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4.0《电磁感应》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1页
高中物理 4.0《电磁感应》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2页
高中物理 4.0《电磁感应》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3页
高中物理 4.0《电磁感应》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4页
高中物理 4.0《电磁感应》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物理 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4.1划时代的发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 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2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教学重点 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领悟科学探

2、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具 计算机、投影仪、录像片,(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 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 (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 (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自主学习-奥斯特梦圆“电生磁”,依据:信念,哲学家康德:各种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 实例:摩擦生热、蒸汽机,物理学将不再是关于运动、热、空气、光、电、磁以及我

3、们所知道的各种其他现象的零散的罗列,我们将把整个宇宙纳在一个体系中。,奥斯特实验:,奥斯特在作报告时,无意中发现 小磁针偏转,奥斯特断言:电与磁是有联系的!,解释奥斯特实验,猜想:磁是否能生电呢?,(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 (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自主学习-法拉第心系“磁生电”,对称性的思考,英国

4、的法拉第认为: 电和磁是一对和谐对称的自然现象。,依据:磁化和静电感应现象,猜想:磁铁应该可以感应出电流!,信念:一定要转磁为电!,法拉第日记,未显示作用,毫无反应,不行,从普通的磁铁中获得电的希望,时时激励着我从实验上探求电流的感应效应。,二品:科学的实验方法,1825年11月28日,实验1. 两根长4英寸长的导线平行放置, 用两张厚纸将它们隔开, 先把其中的一根导线接到电池的两端通电,再把另一根与电流计相连。,实验2. 将空心螺线管接到电池的两极, 把一直导线引进螺线管, 直导线两端与电流计相连 。,实验3. 将实验2中的直导线与电池两极相连, 螺线管与电流计连接 。,实验4. 把两根导线

5、互相缠绕着, 先把其中的一根的两头接到电池上通电, 把另一根的两头接到电流计上。,麦克斯韦:科学家其实也有许多粗糙的想法和不成功的经验。他们是伟大的,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1831年8月29日,法拉第线圈:与160年后出现的现代变压器出奇的相似,现已成为著名的科学文物。,开关,电池组,电流计,进一步地思考和探索:,铁芯和线圈A是产生这一效应的必要条件吗?,铁芯,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学会提交了一个报告,把这种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磁生点“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五种类型可以引起感应电流: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

6、、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有规律吗?,“跑失良机”的科拉顿,螺旋管,电流计,三品:创造性的思维,为什么以往的实验都失败了?,思维定势!,法拉第敢于突破,终于有了划时代的发现!,1831年10月28日 法拉第的创新:,圆盘发电机,首先向人类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序幕。,最早的电动机:电磁旋转器,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磁场”和“力线”的概念。暗示了电磁波存在的可能性,并预言了光可能是一种电磁振动的传播 。,爱因斯坦的评价:场的思想是法拉第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是牛顿以来最重要的发现。麦克斯韦正是继承和发展了场的思想,为之找到了完美的数学表示形式从而建立了电磁场理论。,1.你能从这个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7、的特例中总结科学发现或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从法拉第十年探索的艰难历程,你对法拉第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和精神,得到了什么体会和感想? 3.法拉第出生贫寒,只读了两年小学,但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依靠的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谢?,自主学习科学漫步,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磁效应,使整个科学界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它证实电现象与磁现象是有联系的。法拉第赞扬道:“它突然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使其充满光明。”,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使人们对电和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宣告了电磁学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为电磁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课堂小结:,关于法拉第,过去说得多的:穷苦、顽强、不为名利,

8、现在:除此之外还有,甚至更重要的是,(1)正确的指导思想(自然现象的相互联系),(2)抹去科学学家头上的光环,正确认识失败,科学是人做的,科学是为人的 科学中的人文精神。,科学史上许多重要发现和发明,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罩上神秘的光环,似乎科学家都是呼风唤雨的魔术师。但是我们在这里看到,具有闪光思维的奥斯特和法拉第,在做出伟大发现的过程中也受着历史局限性的束缚,也有过“可笑”的疏忽与失误。他们是伟大的,但也是可以学习的真实的人。麦克斯韦曾就法拉第的著作说道:“他既告诉我们成功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不成功的经验;既告诉我们那些成熟的想法,也告诉我们他的粗糙想法。读者的能力可能远不及他,但是感到的共鸣却

