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普化课件.ppt_第1页
经典普化课件.ppt_第2页
经典普化课件.ppt_第3页
经典普化课件.ppt_第4页
经典普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离子 - 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半反应法) 步骤: a. 根据氧化数的变化分别写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的骨架反应 b. 配平半反应方程式两边的原子和电荷数 c. 根据得失电子数相同,将配平的半反应组合成净的总反应,酸性水溶液,1. 配平氧化数(氧化态)有变化的那种元素的原子数 2. 在缺m个氧原子的一侧加m个H2O分子,把O原子数配平 3. 在缺n个氢原子的一侧加n个H+ 离子,把H原子数配平 4. 在缺负电荷的一侧加数量合适的电子,把反应式二侧的电荷数配平,即得配平的半反应方程式,例如: H2O2 + I- I2 + H2O (氧) 2I- = I2 + 2e- (还) H

2、2O2 + 2H+ + 2e- = 2H2O 配平后: H2O2(aq) + 2H+(aq) + 2I- (aq) = I2(s) + 2H2O(l) H2O2 + 2H3O+ + 2I- = I2 + 4H2O,C6H5CHO + Cr2O72- C6H5COOH + Cr3+ (氧) C6H5CHO + H2O = C6H5COOH + 2H+ + 2e- (还) Cr2O72- + 14H+ + 6e- = 2Cr3+ + 7H2O 3 (氧) + (还) : 3C6H5CHO + 3H2O + Cr2O72- + 14H+ = 3C6H5COOH + 6H+ + 2Cr3+ + 7H2

3、O 整理后: 3C6H5CHO + 8H3O+ + Cr2O72- = 3C6H5COOH + 2Cr3+ + 12H2O,碱性溶液,1. 先配平氧化数有变化的那种元素的原子数 2. 在多m个O原子的一侧加m个H2O分子,同时在反应式 另一侧加2m个OH- 离子,把O原子数配平 3. 在多n个H原子的一侧加n个OH-离子,同时在反应式 的另一侧加n个H2O分子,配平H原子数 4. 在缺负电荷的一侧加数量合适的电子,把电荷数配 平,即得配平的半反应方程式,ClO- + CrO2- CrO42- + Cl- (氧) CrO2- + 4OH- = CrO42- + 2H2O + 3e- (还) Cl

4、O- + 2e- + H2O = Cl- + 2OH- 2 (氧) + 3 (还): 2CrO2- + 8OH- + 3ClO- + 3H2O = 2CrO42- + 4H2O + 3Cl- + 6OH- 整理后: 3ClO-(aq) + 2CrO2-(aq) + 2OH-(aq) = 2CrO42-(aq) + 3Cl-(aq) + H2O(l),又如: Br2 Br- + BrO3- (氧) Br2 + 12OH- = 2BrO3- + 6H2O + 10e- (还) Br2 + 2e- = 2Br- (氧) + 5 (还) : 6Br2 + 12OH- = 2BrO3- + 10Br-

5、+ 6H2O 整理后: 3Br2(l) + 6OH-(aq) = 5Br-(aq) + BrO3-(aq) + 3H2O(l),在碱性条件下配平下列半反应: NO2-(aq) N2H4(aq) (1)2NO2- N2H4 (多4个O的一侧加4个H2O,另一侧加8个OH-) (2)4H2O + 2NO2- N2H4 + 8OH- (多4个H的一侧加4个OH-,另一侧加4个H2O) (3) 4H2O + 4H2O +2NO2- N2H4 +8OH- + 4OH- (加10e平衡电荷) (4) 10e- + 4H2O(l) + 4H2O(l) +2NO2-(aq) = N2H4(aq) + 8OH-

