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部高空作业课件_第1页
安监部高空作业课件_第2页
安监部高空作业课件_第3页
安监部高空作业课件_第4页
安监部高空作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空作业安全培训,、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现场施工上部搭设脚手架、吊运物料、地面上的人员搬运材料、制作钢筋,或外墙装修下面打底抹灰、上面进行面层装饰等等,都是施工现场的交叉作业。交叉作业中,若高处作业不慎碰掉物料,失手掉下工具或吊运物体散落,都可能砸到下面的作业人员,发生物体打击伤亡事故。,上下交叉作业,中间设置安全防护层,上下交叉作业,中间没有安全防护层,三、高处作业的危害, 高处坠落事故:在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中,如果未防护,防护不好或作业不当都可能发生人或物的坠落。人从高处坠落的事故,称为高处坠落事故。 物体打击事故:物体从高

2、处坠落砸着下面的人事故,称为物体打击事故。,【高处作业事故的类型】,从上表可以看出,坠落事件非常快,根本没有时间给作业者作出反应,所以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五、高处作业基本要求,一禁止 七检查 十守则,一禁止,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需体检合格,凡患有高处作业禁忌病者和惧怕高空的心理或精神障碍者,禁止参加高处作业。,七检查,进行高处作业前,必须详细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安全,如有危险,应立即向主管或安监人员报告,在问题未解决之前,不得进行作业。检查内容是: 、作业区域是否有孔洞,是否有危险的临空面? 、若上层有人作业,是否有可靠的隔离措施? 、周围是否有坠落物与行走障碍物? 、是否有安全通道与脚手架等

3、安全设施? 、光线或照明是否充分? 、作业区域周围是否有带电体? 、是否还有其他危险源?,十守则,为防止坠落,高处作业时,您自始至终必须遵守: 、衣着灵便,安全帽、安全带(绳)、防滑鞋等防护用品齐全并正确使用。 、您垂直攀登上下时,必须使用安全自锁器或速差自控器作防护保险。 、您水平行走,且又无可靠的扶持物帮助您保持平衡时,您必须使用水平安全绳。 、登高前作业前,应清理鞋底可能沾有的油脂或泥土。霜、雪天要先清扫作业场所的霜雪并采取防潮措施。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天气时,必须停止露天高处作业。,、凡是在安全设施不完善的地点作业,您一定记住必须先栓好安全带(绳)后再工作。且安全带只能栓在上方牢固

4、的构件上,不能栓在自身施工的构件上。 、使用撬杆、扳手类工具用力作业时,只能单手用力,另一只手抓牢坚固的物件,切不可双手用力,以防意外。 、不得站在防护栏杆外作业,不得坐在临空面边缘及上方无可靠隔离层的地方或骑在栏杆上休息、逗留,不得借栏杆、脚手架起吊重物。 、在石棉瓦等轻型简易结构的屋顶上作业时,必须放置作业踏板方可作业。,(9)、不得坐在临空面边缘及上方没有可靠隔离层的地方或骑坐在栏杆上休息、逗留。(10)、在带电体附近进行高处作业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下表的要求:,六、个人安全防护(安全三宝),进入施工现场,首先个人的安全防护非常重要,只有个人的安全防护到位了,才能更好的进行

5、施工作业,要求:,1、安全帽,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 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帽要符合国家标准(GB2811-81)。 选用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其上有“安鉴”标志的安全帽。 使用安全帽前先检查帽壳是否破损,有无合格衬带,下颌带是否齐全,如果不符合要求立即更换。 调整好帽箍、系好下颌带。,下颌带,安全帽的构造,安全帽的防护作用,在施工现场,意外的坠落物伤及人体的事故时有发生。坠落物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由加速度冲击力引起。冲击事故一旦发生,受伤部位概率最大的首先是头部。头部是人体神经中枢所在,其头盖骨最薄处仅2mm左右。头部一旦受外力冲击,就可能引起脑震荡、颅内出血、脑膜挫伤、颅骨损伤等严重伤害,从而造成人

6、体机能障碍,轻则致残,重则危及生命。所以,对作业场所内工作人员的头部必须加以保护,而头部防护的重要用品就是安全帽,*,12,安全帽的选择,以上介绍,为我们选择安全帽提供了依据,但在实际选择过程中不可能一一验证。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检查“三证”。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凡是在我国国内生产销售的PPE,按规定应具备以上证书。 检查标识。检查永久性标识和产品说明是否齐全、准确。另外重要一点:安全帽属于国家劳动防护产品,应该具有“安全防护”的盾牌标识。 检查产品做工。合格的产品做工较细,不会有毛边,质地均匀。,特种劳动防护产品的鉴定证书示例,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标识,合格产品的

