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词汇1.ppt_第1页
现代汉语 词汇1.ppt_第2页
现代汉语 词汇1.ppt_第3页
现代汉语 词汇1.ppt_第4页
现代汉语 词汇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词汇学是以词汇和各种词汇成分的性质、构成、发展以及词语解释和运用的种种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包括了语源学、辞典学的内容和语义学的大部分内容。,词汇学的性质,根据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词汇学可以分为普通词汇学、具体词汇学、静态词汇学和历史词汇学等。 (1)普通词汇学研究各种语言词汇的共同现象和规律;(2)具体词汇学研究某一具体语言或方言的词汇现象和规律;(3)静态词汇学研究某一时期的词汇现象和规律;(4)历史词汇学研究词汇发展演变的现象和规律。 现代汉语词汇学属于具体词汇学和静态词汇学。,词汇学的分类,1.词汇的性质、词汇单位、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发展和词汇的规范化; 2.词汇的构造及造词

2、的理据; 3.词义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类型; 4.义位、义素的性质及分析; 5.语义场的性质和类型;,词汇学的主要内容,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2胡裕树现代汉语 3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现代汉语词典4辞海 5高名凯等汉语外来语词典 6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 7利奇语义学 8贾彦德汉语语义学 9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 10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 11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 1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 13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参考资料介绍,汉语词汇学参考书,现代汉语 (重订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5年4月第5版 大32开561页,汉语词汇学参考书,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 (增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

3、社出版 1991年11月第一版 大32开363页 定价:6.05元,汉语词汇学参考书,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 (增订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7年11月第一版 大32开340页 上下册定价:20.40元,汉语词汇学参考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3年1月第2版 32开1581页 定价:22.80元,汉语词汇学参考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1996年修订第3版 32开1722页 定价:55元,汉语词汇学参考书,夏征农主编 辞海 (1999年版缩印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年第1版 定价:248元,陆志韦著

4、汉语的构词法(修订本) 科学出版社出版 1964年1月第1版16开148页,汉语词汇学参考书,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32开558页定价:16元,汉语词汇学参考书,汉语词汇学参考书,贾彦德 汉语语义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第2版 大32开432页 定价:22元,詹人凤著 现代汉语语义学 商务印书馆 1997年10月第1版 大32开274页 定价:12.30元,汉语词汇学参考书,刘叔新 汉语描写词汇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0年11月第一版 大32开385页 定价:16元,汉语词汇学参考书,符淮青著 现代汉语词汇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3月第一版 3

5、2开258页 定价:10.00元,汉语词汇学参考书,符淮青著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语文出版社出版 1996年1月第一版 大32开304页 定价:12.00元,汉语词汇学参考书,崔希亮著 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年10月第一版 大32开247页 定价:12.00元,汉语词汇学参考书,常敬宇著 汉语词汇与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8月第1版 大32开208页 定价:12.00元,汉语词汇学参考书,第一节 词汇概说,一 词汇和词汇系统的性质 二 词汇单位 三 词汇的构成 四 词汇的发展和规范化,(一) 什么是词汇,(二) 词汇系统及其性质,词汇和词汇系统,(一)

6、什么是词汇,讨论下列词语中的“词汇”的含义 (1)汉语词汇 (2)古代汉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 (3)湘方言词汇 (4)清朝时的湘方言词汇 (5)鲁迅的词汇 (6)毛泽东选集词汇 (7)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词汇 (8)基本词汇、非基本词汇、外来词汇,(1)汉语词汇 一种语言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2)古代汉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 一种语言的某个断代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3)湘方言词汇 一种方言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4)清朝时的湘方言词汇 一种方言的某个断代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一) 什么是词汇,(5)鲁迅的词汇 一个人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6)毛泽东选集词汇

7、 一本书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7)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词汇 一篇文章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8)基本词汇、非基本词汇、外来词汇 按着某种标准划分出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一) 什么是词汇,词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特定范围可以是一种语言、一种方言、语言或方言的某一断 代,也可以是一个人的、一本书的、一篇文章的,等等。根据某种标准划分的语素、词、固定短语的集合也可以称词汇。 一个语素、一个词、一个固定短语不能叫词汇。“词汇”单用,一 般是指一种语言的词汇。 词汇是语音和词汇意义的结合体,是语言的基本构 成要素之一。语音离开了词汇,只能是一般的人声而 不

8、是与一定意义结合起来的语音。,(一) 什么是词汇,(二) 词汇系统的性质,词汇成分之间的联系 词汇系统的性质,词汇成分之间的联系,1.甜-苦/粗-细/朋友-敌人 2.爱护-保护-庇护/失望-绝望 3.工人-木工、网工 4.春-夏-秋-冬 5.公式-公事-工事-攻势 6.大方(dfng)-大方(dfang) 7.质量-动静/火红-雪亮/提高-说服/ 月亮-日食/司令-管家 8.吾-我-卬/夷由-夷犹-犹豫/ 徜徉-相羊-常羊-彷羊 9.打-骂和-或 红彤彤-红艳艳-黑油油-黑油油-黑压压,1.反义联系 2.同义联系 3.上下义联系 4.类义联系 5.同音联系 6.同形联系 7.同构联系 8.同源