6、(aq) + 4OH-(aq) 整理后:10e- + 8H2O(l) + 2NO2-(aq) = N2H4(aq) + 12OH-(aq),2. 原电池,原电池(化学电池):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通过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即一种化学电源,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两电极浸泡在能提供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电能。作为一种电的贮存装置,当两种金属(通常是性质有差异的金属)浸没于电解液之中,它们可以导电,并在“极板”之间产生一定电动势。电动势大小(或电压)与所使用的金属有关,不同种类的电池其电动势也

7、不同。 蓄电池:原电池制成后即可以产生电流,但在放电完毕即被废弃。蓄电池又称为二次电池,使用前须先进行充电,充电后可放电使用,放电完毕后还可以充电再用。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换成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经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充电,放电)过程。,电池简史,1780年 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却并无此种反应。伽伐尼于1791年发表相关结果。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

8、,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打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得到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又称“丹尼尔电池”。此后,又陆续 有“本生电池”和“格罗夫电池”等问世。但是,这些电池都存在电压随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的问题。,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这种电池的独特之处是,当电池使用一段时间电压下降时,可以给它通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

9、称它为“蓄电池”。然而,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因此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用锌和汞的合金棒作为负极,而它的正极是盛装着研碎二氧化锰和碳混合物的一个多孔的杯子,在此混合物中插有一根碳棒作为电流收集器。负极棒和正极杯都被浸在作为电解液的氯化铵溶液中。此系统被称为“湿电池”,雷克兰士制造的电池虽然简陋但却便宜。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负极被改进成锌罐(即电池的外壳),电解液变为糊状而非液体,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基本上这就是现在广泛使用的碳锌电池。,2.1. 化学电池,正极:Cu2+ + 2e- =

10、 Cu (阴极),还原反应 负极: Zn = Zn2+ + 2e- (阳极),氧化反应,锌-铜电池,电池反应: Zn + Cu2+ = Zn2+ + Cu,正极-电子流入-阴极 负极-电子流出-阳极,原电池,电解池,电子流动的方向 电流方向,导线:沟通两片金属,使电子能在两者之间传递 盐桥(KCl水溶液,琼脂):沟通两个溶液,使正负离子能在两个溶液之间迁移 为使原电池持续地工作,导线和盐桥二者缺一不可 没有盐桥? 电极符号: RedOx,“”表示固液两相的界面 ZnZn2+,ZnZn2+(a mol/L),Zn(s)Zn2+(a mol/L) CuCu2+,CuCu2+(b mol/L),Cu

11、(s)Cu2+(b mol/L),电池符号: ( - ) Zn Zn2+ ( a mol/L) Cu2+ ( b mol/L) Cu (+) i. 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作为电极的导电材料写在两边的外侧, 两个电极的溶液写在内侧。 ii. “ ” 表示物相之间的界面。 iii. “ ” 表示沟通两个半电池的盐桥。 如果两个电极插在同一个溶液中,则没有盐桥,电极的类型: a. 金属电极:金属材料不仅仅作为导体,而且直接参与半反应,Cu = Cu2+ + 2e- CuCu2+(a mol/L),b. 惰性电极:导电材料不直接参与半反应,只是作为导体及时传递电子。 惰性的导电材料:Pt,Au,

12、石墨等,Fe2+ = Fe3+ + e- PtFe2+(a mol/L), Fe3+(b mol/L),c. 气体电极:在结构上与惰性电极一样,H2 = 2H+ + 2e- PtH2(a atm)H+(b mol/L) Pt, H2(a atm)H+(b mol/L) Pt, Cl-(b mol/L)Cl2(c atm),将两个气体电极插在HCl溶液中组成原电池: (-) Pt, H2(a atm)HCl (b mol/L)Cl2(c atm), Pt (+),例题: 将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H2(g) + Sn4+(aq) = Sn2+(aq) + 2H+(aq) 解: 氧化反应:

13、H2(g) = 2H+ (aq) + 2e- 还原反应: Sn4+(aq) + 2e- = Sn2+(aq) 该反应的电池符号: (-) PtH2( a atm)H+(b mol/L)Sn4+(c mol/L) , Sn2+(d mol/L)Pt (+),2.2. 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极电势 电池的电动势(电池电势) 原电池的正、负两极的电极电势差称电池电势,用 、E池 或 E 等表示 E = E正 - E负 电极电势:还原电势 Mn+(aq) + ne- M(s) E(Mn+ M) (-) Zn Zn2+ ( 1.0 mol/L) Cu2+ ( 1.0 mol/L) Cu (+) E池 = 1.

