr2O7用( )标准溶液( )滴定,滴定时应选用( )作指示剂,这里不能用HCl或HNO3提供酸性,主要原因是HCl易( ),HNO3易( )。6由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促进了另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

29、现象,称为( )作用,前一反应称为( )反应,后一反应称为( )反应。7标定Na2S2O3采用( )碘量法,以( )等为基准物,在酸性介质中先与( )反应,然后用Na2S2O3滴定溶液中的( ),淀粉指示剂应在( )时加入。8电对Fe3+/Fe2+在含F-的介质中,其条件电极电位将随F-浓度增加而( )。其氧化能力将( )。9氧化还原滴定中,K越大,电位突跃越范围( ),决定K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而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浓度对电位突跃()影响,因为决定电对电位大小的是()与( )的()值。10通过用I2为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还原性物质,从而测出该还原物质的含量的方法称( )法,其基本反应为( );

30、利用I-的还原作用,经与氧化性物质反应,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从而间接地测定氧化性物质含量的方法称( ),它的基本反应式为( )。二选择:1下列现象各属什么反应(1)用KMnO4滴定,Fe2+时Cl-的氧化反应速率被加速( )(2)用KMnO4滴定C2O42-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 )(3)Ag+存在时,Mn2+被S2O82-氧化为MnO4-( ) (A)催化 (B)自动催化 (C)副反应 (D)诱导反应2溴酸钾法测定苯酚的反应式如下:BrO3- + 5Br + 6H+ = 3Br2 + 3H2OC6H5OH + 3Br2 = C6H2Br3OH + 3HBrBr2 + 2

31、I- = I2 + 2Br -I2 + 2S2O32- = 2I - + S4O62-在此测定中,Na2S2O3与苯酚的物质的量比为( )(A)6:1 (B)3:1 (C)2:1(D)4:1 3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 )(A)滴定开始就应该加入指示剂(B)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C)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D)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4以0.0100molL-1K2Cr2O7溶液滴定25.00mLFe2+溶液,消耗K2Cr2O7溶液25.00mL,每毫升Fe2+溶液含铁多少毫克?( )(A)0.3351 (B)0.5585 (C)1.676 (D)3.3515用0.050

32、0mol L-1和0.005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对应的0.1molL-1和0.01molL-1的Sn2+溶液,试分析两条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的突跃范围之间的关系是( )(A)无法滴定 (B)低浓度的突越范围大(C)高浓度的突跃范围大(D)两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一样6某HCl 溶液中CFe()=CFe()=1molL-1,则此溶液中铁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等于( )(A)= (B)=+0.059lg(Fe()/Fe())(C)=+0.059lg ( Fe2+Fe()/ Fe3+Fe())(D)=+0.059lg ( Fe3+Fe()/ Fe2+Fe())7下列哪项因素不会影响条

33、件电极电位(A)溶液中的离子强度 (B)溶液中有配位体存在(C)待测离子浓度 (D)溶液中存在沉淀剂8反应A+ + 3B4+A4+ + 3B3+,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是( )(A)(A + B)/3 (B)(A +3B)/4(C)(3A + B)/4 (D)6(A + B)/0.0592三判断:1条件电极电位,是考虑了溶液中存在副反应及离子强度影响之后实际的电极电位。2对于n1=2,n2=1的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反应完全的必要条件是1 -20.18V3配制I2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其目的是防止I2的挥发。4由于Na2S2O3的与I2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不准,所以只能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5

34、碘量法测Cu2+,碘化钾的作用不仅还原了Cu2+,同时生成CuI沉淀,使(Cu2+/Cu+)增加。四回答问题:1什么叫直接碘量法?什么是间接碘量法?二者有什么区别?2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3讨论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选择方法。4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分为几类?各自如何指示滴定终点?5试比较酸碱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说明它们的共性和特性。五计算:1对于氧化还原反应BrO3- + 5Br- + 6H+ = 3Br2 + 3H2O(1)求此反应的平衡常数(2)计算当溶液的PH=7.0,BrO3-=0.10molL-1,Br-=0.70molL-

