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火腿之乡宣威宣威概况:(一)地理概况宣威地处东经1033510440,北纬25532644,东与贵州盘县毗邻,南同沾益、富源县接壤,西和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水城、威宁县山水相连,最高海拔2864米,最低海拔920米,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年降雨量980毫米,年平均气温13.3,冬无严赛,夏无酷暑。 宣威汉代称宛温,明朝设沾益州,清朝设宣威州,民国置宣威县,1954年改名榕峰县,1958年恢复宣威县,1994年撤县改市。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这块红土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典型的高原岩溶地貌孕育出奇丽的风光。尖角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可渡古驿道;明代摩崖石刻;雕梁画栋的松
2、鹤寺;凝重古朴的浦在廷(邓小平的岳父)故居;险峻神奇的来宾龙洞;飞珠溅玉的“倒洒金钱”(二)行政区划与人口宣威地处东经1033510440,北纬25532644,东与贵州盘县毗邻,南同沾益、富源县接壤,西和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水城、威宁县山水相连,最高海拔2864米,最低海拔920米,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342个行政村(办事处),居住着汉、彝、回、苗等26个民族,总人口128万。年降雨量980毫米,年平均气温13.3,冬无严赛,夏无酷暑。(三)市政设施“入滇第一关”的宣威,自秦时开通五尺道,写下了交通史上辉煌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宣威的公路已由101
3、.3公里发展到2000多公里, 全市24个乡(镇)、342个村公所(办事处)都已开通了公路。如今, 贵昆电气化铁路、326国道穿而过,以宣威市区为中心,形成了铁路贯通南北, 公路连接城乡的交通网络。市区内公共汽车、出租车穿梭其间,极大地方便了旅客。程控电话的开通和普及为宣威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信息的时代来临了,不仅市区、乡镇通了直拨国际国内的程控电话,就连村公所(办事处)都基本实现了电话直拨。传真、移动电话、无线寻呼正迅猛发展, 现电话总数已达21569门,手机入网2756部,可视电话工程也已启动。宣威市城区总体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现已建成11平方公里;建成大小街道40
4、余条,总长60多公里;建成街心花园3个,城区公园3个,苗圃2个,人均绿化面积达8.6平方米。投资巨大的城北、城南过境公路和50米宽的东大街已建成使用。加之近年来数家星级宾馆的建成,推动了宣威文化娱乐、餐饮服务向高质量、高档次、高水平方向发展。气势恢宏的宣威发电厂、龙口电站、月亮田水电站是闪现在宣威的一颗颗明珠,云贵两省共同投资的年发电量为6.3亿度的响水电站已快竣工。宣威市内已形成了水电、火电相结合,大、小型相结合供电与配电相配套的电力网,富足的电力工业为宣威的工家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证。至1995年,宣威已全面完成了普六任务。现全市办有小学1185所,初级中学52所,高级中学11所,职中
5、3所。宣威一中、 五中等名牌中学享誉省内外。教育质量逐步提高,高考连年辉煌,仅占云南人口三十八分之一的宣威人, 每年升入各类高等学府的天之骄子就占了云南的十四分之一, 即云南每14名大学生中,就有一名宣威人。宣威师范学校,为宣威及周边县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小学教师。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宣威市一职中已被国家教委确认为云南省唯一一所全国示范性重点职业中学。(四)主要物产1、粮食。宣威气候宜人,土肥水美,适宜水稻、玉米、马铃薯、麦类、豆类等多种粮食作物生长,是云南重要的量粮生产基地。尤其是马铃薯,年产量达十亿斤以上,而且品质优良,曾赢得国际马铃薯协会专家的高度赞誉。随着科学种田的不断普及,优良品种的进一步
6、推广,宣威的粮食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2、烤烟。宣威的烤烟栽培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全市的24个乡镇均大面积种植,年产烟叶达亿斤以上,中上等烟叶占80以上,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几十个烟厂,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3、果品。产量可观的梨、桃、苹果、板栗、核桃,为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水果、干果加工提供了广阔前景。4、经济林。主要经济林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木等,享有声誉的宣威生漆,光泽度极好,附着力强,耐磨、抗腐,是家俱、建筑、机械上的优质涂料,远销全国各地,极受好评。5、宣威火腿。宣威火腿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是中国三大名腿之一,是国优名特产品,因而,宣威成了著名的云腿之乡。宣威火腿至今
