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比较 探究(第三课时)一导入展示你知道“诗鬼”是谁吗?(李贺)他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独领一代风骚。他以大胆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他的描写音乐的佳作李凭箜篌引。二检查预习情况,解决生字词1. 作者简介(投影展示)李贺( 790 816)字,河南福昌人。郡望陇西,家居福昌之昌谷,因称李昌谷。其父名晋肃, “晋”、“进”同音,故因避父讳不得考进士,仅任奉郎小官,愤懑不得志。其诗多感进伤逝之作,或寄情天国,或幻念鬼境,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尤擅乐府歌行, 词采瑰丽, 意境奇特, 富浪漫色彩。 绝句多抒写不平之感,笔意超纵。 有李长吉歌
2、诗,全唐诗存诗五卷。 (长吉诗鬼)“引”和“行”一样,是一种比较自由的诗歌体裁,章无定句,句无定言。据考证,李贺这首诗写在公元811 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郞。诗中所歌颂的李凭属梨园子弟,箜篌弹得很出名,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在当年是个当红的明星。李贺的赞颂当不是虚言。2、检查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 (多媒体投影)箜篌 (kng h u) 颓( tu ) 女娲( w)神妪 ( y) 凝云( nng)融 (r ng)瘦( shu ) 蛟舞( ji o )倚 y啼竹( t )三自主学习1. 听读课文(配乐),注意字词的读音。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重音、停顿。3. 学生个别朗
3、读,边读边结合注释,疏通诗意,理解诗歌的内容。4. 齐读课文,读出韵味和气势。5. 再读课文, 依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自己的语言解说全诗内容。 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文中。启思:在刚才自学的过程中你是不是发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提出来,看看我们大家能不能帮助你解决?学生质疑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6. 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背诵全诗。四、合作学习,鉴赏诗歌诵读全诗,品味赏析。给学生几分钟的诵读思考时间,然后结合诗句谈感受。提示:可以鉴赏语言、意境,也可以鉴赏艺术特色、思想感情等。用“我喜欢因为” 的句式谈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解说理由。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地开展审美鉴赏活动。教师鼓励
4、有创造性的见解。,在鉴赏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依据课堂实际, 灵活处理,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预设的问题):1. 诗人李贺怎么描写音乐呢?这些描写音乐的句子触动你的是哪一句?它怎么打动了你?示例 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启思:为什么用玉碎摹写音乐?你听过凤凰的叫声吗?诗人为什么要拿这种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来写音乐呢?箜篌音响效果是太强烈了,连昆山之玉都被震荡得碎了。在这里,诗人为什么不用“鸣”字,而用“叫”字?明确:没有,因为现实世界本没有凤凰,它只存活在神话传说中。虽然没有这种鸟,自然也没有这种鸟叫的声音,但它是
5、百鸟之王啊,我们就可以把所有鸟叫的美好的声音添加到它身上,让它无与伦比。这一句是以声写声。示例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启思:“石破天惊逗秋雨”,为什么不是“下”秋雨呢?点拨:连秋雨都逗引下来了,应该是不由自主,其实是心甘情愿,音乐太迷人。,2假设李凭去参加cctv综艺大 观演奏会,你能替策划人设计本次演出吗?要求有时间、地点、人物。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你能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吗?明确:时间:高秋;地点:中国;乐器:箜篌(吴丝蜀桐);演奏者:李凭观众:江娥、素女、云、紫皇、女娲、神妪、老鱼、瘦蛟、吴质、寒兔、十二门的百姓。江娥,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
6、 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素女,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紫皇,被音乐打动。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斜。神妪: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老鱼、瘦蛟,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翩翩起舞。吴质,彻夜不眠,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云,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谛听。 十二门的百姓: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3. 李凭的箜篌演奏具有 “惊天地, 泣鬼神” 的艺术力量, 你能说说 这首诗是怎
7、样表现 “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教师注意恰当引导与点评,适时做好提升。)要点提示:( 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五、比较鉴赏, 质疑探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较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的异同,提出质疑,进行分析交流和讨论,自由畅谈探究成果,并做好批注。如果学生没 有质疑,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的预设问题:1.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这两首诗描
