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MR诊断_第1页
前列腺癌的MR诊断_第2页
前列腺癌的MR诊断_第3页
前列腺癌的MR诊断_第4页
前列腺癌的MR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列腺癌的MR诊断,前列腺的解剖结构,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大的附属性腺。 前列腺大小约为4cm3cmX2cm,质量为1620。 位于膀胱颈的下方,尿生殖膈的上方,其形状与栗子相似。,前列腺主要是由平滑肌纤维和腺体组织组成。 前列腺表面覆盖有两层被膜,内层称前列腺囊 ,外层称前列腺筋膜。,病理分型,90%以上前列腺癌为腺癌 其它还包括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前列腺MRI 扫描技术,平扫:常规T1WI T2WI STIR 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DWI)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MR扫描前准备,保证检查时直肠内清洁 扫描前适度饮水,保持膀胱中度充盈,检查禁忌证,体内有心脏起搏器者 体内金

2、属异物,弹片,金属假体,动脉瘤银夹结扎术 危重病人 幽闭恐惧症患者,正常前列腺的MRI平扫表现,中央带及移行带T1T2中等信号。 外周带长T1长T2信号。 横轴位是观察前列腺最佳的位置,冠状位和矢状位T2WI: 显示前列腺尖部及膀胱与前列腺的关系,前列腺癌的MR平扫表现,T1WI像前列腺癌组织与正常的前列腺信号相近,难以显示肿瘤。 T2WI像PC表现为周边带的高信号区内出现低信号病灶。,MRI平扫检查的局限性,分期的准确性与诊断者的经验有关 56%-93% 判断腺体内肿瘤的位置和范围不准确 对外周带的肿瘤敏感性高(78%),特异性差(55%) 对局限于中央腺体内的肿瘤不易诊断 诊断的假阳性率高

3、 活检后出血 治疗后反应 前列腺炎,周边带高信号区内出现低信号病灶,除了PC之外: 正常人周边带内纤维组织分布不均时,纤维组织较多的部位 慢性前列腺炎、增生 前列腺活检后出血 前列腺切除术后 中央带的PC侵袭周边带 放疗后,MR新技术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DWI)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MRI动态增强原理及诊断价值,揭示活体前列腺的血流动力学 动态强化方式反映了前列腺各部分的血流变化 正常外周带的微血管密度值明显低于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 注射剂量 0.2 mmol / kg体重 注射速度 2.5 ml /s 注药前扫描一次 注药完

4、毕后立刻开始无间隔扫描,持续约5min,方法,流入型 信号强度增高后持续增高 平台型 信号强度增高后出现平台期 流出型 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 前列腺癌多见于流出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前列腺癌MR,前列腺癌强化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前列腺增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弥散加权成像原理及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DWI能检测活体组织水分子的扩散运动 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细胞密度 细胞外间隙大小 大分子蛋白含量,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腺泡沿着尿道呈放射状分布,腺体和腺管结构丰富,水分子运动自由度较高,ADC值也相应较高。 在肿瘤区域,细胞密度增大、高核浆和细胞外水减少比可

5、能会对分子扩散造成影响,从而使ADC值下降,图像表现为高信号。,DWI,T2WI,ADC,中央腺体前列腺癌与BPH鉴别,T2WI,DWI,ADC,治疗后的病灶监测,有利于转移灶的检出,1H-MRS诊断原理及价值,前列腺波谱的代谢产物,枸橼酸盐(citrate,Cit)Cit是精液的主要成分,由前列腺上 皮细胞分泌并在腺管内浓缩,BPH时,腺上皮增生致Cit 分泌增多,PCa时腺上皮细胞破坏致Cit减少。位于 2.6-2.7ppm处。 胆碱( choline,Cho )Cho与细胞膜的合成及降解有关,BPH和PCa时,细胞膜增生加快,Cho升高,BPH时Cho升高幅度小, PCa时Cho升高明显