7、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清雍正五年就远涉重洋,销往海外,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23年,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加工的宣威火腿曾获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饮和食德”,并赠优美奖章。6、矿产。除丰富的煤炭(21.8亿吨)资源外,水能蕴藏量98万千瓦,铁矿蕴藏量8000万吨,锰矿蕴藏量600万吨,依利石为云南省最大矿藏,高岭土、石英沙、瓷沙各具特色, 极富开发价值,丰富的资源是宣威发展现代工业取之不尽的源泉。(五)历史革命宣威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辛勤耕耘。秦以前属古夜郎辖地。秦朝统一后,开通五尺道。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设郁邬县(今宣威)。东汉,并郁邬县
8、入汉阳县(今贵州威宁、水城)。蜀汉时复置郁邬县,改属建宁郡(今曲靖)。唐代,大理国置磨弥殿部,其地域含今宣威、沾益、富源之境。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立云南中书行省,建立路、府、州、县,沾益州隶曲靖路,领交水(今沾益)、罗山(今富源)、石梁(今宣威东北部)三县,州治石堡山西(后迁今宣威河东营)。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曲靖路为曲靖府,沾益州隶曲靖府,沿用彝族安姓土司世袭土知州,州治今宣威河东营,同时废除州领三县。同年,于土府腹地(今宣威城)设乌撒卫后三所,隶贵州都司。洪武十六年,筑后三所土城,增设流官知州,侨居后三所内,开始土、流官合治。同时,设沾益(今宣威城)、倘塘、可渡三站,并交
9、水、罗山、石梁三县及越州归沾益州管辖。后所军屯铺堡地面由乌撒卫管辖,隶四川布政使司,沾益州仍隶云南曲靖府。明天启二年(1622),乌撒土官安效良攻占沾益城,后三所守将弃城投交水。翌年,参将尹启易报云南抚按批准暂移州治于交水,土知州仍居河东营。清顺治十六年(1659),经略洪承畴至滇,定移沾益州治于交水,本境称旧州。清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以土官叛服无常为由,参革沾益州土知州安于蕃,将安擒赴省城,请旨定罪。十月派人丈量土司所辖田亩。五年七月,取原宣威关之名设宣威州,裁原土司安于蕃所辖各营火地面自高坡顶以上属沾益,以下属宣威。宣威州之名沿至民国元年(1912)。民国2年裁州设县,改宣
10、威州为宣威县,隶属云南省第二区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为宣威县,隶曲靖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4年6月30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改宣威县为榕峰县。1959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宣威县名。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威县,改设宣威市(县级市)。(六)自然概貌宣威地处云南高原东北部,为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为东山主峰滑石板,海拔2868米,最低点清水河与木冬河交汇处的腊龙岔河,海拔920米,相对高差1948米。横亘市境的山脉属乌蒙山系,分两支穿境而过。西部和中北部为乌蒙山的中列山系,呈东北西南走向。岭脊海
11、拔一般在23002400米。除黎山少数地段相对高差较大外,多数地段具有较齐的山峰线和较平缓的山顶面,属地形坡度小(1525度),相对高差不大(200300米)的浅切割山地。这一岭脊构成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地分水岭。东部为乌蒙山东列山系,海拔一般在2500米以上,最高峰2868米,岭脊高程变化稍大,相对高差500700米,多属中切割山地,山体大部分由碳酸盐岩构成,下部陡峭,坡度3035度。两列山岭之间是一块略向东南倾斜的高原面,其上形成了较多的小盆地,如榕城、板桥、落水、述迤、迤谷、格宜、宝山等坝子。东山以东为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受北盘江上游支流的切割。西部高原面被牛栏江及支流分割
12、下切,沿岸多高山峡谷,山体坡度大,而山顶较平缓,分布有一些断陷湖盆和溶蚀湖盆,较大的有关营、窑上、响宗、得海等海子。宣威地处云南高原东北部,高山深谷纵横交错,海拔高差大,夏秋和冬春分别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团影响,形成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多种气候带并存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冬春干旱,夏秋湿润,降水集中,干湿分明,年变率大;光照充足,积温偏低,区域差异大。多年平均气温13.4,最高年平均温14.6,最低年平均温12.7,年际相差1.9。多年平均日照2018.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日照最多年为2369.1小时,最少1805.1小时
13、,极差564小时;最多月是3月229.9小时,最少月是9月126.2小时。宣威降水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东南部到东北部年降水12001400毫米;冷凉山区在1600毫米以上;西部地区年降水8501000毫米;西北部10001200毫米。以宣威城为中心的坝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75.2毫米,其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匀,全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每年11月次年5月中旬,主要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气温低、晴天多、光照足、蒸发大、降水少,其间降水为164.3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6.8%,为干季,故冬春多旱。每年5月下旬10月,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降水猛增,其间平均降水量815.7
