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技术要求,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 2012年12月,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供水水源,是维系区域生态环境的要素,对保障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许多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 摸清我国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实施地下水超采区严格管理是遏制生态环境问题和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工作背景,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中,开展了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工作。在在开展的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中,在各省(区、市)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又对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了超采区划分成果。对于
2、及时制定和调整地下水开发政策,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作背景,以往超采区划分存在资料序列、划分方法、评价内容和重点不统一等问题,加之我国各地区地下水开发规模、布局以及超采治理工作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往工作成果已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地下水超采现状、变化与发展趋势。 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对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加快推进全国地下水超采治理十分必要和迫切。,第二部分 技术大纲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任务,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工作原则,评价期,工作范围,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分类,1、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类型,将地下水超采区划分为孔隙水超采区、裂隙水超采区和岩溶
3、水超采区。 2、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将裂隙水超采区和岩溶水超采区分为裸露型和隐伏型两种类型,将孔隙水超采区分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和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其中,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可根据条件进一步细分为不同含水岩组超采区。,分级(4级),按地下水超采区分布面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命名,按地下水超采区所在地市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名称和超采区分级、分类等,确定各地下水超采区的名称。例如:河北省保定市大型孔隙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编号,命名,按地下水超采区所在地市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名称和超采区分级、分类等,确定各地下水超采区的名称。例如:河北省保定市大型孔隙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编号,主要内容,地下水超采区
4、划分和评价资料 工作区气象水文与水文地质资料 地下水监测资料 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资料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资料 地下水超采治理资料,资料收集与整理,补充调查,附表1 选用监测井信息汇总表 附表2 地下水监测井年均水位(埋深)变化计算表 附表3 地下水开采系数计算表 附表4 地下水水质变化汇总表 附表5 地面沉降情况汇总表 附表6 名泉泉水流量汇总表 附表7 地面塌陷情况汇总表 附表8 地裂缝情况汇总表,提交成果,主要内容,1、采用20012010年资料序列进行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采用全国及相应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 2、按本大纲地下水超采区分
5、类要求,分别划分地下水超采区。 3、评价选用监测井的密度应满足相应成图比例尺要求。 4、采用水位动态法时,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规定的水资源二级区套地市级行政区划分工作分区。,基本要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超过可开采量,造成地下水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的区域; 地下水开采引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沙化、名泉泉流量衰减、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地质灾害或生态恶化问题的区域。,超采区划分标准,评价期内年均地下水开采系数大于1.3; 评价期内孔隙水水位年均下降速率大于 1.0m/a,裂隙水或岩溶水水位年均下降速率大于1.5m/a; 评价期内需要保护的名泉泉水流量年均衰减率大于0.05; 由于地下水开采
6、引发了地面塌陷,且 100km2面积上的年均地面塌陷点多于2个,或坍塌岩土的体积大于 2m3的地面塌陷点年均多于1个;,1、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裂隙水超采区和岩溶水超采区,严重超采区划分标准,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地裂缝,且100km2面积上年均地裂缝多于2条,或同时满足长度大于10m、地表面撕裂宽度大于0.05m、深度大于0.5m 的地裂缝年均多于1条; 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地下水水质污染,且在评价期内污染后的地下水水质劣于污染前1个类级以上; 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海水入侵,造成氯离子含量大于1000mg/L; 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咸水入侵,造成地下水矿化度大于1000mg/L; 由于地下水开采
7、引发了较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评价期内地下水水头年均下降速率大于2.0m/a; 评价期内地面年均沉降速率大于0.01m/a; 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地下水水质污染,且在评价期内污染后的地下水水质劣于污染前1个类级以上。,2、深层承压水超采区,3、一般超采区 不符合严重超采区标准的区域确定为一般超采区。,超采区划分方法,水位动态法,水位下降速率计算,统计评价期内各年监测井地下水水位(埋深)值,计算其地下水水位(埋深)年均变化速率,判断是否呈持续下降趋势: 所选监测井密度应满足相应比例尺底图的成图要求,较均匀分布,基本能够代表工作区内地下水埋深整体情况。 应尽可能选用具有长系列监测资料的专用监测井,
8、如不能满足成图比例尺精度要求,也可以具有典型年水位资料的生产井代替,但要在报告中将基本情况阐述清楚。,绘制水位变幅图,评价期内年均地下水埋深/水位下降速率分区图 分区精度: 浅层地下水:0-1.0 m/a,1.0 m/a; 深层承压水:0-2.0 m/a,2.0 m/a; 裂隙水、岩溶水:0-1.5 m/a,1.5 m/a。,初步圈定超采区边界,根据水位年均下降速率的大小,并将同一类型相连的超采区合并处理,初步圈出不同类型地下水超采区边界(包括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开采系数法,计算开采系数,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为基础,统计计算不同类型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统计评价期内各计算单元不同类
9、型地下水每年实际开采量; 根据统计结果,计算评价期年均地下水开采系数,绘制开采系数分区图,共分3个区,分别为开采系数1.3。,初步圈定超采区边界,根据地下水开采系数的大小,并将同一类型相连的超采区合并处理,初步圈出不同类型地下水超采区边界(包括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诱发问题法,计算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参数,年均泉水流量衰减率,年均地面沉降速率,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采用单指标法确定评价期初、末地下水水质的类别。,水质的类别,绘制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分布图,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的地面沉降等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及其严重程度,绘制因地下水开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地质问
