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与应用_第1页
3.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与应用_第2页
3.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与应用_第3页
3.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与应用_第4页
3.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与应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与应用宋文,陈金鹰,方根平(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都,610059)摘要 作为一种新兴、快速、便捷的接入方式,3.5GHz固定无线接入正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其独有的传输距离、接入带宽和抗雨衰以及价格方面的优势,以及所提供的面向分组数据接入的服务、面向语音数据一体化的服务、面向高速专线数据接入的服务和面向综合业务技术的服务,为它带来的良好的发展前景。在2001年和2003年的两次招标中己经初见成效,2004开始的第三期招标必将推动3.5GHz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关键字 3.5GHz固定无线接入、分组数据接入、带宽接入、综合业务技术1 前言目前国际上主流并且比较

2、成熟的宽带接入技术包括xDSL技术、HomePNA技术、光纤接入技术、Cable技术以及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等。基于硬件环境的不同,这些技术各自的性能特点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总的来讲可归结为两类技术,即有线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从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有线接入在依靠现有通信线路资源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和宽带化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其技术基本上能满足固定用户的需要。但是,由于频率的限制,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各种微波、无线通信领域的先进手段和方法不断引入,包括3.5GHz频段中宽带无线接入系统、26GHz频段LMDS系统和无线局域网WLAN的进步,才使无线接入领域有比较大的进展。就目前的研

3、究成果来看,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充分利用过去未被开发、或者应用不是很广泛的频率资源(如2.4G、3.5G、5.7G、26G、30G、38G甚至60G的工作频段),实现尽量高的接入速率;另一方面是通过融合微波和有线通信领域已经成功应用的先进技术,如高阶QAM(如64QAM、128QAM)调制、ATM、OFDM、CDMA、IP等,来实现更大的频谱利用率、更丰富的业务接入能力和更灵活的带宽分配方法。2 3.5G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3.5GHz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是一种固定点到多点无线接入系统,源于2.5GHz MMDS,通过对其进行改进后使之适合于双向传输。其主要特点可归结如

4、下:(1)覆盖范围对无线信号传输而言,频率越高,信号随距离的衰耗越快,绕射能力也越弱,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3.5GHz频段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覆盖能力。一般来说,3.5GHz 固定接入技术覆盖范围可达10km 以上,雨衰因素对3.5GHz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影响不严重,但因其属于准视距传输,建筑物的阻挡对其传输有一定影响,适合中小企业和人口集中的乡镇居民点用户使用。 (2) 系统容量在采用相同调制技术的条件下,可用带宽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系统容量的大小。系统容量还取决于频率复用系数,频率复用系数越高,相同频带宽度上可调制比特率就越高。对于3.5GHz 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所采用的调制方式包括QPSK、

5、16QAM、64QAM、GFSK、OFDM 等。目前的实用系统中,当其工作在30MHz 带宽上时,其半径可实现对10公里范围覆盖,系统容量可达300Mbps 左右。(3) 业务能力3.5GHz 固定无线接入可支持以下业务类型(需要网络侧的配合):高速Internet 接入、局域网互连、VPN、数据专线、IP 电话/IP 传真、视频会议、PSTN/ISDN,可以为企事业集团用户和社区用户提供服务。(4) 系统成本3.5GHz 固定无线接入较其他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如LMDS)技术成熟度高、技术难度小,因而设备成本较低,同时覆盖用户范围广,每个用户所分担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3.5GHz 固定无线接

6、入方式适合于在业务发展期进行较大范围的覆盖,从面上提供业务。(5)3.5GHz宽带接入系统基本组成3.5GHz固定无线接入属于固定接入技术,以点到多点无线方式支持固定用户的接入,不支持漫游功能。系统参考配置如下表所示。3.5GHz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参考配置调制方式要求的信噪比SNR(dB)覆盖半径(Km)可提供的净数据速率(Mbit/s)64QAM25815.1616QAM181011.08QPSK14155.54由3.5GHz频段构成的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一般由基站、远端站和网管系统三大部分构成,其中远端站可进一步划分为室内单元(IDU)和室外单元(ODU)两部分。基站位于服务区中心,它覆盖的服

7、务区一般分为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对一个或多个远端站提供服务。远端站则设置在用户驻地,远端站室内单元连接用户终端、路由器等用户驻地网设备。3. 3.5GHz固定无线接入标准从1998年开始,很多国家先后为固定无线接入分配了频谱。除20GHz以上的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频率之外,10GHz以下主要集中在2.5GHz和3.5GHz两个频段。北美地区主要选用2.5GHz频段,而欧洲地区则主要选用3.5GHz频段。在欧洲市场,拥有3.5GHz无线接入经营许可证的运营商,已经开始提供商用网络。(1)国内的标准进展国内很多运营

