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制药学,核酸类药物转移因子(TF),主要内容提要: TF的发现和研究历程 TF的工艺过程与相关技术 TF的主要药理作用 TF的代表药品与应用 TF的发展前景,转移因子基本概念,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简称TF,又称传输因子,是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在抗原或丝裂原的刺激下释放的一类可透析的多核苷酸和多肽小分子物质。 一般分为两类: 1特异性TF 从某种疾病康复者或者治愈者中提取的。 2非特异性TF 从健康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如移动抑制因子。 转移因子是小分子物质,不会被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分解,也不会被胃酸破坏,可以口服。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反应,无抗原性。使用剂量小,起效快,
2、药效持续时间长。,转移因子的作用主要是参与 机体免疫功能的淋巴因子, 具 有 增 强 淋巴细胞转化 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将供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特异地转给受体 而且能转移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组 织 相 容 性 抗原和肿瘤抗原等多种抗原的细胞免疫是一种新型免疫制剂。 临床用于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酶菌性细胞内感染的免疫缺陷的病人,如细菌性或霉菌性感染、病毒性带状疱疹、乙肝、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TF的发现历程与热点研究,1949年 Lawrence首 次 发 现 结 核菌素阳性供者的活淋巴细胞能使皮试阴性受者转变为皮试阳性。 1953年 - 1955年
3、Lawrence等 将 其对应的白细胞可透析物质(DLE) 重 复实 验 后 发 现 DLE具备活淋巴细胞同样的功能 即其提取物仍具有转移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并 将 这 种 能 将供体的某种特定的细胞免疫功能特异地转给受体 使受体也具有该种细胞免疫力的物质称为转移因子。 1979年以 后国 内 逐 渐 应用于兽医免疫和临床治疗 在 动 物 疾病防控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目前,转移因子在治疗病毒性流感,乙肝和犬病毒感染病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市面上主要有转移因子胶囊,口服液和注射液三种药物类型。 同时,国内外研究者一方面, 对TF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研究和小范围的临床治疗上, 真正对其在免疫
4、调节作用机制上和疫苗佐剂效应上的研究甚少; 另一方面, 对TF防治禽畜的传染病尤其是对禽畜病毒病的研究是热点。 据我推测,随着生物研究技术和实验工具的改进,TF的分子作用机制终会被搞清,那时将会在禽类病毒感染病(如禽流感)和抗癌治疗上有更好的发展前景。,TF的生产工艺,原辅料,破碎,均浆,一次离心,二次离心,混料,冷冻干燥,粉碎,总混,内包,外包装,检验,成品,洁净区,猪脾转移因子的规模化生产工艺研究,取 新 鲜 健 康 猪 的 脾 脏150 条,去 除 脂 肪 和 筋膜,纯化水清洗 1次,注射用水清洗2 次,绞肉机绞碎,称重为17.5 ,1,5 倍质量的 4注射用水稀释,组织捣碎机充分匀浆,
5、将匀浆液分 6份,分别置于 10L灭菌塑料桶 中标记A,B,C三组。 处理 方 法 如 下: A组 用2mol/L 调 pH4.8,于 -20冷冻,水浴化冻,冻融3 次, 离心4000r/min ( 以下涉及离心的都按此标准) , 取 上清,上清用2mol/L NaoH 调 Ph6.8,离心取上清,滤板 过 滤,0.22m 滤 膜 过 滤,收 集 滤 液。 B组 于-20冷冻,水浴化冻,冻融 3次后用2mol/L Hcl调pH4.5 ,离 心 取 上 清,上 清 用 2mol/L NaoH调pH6.8,后续处理方法同 A。,结论:转移因子收率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原料细胞破碎程度和溶液酸碱度 ,原
6、料细胞破碎率越高,细胞内肽类等有效成份溶出率越高。同时冻融次数越多,多肽含量越高,而核糖含量下降,这可能与肽类比较稳定,冻融次数越多,释放出来的 肽 类 越 多; 而核糖主要为细胞中的 和,容易降解,随着冻融次数增多,降解的核糖愈多,表现为核糖含量下降。,TF的主要药理作用,药理作用TF具有两方面的生物效应,其一为抗原依赖性的特异效应,此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转移,抗原诱导淋巴因子的产生及针对抗原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有关。其二是非抗原依赖性效应,包括提高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增强单核细胞中环磷鸟苷的积累,T细胞花环形成、淋巴细胞对抗原和有丝分裂原的母细胞转化应答,以及提高受体迟发型超敏反
7、应的能力等。(1)TF可介导淋巴细胞对肿瘤的细胞毒作用,抑制或破坏肿瘤细胞的生长。TF是一类T细胞的促进剂,具有活化效应细胞、加强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反应。(2)TF是一种免疫信息传递物质,为免疫调节剂,在TF作用下,非致敏的淋巴细胞可以转化为致敏的T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IgE水平,并且TF有促进干扰素释放,增加机体抗感染,抗过敏能力。(3)TF为细胞免疫增强剂,促使T细胞成熟,增强T细胞的免疫功能。 TF只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可达到抵制细菌、病毒感染的作用。(4)TF是提高LAK细胞疗效,减少rIL-2使用量的另一类有效的肿瘤免疫过继疗法制剂。 在第4次