9、联系 9.同类功能联系,词汇成分之间的联系,(1)意义方面的联系:同义联系、反义联系、上下义联系类 义联系等等。 (2)音形方面的联系:包括文字方面的同音联系、同形联系。 (3)结构方面的联系:包括同素联系(具有一个或几个相同 语素)、同构联系(内部结构规则相同)。 (4)功能方面的联系:指同类功能的联系(相同的语法功能)。 (5)同源方面的联系:即同源关系(同源语素之间的联系)。 例如“徜徉”、“相羊”、“常羊”、“彷羊”都是叠韵联绵词,同 是逍遥的意思。,词汇系统的性质,词汇系统具有三种主要性质: (一)体系性; (二)层级性; (三)开放性。,体系性,词汇成员之间的各种秩序是词汇体系性的

10、一个重 要方面。词汇之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但是,词汇 是一个有序的集合,词汇联系的复杂性并不意味着混 乱,相反,词汇的联系是井然有序的。 词汇的每一个成员的变化,就会引起与之有关的 成员产生相应的变化。比如“臭”(xi)本指感知于鼻的 气味,“味”本指感知于舌的味道;后来“臭”的语义范 围缩小,专指坏的气味,于是与之关系密切的“味”语 义范围扩大,泛指可嗅可尝的一切气味和味道。,体系性,词汇系统的体系性还表现为各词汇成分都要受到词汇总体 规律的制约。对外来词语的民族化改造,典型地反映了词汇系 统的体系性。 英语 democracy dimkrsi 有重音 没有声调 表音 汉语 德谟克内西 d

11、mknix 没有重音 有声调 表音 民主 mnzh 没有重音 有声调 表意 汉语的词在音节数目、结构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外来 词进入汉语都必须经过民族化的改造;因为汉语特别注重词语 的表意性,“德谟克内西”不符合汉族人的民族心理,而“民主” 正好符合表意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德谟克内西”后来为“民 主”所取代。,层级性,|破釜沉舟 | 磨洋工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第三层级 固定短语 | 我 们 | 学 习 | 现 代 | 汉 语| 第二层级 词 | 我 | 们 | 学| 习 | 现 | 代 | 汉 | 语| 第一层级 语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词汇具有层级性。词汇成员不是 处在一个平面上

12、,而是处在不同的层级上。词汇大致可以分为 语素、词、固定短语三个层级。语素是词汇的基础层级,是构 词的材料。词是高于语素的一个层级,是词汇的主体层级,数 量最大,使用价值最高。固定短语又是高于词的一个层级,它 是以词为基础构成的。这三个层级互有联系又各有特点。,开放性,词汇是一个开放性的集合,它的元素是不断变化 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素依据一定的构词法能较自由地生成新词, 词依据一定的语法规则也能较自由地生成固定短语。 (2)根据交际的需要,人们可以较自由地创造新 词语,淘汰旧词语,吸收古代词语、方言词汇和外来 词语。 由于词汇系统经常有进有出,因而词汇系统比语 音系统、语法

13、系统有更大的开放性。,(一)语素 (二)词 (三)固定短语,词汇单位,(一) 语素,1.什么是语素 2.语素还是词素 3.语素的鉴定方法 4.语素的分类,什么是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例如,“书”是 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Sh”,它的意义是“成部的 著作”。 语素不能分解成更小的音义结合体。例如,“书”能 分成“sh”、“u”两个音素,还包括声调“阴平”,都没 有意义或者与原来的意义无关,实际上只是语音的分 解;同样,“书”的意义也可以分解出义素,但是,它 也只是意义的分解,不表示任何读音。音素、义素都 不是音义结合体,只有语素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还是词素,有的人主张拿“

14、词素”作最小的单位,只包括不能 单独成词的语素。 比较起来,用“语素”这个概念好些,因为语素的 划分可以先于词的划分,词素的划分必须后于词的划 分,而汉语的词的划分问题比较多(这里的“先、 后”指逻辑上的先后,而不是历史上的先后)。 吕叔湘认为,语素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大小问题、异同问题、汉字对应问题。,语素还是词素,汉语的语素,单音节的多,也有双音节的, 例如“疙瘩、逍遥”,还有三个音节以上的, 如“巧克力、奥林匹克”。 有很多双音节,里面是两个语素还是一个 语素,值得讨论。例如“含糊”(比较“含混”“糊 涂”)、“什么”(比较“这么”“那么”“怎么”)。 这是语素大小问题。,语素还是词素,一

15、个语素可以有几个意思,只要意思联系得上, 就算是一个语素。例如“工”有“工作、技术、精巧” 等意思,都有联系,是一个语素。 如果联系不上,就是两个语素。例如:“工”有 “共同、公平”等意思,又有“公侯、公婆、公母”等 意思,联系不上,是两个语素。 有时,几个意思是否联系得上难于决定,例如表示 “快速、锐利的”的“快”和表示“愉快、痛快”的“快”。 这是语素异同问题。,语素还是词素,汉语的语素和汉字多数是一对一的关 系,也有别的情况。有时用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汉字表示一个语素的。这是汉字对应 问题。,语素的鉴定方法,鉴定多音节语言单位是一个还是几个语素,可以 采用“替代法”,就是用已知的语素替代有

