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8版绪论.ppt_第1页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8版绪论.ppt_第2页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8版绪论.ppt_第3页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8版绪论.ppt_第4页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8版绪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学,第十八版 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作者简介 保罗-安-萨缪尔森 (PAUL A SAMUELSON ) 生于1915年,197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重要著作:经济分析基础(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经济学(Economics);线性规划写经济分析(Linear Programming and Economic Analysis),与多夫曼(Dorfman)及索洛合著;经济学文选(Readings in Economics);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选(The Coll

2、ected Scientific Papers of Paul A.Samuelson)。,威廉D诺德豪斯教授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他是耶鲁大学史特林经济学教授(Sterling professorship of Economics)。在耶鲁大学, 史特林讲座(Sterling Chair)是教授职位中的最高荣誉讲座,仅有少数久负盛名的学者享有。在经济学系,只有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曾获此殊荣。他还是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诺德豪斯教授被经济学界评为“美国最有影响的50名经济学家之一”。他还被由马克布劳格1983年创刊的,最有权威性的经济学名人录所收录。,参考书目 格里

3、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 哈尔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 杰佛里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推荐书目 亚当斯密国富论 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 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经济研究与文献查阅,报纸 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经营报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网站 经济学家 华尔街日报 金融时报 国家经济分析局(NBER) /bbs 人大经济论坛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阶梯教室

4、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第1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天才的世界。 埃德蒙. 伯克,爱尔兰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他曾在英国下议院担任了数年辉格党的议员。他最为后人所知的事迹包括了他反对英王乔治三世和英国政府、支持美国殖民地以及后来的美国革命的立场,以及他后来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批判。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为辉格党里的保守主义主要人物(他还以“老辉格”自称),反制党内提倡革命的“新辉格”。伯克也出版了许多与美学有关的著作,并且创立了一份名为Annual Register的政治期刊。他经常被视为是英美保守主义的奠基者。,本章主要内容与

5、结构,A、导言 撞钟为谁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逻辑 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 B、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 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 C、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投入和产出 生产可能性边界,课前思考,1、什么是经济学? 2、为何要学习经济学? 3、经济学的主题是什么? 4、经济学的两大分支? 5、经济学的逻辑? 6、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7、理解生产可能性边界并能灵活应用。,A导言,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作为一个选民,你要对政府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

6、及失业等问题作出判断,而对这些问题只有在你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才能够得以理解。 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要求研究西方经济学。,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作为基本理论,是各经济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边际的、实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辨证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A.1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经济学是什么? 若干重要的定义: 研究企业市场行为,包括生产、定价、创新。 探究为什么各国

7、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国内存在贫富差距? 研究经济波动 考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全球化的经济影响 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就资源有效利用的激励方式提出建议 讨论政府的经济意义及其政策制定和执行问题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分配。,我们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内涵,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 193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 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两大核心思想,稀缺(scarcity):是相对于需求,物品的供给总是 有限,这样一种状态。,效率(efficiency):为满足人类需

8、要,而使社会 会资源最有效利用的状态。,稀缺性,稀缺性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的显著特征之一。 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稀缺规律 law of Scarcity: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大部分人所需要的东西只能得到有限的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分配。,资源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 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欲望的无穷性,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

9、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资源配置问题,举例: 原子弹与粮食生产 组合 粮食 原子弹 方式 亿吨 个 A 0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F 5 0,0,3,6,9,12,15,1,2,3,4,5,A,B,C,D,E,F,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 或生产转换线),1、生产可能性边界PPF: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 所能达到的 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原子弹,粮食,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

10、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T):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之间的权衡取舍。,有效率的生产(productive efficiency)必然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未利用资源和非效率当经济中存在未利用的资源时,该经济体决不可能位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而是处于其边界之内的某个位置。 经济危机是产生非效率的根源之一。,资源和要素,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 自由资源 经济资源,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

11、资源基本上有三种: 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 自然资源 natural resources 资本资源 capital resources,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成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生产四要素 人力- 劳动 L 财力- 资本 K 物力-土地 N (自然资源) :一切自然资源 智力- 企业家才能 E (管理),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产品) what; 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 C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配,此外,还有 生

12、产多少?(数量) how many 何时生产?(时间) when,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选择,生产选择中的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s,机会成本: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从理论上说,机会成本是某资源改作它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 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0,3,6,9,12,15,1,2,3,4,5,A,B,C,D,E,F,原子弹,粮食,ABCDEF各点的组合怎样?,你若多花了时间在经济学的学习上,那就要在其他功课上少花点时间,或者在娱乐、锻炼身体、休息上少花时间。 当你

13、选择上大学的时候,其他同学选择了工作。他们一个月的收入为2000.那么,大学四年你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当你为了听课效率早起占座时,你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原因是因为时间是稀缺性资源。 机会成本还是一种思想方法,即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应该清楚真正代价是什么。,在美国,许多州都规定乘坐汽车的儿童必须坐在特设的安全座位上。那么,飞机上的小乘客为什么不需要坐在安全座位上呢?1990年夏天,国会为此举行听证会,与会者都同意至少在几种特定坠机情形中,安全座位确有可能保全一名儿童的生命。但是,在充分考虑安全座位的潜在后果及其副作用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提出了反对意见。,从有利方面看,联邦航空管理局估计在每1

