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断章》教案_第1页
高一语文《断章》教案_第2页
高一语文《断章》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短诗三首 断章 备课时间2014年5月 课型 讲读课目标 作者介绍2. 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重点 目标2难点 目标2教法 讲读训练法教具 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句话这样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粥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新课教学一、作者介绍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

2、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和称汉园三诗人。此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段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

3、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重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

4、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二、品读、欣赏全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诗只有四句,每个字、词,每句话都通俗易懂,但细细品味便觉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诗中用几个简单的意象、词语,营造了两组优美的意境,构成了一种象征暗示境界,很好地承载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第一组意境的中心是桥。“你”站在桥上,看桥下流水淙淙,观河岸绿竹葱茏、野花摇曳,听讲上悠扬的船歌和林间清脆的鸟鸣。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明净、和谐。而在这静穆的

5、自然背后,在绿竹与野花之间,却有一双眼睛在小楼的窗内注视着“你”。“你”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在“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幅美丽的风景画里,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整体性哲学思考:在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又是互为关联的。当“你”在“看风景”时,“你”是“看”的主体,风景是被看的客体;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成为了被看的客体,他们成了“看你”的主体。第二组意境的中心是夜。静谧的夜,月色如水从窗外流泻进来,如梦似幻,“你”的心也笼在盈盈的月色里,“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从那扇被“明月装饰”的窗口,打量着深邃的夜空,薄纱轻笼

6、的月色带给“你”一片梦幻般的宁静与惬意。然而“你”没有料到,此刻“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成就了他人的梦境,按照他人的心愿,“装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重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

7、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也似乎毫不相干,却又在“装饰”这一点上产生了奇妙的联系。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典型的意象,那桥、那景、那人、那窗、那月、那梦,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象,经过诗人的艺术点染而结晶为饱含人生哲理的晶体。在诗人的精心调度、安排组合下,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事物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构成了两幅既透明清晰又耐人寻味的风物素描,营造出生动而富于智慧的典型意境,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诗意感兴,阐释了诗人智性思考所获得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宇宙万物乃至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处处都存在“相对状态”,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诗人自己说他是在“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这一刹那的思考足以让我们领悟到世间深刻的哲理。卞之琳的诗歌创作,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手法,同时,又广泛运用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手法,他的诗十分注重意象的凝聚和意境的营造。这首小诗形式玲珑精巧,画面自然鲜明,意境空灵优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轻灵简洁的,睿智冷静的语调,清晰明白的话语中有着启人深思的哲理,言有尽而意无穷;新颖的艺术构思,巧妙的语言调度,带有思辨意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