35、1时,游离溴的平衡浓度。2计算在PH=3含有EDTA的浓度为0.10mol L-1 的溶液中Fe3+/Fe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及羟基络合物的形成)。(已知lgK(Fe()Y)=25.10;lgK(Fe()Y)=14.32;PH=3时lgY(H)=10.60)3以Fe3+滴定Sn2+,当滴定分别进行到99.9%、100%、100.1%时,溶液的电位为多少?4现有不纯的KI试样0.3500g,在硫酸溶液中加入纯K2CrO4 0.1942g处理,煮沸驱除生成的碘,然后又加入过量的KI,使之与剩余的K2CrO4作用,析出的I2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36、用去了10.00mL,试计算KI的含量。5 称取纯铜丝0.1105g溶于热HNO3中,加入过量的KI,反应释放出的I2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消耗了39.42mL标准溶液。另外用同样的方法处理Cu矿石0.2129g,需Na2S2O3溶液28.42mL,计算矿石中Cu的质量分数。6称取苯酚试样0.4082g,用NaOH 溶解后,移入2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25.00mL,加入溴酸钾标准溶液(KBrO3+KBr)25.00mL,然后加入HCl及KI。待析出I2后,再用0.1084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04mL。另取25.00mL溴酸钾标准溶液作空白试

37、验,消耗同浓度的Na2S2O3标准溶液41.06mL。试计算试样中苯酚的质量分数。 第六部分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一填空:1佛尔哈德法包括( )滴定法和( )滴定法,前者在( )介质中进行,用于测定( ),后者用于滴定( )离子。2重量分析法中,一般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重量分析法中,络和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3利用PbCrO4(Mr=323.2)沉淀形式称重,测定Cr2O3(Mr=151.99)时,其换算因数为( )4在沉淀形式过程中,与待测离子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起与构晶离子形成( )。5 法杨司法是以有色的( )作指示剂。其指示终点的原理是指示剂通常以( )存在,

38、化学计量点前用AgNO3滴定Cl-的过程中,因溶液中Cl-过量,沉淀表面吸附层带( )电荷,指示剂不被沉淀吸附,化学计量点过后微量的( )被沉淀表面吸附,带( )电荷,因此对指示剂的( )产生吸附,形成( )化合物,引起溶液颜色的( )指示终点。6重量分析法中一般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7重量分析中,晶形沉淀的颗粒越大,沉淀溶解度越( )。8沉淀重量法中,( )形式往往与( )形式不同,需要将( )形式质量换算成( )的质量,为此引入( ),它等于( )的摩尔质量与( )的摩尔质量( )。二选择:1莫尔法测定Cl-1所用标准溶液、PH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A)AgNO3、碱性和K2C

39、rO4 (B)AgNO3、碱性和K2Cr2O7(C)KSCN、酸性和K2CrO4 (D)AgNO3、中性弱碱性和K2CrO42在一定酸度和一定C2O42-浓度的溶液中CaC2O4的溶解度为(A)S = Ksp / c(C2O42-) (B)S = Ksp(C)S = Ksp / c(C2O42-) (C2O42-) (D)S = Ksp / (C2O42- )3PH=4时用莫尔法滴定Cl-1含量,将使结果(A)偏高 (B)偏低 (D)忽高忽低 (C)无影响4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1时,未加硝基苯保护沉淀,分析结果会(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5CaF2沉淀在PH=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

40、PH=5溶液中的溶解度(A)小 (B)大 (C)相等 (D)不确定6称取0.4829g合金试样,溶解使其中Ni沉淀丁二酮肟镍NiC8H14N4(Mr=288.84)经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2671g,则试样中Ni(Mr=58.69)的质量分数为(A)1.24% (B)5.62% (C)11.24% (D)22.48%7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A)离子大小 (B)物质的极性 (C)溶液的浓度 (D)相对过饱和度8用0.050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50.00mL饱和Ca(OH)2溶液,终点时耗去HCl20.00mL,则Ca(OH)2沉淀的Ksp

41、为( )(A)1.610-5 (B)2.010-6 (C)4.010-6 (D)8.010-69已知Mg(OH)2的Ksp=1.810-11,则Mg(OH)2饱和溶液中的PH是( )(A)3.59 (B)10.43 (C)4.5 (D)9.4110指出下列条件适于佛尔哈德的是( )(A)PH=6.510 (B)以K2CrO4为指示剂 (C)滴定酸度威0.11molL-1 (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三判断:1重量分析中,溶液的过饱和度越大,则聚集速度越大。2在镁的测定中,先将Mg2+沉淀为MgNH4PO4,再转化为Mg2P2O7,目的是由沉淀式变成称量式,便于称重。3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入过量