10、题分布图。,初步圈定超采边界,在工作范围内,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诱发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土地沙化、海(咸)水入侵、泉水流量衰减等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恶化问题的分布及其严重程度,并将相邻的同一类型(指同一类型环境地质问题)超采区合并处理,初步圈定超采区边界,绘制图件。,超采区划分,超采区划分,提交成果,附表9 工作分区汇总表 . 地下水水位(埋深)下降速率分区图 地下水开采系数分区图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分布图 地下水超采区分布图,主要内容,评价内容:地下水超采区数量、面积与分布、地下水位动态、地下水超采量、地下水超采程度、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评价等。 对省级
11、人民政府已经批复的地下水超采区,应组织进行复核,对超采区变化趋势及治理效果进行分析。,(一)地下水超采区数量、面积与分布,1、逐一对各独立超采区的面积、分布、地下水类型、超采程度、超采区分级等情况进行描述。 2、按地下水类型、超采程度、超采区分级分类统计各地市级行政区及全省的超采区数量和面积。 3、统计全省超采区总数量、总面积及不同含水岩组超采区重叠面积。,(二)地下水超采量,1、计算各超采区地下水可开采量。已进行可开采量校核的,采用经审查的校核成果。 2、统计各超采区实际开采量,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进行校核。 3、统计地市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地下水年均超采量和累计超采量。,(三)地下水位动态,1
12、、分析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动态变化的总体情况。 2、分析地下水超采区中心水位或代表性水位动态变化,并计算其年均下降速率。 3、统计不同类型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年最低水位(埋深)值和评价期内最大变幅。,(四)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1、海(咸)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确定其分布范围、面积及水质变化情况。 2、地面沉降状况,确定评价期内年均地面沉降量和多年累计地面沉降量,统计沉降区面积。 3、统计计算泉水流量年均衰减率。 4、地面塌陷点个数,确定各塌陷点地理位置及塌陷岩土体积,分析塌陷点分布规律。 5、地裂缝条数、长度、地表面撕裂宽度和深度,确定其地理位置,分析地裂缝分布规律。 6、土地沙化及植被衰减情况。
13、,(五)地下水超采区复核,1、对已经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省(区、市),应将本次划分的超采区与原超采区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超采区面积与分布、超采量、地下水水位动态、超采程度等的变化情况。 2、分析地下水超采区变化趋势。 3、评估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采取的措施及成效。,提交成果,附表10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 附表11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 附表12 深层承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 附表13 裂隙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 附表14 岩溶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 附表15 超采区复核情况汇总表,主要内容,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内,下列区域应划为禁采区: 1、城市管网覆盖并能满足供
14、水要求的地区; 2、具备其它替代水源条件的地区; 3、发生了严重的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的区域; 4、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保护区、重要文物保护区; 5、其它需要禁采的区域。,禁采区划分标准,在地下水超采区内,除禁采区外的区域,应全部划为地下水限采区。,限采区划分标准,划出的禁采区与限采区只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需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生效。 替代水源条件应参考已经批复或待批复的相关规划成果。,主要内容,从完善地下水监测站网、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管理的建议。,完善监测 强化监管 严控新增取水 优化布局,合理配置 节水,主要内容,文字报告封面格式,报告编写
15、参考提纲,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区域概况 第三章 地下水超采区划分 第四章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与复核 第五章 地下水禁采区与限采区划分 第六章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建议,文字报告,成果表,附表1 省选用典型监测井信息汇总表 附表2 省选用典型监测井年均水位(埋深)变化计算表 附表3 省地下水开采系数计算表 附表4 省地下水水质动态变化汇总表 附表5 省地面沉降情况汇总表 附表6 省名泉泉水流量汇总表 附表7 省地面塌陷情况汇总表 附表8 省地裂缝情况汇总表 附表9 省工作分区汇总表(水位动态法),附表10 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 附表11 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 附表12 省
16、岩溶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 附表13 省裂隙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 附表14 省深层承压水超采区综合评价成果汇总表 附表15 省超采区复核情况汇总表 附表16 省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统计表,图件1 省评价期地下水埋深年均下降速率分区图 图件2 省地下水开采系数分区图 图件3 省地下水开采诱发超采分布图 图件4 省地下水超采区分布图,图 件,制图要求,共绘制4组图件,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绘制相应的图件。为便于全国成果图汇总,采用1:25万比例尺工作底图,将统一提供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山区平原界的图形数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考此数据,统一使用此边界进行制图,并按要求提交相应电子地图数据和纸质图件。 图名写于图件上方居中;方向标标于图件的右上角,图例标于图件左下方,比例尺标于图例之下;技术责任表标于图件右下方,标明编图、清绘、校核、审定责任人姓名。,电子地图数据格式 电子地图数据统一以shapefile数据格式上交(应包括*.dbf,*.sh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班主任学期行为养成计划
- 教师诚信教育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 酒店管理青蓝结对培训计划
- 医疗服务质量承诺和保证措施
- 小学硬笔书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计划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环保公益作文范文
- 2025年地下工程疫情防控措施他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法教学计划
-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措施
- 南京工业大学自主招生职业规划自荐信范文
- 学术会议举办流程与技巧
- 规模猪场管理培训课件
- GB/T 45522-2025无人机遥感测绘注册规范
- 2024年四川省仪陇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38名笔试题带答案
- 阻垢剂销售合同协议
- 庄浪县实验小学体育校本教材
- 课件:DeepSeek教师培训:从工具到伙伴的教育变革
- 警用执法记录仪使用规范
- 公司合同知识培训课件
- 成都市锦江区2023年七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高原施工安全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