8、国际TF会议上,Borkowsky证实TF的活性成分是Th细胞的产物,可选择性地结合Ts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免疫调节网络中发挥作用。 适应症TF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作一种免疫增强剂来治疗因免疫功能低下而致的多种疾病,尤其已成为癌症病人长期应用的辅助治疗剂。TF对急性病毒性感染效果显著,对过敏性疾病等也有作用。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带状疱疹、乙型病毒性肝炎、脲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扁平疣、过敏性紫癜、银屑病、大疤性鼓膜炎、慢性单纯性鼻炎以及脊髓灰质炎等。,TF的几类代表药物,背景:在抗病毒的预防和治疗中, 目前急需的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活化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免疫增强剂和能够恢复机体正常免疫水平的免疫调节
9、剂。二者应具有以下特性: 能促进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 也能作用于弱免疫性抗原, 而且不引起有害的副作用; 能以不同途径免疫, 也能用于不同抗原; 能在免疫抑制个体中发挥作用; 用于食用动物不应有毒素残留; 能有效影响免疫反应质量( 型的控制、局部免疫以及细胞类型的控制) ; 稳定; 廉价且容易生产。当今在生物制品对免疫增强剂的研究方面, 增强细胞免疫的佐剂是研究热点, 其中又以微量、高效、无残留特性的生物活性免疫因子最受关注。,转移因子口服液,通 用 名:转移因子口服溶液 汉语拼音:Zhuanyiyinzi 英 文 名:Transfer Factor for oral 主要成份:为多肽、核糖
10、、游离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性 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液体。【适 应 症】 用于治疗和预防因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各种疾病,纠正因病毒、细菌、真菌感染所致的免疫紊乱。 临床适用于:1.重症带状疱疹、腮腺炎、病毒性肌炎、各型病毒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2.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内感染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3.支气管哮喘、牛皮癣、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4.减轻或消除癌症病人化疗、放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期 5.增强体弱多病者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12次或遵医嘱。 【药
11、理作用】免疫调节药。1.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后主要通过上消化道吸收,其免疫活性不被消化道中的酸、碱、酶破坏。口服后2小时即可在血液中达到最高血药浓度,主要分布在血液中,滞留时间可长达24小时,24小时后仍保持40.3%。最终为肝脏代谢,代谢物随胆汗从粪便排出,小部分经肾随尿排泄。 2.药理作用:经多项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本品口服后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有充分时间与受体T淋巴细胞反复不断接触,提高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和T辅助细胞,使总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从而充分发挥其传递抗原依赖性细胞免疫信息作用。其药理作用特点可归纳如下:对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亢进呈双向调节作用;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调整多
12、项免疫指标; 将供体的免疫信息转移给受体的淋巴细胞,使之致敏而获得较持久的免疫能力; 具转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能力; 无种属特异性。 【不良反应】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禁与热的饮料、食品同服,以免影响疗效。 2、混浊或变色勿用。 【规 格】10ml:10mg(多肽):300ug(核糖) 【包 装】10ml5支/盒 【贮 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有 效 期】1.5年,转移因子胶囊,【药品名称】转移因子胶囊【英文名】Transfer Factor Capsules【汉语拼音】Zhuanyiyinzi Jiaonang【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以健康猪脾脏中提取的多
13、肽、氨基酸和多核苷酸等。【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类白色粉未。【药理毒理】免疫调节药。本品可增强或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适应症】临床可用于辅助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一定的疗效)。【用法用量】口服,推荐36mg/次,23次/日。【不良反应】尚未见有关不良反应报导。【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规格】3mg(多肽):
