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郑人买履,韩非子,寓言,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夸张、讽喻等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给人以劝诫作用。 (简言之:通过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 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亡羊补牢,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战国末年著名的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
2、。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他“为人口吃,不能说道,而善著书”。他和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而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于是他转而埋头著述之中。韩非写了孤愤说难说林内外储说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叹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公元前234年,秦因此急忙发兵攻韩,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本篇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简介,履 欲 遂 先自度其足 w 吾忘持度 宁信
3、度,l y su du,d nng d,你能读准吗?,一、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和感情,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 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全文,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还要表现别人问话时的应表现出的疑惑之情。,1、这则寓言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述故事大意。 2、找出你认为重要的或者难理解的字词句来考考大家。,二、再读课文,理解文意,郑
4、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du,量长短,l,鞋子,散集,到去,量好的尺码,宁可,用,同“座”,座位,指量好的尺码,同“返”,返回,集市,终于,说说红字的意思,反馈交流,指鞋,等到,等到,坐,同“座”,座位 这是一种古文通假现象。在战国末期,还没有表示“座位”这个意思的“座”字,就借用同音字“坐”来代 替,直至后来有了“座”字为止。这就叫通假(借)现象。其中,“坐”就叫做“座”的通假字,“座”为本字。 注意:通假字要读本字的音,解释为本字的意思。
5、,1、认识通假字,文言积累,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坐通“座”,座位),(反通“返”,返回),(1) 至之市 (2)而忘操之 (3)何不试之以足 (4)而置之其坐 (5)反归去之 (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动词,到去),(代词,指“鞋”),(连词,表示承接),(连词,表示转折),虚词:一词多义,之,而,(代词,指量好的尺码),(代词,指量好的尺码),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而忘操之。 3.吾忘持度。 4.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5.宁信度,无自信也。,三、品读课文,理解寓意,1
6、、你学了这则寓言有何感受? 2、作者讲这个故事时,对郑人持有什么态度?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3、作者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墨守成规,固执,迂腐,愚蠢,可笑),郑人买履的故事蕴含着一个什么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人。 现实意义: 1、故事中的郑人墨守成规,做事不懂得变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灵活一些,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要注重实际,学会根据现实想办法的道理。 2、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3、做事情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要看到事情的变化
7、,然后根据事情的变化情况来选择做事的方法。,当堂练习:,一、解释下面红色字的含义 1、先自度其足 2、宁信度 3、及反,市罢 4、遂不得履 5、至之市 6、而忘操之 7、何不试之以足,二、翻译下列句子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三、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布 置 作 业,1.背诵、默写、翻译郑人买履 2.预习、背诵刻舟求剑,刻舟求剑,吕氏春秋,自学提纲:(15分钟左右),1、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 3、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语,翻译课文。 4、三读课文,思考: a、船靠岸以后,楚人没捞到剑可能
8、会想些什么? b、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 c、如果你是和他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 到整个情景想对楚人说些什么? 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吕不韦,战国末期政治家。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千。 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吕不韦使其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作者作品简介:,涉 遽 契 矣 若,sh,j,q,y,ru,你能读准吗?,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刻舟求剑 楚人
9、/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 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 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是吾剑之所从坠。”,楚人: 不慌不忙 十分自信,3、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语,翻译课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渡水,j立即,从,糊涂,q雕刻,那,他的,这儿,助词,不译,雕刻记号的地方,到,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 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0、1、船靠岸以后,楚人没捞到剑可能会 想些什么? 2、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 3 、如果你是和他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 到整个情景想对楚人说些什么?,三读课文,回答问题:,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懂得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 现实意义: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寓意:,课堂练习:,一、解释加红色词的意思: 遽契其舟 不亦惑乎 是吾剑之所从坠 二、翻译句子: -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三、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
11、启示?,作业,1.熟背并默写刻舟求剑。 2.完成课后练习。,自学提纲: 1、这两则寓意有什么共同的寓意? 2、在揭示寓意的方法上有何不同,共同的寓意: 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写法评析: 郑人买履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的讽刺效果大大增强。 刻舟求剑通过对比、反问揭示其错误实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对比议论发人深省。,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下列练习 1、郑人买履选自_,作者_,_(朝代)人。 2给下列字注音。履( ) 宁( ) 3解释字词。 (1)履( )(2)操( ) (3)宁( )(4)罢
12、( ) 4翻译下列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 宁信度,无自信也。_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当堂训练,答案削足适履 如履薄冰 履险如夷,当堂训练,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作业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编者是_。 2为下列字注音。 坠( ) 遽( ) 契( ) 3解释下列词语。 涉( ) 是( ) 遽( ) 求( ) 4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遽契其舟( ) 5翻译句子。 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_ 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当堂训练,7、读句子,回答问题。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这个郑人自己去集市上买鞋,却先要量好自己的尺码。这个“多此一举”的行为反映了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招聘2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果蔬茶产业扶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运输合同简单10篇
- 2025福建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江苏盐城选聘物业管理营商环境体验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高三生物月考模拟试题及解析
- 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 城市控制爆破合同6篇
- 小学语文课本古诗词注释与解读
- 六年级作文教学案例分析与指导
- 支付外包管理办法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第一章)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讲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热力学发展史概述讲课稿
- 教学配套课件:二维动态图形设计基础
- 预防电信诈骗网络诈骗
- 督脉灸参考课件
- 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四套)
- 建筑节能-课件
- Unit5DevelopingideasThesecretlanguageofplants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公共建筑工程使用说明书
- 2022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