9、常常多于钦佩,并且会引起这样一种信念:如果自己有这样的机会,也会成为一个发现者。”,对以往知识的熟知和对新鲜事物及其发展前景的敏感,是一个人的创造力的源泉。 汤川秀树,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10、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 教 具 条形磁铁(两个),导体棒,示教电流表,线圈(粗、细各一个),学生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一、复习 磁通量,二、回顾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三、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实验现象1,实验现象2,当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变化时,电路中就有了电流,实验现象3,四、磁通量是否变化的讨论,只要穿过闭合电路中磁通量变化时,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复习-磁通量,如图,在匀强磁场B中,平面S与磁场垂直。 定义:B 与 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简称磁通) 磁通量用表示。, = B S,单位: 韦伯, 韦,Wb,1W

11、b = 1T1m2,磁通量的形象理解,B越大,磁感线越密, 磁通量越大。,磁感线越密,通过面S的磁感线条数越多。,磁通量大小-通过面S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在非匀强磁场中,此结论也成立),函数与有关,平面与磁场不垂直时的磁通量,投影,通过面S的磁通量,即通过投影的磁通量。, = BS投影,= B S cos,1831年, 法拉第的成功实验,实验现象1:,结论: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 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就 有了电流。,实验2:,1、当磁铁与线圈相对 静止时, 线圈中无电流。,2、当磁铁插入线圈,或从线圈中拔出时, 线圈中有电流。,结论:当磁铁插入(拔出)线圈时,线圈 中的导体

12、切割磁感线,线圈回路中 有电流。,当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变化时,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课本 P6图4,实验现象3:,1、开关闭合时,2、开关闭合以后,3、开关闭合后,移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当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变化时,电路中就有了电流,电路B中有电流,电路B中无电流,电路B中有电流。,问题讨论 磁通量是否变化?如何变化?,磁通量小,磁通量大,当电流变大(小)时,A,要使电流计G发生偏转可采用的方法是: A、K闭合或断开的瞬间 B、K闭合,P上下滑动 C、在A中插入铁芯 D、在B中插入铁芯,1、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900,磁通量变化多少?,2、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1800,磁通量变化多少?,4.3法拉第电磁感

13、应定律,教 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感应电动势。 2知道磁通量的变化率是表示磁通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并能区别、。 3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数学表达式。 4知道E=BLvsin如何推得。 5会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到线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公式E=BLv,掌握运用理论知识探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不同物理现象中抽象出个性与共性问题,培养学生对不同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了解法拉第探索科学的方法,学习他的执著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学难点 平均电动势与瞬时电动势区

14、别。 教学用具 演示法、归纳法、类比法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投影片。,复习,1、下列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B、只要闭合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线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若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没有感应电流 D、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D,复习,2、下列关于磁通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一线框放置在非匀强磁场中不同位置处,磁场越强处线框的磁通量就越大 B、穿过某平面的磁通量为零,则该平面所在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 C、磁通量变化越多

15、,磁通量就变化越快 D、磁通量越大,磁通量变化率可能越小,A C,1822年他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思想:“磁能轉化成電”他在這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經過歷時十年的失敗、再試驗,直到1831年8月29日才取得成功他接連又做了幾十個這類實驗1831年11月24日的論文中,他把产生感應電流的情況概括成五類:變化著的電流;變化著的磁場;運動的恒定電流;運動的磁場;在磁場中運動的導體他指出:感應電流與原電流的變化有關,而不是與原電流本身有關他將這一現象與導體上的靜電感應類比,把它取名为“電磁感應” 为了解釋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研究了各种感应现象,最终将感應電流的产生歸因於導體“切割磁力線” 在電磁感應現象

