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一中2012高考语文复习 社科文阅读之分析综合课件_第1页
湖南省新田一中2012高考语文复习 社科文阅读之分析综合课件_第2页
湖南省新田一中2012高考语文复习 社科文阅读之分析综合课件_第3页
湖南省新田一中2012高考语文复习 社科文阅读之分析综合课件_第4页
湖南省新田一中2012高考语文复习 社科文阅读之分析综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语文社科文阅读之 分析综合,考点解读 现代文阅读分析综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答题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不会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 第二步,明确题干指向。 第三步,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1、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视的信息点。,2、据试题的题干要求及其提供的信息,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题干信息与语言材料信息

2、对应的信息源,以便准确地辨别真假信息,从而筛选出题干所需的信息。,3、将试题题干和选项与信息源进行对照和比较,通过比较鉴别真伪信息。,【具体方法】,将试题题干和选项与信息源进行对照和比较,通过比较鉴别真伪信息。这是把握信息准确度的关键,需从两方面人手:,着力于对信息源的重组和分析。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条件,将对应的语言材料中的信息源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看是否有与题千和选项对应的准确信息,这种准确信息要求信息“量”的大小恰好适“度”。,是对照比较,包括试题与信息源的比较和试题内选项与选项的比较。比较着力于求同存异,由“同”肯定真信息,由“异”排除干扰信息,最后筛选出符合题旨要求的信息,求

3、得正确答案。筛选的答案仍可放回信息源中检验,能使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在语意上连成一体,不改变文意的答案即可确定为准确答案。,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题八大雷区,客观题常见错误选项设计类型:,一、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以个别替代一般,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有时” “全都”“全部”,设误方法,【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4、,【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设误方法,二、张冠李戴,【对应文段】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试题】关于宋朝

5、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彼此不分,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设误方法,【对应文段】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试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

6、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凭空捏造,三、无中生有,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有效信息句中推断出来。,设误方法,四、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设误方法,四、因果混乱,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

7、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原因分析,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用“使”将两个片段之间确定为因果联系,而原文的表述是:“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介绍的是对马匹等需要量减少,对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是“需要”决定

8、的,两者是时间先后的推移联系。这样,用 “使”连接,属于强加因果。,设误方法,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五、主次颠倒,【对应文段】到宋代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试题】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六、偷换概念: 这种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

9、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设误方法,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从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是哪项? C 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偷换概念,七.混淆已然与未然 “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设误方法,究竟采取哪种形式,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说,鉴于木塔在世界古建筑中独一无

10、二的地位,文物局将把最后的修缮方案报请国务院审批 ,并申请专项维修经费.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D、应县木塔的修缮方案已经国务院审批 ,并申请了专项维修经费。,八.混淆或然与必然 事物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或然”,即“有可能而不一定发生”;另一种是“必然”,即“事理上必定发生”。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常将“或然”的趋势表述成“必然”的趋势。,设误方法,太阳风也会引发磁层亚暴。在磁层亚暴期间,距离地球表面36000公里的高空处可能会产生强烈的真空放电和高压电弧,给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带来灾难,甚至导致卫星陨灭。1998年5月发生的一次太阳风使美国发射的一颗通讯卫星失灵,

11、导致美国4000万个寻呼用户无法收到信息。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强劲的太阳风一旦引发磁层亚暴,将导致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失灵甚至陨灭。,实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1-A)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

12、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1B),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1-C)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

13、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

14、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3题)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

15、的光辉”, (3题),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1-E)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

16、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D)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

17、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C,B“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错误;,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应为“逻辑思维”;,E“职业痴呆”并非是“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F(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判断错误。),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答案:D (答非所问。),3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18、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 (意对即可。),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 答案: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和创造能力。 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 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意对即可,应分别作答。),解答科技说明文要做到快速、准确,可以用用三遍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