16、待确定是 否为语素的语言单位。例如,“蜡烛”中的“蜡”“烛” 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代替,因此,它们各是一个语素。 蜡烛 蜡人 蜡纸 蜡染 蜡烛 花烛 香烛 火烛,语素的鉴定方法,替换过程中,必须做到前后两个音节都可以替换。“蝴蝶” 中的“蝴”虽然可以为别的语素所代替,但是“蝶”却不能,因此, “蝴蝶”是一个语素,“蝶”在别的组合中也是一个语素。例如: 蝴蝶 粉蝶 幼蝶 彩蝶 蝴蝶 蝴? 蝴? 蝴? 其次,在替代过程中要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例如,“马 虎”中的“马”、“虎”似乎都可以替换: 马虎 老虎 猛虎 东北虎 马虎 马鞍 马蹄 马车 但是,由于“马虎”中的“马”、“虎”同“马鞍”“老虎”中的

17、“马”、 “虎”在意义上毫无联系,所以这种替代是错误的。事实上,“马 虎”只能是一个语素。,语素的分类,语素的音节分类 语素的意义分类 语素的语法分类 语素的构词分类 语素的位置分类,语素的音节分类,根据音节,语素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只有一个音节的语素是单音节语素。例如, “人、 脚、学、我”等读出来是一个音节,写下来是一个汉 字。汉语中单音节语素占绝大多数。音节语素是汉语 语素的基本形式。单音节语素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语素是多音节语素。例 如,“蜘蛛、枇杷、珊瑚、可口可乐”等。,语素的意义分类,根据意义,语素可以分为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 只有一个意义的语素

18、是单义语素。例如,“煤、马、 鸟、蜻蜓、枇杷、布尔什维克”等只有一个意义,是单 义语素。 。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语素是多义语素。“盗”有 “偷”和“强盗”两个意义,“贷”有“借入或借出”、“推卸 (责任)”和“饶恕”三个意义,所以,它们是多义语素。 汉语中多义语素大都是常用语素,是较为活跃的语素。,语素的语法分类,根据语法性质,语素可以分为实语素和虚 语素。 有实在意思的语素是实语素。“天、地、山、 水”等是实语素。汉语中实语素占多数。 没有实在的意义,只是附在实语素的前后才 能构词的语素,叫作虚语素。“初(初一、初 二)、第(第一、第二)、小(小姐、小王)、 阿(阿姨、阿黄)”等是虚语素

19、。,语素的构词分类,根据构词功能,我们可以将语素分为成词 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不同别的语素组合就可以成词的语素是成词 语素,如“树、吃、就、了、啊”等。成词语素 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再同别的语素组合构成新 词,如“树”可以同其他语素组合构成“椿树、松 树、柏树、梨树、树木、树枝、树林、树杈”等。 不成词语素是不同别的语素组合就不能成词 的语素,如“阿、语、民”等。,语素的构词分类,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的强弱,我们还可以 将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 素三种。 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许多 自由语素也可以与其他语素自由组成合成词。 例如:“天、地、牛、狗、山、水、跑、分、管、

20、我、你、她、谁、不、把、全”等等。,语素的构词分类,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成合成词, 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做半自由语素(粘着 语素)。例如,“民、宣、语、言、伟、习、操、境、 丰、奋、卫、泽、荣、羽、固、涉、阐、瞰”等等。 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 固定的语素,叫做不自由语素。例如,“阿、第、小、 老”(位置在前),“子、们、性(纪律性)、化(军 事化)、者、家、员儿(花儿)”。,语素的位置分类,有些语素只有一种位置,要么在别的语素的前面, 如虚语素“老、小”等,要么在别的语素的后面,如虚 语素“性、化”等。这种语素称为定位语素。 只能加在前面的称为前加定

21、位语素;只能加在后面的称为后加定位语素。 有些语素在同别的语素组合构词时,可以出现在别 的语素的前面,也可以出现在别的语素的后面,如 “树”、在“椿树、松树”等中出现在后面,在“树木、 树枝”等中出现在前面。这种语素叫不定位语素。根 据在合成词中的位置,语素可以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 位语素。,(二) 词,1.词的性质 2.词和语素 3.词和短语,词的性质,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自由运用”包括三种情况: (1)可以单说。即能独立成句,或者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 例如:上海。(戏剧或电影剧本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 什么时候回家?明天。 (2)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例如: 努力学习 积极参

22、加 按时完成 定期检查 (3)将句法结构中能单说和单用的部分提开之后剩下来的 单位。这种语言单位也被看作是“自由运用”的单位。这一般是 虚词。例如: “爸爸和妈妈”、“升学或就业”中的“和”、“或”。,词和语素,从理论上讲,词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语素构成 的,因此词是比语素高一个层级的单位。 但是有些语素是成词语素,它们可以自由运用。 词和语素的瓜葛主要在成词语素上。 词与成词语素的不同,主要在着眼点上。当说某 成词语素是语素时,是把它放在语素的层级上来考虑 问题的;当说它是词时,是把它放在词的层级上来考 虑问题的。,词和短语,词和短语都可以自由运用。但短语不 是最小的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只有

