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中和反应 (1)定义: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酸电离产生的H+和碱电离产生的OH-反应生成H2O。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OH-=H2O。 2.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能量叫中和热。 (2)注意:稀溶液:是指存在大量水的溶液。量的标准:必须是生成1 mol水。 (3)对于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生成可溶性盐的反应,中和热基本上是相等的,表示为:H+(aq)+OH-(aq)=H2O(l)H=-57.3 kJmol-1。,目标导航,预
2、习导引,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实验目的: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体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实验原理:通过测量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中和热。 (3)实验仪器装置。 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50 mL量筒(2个)。,目标导航,预习导引,(4)实验测量数据。 初始温度(t1) 用一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测量其 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测量其温度,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1。 终止温度(t2) 把套有盖
3、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录终止温度为t2。 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目标导航,预习导引,(5)实验数据处理。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稀溶液,其密度近似地认为都是1 gcm-3,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该实验中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0.418(t2-t1) kJ,中和热为_。,目标导航,预习导引,深度思考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
4、出的热量。() (2)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 (3)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所释放的能量叫做中和热。 () (4)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H=-57.3 kJmol-1。 () 答案:(1)(2)(3)(4),迁移应用,典题例解,一,二,知识精要,一、中和热的理解 1.定义 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所释放的热量为中和热。 2.对中和热的理解 (1)定义中的“稀溶液”一般是指酸、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小于或等于1 molL-1的溶液,因为溶液混合时会产生溶解热效应而影响中和
5、热的测定。 (2)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实验测得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是指强酸、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时的中和热,有弱酸或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实验测出的中和热一般低于57.3 kJmol-1,因为弱电解质在反应中会继续电离,电离时要吸热。,迁移应用,典题例解,一,二,知识精要,(3)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4)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的表示: H+(aq)+OH-(aq)= H2O(l)H=-57.3 kJmol-1 (
6、5)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就以生成1 mol H2O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如:,迁移应用,典题例解,一,二,知识精要,【例1】 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7.3 kJmol-1,又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其焓变H1、H2、H3的关系是() A.H1H2H3B.H1H2D.H1H3H2 解析:因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时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
7、故与相同物质的量的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Q(浓硫酸)Q(稀硝酸)Q(稀醋酸),又因放热反应中,H为负值,即H=-Q,故H2H3H1,因而选D。 答案:D,迁移应用,典题例解,一,二,知识精要,迁移应用,典题例解,一,二,知识精要,含有11.2 g KOH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1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解析: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H2O(l)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故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 mol H2O(l)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答案为D。 答案:D,迁移应用,典题例解,思考
8、探究,一,二,知识精要,二、中和热的测定 1.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步骤,迁移应用,典题例解,思考探究,一,二,知识精要,2.实验关键和应当注意的细节,迁移应用,典题例解,一,二,思考探究,知识精要,1.测量盐酸温度的温度计在测NaOH溶液温度之前用水冲洗干净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测量盐酸温度的温度计上沾有少量盐酸,如果不用水冲洗干净,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时,少量盐酸与NaOH反应放热,使测得的温度高于NaOH溶液的实际温度。 2.酸、碱溶液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答案: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减少热量损失,若动作迟缓,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迁移应
9、用,典题例解,一,二,思考探究,知识精要,3.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是NaOH过量?若用HCl过量行吗? 答案:为了保证50 mL、0.50 molL-1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50 mL、0.55 molL-1 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也能达到目的。 4.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让NaOH和盐酸尽可能地完全反应并且使反应产生的热量均匀传递,保证测量的温度准确。,迁移应用,典题例解,一,二,思考探究,知识精要,【例2】 实验室用50 mL 0.5 molL-1盐酸、50 mL 0.5
10、5 molL-1 NaOH溶液和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迁移应用,典题例解,一,二,思考探究,知识精要,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 (2)经数据处理,t2-t1=3.4 ,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1计算。 (3)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H1,则H1和H的关系为:H1(填“”“”或“=”)H,理由是。,迁移应用,典题例解,一,二,思考探究,知识精要,解析:(
11、1)对于本实验,让氢氧化钠和盐酸尽可能地完全反应是减小误差的一个方面,所以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动(以防将温度计损坏);做好保温工作是减小误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选用铜丝搅拌棒会散热较快,热量损失多。 (2)H=-100 g4.1810-3 kJ(g)-13.4 0.025 mol-56.8 kJmol-1。 (3)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后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所以H1H。 答案:(1)上下搅动铜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2)-56.8 kJmol-1 (3)NH3H2O电离吸热,迁移应用,典题例解,一,二,思考探究,知识精要,实验室进行中和
12、热的测定实验时除需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外,其他所用的仪器和试剂均正确的一组是() A.0.50 molL-1盐酸,0.50 molL-1 NaOH溶液,100 mL量筒1个 B.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100 mL量筒2个 C.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50 mL量筒1个 D.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50 mL量筒2个 解析:本实验中为了保证0.50 molL-1的盐酸完全被中和,采用0.55 molL-1 NaOH溶液,使碱稍过量,故A项不符
13、合;所需酸、碱量均为50 mL,故B项不符合;酸、碱分别用不同的量筒量取,故C项不符合。 答案:D,思悟升华,案例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思悟升华,案例探究,(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14、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思悟升华,案例探究,审题: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准确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因此必须减小热量损失。中和热是测定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反应无论生成多少水,计算结果均 要转化为生成1 mol水所放出的热量。 解析:(1)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所用装置必须保温、绝热且可使体系温度尽快达到一致,故缺少的仪器应为环形玻璃搅拌棒。(2)碎泡沫塑料的作用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不盖硬纸板会损失部分热量,故所测结果偏低。(4)由中和热概念可知,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水为标准的,而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热爱教育的核心要素
-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及防控策略
- 小学生文明公约课件
- 2025年呼和浩特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答案
- 小学生数学问题课件视频
- 中班爱护耳朵健康
- 2025年钦州道路旅客运输资格证从业考试
- 节后复工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 DB3201∕T 1151-2023 河道水系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
- 单位办公室管理课件
- 蔬菜采购技巧培训课件
- 腹膜透析健康宣教说课课件
- 急性淋巴结炎的护理查房
- 2024届上海市风华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查房课件
- 昌平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 北京开放大学《现代管理专题》终结性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中广核中山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实验室上岗证样本
- 动脉采血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 糖尿病并发症筛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