7、做工细致,13,必须戴正安全帽,如果戴歪了,一旦头部受到物体打击,就不能减轻对头部的伤害。 必须系好下颏带。如果没有系好下颏带,一旦发生坠落或物体打击,安全帽就会离开头部,这样起不到保护作用,或达不到最佳效果。 安全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要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如果发现帽壳与帽衬有异常损伤、裂痕等现象,就不能再使用,而应当更换新的安全帽。,必须系好下颏带,看我帽帽用途多多,2、安全带,17,安全带常识,在基准面2米以上作业须系安全带。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当单独使用3 m以上长绳时,应考虑补充措施,如在绳上加缓冲器、自锁钩或速差式自控器等。 要经常检查安全带缝制部分和挂钩部分,

8、发现断裂或磨损,要及时修理或更换。,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或发生坠落后将作业人员安全悬挂的防护装备。,常识:自我保护意识,行走过程中,保证至少有一个钩子系挂 到达作业地点,必须两个钩子全部系挂,100%系挂,防坠落保护措施,七、高空作业的监督要点,正确佩戴和系挂安全带图片,错误佩戴和系挂安全带图片,3、安全网,1)安全网的防护作用 安全网用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或物体坠落,避免或减轻坠落伤亡或落物伤人。它对高处作业人员和作业面有整体防护功能。,2)安全网构造说明 安全网的结构是由网体、边绳、系绳等组成。网体是由单丝线、绳等经编织(手工编织或机编织)而成,为安全网的主体。边绳是沿网体边缘与网体连接

9、的绳,有固定安全网形状和加强抗冲力的作用。系绳是把安全网固定在支撑物(架上)的绳。为了增加安全网的强度,还可以在安全网(平网)的网体中有规则地穿些筋绳。, 要选用有合格证的安全网(安全平网和安全立网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安全网的规定)。 安全网若有破损、老化应及时更换。 安全网与架体连接不宜绷得太紧,系结点要沿边分布均匀、绑牢。 立网不得作为平网使用。 立网必须选用密目式安全网(产品应符合国标密目式安全立网的规定)。,3)安全网的类型,4)安全网使用注意事项,密目式安全立网,平网,安全网分为平网、立网和密目式安全立网。立网的安置垂直于水平面,用来围住作业面挡住人或物坠落,平网的安置平面或平行于水平

10、面或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用来接住坠落的人或物。安全平网和安全立网的网眼一般为(3030)(8080)mm2(俗称大眼网),一般采用维纶、锦纶、高强丝或其他耐候性不低于上述几种材料的原材料。,立网不能做平网用。平网边绳断裂强力不得小于7000N;立网边绳断裂强力不得小于3000N。每张安全网重量一般不宜超过15kg。,密目安全网:,每100CM2的面积大于2000目。 两项试验: 1、贯穿试验:安全网与地面30拉直固定,钢管(483.5)5KG重,3M高自由下落,不穿为合格。 2、冲击试验:安全网水平放置,固定拉紧。在网中心上方1.5M处,100KG重的砂袋自由落下,网边撕裂长度小于200MM为

11、合格。,注意事项:,未系安全带 三人坠落把命丧 某年2月20日上午,某厂安装主厂房屋面板,5名工作班成员高处作业均未系安全带,在推动钢板过程中,因两侧用力不均,其中一侧3人坠落死亡。,【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未安装安全绳,及没有系安全带;2.未按规定先固定、再翻板的方法施工,而是采用平推钢板方法。 3.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 4.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高处不系安全带 工作人员把命丧 某年6月12日上午,某厂2名作业人员周某和王某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在进行起重挂钩作业

12、时,失去平衡同时跌落,周某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坠落后被悬挂在半空;王某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从标高24m坠落至5m的吹灰管道上,抢救无效死亡。,临边作业,【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作业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2.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 3.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10.2网架除尘事故 2011年10月02日早上09:55,惠州市某清洗公司施工队伍在进行网架除尘清理施工时,施工负责人妻子肖某爬至天网架,安全帽未系下颌带同时未系安全带在高处行走,由网架坠落至4米高的基准面,导致头部重伤和腰

13、部多处骨折。,【原因及存在问题】1、安全帽没有系下颌带,未正确佩戴; 2、高处作业未安装安全绳,进入高处人员未系安全带;3、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 4、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上海朋泰鞋材厂标准厂房工程工地由上海天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其中钢结构工程由上海玉树钢结构有限公司施工。2004年10月23日10:30时左右,一职工在5号厂房钢结构屋面铺设彩钢复合板时,从7米左右高处坠落,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未安装安全绳,及没有系安全带;2.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 3.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次没事并不代表真的安全!,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