8、写音乐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学生结合诗句认真思考,做好批注。教师巡回指导。)明确: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本诗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琵琶行 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为侧面烘托。琵琶行:以正面描写为主。李凭箜篌引:以侧面描写为主。风格迥异: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
9、伤。2. 分析比较琵琶行 李凭箜篌引侧面烘托的特点,哪一篇最好?(李凭箜篌引效果手法最好:好在丰富、玄妙、雄奇、瑰丽。丰富在几乎每一联都用了效果手法。 玄妙在不少效果手法同时又是或又可理解为比喻。雄奇是既气魄宏大又奇特诡谲。瑰丽是每一侧面描写都是典丽华美之象。总体而言,其效果叫惊天地,泣鬼神。)3、试比较琵琶行 李凭箜篌引运用比喻的异同。(注意:引导学生比较其在发挥比喻的好处,尤其是对表现音乐的好处方面的异同)。喻体都很美好, 都因量多而产生了叠加效应,使音乐的美好感觉格外浓郁。都发挥了比喻使难以言说者明晰的好处,即琵琶行通过鲜明的视觉画面,李凭箜篌引以人们熟悉的听觉、 视觉、触觉形象及典故传
10、达出难以说清的美妙音乐。白诗对乐声及其变化过程的比喻更为贴切, 发挥了比喻使事物特征更为鲜明生动的好处;李诗对音乐声、 音乐所含情感、音乐给人的感受作出超凡脱俗的比喻,发挥了比喻使习见说法出新意,给人新颖刺激的好处。琵琶行做得很好,使难以言说的、比较抽象的激越、沉重、婉转、幽微、高亢、凄厉等琵琶乐声,通过贴切的视觉画面鲜明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了。李凭箜篌引也大量运用了比喻,它以人们熟悉的听觉形象(如玉碎、凤叫)、视觉形象(如荷叶露珠、兰花绽放)触觉形象(如冷光、湿寒兔),或者人们熟悉的典故(如江娥啼竹、素女鼓瑟、女娲补天、吴刚月兔、神妪弹箜篌、瓠巴鼓琴而鱼跃)传达出了难以说清的箜篌美妙的音乐形象
11、。六检测点拨1. 填空:李凭箜篌引作者_, _代诗人, _,空山凝云颓不流 。女娲炼石补天处, 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李凭中国 弹箜篌()芙蓉泣露香兰笑(石破天惊逗秋雨() 露脚 斜飞湿寒兔(3. 赏析“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被称为“ _”。)4. “老鱼跳波瘦蛟舞”一句中的“老” “瘦”是否妥当,试分析。5. 诗中有一句起过渡作用,找出来,加以分析。6. 最后一句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写乐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点拨:1.李贺唐诗鬼吴丝蜀桐张高秋石破天惊逗秋雨2.(1) 京城,指长安(2) 形容乐声欢快(3) 引出(4) 露滴3.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12、“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声音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4.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龙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 这种别具匠心的形象描写, 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5.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 不但使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 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 承上启下, 比较自然的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6. 结末用
13、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把毛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 寄托着诗人的情思, 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七反思总结请以“我从(诗句)中,读出的李贺”句式,谈谈你印象中的李贺。(鼓励多人发言)小结:刚才通过交流我们对李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进行同题材诗歌写法的比较, 也可以作为我们日后进行同题材文学作品鉴赏的一个角度。通过比较阅读, 可以加深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结构层次、 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的理解,从而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八布置作业。1. 完成语文助学相关练习。2.选择你喜欢的语句,用散文的语言写出诗歌描写音乐的妙处。3. 以“我心目中的李贺”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贺诗歌及为人的解读。提示:可以借助网络,查阅资料,关键是要有自己的见解。板书设计:李凭箜篌引李贺白诗以正面描写为主平易感伤形象的比喻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 智能食用菌养殖技术与实施策略
- 高层建筑消防系统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分析
- 数据驱动的软件创新机制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 CUDA并行编程从入门到实战指南
- 体育康复课程体系创新设计与实践探索
-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防控与整改指南
- 跨境数据传输合规-洞察及研究
- 养老院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表
- 兼职律师执业管理办法
- 一年级看图写话(教学)课件
-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诊断与处理
- 直流屏原理-课件
- 加药设备安装 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表
- 岗位技能评定机考考场规则
- 尽职调查所用相关表格(全)
- 三基-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200题)练习
- 老年康养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参考范文
- 生物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枸杞采摘合同
- 涡流探伤仪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