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海南语文卷分析会_第1页
2014年高考海南语文卷分析会_第2页
2014年高考海南语文卷分析会_第3页
2014年高考海南语文卷分析会_第4页
2014年高考海南语文卷分析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年高考海南语文卷基本分析,2014年高考海南语文卷基本分析,一、试卷基本分析 二、考生答题及评卷基本情况 三、教学改进意见及建议,一、试卷基本分析,1.稳定性与创新性 2.需要提升的空间,试卷的稳定性,其一,题型的稳定性。 版块构成稳定; 题型具体表述大体一致。 其二,难度系数的稳定性。 考生的平均成绩与历年相比大体持平。 试卷的稳定性,既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又有利于考生备考应试,同时还可以通过历年比对发现教学与应试中的相关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与提高。,试卷的创新性,其一,注重文本的时效性。 其二,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其三,注重精神的引导性。,试卷需要提升的空间,其一、试题的客观性、准

2、确性仍有待提高 其二、试题的平衡性、科学性仍有待提高 其三、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仍有待提高,二、考生答题及评卷基本情况,1.考生分值情况基本分析 2.学生答题及教师评卷情况基本分析,1.考生分值情况基本分析,各分数段考生分布情况分析,从以上数据看出,我省2014年高考语文考生得分以75-89居多,其次为60-74分数段和90-99分数段。其中文科最高分为132分,理科最高分为128.5分(得分率分别为88%和85.67%)。考生语文成绩普遍有提升的空间,语文教育工作者当有作为。,1.考生分值情况基本分析,内容项得分率情况分析,(1)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因为对学生的语言文字概括能力有较

3、高要求,且多体现审美能力,因此得分率较低。 (2)名篇名句默写题得分率也较低,可见学生的日常积累的基本功有待于提高。 (3)作文在考生整个考试得分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超过了总分的得分率。当然,这并不表明考生的写作能力就已经达到相应的高度,而是和评卷的基本尺度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不能轻易判定学生作文离题,慎打五类卷等)。,2.学生答题及教师评卷情况基本分析,(1)第7题答题基本情况 总体上讲,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率并不太高,和去年相比还有一定程度下降。同时第1小题的平均分略低于第2小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有相当部分考生没有阅读原文,就题目想当然直接答题,因此能达到“信达雅”层面

4、的非常少。 其二,有部分考生直接照抄原文,或者做很少的改动。 其三,不少考生不能识别文言文中的被动语态,因此丢分。第2小题将“惧”定位为关键词,比较简单,因此导致平均分略高于第1小题。,2.学生答题及教师评卷情况基本分析(2)第8-9题答题及评卷基本情况,第8题得分率在45%左右,也有相当的提升空间。主要原因在于不少考生不能理解什么是“方法”,自然也不能做具体分析,因此失分明显。第9题属于对比分析,难度相对较大,但是得分率相比第8题稍高,主要在于评卷中以关键词为得分点。但是不少考生语言表达层次不清,影响得分。还有不少考生错别字比较明显,语句不通者不在少数。 由于试卷命制问题明显,层次清晰,因此

5、评卷难度不大。,2.学生答题及教师评卷情况基本分析(2)第10题答题及评卷基本情况,第10题属于古代诗词名句默写。由于题型略有变化,且回避了生僻字,因此得分率较去年略高。但是整体得分率并不高。答题情况大致有二:其一,识记不准确,有较多错填或者干脆不填的现象。其二,虽然命题者力避生僻字,但是仍然有不少考生写错别字,比如“直”中间少一横,错的比较多的还有“舳舻”、“旌”等字,体现学生基本功相对欠缺。 本题评卷比较刚性,为0误差值。但是从评卷质量看,由于对考生书写辨认的差异性,导致评卷无效率较高。个别评卷老师责任心也相对缺失。,2.学生答题及教师评卷情况基本分析(2)第11题答题及评卷基本情况,从考

6、生答题来看,空白卷很少。得分率较低的原因大致如下:其一,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分析。比如第2小题的问题是“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的好处”,有相当部分考生并没有结合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浅尝辄止,甚至是答非所问。其二,层次含混,内在逻辑性非常差。较少考生能够层次鲜明地将问题分析清楚,甚至是将前后两问混在一块。这种情况一方面导致得分率很低,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评卷的难度。其三,语言概括能力较差,不少考生话语啰嗦,却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其四,答非所问现象严重。其五,错字、病句现象严重。其六、书写潦草、辨认不清现象严重。,2.学生答题及教师评卷情况基本分析(2)第12题答题及评卷基本情况,第12题为实用类文本阅