1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3.2%,尤其集中在67月,平均降水405毫米,故67月多洪涝灾害。年降水量最多的为1304.8毫米,最少的657.4毫米。宣威多偏南风,年均风速3.9米/秒。由于宣威海拔较高,且山脉多呈南北走向,故多大风。宣威平均每年有霜日38.7天,最多年61天,最少年23天。平均初霜期11月4日,终霜期3月30日。平均每年降雪10.6天,最多年降雪27天,最少年1天。(六)文化教育宣威市的教育在云南享受较高的声誉,2005年,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4所、完全高级中学11所、初级中学48所、体育中学1所、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033所(含教学点679个)、幼儿园2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15、共计1125所。此外,办学前班的小学533所,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学校353所。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6356人、普高学生26170人、初中学生72670人、小学生人、幼儿学前班学生23199人、特教班学生35人,共计在校生人。有在职公办教职工12877人。有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平方米、职业技术学校47555平方米、小学平方米、幼儿园28799平方米。【招生工作】年内,幼儿招生21362人,小学招生24669人,初中招生24853人,普高招生10640人,职高招生2487人。【基础教育】年内,为确保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采取多种措施,狠抓落实。市教育局和中心学校、市直学校签订教青目标
16、管理责任书、学校安全责任书。坚持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规范学籍管理,依法让孩子上学。扎实开展控辍和动员流失生返校就读工作,大力救助贫困生。【职业教育】全年招生2487人,1039人参加高考,上线919人,上线率为88.5%,毕业生推荐就业率为91.66%;671人参加技能培训鉴定,合格率为98.7%,一职校191职业技能鉴定所被曲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曲靖市职业技能鉴定三等奖。【成人教育】年内,组织成人高考1199人;组织高等自学考试6000余人次,报考9000余科次。全年开办扫盲班315个,在学6938人,其中妇女4952人,脱盲6446人(妇女3962人)。【民族教育】年内,认真开展民
17、族教青工作,征订大华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等民族教育知识读本63432册。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热水一中、西宁一小被确定为云南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示范学校。现有民族小学26所,民族中学1所。小学有少数民族学生9693人,占6.5%,入学率为99.29%;初中有少数民族学生3761人,占5.18%,毛入学率为98.22%;普高有少数民族学生1508人,占5.76%;职高有少数民族学生171人,占2.699毛:少数民族教职工小学461人、中学219人、职高14人。【体育教育】年内,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件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_,加强场地、器材配备工作,城镇学校体育器材一类标准配备率达8
18、2%,农村学校配备率达76%。【卫生教育】年内,严格实施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集体用餐监督办法。强化学校工作常规管理,加大检查力度。教育局经常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学校食品、食堂、校园环境等进行检查,并与卫生等部门联合检查学校卫生工作,对存在问题的学校限制整改,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全市健康课开课率初中达95%,小学达100%。加强合格校医室创建工作。有热水二中、三中申报验收合格的培训,286人参加,全部取得合格证书。著名中学:宣威一中宣威五中宣威六中宣威八中宣威三中宣威九中宣威四中宣威市民族中学4职业教育宣威第一职业学校宣威第二职业学校倘塘镇作为宣威人,我知道自然资源以煤炭为主,已探明煤炭储量4.8亿吨,占宣威煤储量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于三岔、茂宗、旧堡、启龙一带,煤层厚达1.5米。铜、铁、高岭土、石灰石、黄砂均有一定藏量,北盘江马摆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3.7%。 倘塘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4.8亿吨,境内铁、铜、高岭土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级具开发潜力,北盘江流 经发宏、松林的马摆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倘塘经济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素有煤炭大镇、宣威重镇的美誉。1997年,倘塘跃入“云南省百强乡镇”行列;200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2183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