16、發現二十年後,直到1851年才得出了電磁感應定律,邁克爾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1867),探究活动,动画演示1,在螺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观察实验现象,问题1,根据电路知识可知:若要使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中必须有电源。而在电磁感应时,电路中也有感应电流,那么此电路中是否也存在电动势(电源)呢?,在电磁感应过程中也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电磁感应过程中也必定有电动势存在,电源电动势就是反映电源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一、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就相当于电源,问题2,在上述电磁感应实验

17、中,以不同的速度插入条形磁铁,为什么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大小不同?,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的大小与回路电阻R;电动势E有关。若闭合电路保持不变,电流I就与电动势E成正比,综上分析可知: 回路中产生了大小不同的感应电动势,因而具有不同的感应电流。,问题3 感应电动势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大胆猜想:,切割速度,磁通量大小,磁通量的改变量,磁通量的变化率,可能的影响因素,问题4 你能否运用实验来定性验证你的猜想?,分组实验演示并观察现象,实验方案一,将同一条形磁铁以不同的速度插入螺线圈,看电流计指针偏转幅度,实验方案二,以不同强度的磁铁以相同速度插入同一螺线圈,看电流计指针偏转幅度,注意: 插

18、入磁铁时,要保持磁铁的始、末位置一定,注意: 插入磁铁时,要保持磁铁运动的位移一定,实验现象:,1)插入速度越快,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2)插入的磁铁越强,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现象分析:,插入磁铁的过程,螺线圈中的始、末位置的磁通量均为定值,即一定。而插入的速度不同,使这一变化过程所需的时间不同(V大,t短),即线圈内磁通量变化的快慢不同。,插入磁铁的过程中,螺线圈中的始、末位置虽未变,速度也相同,但由于磁场强弱不同, 使并不相等(B大, 大),使在相同的时间内在线圈内磁通量变化的快慢也不同。,一、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电路中的感应电

19、动势的大小,跟穿 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数学表达式:,当E单位取V,单位取Wb, t单位取s时,K值等于1,所以法拉第感应定律可表示为,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就相当于电源,一、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 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数学表达式:,三、感应定律的理解与加深:,你能否证明: 1Wb/s=1V?,对于N匝线圈而言,可看作是由N个单匝线圈串联而成的。每匝线圈中的磁通量总是相同的,所以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是单匝线圈的N倍。即,讨论一: 若线圈是多匝的,其感应电动势如何计算?,

20、讨论二:,如果一回路面积S一定,而垂直穿过该回路的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加(B=kt),此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如何计算?,=KS (V),讨论三:,如图所示,把矩形线框垂直放置在匀强磁场B中,导轨间距为L,一根直导体棒以速度v沿导轨匀速向右滑动,此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讨论四:,对于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我们现已有了 和 两个公式,那么,这两个公式完全相同吗?有何区别?,公式 中,对应着一个变化过程,不能反映某一时刻的变化,所以 计算的是该变化过程的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 而公式E=BLv,虽由之推导而来,但它却可以反映回路在某一瞬间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课堂小结:,这节课我

21、们学习了: 感应电动势的概念与决定因素-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动势的两个计算公式: 平均感应电动势: 瞬时感应电动势:E=BLv,课堂巩固反馈,1 在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垂直磁场放置一个面积为0.1m2的圆环。在0.2s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由0增大到0.3特,求圆环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课堂巩固反馈,2 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导体框架,宽度l=0.50m,接有电阻R=0.20,磁感应强度B=0.40T,方向如图所示.今有一导体棒ab横放在框架上,并能无摩擦的沿框滑动,其他部分电阻均不计,当ab以v=4t m/s的速度向右匀加速滑动时,试求: 1)导体棒ab在5s内产生 的

2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导体棒ab在5s末产生 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作业布置:选修3-2 P13-14 2、3、6题。,同学们,再见!,4.4楞次定律,教 学 目 标,(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