7、读,仍为选做题。考生大部分选择了这一文体。得分率在50%左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少文体的答案就在文本之中,只要考生认真阅读,基本上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考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有这样几个:其一,概括能力较差,不少考生直接把原文的话语摘抄过来。其二,回答问题层次不清晰,甚至有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其三,全面性不够,往往在原文中找到一两点就打住,不能从全局来思考问题。其四,答非所问现象明显。其五,错字、病句现象严重。其六、书写潦草、辨认不清现象严重。 由于考生答题状况一般,再加上语言表述篇幅不小,因此评卷难度较大。,2.学生答题及教师评卷情况基本分析(2)第16题答题及评卷基本情况,本题为语言表述题,要

8、求做到语意连贯,表达简洁。由于前后都有相关提示,因此试题本身难度并不大。但是考生答卷并不特别令人满意。大致体现如下:其一,抛开文本本身,自说自话。其二,语句不通顺,不考虑上下文的衔接。其三、错字、病句现象严重。,2.学生答题及教师评卷情况基本分析(2)第17题答题及评卷基本情况,本题类似于看图作文,秉承去年的命题特点,却又强调其实用性。考生答题情况一般,呈现的主要问题有这样几点:其一,对构成要素把握不全面。其二,对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不到位。比如小组的工作和班级的工作不能区分开。其三,语言不简洁,层次不清晰。 评卷难度不大,但是由于主观性较强,因此评卷无效率较高。,2.学生答题及教师评卷

9、情况基本分析(2)第18题答题及评卷基本情况,考生答题的情况大致如下:其一,基本上都能够抓住材料来引出自己的观点,跑题、偏离题意的现象大大减少。但是还是有不少考生虽然和材料沾边,但是不能抓住要领。其二,考生的总体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少有读起来让人神清气爽的文字。虽然套仿网络用语的比例大大降低,但是程式化的语言却不在少数。其三,考生的总体书写质量堪忧,不少考生书写让人难以辨认,极大影响评卷速度与质量。其四,存在少部分学生直接抄材料的现象。有些是将材料全盘拿来,还有少部分考生将材料直接肢解到作文中,具有较大的隐蔽性。 从评卷本身来看,由于作文命题过于开放,导致评卷老师之间的分歧也比较大,因此评卷的无

10、效率较高,达到10%以上。少部分评卷老师责任心缺失,“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对考生很不公平。,三、教学改进意见及建议,1.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史常识教育 3.进一步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4.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基本答题技巧 5.有意识强化学生的书写训练,1.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相当长时间内,由于受到高考试题性质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注重强调字、词、句、段,一些优秀的文学文本也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较少从整体上进行审美性解读,这使得学生的应试能力进一步提高,但是审美能力却进一步降低。近几年考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被考生选择的比例逐步下降,且得分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应该

11、说和教学中的缺失不无关系。古代诗文的阅读,也不能仅仅着眼于字句意思的解读,更要从审美的层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2.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史常识教育,文言文阅读、古代诗词赏读往往涉及到诸多文史常识,如果缺少这一环节,可能对阅读的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要进一步加大语文教学中的实用环节,让学生感觉到很多文史常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主张通过各种习题来强化文史常识,这种做法如同大海捞针,另外也容易遭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每篇课文的广度与深度,强化相关的文史常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3.进一步改进作文教学方法,首先是改进作文教学的基本效

12、率。 其次是重视文风、审题、结构等基本要领。 其三是改变作文教学中的评价机制。,4.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基本答题技巧,基本能力是一个方面,但是应试技巧也相当重要。从近几年评卷来看,考生在应试技巧方面亟待提升。对于语文来说,除了少量的客观选择题外,大多数都是语言文字运用,体现一定的分析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例如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应用类文本阅读等探究题,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层次地把观点表达出来是非常关键的。虽然评卷一般是从得分点上进行量化,但是有层次和缺少层次,在评判分数上肯定有一定差异性。如果能够结合相关题型进行答题技巧的适当训练,考生的平均分数上浮35分是有可能的。,5.有意识强化学生的书写训练,随着电脑的日渐普及,人们提笔写字的几率大大降低,这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