23、词才 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三) 固定短语,1.短语的类别 2.固定短语的特点 3.固定短语的类别 4.熟语的分类,短语的分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组合在 一起而构成的语言单位,我们称之为短语。短语是比 词高一层级的语言单位。 短语可以分为固定短语和自由短语两种。根据表意 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着一定的关系临时组合 而成的短语,如“喝水、参加会议“、美丽而又芬芳” 等,称为自由短语;有些短语从形式到意义经常整体 使用,不能随便更动其组成成分,作用相当于一个词, 称为固定短语。固定短语属于词汇单位。,固定短语的特点,固定短语具有两个特点: (1)一个是结构的定型

24、性; (2)一个是表意的完整性。 固定短语的两个特点在成语中表现得 特别明显。,固定短语的类别,固定短语分为两大类:专名短语和熟语。 专名短语是一些用于专门名称的短语。专名短语主 要是一些国家、机关、单位等的名称和科技用语,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统计系统(SPSS)”,等等。由于这些名称 较长,所以往往有缩略形式,如“中国、广西、师大”。 熟语是人们久经沿用的基本定型化的固定短语,是 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和 歇后语,谚语、格言等也具有熟语性质。,熟语的分类,1.成语; 2.惯用语; 3.歇后语; 4.谚语; 5.格言;,成 语,成

25、语是长期习用的定型的固定短语。成语 从三言到八言都有,例如“莫须有”、“迅雷不 及掩耳”、“牛头不对马嘴”,但四言是基本格 式,例如“发号施令”、“舍生取义”、“顺手牵 羊”。,1.成语的特点; 2.成语的构造;,成语的特点,长期习用性 绝大部分成语都有较长的历史。,成语的特点,结构的凝固性 由于长期习用,成语在结构上逐渐定型化, 没有特殊表达需要,其结构成分不能增减、替 换或颠倒。例如: “破釜沉舟”不能改成“沉舟破釜”,也不能改 成“破釜沉船”,就是这个道理。,成语的特点,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意义非常凝炼,它的整体意义一般都不等于各语素意 义的相加。成语往往精炼地概括了一个神话、一则寓言、

26、一段历 史故事、一条深刻哲理的内容,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含蓄精辟,褒贬鲜明。例如: “破釜沉舟”来自史记项羽本纪第七:“项羽乃悉引兵渡 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 还心。”表面看来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但实际上是表 示“下定决心干到底”的意思。,成语的特点,具有书面语色彩 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书面语,因而跟惯用语、歇 后语相比较,具有较强的书面语体色彩。,成语的构造,四字格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 并列结构。例如,发号施令、光明磊落、龙飞凤舞; 偏正结构。例如,世外桃源、中流砥柱、孜孜不倦; 动宾结构。例如,包罗万象; 补充结构。例如,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27、 主谓结构。例如,毛遂自荐、愚公移山、叶公好龙;此外,还有连动结构(画蛇添足、见风使舵)、兼语结构(引狼入室、请君入瓮)。有的成语今天已经无法分析它的结构,例如“慢条斯理”、“乱七八糟”。,惯 用 语,惯用语是结构比较定型、意义有所引申、具有浓郁 口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惯用语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上的定型性; 2.意义上的整体性; 3.具有口语特征。,惯用语的特点,结构上的定型性 惯用语的结构具有定型性。惯用语大多是动宾结构。以三言 居多,也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其他结构类型的惯用语。 惯用语和成语在结构的定型性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惯用语 的结构定型性不及成语,因而可以进行有限的替换、

28、扩展或者 颠倒成分。例如: 泼冷水泼凉水、浇冷水、泼了一瓢冷水、冷水泼不得 碰钉子碰了一个大钉子 抓辫子抓你的辫子 开倒车开历史的倒车 敲边鼓敲了一阵子边鼓,惯用语的特点,结构上的定型性 三言惯用语:磨洋工 开倒车 碰钉子 走过场 开后门 耍 花招 装门面敲边鼓 放空炮 吹牛皮 钻空子 炒鱿鱼 穿 小鞋 扣帽子 |闭门羹 拦路虎 定心丸 下坡路 马后炮 下马威 铁交椅|驴打滚 天晓得|车轮战|巴不得 四言惯用语:吃大锅饭 钻牛角尖 打马虎眼 打退堂鼓 唱对台 戏|绣花枕头 光杆司令 小道消息 空头支票 五言惯用语:八九不离十 节骨眼儿上 七言惯用语:不管三七二十一,惯用语的特点,意义上的整体性

29、 惯用语使用的大多不是字面意义,而是引申意义。 例如: “发神经”比喻行为不合常情; “翘尾巴”比喻骄傲自大; “找岔子”指故意挑毛病; “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以至喻指受冤枉或落下坏 名声; 但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惯用语的特点,具有口语特征 成语具有书面语特征。惯用语来自群众口 头,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而且多数含有贬义, 少数是中性的。因此,惯用语与成语不同,它 具有很浓的口语色彩。,歇 后 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构成的带有隐 语性质的生动俏皮的固定短语。 歇后语的前一部分比喻或者说出一个事物,象谜 语的谜面;后一部分象谜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 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