6、。位于 3.25ppm处。 肌酸(creatine,Cre)Cre参与能量代谢,在正常、BPH及Pca 时变 化 不大。位于 3.05ppm处。 目前国际上多使用Cho+Cre/Cit比值来反映前列腺代谢情况。,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无创地反映体内的代谢信息,1H-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判断肿瘤的特性 肿瘤定位及范围 肿瘤的恶性程度 观察治疗后反应 治疗反应的时间曲线 治疗反应的机制 提高诊断的特异性,正常前列腺的1H-MRS表现,前列腺癌的MRS诊断标准,癌区表现为Cit峰降低,(Cho+Cre)峰显著升高,(Cho+Cre)Ci

7、t的均值为(1.94土1.43); 非癌区表现为cit峰高,(Cho+Cre)峰低,(Cho+Cre)Cit的均值为(0.93土0.28),Kurhanewicz标准,Kurhanewicz等人提出,所有前列腺癌(Cho+Cre)/Cit值均大于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在外周带正常值上基础上升高2倍标准差,即0.75为可能为癌,大于正常比值3倍标准差,即0.86肯定为癌。,前列腺癌的1H-MRS表现,中央腺体Pca的1H-MRS表现,放化疗后疗效监测,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4年,近期PSA值升高,治疗半月后,PSA值,16ug/L,2.5ug/L,良性前列腺增生的1H-MRS表现,外周带,中央腺体,MR

8、S可见正常Cit峰,Cho峰不高或轻度升高,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突破包膜 神经血管束侵犯 精囊侵犯 膀胱侵犯 直肠侵犯 淋巴结转移 骨转移 分期决定治疗,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突破包膜,肿瘤与包膜关系密切 包膜增厚、不规则、局限性突出 前列腺癌灶生长进入周围脂肪,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神经血管束侵犯,病灶突破包膜后发生 神经血管束的局限性不对称增粗 外周带后外侧的肿瘤生长更容易发生 T1WI显示较好,右侧NVB受侵,正常NVB,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精囊侵犯,前列腺精囊角的消失 精囊腺局限性低信号、壁增厚 冠状和矢状位图像对显示精囊 基底部的侵犯效果好,正常精囊腺T2WI M

9、/26Y,精囊腺受侵处T2WI高信号消失,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膀胱侵犯,前列腺与膀胱壁连接紧密 局部膀胱壁破坏,肿块形成,正常前列腺,前列腺癌侵犯膀胱,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直肠侵犯,直肠前与前列腺之间有软组织肿块影 发生机率较低 直肠前脂肪间隙消失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侵犯,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淋巴结转移,多数发生在盆腔,沿髂血管旁分布 一般最小径大于1到1.5cm的淋巴结可 诊断淋巴结转移 轴位压脂T2WI显示转移淋巴结效果较好 DWI的应用,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骨转移,特异性高 T1WI 上在正常高信号的骨髓内出现 不规则边缘清晰的低信号 对应压脂T2WI上病变呈异常高信

10、号,T1WI,T2WI,MR平扫没有发现具体病灶,电切前列腺右份时病理示Pca,前列腺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影前列腺包膜完整,前列腺包膜不完整 可见周围组织侵犯,前列腺原发肿瘤伴有淋巴结转移和/或骨转移,中央腺体Pca的MRI平扫表现,前列腺癌鉴别诊断,前列腺炎 (Prostatitis ) 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 发生在前列腺的少见病:肉瘤、转移瘤,前列腺炎,50岁以下男性最常见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的疾病 磁共振表现 急性期 前列腺弥漫性增大,磁共振表现 无特征性 慢性期 造成T2WI前列腺外周带信号减低 与前列腺癌鉴别

11、困难,T2WI,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BPH 半年后复查血清PSA正常,M/64Y 体检发现血清PSA值略增高,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体积在40岁以后开始加速增长 50岁以上男性约有50%患BPH,T1WI 前列腺体积增大,信号均匀,轮廓光整,两侧对称 T2WI 前列腺各经线增大,周围带变、前纤维肌肉基质变薄甚至消失,T2WI,T1WI,T2WI,T2WI,前列腺结节样增生易误诊为前列腺癌,前列腺肉瘤,临床上特点明显 发病率低,多发生在中青年或儿童 PSA水平一般不高 瘤体增大明显 早期转移,M/44Y 排尿困难伴尿痛20余天,梭形细胞肉瘤,小结,前列腺癌好发于外周带。 PSA正常值0 4.0 ng/ml 10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