14、0年的飞行事故中,安全座位平均可能挽救一名儿童。但是,如果规定携带小孩登机的乘客必须拥有安全座位,那么乘客就要用大约185美元购买特别机票,同时要为他们的孩子买票。而目前的情况是儿童多半同大人坐在一起,不必另外买票。额外的费用必然导致带小孩旅行的人们转向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根据联邦航空管理局的预测,这样的家庭将有20放弃飞机旅行,改为汽车旅行或留在家中;而因此增加的汽车流量可能引起高速公路事故的受害者总数上升,同样以每10年计算,增加的数目分别是9人死亡,52人重伤,2 300人轻伤。 由此看来,挽救一名儿童的生命固然极有意义,但其代价过于高昂,甚至引起更大的生命损失。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反对最终

15、取得胜利。 摘自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资源的利用问题,资源的浪费可能很严重。 比如你身边的事情?,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0,3,6,9,12,15,1,2,3,4,5,A,B,C,D,E,F,G,原子弹,粮食,如何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经济制度的变革。Economic Institutions,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指令经济制度,0,3,6,9,12,15,1,2,3,4,5,A,B,C,D,E,F,H,原子弹,经济制度或者模式,三种典型的解决生产什么

16、、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问题的经济组织模式: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 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y), 混合经济(mixed economies)。,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极端情况称为自由放任经济(laissez-faire economy),是指政府完全不干预经济活动的决策。 资本主义早期的经济学家,一般都坚持政府不干预经济的思想。,指令经济:是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经济根本无法克服其自身的弊端,应该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取而代之。 优越性:在宏观上,可以集中力量

17、加快工业化,有可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以消除周期性经济波动。 弊端:在微观上,产品单调、技术陈旧,短缺与过剩并存。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甚至宏观计划的优点也丧失了。 斯大林的集体农庄运动,富农被枪杀,家属被放逐,有的村庄富农多达15。1934年运动完成,与1928年相比,马匹由3200万匹降为1150万匹,人均食肉量由47公斤降为17公斤。,混合经济:所有的社会都是既带有市场经济的成分也带有指令经济的成分,这样的经济就是混合经济. 自由放任经济与中央计划经济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 当代的发达国家实行的是一种混合经济的模式。不过,如何划分政府与市场各自起作用的范围,是一个重要

18、的问题。,经济模式的比较,指令经济的模式会有意无意地阻碍经济生产中的技术进步。 在当代,产品的花色品种增多,更新更替速度加快,计划经济体制落后了。 当然,我们也不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万能的,否则也不需要“经济学”了。,生产可能性边界变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亚当斯密通常被认为是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单个实体的市场行为,企业行为,家庭行为,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Microeconomics,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19、。(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微观经济学:以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等经济行为。,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出现的标志是1935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革命性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的总体运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的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 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同微观经济学不同,宏

20、观经济学是以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和政府应该、可以调节经济为假设条件的。宏观经济学是在此假设条件下,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分析法:理论的形成过程 实证分析法的分析工具,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the way things

21、 are),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证券业的人比老师赚的钱多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 证券业的人赚钱比老师多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金融危机下欧盟中大国应该援助小国。 ,实证分析法:理论的形成过程,尽管经济学应该既是实证经济学,也是规范经济学,但在当代经济学中,实证经济学是主流,实证方法是经济分析中的最基本方法。,实证经济学的逻辑(理论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根据右图来说明一种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 右图说明了在形成一种理论时,首先要对所研究的经济变量确定定义,并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

22、种假说。根据这种假说可以提出对未来的预测。最后,用事实来验证这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错误的,要被放弃,或进行修改。,经济推理中的一些常见的谬误,后此谬误或称因果谬误(the post hoc fallacy):根据发生于其后者,得出是其结果的结论。 误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条件(failure to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仅仅依据假定“其他情况保持不变”的条件得出结论。 当你分析一个变量对于经济体系的影响时,一定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合成谬误(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

23、:将局部正确的结论推向整体。,切记:,“因果缪误”的例子:太阳落下是因为早上升起,而早上升起又是因为 误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条件的例子:父亲比儿子大30岁。儿子暗想:如果其他其况保持不变,30年后两人就 “合成谬误”的例子:你通过努力考上了浙江财经学院。如果你全部中学同学都像你一样努力的话,那么大家都 请同学们试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实证分析的工具,边际分析法 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边际分析法,(1) 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运行中的增量变化,用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边际即“额外的”、“追加”的意思,指处在边缘上的“已经追加上的最后一个单

24、位”,或“可能追加的下一个单位”,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由西方经济学的对象决定的。 研究资源最优效率的使用,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点。 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很容易理解,数学方法求得极值就是对函数求导数,当它的一阶导数为0时,即找到极值点。,边际分析法的特点,其二,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其三,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其一,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这一方法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边际分析法研究微增量的变化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使

25、经济理论精细地分析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定量分析更严密。,边际分析法的意义,第一,使西方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 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有限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第二,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第三,边际分析导致了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强调主观心理评价,导致了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第四,边际分析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推出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第五,边际分析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均衡分析法,均衡即平衡,本是物理学中

26、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作用在质点上的所有力的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 经济学的均衡是指经济行为主体意识到进一步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从而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均衡分析就是假定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情况以及实现均衡的条件。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1. 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即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的各相关变量的作用,而不受其它变量和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局限在一个局部范围。 2. 一般均衡分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不仅用于研究整个经济的价格和产量结构,而且用于研究经济运动的许多方面。,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

27、法,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的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也就是比较一个经济变动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而不涉及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的情况,实际上只是对两种既定的自变量和它们各自相应的因变量的均衡值加以比较。 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总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这种分析考察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在微观经济学中,无论是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