30、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 它的含义,所以叫作歇后语。例如: 盲人骑瞎马乱闯; 飞机上放鞭炮响得高(想得高),歇后语的类型,喻意的歇后语 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一部分是一个比喻,后一部分是对 前一部分的解释。“百年松枝,十年芭蕉粗枝大叶”,表面 上是说松树和芭蕉粗枝大叶,实际上表示的意思是“不细致, 粗心大意”。例如: 大海里捞针无处寻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以上四个歇后语的解释部分的意义是字面上的意义。 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 木头眼镜看不透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石碑上钉钉子硬碰硬 以上四个歇后语的解释部分的意义是它的转义。,歇后语的类型,谐音的歇后语 谐音的

31、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者音近 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 双关的语言现象。例如: 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 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 韭菜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谚 语,根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通俗易懂而含义深刻的口 头用语。谚语都是完整的句子。谚语具有熟语的性质。 谚语是口头流传的,因此同一个谚语往往有多种 说法。例如: 合成一个诸葛亮 凑成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赛过诸葛亮,谚语的内容,反映阶级斗争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富家一席酒,穷户半年粮。 天下乌鸦一般黑。 血债要用血来还。,谚语的内容,总结生产经验 春送千担粪,

32、秋收万斤粮。 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 锄头扒得勤,棉花白如银。 谷子生得乖,无水不怀胎。,谚语的内容,总结生活经验 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吃一堑长一智。 团结起来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格 言,格言是一种具有熟语的性质,它是熟语的一种。 它是一种含有劝戒意义、可为法式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例如: 满招损,谦受益。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考察词汇的构成,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根据词汇成分的性质和作用(地位),可以把词汇分为基本词汇和非基本词汇。 非基本词汇又可以根据不同的来源分为新造词汇

33、、古语词汇、方言词汇、行业词汇、外来词汇等等。,词汇的构成,(一)基本词汇 (二)非基本词汇 (三)两者的关系,词汇的构成,(一)基本词汇,1.什么是基本词汇 2.基本词汇的特点,什么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全民族使用最多、日常交际最必需、意 义最明确的词汇成分的总和,是词汇的最主要的组成 部分。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例如: (1)“天、地、风、云、水、火、雷、电”(自然界事物); (2)“盐、米、柴、油、刀、布、车、船”(生产、生活资料); (3)“手、脚、牙、头、血、心、口” (人体名称); (4)“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伯伯、叔叔、姑姑” (亲属称谓);

34、(5)“走、跑、吃、想、写、喜欢、讨厌、学习、发展” (动作变化);,什么是基本词汇,(6)“大、小、好、坏、甜、苦、美丽、丑恶、快乐、痛苦” (性质、状态); (7)“我、你、他、她、它、这、那、谁、什么、怎么” (指代); (8)“十、百、千、万、斤、两、尺、寸、元、角、分” (数量); (9)“上、 下、 左、 右、 前、 后”(方位、处所); (10)“年、月、日、上午、下午、小时、春、夏、秋、冬” (时间); (11)“很、都、全、把、跟、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就、吧、吗、呢、啊、了” (程度、范围、关联);,基本词汇的特点,基本词汇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全民 性;(二)常

35、用性;(三)稳固性。 基本词汇的核心是核心词汇,核心词汇多是 一些单音语素,它们除具有基本词汇的一般特点 外,还具有能产性,是构成新词汇的基本材料。 如“大”“心”都是核心词汇,据不完全统计,由 “大”构成的词近400个,由“心”构成的词有400 余个。,(1)全民性,全民性是说基本词汇流行地域广,为全民族所共同 理解。凡是要用汉民族共同语来进行交际的人,都必 须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词。 基本词汇的使用不受阶级、行业、地域、文化程度 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人们可以因受文化水平的限制 而不用某些古语词,也可以因是“外行”而不用某些行 业词汇,更可以因受地域的限制而不用某些方言词汇, 但是却不能不使用基

36、本词。不用基本词汇而要进行交 际,交流思想,那是不可思议的。,(2)常用性,常用性是说基本词汇的使用频率高。全民性不等于常用性, 所以,基本词汇也不等于常用词汇。例如, “白毛女”一词几乎 人人都懂,具有全民性,但它的使用频率不是很高,缺乏常用性, 因此不属于基本词汇。 在基本词汇中固然有大部分是常用词,但是,有些常用词还 没有在语言历史中接受考验,缺乏稳固性,不能看作是基本词汇, 例如“牛蛙”“微波”; 有些基本词汇在古代汉语中能够单用,在现代汉语中通常 不当作独立的词使用,变成具有构词能力的语素了,但仍然为一 般人所共同理解,如“父”、“母”、“口”、“耳”等。,(3) 稳固性,基本词汇所

