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一边_第1页
在山的那一边_第2页
在山的那一边_第3页
在山的那一边_第4页
在山的那一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山的那一边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等词语。2.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领悟诗中“山”与“海”的意义。能力目标1.提高朗读能力,在朗读中感悟诗歌内容与思想,学会初步欣赏诗歌。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目标感悟诗中蕴涵的哲理,联系生活,感悟人生。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2.品读揣摩语句,准确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突破方法:通过教师指导朗读、范读,学生诵读、品读等环节,体味诗歌所蕴涵的哲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把握词句,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教学方法1诵读法:朗读贯穿整个教学环

2、节,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把握“山”与“海”的内涵,领悟诗歌表达的人生哲理。2合作探究法: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研读诗歌,品味诗歌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诗歌主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你们已经从小学进入了中学,这个时候就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相信你们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作为现代化社会的乡村的孩子,你们追求的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美好而朦胧的梦,或者充满新奇的幻想,或者有美妙的希望。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童年最美的梦。现在你的理想是否实现?如果实现,你是靠怎样的努力实现的?如果没有,我们一起走进王家新

3、的在山的那边,看看有哪些收获。2、作者简介:作者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本文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那时候他刚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于是写下了自己当时对人生的感叹。二、探究学诗方法1.诗歌常识诗歌,文学的一种,“五四”以来产生的一种新的诗体。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一般用于歌咏、朗诵。特点:高度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

4、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2.方法探究回忆、探究如何学习诗歌:学习诗歌,重在朗读和品味。朗读是学诗非常重要的环节。怎样才能把诗读好呢?同桌之间讨论、明确:一要读准词句;二要读出节奏停顿;三要读懂内容;四要读出情感。品读诗歌,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从用词、修辞、写法的角度,领悟内容和情感,品味内蕴,提高诗歌欣赏的能力。三、 诵读诗歌通过多样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把握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一)一读诗歌,读准字音。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在文中用红笔标画出重点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积累。痴想(ch):发呆地想隐秘(yn):隐蔽,不外露铁青(ti):青黑色,

5、常形容人(矜持、恐惧、盛怒或患病时)脸色发青。凝成(nng):凝结而成诱惑(yu):引诱,迷惑喧腾(xun):喧闹沸腾扎下(zh)漫湿(mn):润湿,浸湿一瞬间(shn):一眨眼之间齐读词语两遍,慢速齐声朗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并注意停顿。(二)二读诗歌,读出节奏。听范读,学生小组练读、讨论,把握节奏与停顿。然后小组代表朗读展示,其余学生听读,师生共评。(三)三读诗歌,读懂内容。指名朗读,其余学生听读并思考:1、诗分两节,你能说说为什么吗?时间不同了,长大前与长大后没找到海找到了海2、请你概括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第一节写了小时候的理想、憧憬、追求。第二节写了长大后对人生的感悟。3、请从不同

6、角度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1)从事情看:第一节写“我”渴望海第二节写“我”追寻海(2)从时间看:第一节写我童年时期第二节写我长大以后(3)从心理看:第一节写我的向往和困惑第二节写我的感悟与信念(4)从方式看:第一节写我与妈妈的对话第二节写我与读者的对话(5)从写作角度上看:一节写“我”与妈妈的对话;二节写“我”与读者的对话。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是实写;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是虚写。4、作者小时候有一个愿望:看到山那边的海,在当时,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没有,哭着回来了依然是山5、你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请描述出来。惊涛骇浪、风平浪静、碧

7、水红花、水天一色6、作者说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呢?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四)四读诗歌,读出情感。学生自读课后补充,教师补充介绍诗的相关背景资料。这里的“山”和“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解读:山,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象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象力的召唤。王家新关于在山的那边师生一起揣读两节诗的情感,准确把握朗读语气。小时候(轻声,适当延长),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声调略上扬,轻声)(语气:要读出孩子天真的向往的口吻)妈妈给我说过:

8、/海(语气平缓)(要读出母亲的慈祥和蔼)哦(短而轻声),山那边/是海吗?(略带疑问和憧憬的语气)于是(略延长),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音量适中,声调略上扬)可是(要立即体现出孩子委屈、沮丧的心情),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延长),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语调上扬,声音延长),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连读略快)/打(重读)了/一个/零分!(语速放慢,声调延长,体现出挫折感)妈妈(轻声),那个海呢?(要充满困惑)(第一段主要要能够体现出孩子的纯真,对希望的想象憧憬,去追寻希望时的兴奋心情和遇到挫折的极度沮丧懊恼的心情。)二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9、声音要比第一段来得大,要体现出一种坚定与自信。)今天啊(延长),我竟(重读)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延长)扎下了深根(语调降轻。)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语速要加快)地失望过(这句要重读)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语气上要降低)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语调上扬)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音量放大,语气激昂)那雪白的海潮啊(延长),(音量达到顶点)夜夜奔来(开始降低音量,语气也渐趋平缓)一次次/漫湿了/我(延长)/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延长),请相信(延长)(音调上扬)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这两句连读

10、语速要加快)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略延长,停顿)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延长)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两句读时要体现出惊喜的情绪。)第一节要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语气,第二节要读出“坚定”的语气,结尾要读出兴奋与惊喜之情。诗人取象于山与海,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坚定的信念,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漫漫长路充满了重重困难,但只要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大声自由朗读体会后,女生齐读第一节,男生接读第二节,读出诗情诗味。四、品读诗歌1、这首诗歌的题目是在山的那一边,那么看到这个题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在山的那边是什么?2、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想?(也

11、就是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去想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因为大山挡住了作者的视线。这里就涉及到了这首诗的作者王家新,他在童年的经历。作者:王家新,出生在湖北省的武当山下,在他童年的五六年里,一直没有走出那山的世界。一片寂静的校园,一条清澈的小溪以及无数座环抱着的群山,便构成了他幼小的心灵世界。而作为一个充满着强烈好奇心的少年,决不会满足于这片小小的天地。于是他产生了一种想法,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并为着这一个理想进行艰苦地探寻,甚至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后来,他把在探寻和奋斗过程中的所有感受和体验写成了一首诗,于是就有了这篇课文在山的那边。因此我认为这篇课文对于你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培养自己为理想不懈努力将起到非

12、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就请大家把刚才找到的,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句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蕴涵着什么样的含义。3、诗情诗味包含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品读诗歌,体会诗情可以从词语入手,抓住关键词语蕴涵的丰富情感。比如“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一句中,“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在这首诗中是指作者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神奇世界,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可以看出,诗人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出示问题:诗中哪些语句给你的感触最深?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最好?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品读,进行圈点批注;组内交流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铁青”原指

13、青黑色,多用来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脸色发青。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形容山。“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受。本希望看到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感到失望、沮丧,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发青。这句诗传神地描绘出大山在孩子眼里的威严与无情以及“我”沮丧的心情,语言形象又生动。(2)“妈妈,那个海呢?”这句诗写出了“我”看海无望的困惑与沮丧,也表达出对海无限的向往与渴望。(3)“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不经意间的,所以说是飘来的。但从小而有的这梦想的种子却在“我”心中扎了根。(4)“是的,我曾一

14、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三句用三个数量词,“一次又一次”强调失望的次数多;“一座座”说明遇到的困难多;“一次次”强调屡败屡战的努力与坚持。“诱惑”一词用得好,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能看到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一直在鼓励着我不懈奋斗。“枯干的心灵”,比喻理想受挫后疲惫失望的心。“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是说理想滋润着我的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有活力。这句话道出了理想和信念对人生追求的巨大意义。(6)

15、“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不停地”“无数座”“一次次”“终会”等词语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而一旦理想真正实现,人们定会惊喜万分。“照亮”,可以想见这个“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是一定值得你翻山越岭去追寻的。(7)诗中“山”、“海”的象征(蕴含)意义。山重重艰难险阻海理想世界(8)你知道“海”和“山”还有其他的象征意义吗?山:巍峨、高大、雄伟、沉稳成熟、稳健曲折陡峭、封闭堵塞愚昧狭隘、贫穷落后海:海纳百川而不言大度、宽容、谦虚、渊博动荡莫测、狂暴不驯

16、残暴、凶恶(9)本文的“文眼”是什么?请尝试找出来。(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即能体现出文章中心的词或句子。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答:本文的文眼:“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10)你认为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学生再次诵读,感受诗味。五、拓展迁移1.小结诗中的“山”象征着困难,“海”象征着理想,而不断地爬山意味着不懈的努力与奋斗,要实现理想就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去奋斗。2.感悟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感悟到了什么,与大家分享。3.理想格言寄语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屠格涅夫)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赛)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松下幸之助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停步在山谷的人永远也翻不过山岗。约翰雷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六、作业设计1.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下的词语,抄写三遍,注音并释义。2.我的理想300字小习作,提示:现在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实现它?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