23、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 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发现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 干电池、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判断以下情况中,线圈中有无感应电流?,A,B,C,磁铁向下插入线圈中,磁铁在线圈中不动,磁铁向上从线圈中抽出,有,有,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线圈的磁

24、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如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1。观察磁铁向下插入线圈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观察磁铁向上拔出线圈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分析感应电流方向与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有无关系?,实验,查明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的关系,实验前,填写表格,B,磁铁向下进入线圈,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感应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原来的方向,增大,相反,分析实验现象,B,磁铁向上离开线圈,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感应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原来的方向,减小,相同,1。观察磁铁向下插入线圈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观察磁铁向上拔出线圈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分析感应

25、电流方向与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有无关系?,将S极插入线圈 重复实验,B,感应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磁铁向下进入线圈,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相反,B,磁铁向上离开线圈,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感应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原来的方向,减小,相同,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 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 ,这就是楞次定律。,阻碍,变化,猜想,1。猜想电键合上瞬间,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猜想电键断开瞬间,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3。通过实验,验证你的判断是否正确?,电键合上瞬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感应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用安培定则可

26、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电键断开瞬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感应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用安培定则可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用楞次定律 判断感应电流 方向,B,I,反向,例电键合上瞬间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B,I,同向,例电键断开瞬间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关于楞次定律的表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B.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 变化 C.感应电流的磁场跟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相反 D.感应电流的磁场跟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相同,答,B,思考题,I,思考题,4.5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教 学 目 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

27、道感生电场。 2知道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及其区别与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们之间的讨论、研究增强对两种电动势的认知深度,同时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相应物理学史的了解,培养热爱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感生电动势与动生电动势的概念。 教学难点:对感生电动势与动生电动势实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导体切割磁感线,电键闭合,改变滑动片的位置,磁场变化引起的电动势,回顾电荷在外电路和内电路中的运动。,电源电动势的作用是某种 非静电力对自由电荷的作用。,化学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非静电力,一、理论探究动生电动势的产

28、生,思考与讨论,1、动生电动势是怎样产生的?,2、什么力充当非静电力?,提 示,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受到 什么力的作用?,导体棒的哪端电势比较高?,非静电力与洛伦兹力有关吗?,文本呈现:,当导体棒在匀强磁场B中以速度v运动时,导体棒内部的自由电子要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在洛仑兹力作用下电子沿导线向D 端定向运动,使D端和C端出现了等量异种电荷,D为负极(低电势),C为正极(高电势)则导体CD相当一个电源。,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与洛伦兹力有关。,探讨:,洛伦兹力不做功,不提供能量,只是起传递能量的作用。即外力克服洛伦兹力的一个分量F2所做的功,通过另一个分量F1转化为感应电流的能量,洛伦兹力做功吗?,能

29、量是怎样转化的呢?,例题:光滑导轨上架一个直导体棒MN,设MN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MN长为L,不计其他电阻求: (1)导体MN做匀速运动时受到的安培力大小和方向? (2)导体MN受到的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3)MN向右运动S位移,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的表达式是什么? (4)在此过程中感应电流做功是多少?,结论:在纯电阻电路中,外力克服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将有多少热量产生。,实际应用,二、理论探究感生电动势的产生,磁场变强,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自由电荷为什么会运动?,使电荷运动的力难道是变化 的磁场对其施加的力吗?,猜想:使电荷运动的力可能是 洛伦兹力、静电力、或者是其它力,英麦克斯韦认为,,磁场

30、变化时会在周围空间激发一种电场-感生电场,闭合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这种电场下做定向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感生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感生电场的方向类似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安培定则,实际应用,电子感应加速器,穿过真空室内磁场的方向,由图知电子沿什么方向运动,要使电子沿此方向加速,感生电场的方向如何,由感生电场引起的磁场方向如何,竖直向上,逆时针,顺时针,向下,原磁场在增强,即电流在增大。,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1、动生电动势:由于导体运动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2、感生电场:由变化的磁场激发的电场. 3、感生电动势:由感生电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 为感生电动势.,感应