37、标示的事物和概念都是十分确 定的。它们千百年来为不同的历史时代服务, 比非基本词汇的生命长久。 基本词汇为全民族全体成员经常使用,因 而也不能轻易变动,自然就具有稳固性,人们 也愿意 把它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 稳固性又促使它的全民性和常用性更加突出 使它在词汇中的地位更加巩固。,(二)非基本词汇,在整个词汇系统中,除去基本词汇就是非基本词汇。 从词汇层面上看,非基本词汇主要是不常用语素、 全民性和稳固性都比较差的词以及绝大部分固定短语。 从来源上看,主要是新造词汇、古语词汇、方言语 汇、行业词汇、外来词汇等。语言词汇的日益丰富与 纷繁,一方面是由于不断地制造新词,另一方面又是 由于不断地吸收古

38、语词、方言词、别的民族语言及社 会习惯语中的词语。,1 新造词汇,词汇的不断丰富,主要是表现在一般词汇上边。丰富词汇 的主要途径是创造新词。 新造的合成词,必定是以一些基本词来作为它们产生的基 础的。新造词主要是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照符合现代汉语 的构词规律(原有的构词方法)构成的。这就是新词构成的要 素。新造词表示的事物和概念是新的,它的形式也是新的。新 造词,除了一部分进入基本词汇外,都是进入一般词汇的。 近年来,普通话里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这些新词的产生, 不仅反映了我国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迅速发展,同时 也扩大并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1 新造词汇,至于新词的产生

39、和成立,必须根据语言词汇 规范化的原则,这就是: 第一,普遍性原则,即为一般人所普遍使用 的。新词不断地产生一定要通行开来,才能算 成立。 第二,需要性原则,即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 反映当前社会的发展。 第三,表意明确性原则,即能够明确地表达 意义,为一般人所懂得的。,1 新造词汇,随着新词大量的产生,近年来在书面语里也有滥 造新词的现象。 所谓滥造新词,就是任意凑合语素来生造合成词。 这种生造的词,由于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趋势,多 数也是双音节的,都是由近义的双音词里各取一个语 素硬凑起来,或者由两个单音语素硬凑成双音词的。 这种硬凑起来的合成词,事实上并没有使用开来, 也不是表达上所需要的

40、,而且意义很不明确,它们没 有具备新词产生和成立的条件。为了维护祖国语言的 纯洁和健康,必须反对滥造新词。,2 古语词汇,古语词汇是指现代汉语中少用而多见于古代 文献的词语。它们可以表达特殊的意义或感情 色彩、语体色彩,因此被普通话吸收。 古语词汇一般可以分为文言词和历史词两类。,2 古语词汇,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 现卖生活中,但由于为别的词所代替,一般口 语中已不大使用。例如:“底蕴、磅礴、若干、 如此、余、其”等; 文言词还包括古代的某些虚词,“之、而、以、 与、及、亦、甚、而已”等。,2 古语词汇,还有一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 一般叫作历史词,如“宰相、丞相

41、、尚书、太监、 驸马、戟、钺”等等。它们同文言词不同,在一 般交际中不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或现象的作 品里,才使用它们。 有些历史词,在今天国际交往中还经常使用, 如:“皇帝、亲王、大臣、公主、驸马、酋长、 陛下、殿下、公爵、男爵”等等。,3 方言词汇,方言词汇是指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 遍通行的词汇。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北方话词汇也有分歧的现 象,普通话词汇采取的是北方话中最通行的词。普通 话词汇从北方话里接受了许多主要成分,因而扩大了 它自己的共同性。 可是,同时又从其他方言土语当中吸收了许多适 用的和需要的成分来充实和丰富自己。例如,“名堂、 把戏、垃圾、瘪三、二流子、搞、

42、别扭、尴尬”等。,4 外来词汇,外来词汇是指本民族语言从外国或其他民族 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由于不同的民族互相交 际,本民族语言往往要从别的民族语言的词汇 里借用过来一些需要的成分。所以外来词的吸 收,也叫做词语的借用。外来词汇也叫做借词。,外来词汇的类型,直接全部或部分采用外文标记字母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完全采用外文字母。例如: UFO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CDROM CPU OA(Office Automation) VCD(VIDEO CD) CD(Compact Disk)SOS(Save Our Ship,国际呼救信号) (2)部分采

43、取外文字母。例如: T恤衫(英语Tshirt) 卡拉OK BB机 B超 VCD光盘 DVD光盘,外来词汇的类型,音译外来词 借用外国或不同民族语言的词,按照它们的声音形 式翻译过来,这叫做音译。在进行音译的时候,由于 语音系统的不同,不可能翻译得同原来词语的声音一 模一样,常常只用一些近似的形式来代替。例如: 休克(shock英)扑克(Poker英)苏打(soda英) 逻辑(logic英)沙发(sofa英) 模特儿(modele法) 布尔什维克(俄) 苏维埃(coBeT俄),外来词汇的类型,音译兼表意的外来词 (1)音义双关的外来词。音译兼表意的外来词音译词当中, 有音译兼表意义的。例如“俱乐

44、部”、“引擎”、“幽默”、“逻 辑”、“乌托邦”、“维他命”等。 (2)音译兼意译的外来词。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 译,一半意译:例如:冰淇淋 romanticism浪漫主义 Chauvinism沙文主义 Narxism马克思主义 (3)音译加意译的外来词。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 义类的汉语语素。例如“卡车”的“卡”是 car 英语“货车”)的 音译,“车”是后加上去的。又如:卡介亩 沙皇 芭蕾舞 香摈酒 法兰绒 沙丁鱼 啤酒 拖拉机 卡片 卡车 啤酒 芭蕾舞,外来词汇的类型,日文外来词 近代日本文里,有很多用汉字书写的新造或意译的 词,汉语就按照汉字的形式把这样的词借来应用,这