14、10 V Zn + Cu2+ = Zn2+ + Cu,(-) Cu Cu2+ (1.0 mol/L) Ag+ (1.0 mol/L) Ag (+) E池 = 0.46 V Cu + 2Ag+ = Cu2+ + Ag 求: (-) Zn Zn2+ ( 1.0 mol/L) Ag+ (1.0 mol/L) Ag (+) Zn + 2Ag+ = Zn2+ + 2Ag E池 = 0.46 + 1.10 = 1.56 V,电极电势是怎样产生的? “双电层模型”,Zn = Zn2+ + 2e- 在溶液和金属的接界面的二侧就形成了带正负电荷的双电层。当半反应达到平衡时,双电层就具有确定的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就

15、是电极电势,电极电势是怎样测定的?,标 准 氢 电 极,aH+ = 1.000 mol/L PH2 = 1.000 atm 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势规定为0.0000 V,2H+(aq) + 2e- = H2(g) E(H+H2) = 0.0000 V 2H3O+(aq) + 2e- = H2(g) + 2H2O(l) E(H3O+H2) = 0.0000 V,(-)Pt, H2 (1 atm)H+ (1.0 mol/L)Cu2+ (1.0 mol/L) Cu(+) 电池电势: E = E(Cu2+Cu) E(H+H2) = 0.340 V 标准电极电势: E(Cu2+Cu) = 0.3

16、40 V (-) ZnZn2+(1.0 mol/L) H+ (1.0 mol/L)H2(1 atm), Pt (+) E = E(H+H2) E(Zn2+Zn) = 0.7628 V E(Zn2+Zn) = -0.7628 V,关于标准电极电势表(P. 431) a. 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还原电势。( Mn+ + ne- = M ) b. 298.15 K 热力学标准态下的还原电势。 ( 电势与温度、压强、溶液浓度等有关。) 酸性电极电势:H3O+ = 1.0 mol/L, 碱性电极电势:OH- = 1.0 mol/L,2H+ + 2e- = H2 E(H+H2) = 0.0000 V 2H3O

17、+ + 2e- = H2 + 2H2O E(H3O+H2) = 0.0000 V,Ox + ne- = Red 氧化态 还原态 d. 电极电势的高低表明电子得失的难易,也就是表明了氧化还原能力的强弱。电极电势越大,就表明电对中氧化态物质获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即氧化能力越强,电对中还原态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弱,即还原能力越弱。标准电极电势表中从上到下,电对中还原态物质的还原能力减弱,氧化态物质的氧化能力增强。 e. 电极电势的大小反映了物种得失电子的能力,这种性质是强度性质,与物质的量无关 Cu2+(aq) + 2e- = Cu(s) E(Cu2+Cu) = 0.34 V 2Cu2+(aq) +

18、4e- = 2Cu(s) E(Cu2+Cu) = 0.34 V,作业:P423 424:1- a, f 2-b, e, f 5-a, f 6-a, d,对应书上的内容: P419 429,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若两个半反应相减的E 0, 能自发进行 (G = nFE 0) Zn2+(aq) + 2e- = Zn(s) E(Zn2+Zn) = -0.7628 V Cu2+(aq) + 2e- = Cu(s) E(Cu2+Cu) = 0.3402 V Cu2+(aq) + Zn(s) = Cu(s) + Zn2+(aq) E = 1.1030 V,例如: 现有一个酸性的 Cl-, Br-, I-的混合溶液,要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