31、电动势:,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课堂总结,4.6互感和自感,教 学 目 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 2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单位及其大小的决定因素。 3知道自感现象的利与弊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 4能够通过电磁感应部分知识分析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原因及磁场的能量转化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两个自感实验的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自感现象的利弊学习,培养学生客观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感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使学生初步形成特殊现象中有它的普遍规律,而普遍规律中包含了特殊现象的辩

32、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自感现象。 2自感系数。 教学难点 分析自感现象。 教学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实验 教学用具 自感现象示教板,多媒体课件,在法拉第的实验中两个线圈并没有用导线连接,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中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1、 当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互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 2、互感现象不仅发生于绕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线圈之间,且可发生于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一、互感现象,3、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因此,互感现象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中有

33、广泛的应用。,1、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二、自感现象,2、自感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叫自感电动势。 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阻碍导体中原来的电流变化。 注意: “阻碍”不是“阻止”,电流原来怎么变化还是怎么变,只是变化变慢了,即对电流的变化起延迟作用。,演示实验1,A1、A2 使用规格完全一样的灯泡。 闭合电键S,调节变阻器 R 和 R1 ,使A1、 A2亮度相同且正常发光. 然后断开开关S。 重新闭合S,观察到什么现象?,演示实验1,灯泡A2立刻正常发光, 跟线圈L串联的灯泡A1逐渐亮起来。,电路接通时,电流由零开始增加,穿过线圈L的磁通量逐渐增加,L中产

34、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原来的电流方向相反,阻碍L中电流增加,即推迟了电流达到正常值的时间。,现象,分析,演示实验2,接通电路,待灯泡A正常发光。然后断开电路,观察到什么现象?,S断开时,A 灯突然闪亮一下才熄灭。,现象,课本P23,自感电动势,磁通量变化率,正比关系,电流变化率,正比关系,正比关系,对同一线圈:,电流变化快,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快,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就大.,电流变化慢,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慢,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就小.,对不同线圈:,电流变化快慢一样,自感电动势不同,1、自感系数 L -简称自感或电感,三、自感系数,2、 自感系数 L 反映线圈 自身的性质.,(1)决定线

35、圈自感系数的因素:,(2)自感系数的单位: 亨利 简称 亨 符号是 H 常用单位: 毫亨(m H) 微亨(H),实验表明,线圈越长,越粗,匝数越多,自感系数越大。 另外,带有铁芯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大得多。,三、自感系数,问题:在断电自感的实验中,为什么开关断开后,灯泡的发光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会比原来更亮?试从能量的角度加以讨论。,开关闭合时线圈中有电流,电流产生磁场,能量储存在磁场中. 开关断开时,线圈作用相当于电源,把磁场中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四、磁场的能量,阅读教材 最后一段P24,回答问题: 1、线圈能够体现电的“惯性”,应该怎样理解? 2、电的“惯性”大小与什么有关?,当线

36、圈通电瞬间和断电瞬间,自感电动势都要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变化,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能立即增大到最大值 或不能立即减小为零,电的“惯性”大小决定于线圈的自感系数,五、自感现象的应用与防止:,1、安全开关问题,电弧放电,烧坏开关,危及人身安全,2、精密电阻,磁通量 恒=0,1、演示自感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L是电感线圈,A1、A2是相同的灯泡,R阻值与L的直流电阻值相同。当开关由断开到合上时,观察到的自感现象是 比 先亮,最后达到同样亮。,A2,A1,A2 A1,2、右图中,电阻R的电阻值和电感L的自感系数都很大,但L的直流电阻值很小,A1、A2是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则当电键S闭合瞬间, 比 先亮,最后 比 亮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D1和D2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相当大的线圈,其阻值与R相同。在电键接通和断开时,灯泡D1和D2亮暗的顺序是,A. 接通时D1先达最亮,断开时D1后灭 B. 接通时D2先达最亮,断开时D2后灭 C. 接通时D1先达最亮,断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