45、是一种从日本来的借词。例如: “场合”、“服务”、“克服”、“集团”、“积极”、 “消极”、“目的”、“手段”、“具体”、“抽象”、 “手续”、“景气” “景气”、“引渡”、“取缔”、 “故障”、“哲学”、“博士”、“硕士”、“学士”。 这些词的内部结构不能比照一般合成词进行分析。,外来词汇的类型,意译词 意译词是根据外族语词的意义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按现代汉 语的构词方式造出来的词语。这种纯粹用意译方法来仿造别种 民族语言的新词,虽然代表着新的概念,但仍用汉语的构词成 分和构词方法造出来的,因此不是真正的外来词。例如“电车” “电话”、“扩音器”、“收音机”、“地中海”、“冰岛”、“好望角”、

46、 “备忘录”、“最后通碟”、“集体农庄”等。 在汉语词汇的发展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当外来词输进来以后, 往往开始产生借词,后来另造新词来代替借词。例如“哀的美敦 书”改成“最后通牒”,“瓦斯弹”改成“毒气弹”,“康拜因改成 “联合收割机”,“麦克风”改成“扩音机”等等。,5 行业词汇,行业词汇包括专门术语和行业语。 专门术语是科学技术上应用的术语,作为科学研究 和讨论的重要工具,各门科学都有一些特别应用的术 语。例如:“光年”、“盆地”、”、“共鸣”、“原子能”、 “饱和”。 职业性的行业语,很多是在进行生产斗争当中产生 的。例如:“加工”、“销路”、“出笼”、“车皮”。特殊 生活中所产生的用语

47、,如宗教生活中宗教用语,特殊 阶级所用的阶级同行语,秘密团体所用的各种秘密语, 也都属于行业词汇。,5 行业词汇,旧社会的商人制作字谜把数字变为隐语: 一(平头)、二(空工)、 三(横川)、四(侧目)、 五(缺丑)、六(断大)、 七(皂底)、八(分头)、 九(未丸)、十(田心)。 此外,把黄金叫作“老大”、美钞叫作“老 二”。,5 行业词汇,行业语及其他用语同科技上的专门术语是有区别的。 专门术语有全民族的共同性,有些更是国际性的, 通行于全世界。行业语及其他用语大抵为一定的集团 服务,不是全民性的。 行业语和专门术语也有相同的性质。它们都跟方言 词不同,因为专门术语是具有普遍性的,不受地区的

48、 限制,行业语也有超地域性,不同地区可以有某种共 同的行业语。术语和行业语又都是专门性的,每一个 词语总有一个特定的意义,它们都跟一般词语的多义 性不同,而趋向于单义性。,(三) 两者的关系,基本词汇和非基本词汇之间具有相互 依存、相互交叉、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 系。,(三) 两者的关系,基本词汇是词汇系统的基础、核心,是不 断产生非基本词汇的源泉; 非基本词汇则能满足各种人、各地区、各 时代的交际需要,保证词汇跟上社会的步伐, 因此并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三) 两者的关系,当然,基本词汇和非基本词汇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鸿沟。 一方面,某些非基本词汇可以转化为基本词汇,如 “塔、党”本来是

49、非基本词汇,现在却进人了基本词汇, 甚至成了基本词汇的核心,具有能产性。 另一方面,基本词汇的某些成员可能转化为非基本语 汇,如“吾、矣、乎”等文言词、“天子、员外、俑”等历 史词今天已属非基本词汇了。正是二者之间具有相互转 化的关系,非基本词汇便成了充实基本词汇的后备基地, 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一)词汇的发展 (二)词汇的规范化,词汇的发展和规范化,(一) 词汇的发展,1.词汇数量的发展变化 2.词汇成员身份的发展变化 3.词汇成员意义的发展变化,1.词汇数量的发展变化,新词语的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系统不断增加新的成员。增加的途径 主要是大量地创造新词语。 (1)社会不

50、断地发展,新事物不断地涌现,人们需要认识、指称 这些新事物,就要给它命名以满足交际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新词。 (2)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已知的事 物加深了认识,发现了前人所未知的新特点,为了记录和指称这新 认识,也要创造新词。例如,“火车、火箭、卫星”等。 (3)在现代汉语中,由于词的双音化的发展趋势的要求,单音 节词或多音节短语也在交际中取得了新的双音节形式,也为语言增 加了新词。如“兵-士兵”,“在-在于”,“桌-桌子”“衣服架子 -衣架”,“人民警察一民警”。,1.词汇数量的发展变化,旧词语的消亡 当然,一些旧词语也因交际不再需要而逐渐 消亡。 (1)随着白话文代替文