14、100g(核糖)【贮藏】密闭,阴凉干燥处保存。【包装】药用塑料瓶包装,24粒/瓶。【有效期】18个月。,转移因子胶囊产品优势分析 _ 人体感染HBV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及使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机体的这些免疫反应对决定乙肝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有重要意义。转移因子胶囊为免疫调节药,本品可增强或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加辅助性T细胞数。 纯度高,免疫活性强。起效快,疗效持久;免疫活性稳定,口服胶囊不被胃肠道内酸碱所破坏;安全性好,大量临床应用,未见过敏反应及毒副作用,转移因子注射液,【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13292 【中文名称】 转移因子注射液 【产品英文名称
15、】 Transfer Factor Injection 【生产企业】 湖南郎力夫制药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药理作用】 药效学:免疫调节药。本品可增强或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加助性T细胞数。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产品规格】 2ml:3mg(多肽)-100g(核糖) 【用法用量】皮下注射:(淋巴回流较丰富
16、的上 臂内侧或大腿内侧腹股沟下端为宜,也可皮下注射 于上臂三角肌处, 一次12支,一周或两周1次或遵医嘱。 【贮藏方法】 密闭,在凉暗处保存。有效期1.5年 【禁忌】不可静脉注射,较好的抗癌药物有哪些?,当前有哪些疗效较好的抗癌药物?从70年代以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从基础到临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抗癌新药的应用收到了可喜的成绩,某些抗癌药物的确可以延长癌症病人的生存期。常用的有以下几类: 1、阿霉素及表阿霉素:有人将其誉称为目前征服癌症的“红桃皇后”。这类药物可以广泛应用在乳腺癌、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胃癌等。表阿霉素作用和效果类似阿霉素,但毒副作用明显低于阿霉素,唯因价格昂贵,目前尚难以广
17、泛应用。 2、顺铂和卡铂:进入80年代,顺氯氨铂逐渐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广谱、有效、能放射增敏、与多种药物有协同作用以及骨髓毒性低等显著特点。目前认为对睾丸癌肿、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恶性淋B瘤等近30种恶性肿瘤有明显疗效。顺氯氨铂在大剂量使用时,有可能发生较严重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和尿血等泌尿系副作用。经过有效措施防治,可获得缓解。卡铂与顺铂作用相似,但毒副作用较后者低;有希望成为取代顺铂的高效低毒抗癌新药,3、三苯氧胺:属于80年代应用临床的抗雌激素新药。它可以通过与雌激素竞争雌激素受体的位置来阻断雌激素对肿瘤的作用,阻断由雌激素作用而产生的核酸合成,从而实现其抗肿
18、瘤作用。用药后大约有25,-60的患者可达到缓解病情,少数病人可完全缓解。多数人认为,此药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绝经后无内脏转移的乳腺癌病人治疗效果好。目前三苯氧胺已被列入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第一线药物。此外,该药对晚期卵巢癌、宫体癌等实体瘤也有效,并可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 4、免疫药物;免疫治疗被称为是“无伤害性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消灭体内残存的数量较少的癌细胞。但免疫治疗目前一般是作为癌症综合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常用的免疫治疗剂有:干扰素、转移因子、卡介苗、短小捧状杆菌、白细胞介素、左旋咪唑、西米替丁等。 5、常用新型中成药物:中医中药作为征服癌症的武器之一,应用历史已久。临床观察证明,某些中药的确可以治疗癌症,部分患者依靠中医中药治疗也可以长期存活。近年来,中药研究人员先后试制成功了许多抗癌中成药,经临床应用,初步得到较好的疗效,例如天仙丸、平消片、核葵注射液、肿节风注射液等,TF的发展前景与感想,作为一位生物工程的后来者,我们都知道,祖国目前的发展还是很落后,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很大,比如美国,一些国际制药巨头大部分都是美国公司。但是也要看到,他们是抓住了抗生素的历史机遇发家的。所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物流绿色物流配送模式创新与实践报告
- 企业人员招标管理办法
- 伤残抚恤管理办法要点
- 人才工程选拔管理办法
- 传统食品工业2025年生产线环保技术改造案例分析报告
- 乡村项目入库管理办法
- 保德县护林员管理办法
- 乡村水费收费管理办法
- 仓库设备租赁管理办法
- 企业配餐流程管理办法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高二数学基础怎样提高
- TZJATA 0011-2022 土壤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WB/T 1115-2021体外诊断试剂温控物流服务规范
- GB/T 32350.2-2015轨道交通绝缘配合第2部分:过电压及相关防护
- GB/T 23261-2009石材用建筑密封胶
- GB/T 1796.1-2016轮胎气门嘴第1部分:压紧式内胎气门嘴
- 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讲座课件
- 哔哩哔哩认证公函
- 托玛琳养生碗gg课件
- 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