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80-3-32.3 细胞工程技术1-2.pptx_第1页
细胞生物学80-3-32.3 细胞工程技术1-2.ppt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名词,20 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直接研究溶液和活细胞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0,000 道尔顿以 下)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其它分子的结构, 而不损伤细胞。,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是:原子核有自旋运动, 在恒定的磁场中, 自旋的原子核将绕 外加磁场作回旋转动, 叫进动(precession)。进动有一定的频率, 它与所加磁场的强度 成正比。如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固定频率的电磁波, 并调节外加磁场的强度, 使进动 频率与电磁波频率相同。这时原子核进动与电磁波产生共振, 叫核磁共振。核磁共振 时, 原子核吸收

2、电磁波的能量, 记录下的吸收曲线就是核磁共振谱(NMR-spectrum)。 由于不同分子中原子核的化学环境不同, 将会有不同的共振频率, 产生不同的共振谱。 记录这种波谱即可判断该原子在分子中所处的位置及相对数目, 用以进行定量分析 及分子量的测定, 并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21. 细胞工程技术(cell engineering),细胞工程技术是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的交叉领域,主要利用细胞生物学的原理 和方法,结合工程学的技术手段,按照人们预先的设计,有计划地改变或创造细胞 遗传性的技术。包括体外大量培养和繁殖细胞,或获得细胞产品、或利用细胞体本身。 主要内容包括:细胞融合、细胞生物反应

3、器、染色体转移、细胞器移植、基因转移、细 胞及组织培养。,22.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原代培养是指直接从机体取下细胞、组织和器官后立即进行培养。因此,较为严格 地说是指成功传代之前的培养,此时的细胞保持原有细胞的基本性质,如果是正常 细胞,仍然保留二倍体数。但实际上,通常把第一代至第十代以内的培养细胞统称 为原代细胞培养。最常用的原代培养有组织块培养和分散细胞培养。 组织块培养是将剪碎的组织块直接移植在培养瓶壁上,加入培养基后进行培养。 分散培养则是将组织块用机械法或化学法使细胞分散。如欲从胎 儿或新生儿的 组织分离到活性最好的游离细胞,经典的方法是用蛋白水解酶(如胰蛋

4、白酶和胶原 酶)消化细胞间的结合物, 或用金属离子螯合剂(如 EDTA)除去细胞互相粘着所依 赖的 Ca2+ , 再经机械轻度振荡, 使之成为单细胞。,23. 愈伤组织(callus, culli),植物受创伤后,在伤面新生的组织称为愈伤组织。其原因是由于受创伤的刺激 后,伤面附近的生活组织恢复了分裂机能,加速增生而将伤面愈合。在植物组织培 养中的愈伤组织是指植物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无一定结构的组织团块,在 适宜的条件下,愈伤组织可再分化,形成芽、根,再生成植株。,24. 细胞融合(cell fusion),1,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 胞。基

5、本过程包括细胞融合形成异核体(heterokaryon)、异核体通过细胞有丝分裂 进行核融合、最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有性繁殖时发生的精卵结合是正常的细胞融 合,即由两个配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的二倍体。 自发的动物细胞融合机率很低,1962 年 Okada 和 Tadokoro 发现灭活的仙台 病毒有促进细胞融合的作用。这是由于病毒的磷脂外衣与动物细胞的膜十分相似的 缘故。病毒外壳上的某些糖蛋白可能还有促进细胞融合的功能。此外,用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PEG)作为细胞融合剂,它可引起邻近的细胞膜的粘合,继而使 细胞融合成为一个细胞。,25. 单克隆抗体技术(monoclonal antibody technique),1975 年英国科学家 Milstein 和 Kohler 所发明, 并获得 1984 年诺贝尔医学奖。它是 将产生抗体的单个 B 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杂交, 获得既能产生抗体, 又能无限增殖将 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的技术。其原理是: B 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抗体, 但在体外不 能进行无限分裂; 而瘤细胞虽然可以在体外进行无限传代, 但不能产生抗体。将这两 种细胞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两种亲本细胞的特性。,26. 显微操作术(micromanipulation),在显微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