8、商自2000年以来,对LMDS开展了许多技术试验,但国家并没有正式为LMDS分配频率,而首先规划的是3.5GHz频段。我国无线电管理局在3.5GHz频段分配了30MHz2的带宽用于固定无线接入,以满足对无线接入的紧迫需求。为了促进3.5GHz无线接入在我国市场的有序发展,2001年8月27日信息产业部正式颁布了YD/T 1158-2001 接入网技术要求3.5GHz固定无线接入,并于颁布之日起实施。(2)国外的标准进展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和IEEE 802.16,目前也正在制订无线接入的相关标准。根据欧洲的频率规划(CEPT 14-03和CEPT 12-08),ETSI传输复用委员会(

9、TM)对3GHz-11GHz的点到多点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提的要求,主要是针对无线收发设备、系统性能等进行了规定,但没有规定空中接口的具体协议。其中包括:EN 301 021 的TDMA系统要求;EN 301 253 的FH-CDMA系统要求;EN 301 124 的DS-CDMA系统要求;EN 301 080 的FDMA系统要求。ETSI的工作开展较早,但是并没有去规范空中接口。IEEE 802.16工作组的重点则是制订统一的空中接口规范。它下设的任务3组和4组的工作重点分别包括:TG3的2GHz-11GHz的物理层和 MAC层规范;TG4的免许可的2GHz-11GHz的物理层和 MAC层规范。

10、802.16是新成立的工作组,它致力于制订统一的空中接口标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提案,但还没有正式通过3.5GHz频段的无线接入标准。(3)标准内容在YD/T 1158-2001接入网技术要求3.5GHz固定无线接入标准中,主要规定了FDD双工方式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参考模型、功能要求、工作频段和波道配置、接口要求、无线收发设备要求、性能要求、网管功能要求以及供电、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3.5GHz固定无线接入采用一种点到多点的结构,其主要系统构成一般包括中心站、终端站和网管系统三大部分。在参考模型中描述了它们在网络中的相对位置和各部分的功能,通过4个接口对3.5G

11、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进行了界定。工作频段和波道配置,遵循我国频率管制部门的规划,上下行各分配了30MHz的频率,可以采用四种信道间隔,分别为:1.75MHz、3.5MHz、7MHz、14MHz。对于系统的SNI接口和UNI接口,标准规定可以在电路型接口、Ethernet接口和ATM等接口类型中任选一种。网管接口规定必须采用SNMPV2协议。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不限制空中接口的实现方式,对空中接口协议栈暂时不进行规定。对于固定无线接入,目前没有统一的空中无线接口标准,而且目前并不存在不同厂商的中心站和终端站互通的可能性,因此没有规范空中接口。按照实现方式的不同,该标准规范了TDMA、DS-CDM

12、A和FH-CDMA三种多址方式的系统。对于调制方式没有进行规定,但建议系统应采用频谱利用率高的调制方式。无线收发设备规定了发射功率和功率容限、发射频谱、杂散发射、同信道干扰、邻信道干扰和接收机动态范围等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参照ETSI的相关标准进行制订。对系统性能则是根据ITU相关的无线接入系统性能指标和我国已经颁布的接入网性能指标进行了规定。另外,标准还对系统可用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网管功能等进行了规定。43.5GHz固定无线接入设备市场前景通过近年的试验和运营,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初步证明宽带固定无线接入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应用前景令人乐观。已经证明3.5GHz 系统技术比较

13、成熟,设备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商业运营的要求,因此,此技术是一个经济、高效、快速、理想的接入手段。其优点主要表现在:3.5GHz系统能够作为综合的业务平台,可提供基于 IP平台的数据和多媒体等接入业务,包括Internet接入业务(www浏览、E-mail、高速文件传送等)、局域网互联业务、虚拟专用网VPN业务、传输电路业务和增值业务(支持各种流媒体业务,如VOD、电视会议、远程教育)。此外,3.5GHz系统具有启动资金小、服务速度快、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扩容灵活、业务接口多、运维成本低等优势。目前市场上出现的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设备基本都支持动态带宽分配。而且3.5G固定无线接入

14、系统可以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口,根据不同运营商的不同需求配置,为运营商开展综合业务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在中心站至少能提供V5、ATM、E1、以太网10BASE-T/100BASE-X接口中一种,在终端站至少能提供ISDN、POTS、以太网10BASE-T以及E1接口中的一种。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将3.5GHz固定无线接入设备分成四类:面向分组数据接入的产品、面向语音数据一体化的产品、面向高速专线数据接入的产品和面向综合业务技术的产品。目前出现在市场上的相关产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设备是电路型;第二类设备是混合型设备;第三类设备是IP型。各种设备的峰值带宽与可用频率资源及所采用的调制方式有关。在技术选择上可根据业务需求、投资回报率及市场竞争的需要来决定。目前国内能够提供3.5GHz固定无线接入设备的厂商包括大唐、中兴、马可尼、运通、金峰、地杰等10多家厂商。可以预料,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电信市场竞争日益走向深入,3.5GHz固定无线接入等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参考文献1) 黄涛,刘道生,3.5GHz宽带接入技术分析,移动通信在线,2003 2) 樊永军,3.5GHz无线接入系统技术及应用,西部通信,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