51、言文的变革,很多文言 词语退出了现代汉语词汇; (2)随着旧有事物的消亡,一些历史词语已经 消亡。 (3)一些原有的词汇也在不断演变,很多虚词 就是从实词中演化出来的。,1.词汇数量的发展变化,数量由少到多是词汇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现代汉语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多。数量由少到多是语 汇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1)新成员增加远比旧词语消亡的数量大; (2)旧词语的消亡同生物体的死亡不同,它们在一些 特殊情况下仍然会得到使用,在一些特殊语体中还会不 断露面,在成语中还有其一席之地,同时又都是现代汉 语词汇为丰富自己而吸收古代词汇的后备军。,2 词汇成员身份的变化,词汇成员所处层级的变化 词汇成员的层级变

52、化一般都是下向的,即由高 层级向低层级变化,而由低层级进人高层级的则 比较罕见。例如: (1)“目、日、颔、夕、朋、语、言、阳、原” 等:由词的层级变为不成词语素; (2)“人民警察” “民警”,“武装警察”“武 警”:由短语的层级进入词的层级。,2 词汇成员身份的变化,基本词汇的成员和非基本词汇的成员相互转化 基本词汇的成员和非基本词汇的成员相互转 化,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为数不多的科学技术 新词由于词义扩大而进入非基本词汇而为全民使 用。例如,“同步”、“透明度”、“热点”、“热 线”、“老化”、“多维”、“视角”、“反思”。,2 词汇成员身份的变化,非基本词汇成员身份的变化 (1)很多行

53、业词汇逐渐变为通用词汇。例如“计算 机、电脑、激光、腐蚀、饱和、分解、感染、消毒、流 产”等科技词汇已逐渐扩大了使用范围,成为通用词汇。 (2)甲行业词汇进人乙行业词汇。例如:语言学中的 “深层结构、表层结构、能指、所指”等已为文学批评界 所使用。 (3)普通话词汇和方言词汇相互渗透,口语词汇和 书面语词汇相互渗透,熟语之间相互渗透等,也都带来 了一些词汇成员身份的变化。,3.词汇成员意义的发展变化,词汇成员的意义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 中。主要变化有如下四个方面: (1)义项的增减; (2)语义内涵的消长; (3)语义外延的伸缩和转移; (4)附加意义的变化。,(1)义项的增减,一些多义词汇

54、成员的义项减少了。例如: “勾当” 古代有“做事、事情”两个义项,现在只用第二个义项。 一些词汇成员的义项增加了。例如“收获”原指“农 业的收成”,现在扩大到用来指“一切行为的收获”, 如“学习收获”、“参观的收获”。“气候”原只指节令的 变迁和天气变化,现在也常用来指政治形势。“吹鼓 手”原指婚丧礼仪中吹奏乐器的人,现在也喻指为某 人某事而做宣传的人。很多科技术语成为通用语,一 般都要变单义为多义,增加义项。,(2)语义内涵的消长,由于词语所表示的事物本身的变化和人们对它们的认识的变 化,这些词语的内涵也出现变化。例如: “妇”古代解释为“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现在解释为“已 经结婚的女

55、子”,说明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 “灯”从指“用油点燃的发光的器具”发展到“以电、瓦斯、酒精 等等为能源的发光器具。” “枪”由指“长柄尖头的刺击兵器”发展到指“口径在2厘米以下、 发射枪弹的武器,”如“手枪”、“步枪”、“机关枪”等。 “炮”由指“以机发石的攻战之具”,发展到指“口径在2厘米以 上、发射枪弹的武器”,如“榴弹炮”、“加农炮”、“大炮”、“迫击 炮”等等。 其他:“国家”“党派”“民主”“自由”“资本家”“劳动”“人民”。,(3)语义外延的伸缩和转移,外延的扩大 “收获”由专指“农业的收成”扩大到指称“一切行为的所得”, 如“学习收获”、“参观的收获”等等。 “健康”由指称

56、“(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或疾病”, 扩大到指称“事情、事态或情况正常,没有毛病、差错”,如: “思想健康”、“感情健康”、“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在健康发展”。 “搁浅”,由专指“船舶进入水浅的地方、停止在泥沙里不能 前进”。扩大到指称一切“事情遭到阻碍,停滞不前”。 “师傅”原来只是对手艺人的尊称,现在使用范围扩大了, 售货员、个体户老板等都可以称“师傅”。,(3)语义外延的伸缩和转移,外延的缩小 外延的缩小,就是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例如, “批判”,原义含有评论优点指出错误两个方面,例 如郭沫若十批判书。现代只剩下“分析、批驳错 误”一个方面,例如“批判他的错误思想”。 “勾当”,原有“办事”和“事情”两种意思,现在只剩 下“事情”的意思,且仅指坏事。 “观礼”原来概括范围较大,指参观一切典礼,而今 专指参观重大庆祝典礼,使用范围缩小了。,(3)语义外延的伸缩和转移,外延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 的乙类对象。例如: “检讨”,原义是“讨论研究”的意思。如。“检讨 李白思想的发展原因”。现在转移为“严格地自我批判, 对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深入检查和总结”。 “爱人”,原义指恋爱中的女性一方,现在转移指 夫妻的任意一方。(夫妻:老婆老公、恋人:男朋友 女朋友、对象:未婚夫未婚妻),(4)附加意义的变化,词汇成员在附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