42、的沉淀剂,沉淀剂越多沉淀越完全。4沉淀滴定的指示剂用量有严格要求,如果指示剂用量不合适,会造成误差。5莫尔法只能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因此可用NH3H2O-NH4Cl作缓冲溶液调节PH值。四回答问题:1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有什么要求?2BaSO4和AgCl的Ksp相差不大,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沉淀,为什么所得沉淀的类型不同。3活度积、溶度积、条件溶度积有何区别?4解释下列名词:沉淀形式、称量形式;聚集速度、定向速度;共沉淀、后沉淀;5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如何?说明理由:(1)PH=4时,用摩尔法测定Cl-;(2)佛尔哈德法测Cl-未加硝基苯保护或未进行沉淀过滤;(3)试样中有铵盐,在PH=1

43、0时用摩尔法滴定Cl-;五计算:1计算AgCl沉淀在0.2 molL-1 NH3H2O-0.1mol L-1 NH4Cl中的溶解度(Ksp=1.810-10 Ag+-NH3络合物的lg1=3.24, lg2=7.05)2称取含As试样0.5000g溶解后转化为Ag3AsO4沉淀,经过滤洗涤,溶于酸中后,以0.1000molL-1NH4SCN滴定Ag+,终点时消耗45.45mL,求试样中W(As)3用重量分析法测定BaCl22H2O中Ba2+的含量时,其称量式为0.2g。若BaCl22H2O 的纯度为95%,应称取试样多少克?若用0.1molL-1H2SO4 作沉淀剂,要求沉淀剂过量50%,需加

44、多少毫升H2SO4?4今有一瓶试剂,瓶上标签损坏,只看到是KIO字样,为确定KIOx中的值,取此试剂0.5000g将它还原为碘化物后,用莫尔法测定,已知用去0.1000molL-1AgNO3溶液23.36mL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5若黄铁矿中S的含量为36.40%,为了得到0.2g的BaSO4沉淀,需称取试样多少克?6计算下列各组的换算因数 称量形式 测定组分(1) Mg2P2O7 P2O5,MgSO47H2O(2) Fe2O3 (NH4)2Fe(SO4) 26H2O(3) BaSO4 SO3,S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一填空1(0.35%)(0.046%)(0.44%)2(0

45、.02)(20)3(随机)4(小)(宽)5(6)(2)6(2)7(绝对)(相对)8(重复)(单向)9(接近)(互相接近)10(随机)二1(B)2(D)3(B)4(B)5(C)6(D)7(D)8(C)9(C)10(C)三1()()()()2()()()()3()()()()4()四回答问题:1(随机误差,减免方法:适当增加平行试验)(系统误差,选择纯度高的试剂)(过失误差,试验重作)(系统误差,改用其他方法或进行校正)2(乙的绝对误差比甲的小)3(绝对误差:0.2;相对误差:1.89%)(绝对误差:0.0002;相对误差:0.0014%)4(体积:24.10、24.20、24.10;平均体积:2

46、4.13)(=12.00) (用分析天平称量不能用量筒加水)五,计算:1(G表=1.82;60.56(%)的G计=1.74,60.84(%)的G计=1.04;G表G计无舍去值)(t表=2.571t计=0.24准确)2(s甲=0.1, s乙=0.14)3 3.960.07135.340.0894(甲和乙的绝对误差=-0.0001,相对误差甲=0.0075%,乙=0.075%)5(F计F表;t计t表 无显著差异)6(0.02/2.50)=0.8%(0.02/25.00)=0.08%(0.02/0.2%)=10mL第二部分:滴定分析一 填空:1(0.02)(0.12)(0.)(0.)(0.)2(消耗

47、的体积)(滴定)(滴定)3(取样)(分解)(测定)(计算)4(Na2CO3)(Na2B4O710H2O)(H2C2O4)(KHC8H4O4)5(1/5)(1/3)(KMnO4)(1)二 选择:1(D)2(A)3(C)4(A)三 选择:1()2()3()()四 回答问题: 1定量、快速、有合适的指示剂2 T=(a/b) CBMA10-33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五 计算:1(17.4 molL-1;2.87mL)2(81.08)3(Fe:33.57%;Fe2O3:48.01%;Fe3O4:46.39%)4(0.0235mol L-1)5(0.05molL-1)(0.67g)第三部分:酸碱滴定一 填空:1(9)2(8.75.3)3(H2O)(OAc-)4(H2C2O4,HCO4-)5(比)(PH=PKa1)(PH=PKa)6(大)(高)7(红)(黄)8(分布分数)(所占分数)9(1)(CKai10-9);(2)(Kai/Kai+1104 )10Ka1=( 1.010-3);Ka2=(1.010-8);Ka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