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俗学第一讲 概说民间、民俗、民俗学,第一讲 概说民间、民俗、民俗学,推荐阅读书目 董晓萍, 现代民俗学讲演录,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 叶涛,民俗学导论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中国民俗史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第一讲 概说民间、民俗、民俗学,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 民间的概念 民俗的内容 中国民俗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西方民族主义运动孕育了民俗学 : 民族主义运动勃然兴起,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构建和宣扬民族精神。作为民族主义的旗帜和核心,民族精神的表象和载体则是民族语言,民间文学则成为复活
2、和重建民族精神的时空隧道,曾经的乡野村夫则成为精英眼中的民族脊梁。 德国民族国家的梦想 德国的窘境 赫德尔(Jobann Cottfried Von Herder)一方面接受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努力抵制法国文化对德国上层精英的殖民。 德国的民族文化自文艺复兴以来被法国文化及其他外国传统所打破,因此要到中世纪晚期去寻找民族精神的起点,而通道则是民间诗歌(folk poetry)。 格林兄弟的童话和传说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芬兰的民族主义者推动史诗卡勒瓦拉,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西方民族主义运动孕育了民俗学 : 英美的民俗学帝国主义趣味 大英帝国的趣味:1846年英
3、国人汤姆斯造出了民俗学(folklore),缪勒的比较神话学;随后泰勒的万物有灵论和遗留物。 民俗学对人类学的依附关系形成。,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西方民族主义运动孕育了民俗学 : 俄苏的民俗学争霸世界的需要 俄国的民俗学 :前期受到格林的理论影响,后来接受了进化论。 苏联民俗学继承了俄国民俗学:接受了古典进化论。 苏联民俗学与早期古典英美民俗学的相似之处: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面纱下重述了帝国主义的中心观。,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古典时代的中国民俗积累与研究 中国古典民俗典籍 先秦 诗经:国风,有15国风,是分封诸侯国的民间的诗歌。我国第一部保存有众
4、多民俗资料的文献古籍。 易经:早期的哲学逻辑书籍。 内经:民间医药知识汇编。 山海经:地理风俗 仪礼: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生礼仪。 礼记:各种礼仪论著的汇集。是对仪礼的补充。如曲礼是对身体姿态和社交礼仪的记载。 楚辞: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了楚地的服饰、饮食、传说、神话、习俗、方言、声韵。,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古典时代的中国民俗积累与研究 中国古典民俗典籍 汉唐 史记代表的一系列史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等: 专业类:禽经酒经新唐书茶经齐民要术。 地方志色彩:西京杂记吴越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荆楚岁时记四民月令酉阳杂俎 综合类:风俗通义岁时广记。 搜神记。,一、民族
5、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古典时代的中国民俗积累与研究 中国古典民俗典籍 宋元明清: 综合类:太平御览大金集礼。马可波罗游记。露书。四礼翼。戒庵老人漫笔。中国风俗史。 地方志类: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繁胜录,武林旧事,都城纪胜。客座赘语。蛮溪丛笑。桂海虞衡志。履园丛话。广东新语。三省边防备览;苗防备览。台海使槎录。锡金识小录。竹叶亭杂记。,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古典时代的中国民俗积累与研究 中国古典民俗典籍 宋元明清: 专业类:酒谱宋窦苹; 酒经,存书目;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以膳为药,民间食疗。 琐事剩语周晖,明代手工业。 蒙古秘史。 啸亭杂记:汲修主人,清礼
6、亲王昭槤,满族风俗。 听雨丛谈:福格,清代掌故,尤其八旗。,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古典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古典思想家民俗学观 先秦诸子的民俗观:以人论俗,导致关于民俗的含义的不确定性。 孔子:提出历史方法和人文原则, 荀子:提出了民俗辅政,良俗善政的观点, 老子:认为民俗的重要性在于保持人的自然性。,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古典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古典思想家民俗学观 汉魏:我国已开始进入自觉探索民俗功能传统的阶段 司马迁:以史别俗,以俗补史。 王充:试图考辨民俗知识与社会事实的关系 郭璞:吸纳了佛教文化。 宗懔:以岁时来记载民俗。,一、民族主义
7、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古典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古典思想家民俗学观 唐宋农政民俗和都市民俗 农政民俗思想:农本思想在农书中体现出来,包含了农业民俗。宋儒也逐渐摆脱了汉代守旧的经学思想,重新认识典籍中的民俗本来面目。 都市文化与都市民俗:市井百态,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古典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古典思想家民俗学观 元明清的民俗文艺发展与补正民俗文献的工作 方志笔记的民俗:此类书籍比官修史书能更多的收集民间文化资料,而且作者也更多的自认是乡下人,对乡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 明清学者的通俗文艺观:对民俗文艺的收集和整理,提倡真情。 语言民俗:对口语的研究开始起步。,
8、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亡 近代启蒙民俗思想的产生 主张利用民俗作为工具,开化民智、救治时弊 ,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 黄遵宪:中国民俗学的先驱 民俗具有难以改变性和可以变异性的特征,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民俗学理论 兴起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现代知识分子对民俗文艺的应用,表现在创作革命童谣和弹词 ,章炳麟的逐满歌,陈天华的猛回头和秋瑾的精卫石;,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亡 中国现代民俗学史 北大时期(1918-1926),以北大歌谣征集处和歌谣为中心,以民间文学路径为主。 北大“风俗调查研究会”:1923.5 中大时
9、期(1926-30),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和民俗为中心,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科观点介入。 杭州时期(1930-),中国民俗学会和民俗月刊以及丛刊民俗学集镌和专刊民俗艺术专号、民间风俗文化、民俗特刊,这个时期法国和日本的民俗学研究被引入。 抗战时期的大后方民俗学和延安民间文艺。,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亡 中国现代民俗学史 1949年以后,1950年3月29日成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郭沫若任理事长, 1955年创办民间文学,1958年5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了少数民族研究组,1958年6月23日成立民族研究所。1956年在周恩来的授意下,杨成志、
10、潘光旦、吴文藻起草了中国民俗学十二年远景规划, 1978年秋顾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提交了建议书,1979年这些人又将建议书在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以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印发,在民间文学上发表。1983年5月21日-24日,在北京成立中国民俗学会。,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亡 学派 北大歌谣会:发先声者为鲁迅,但落实者为刘半农。 基本情况1918年2月成立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1920年冬北大歌谣研究会成立,1927年12月17日歌谣周刊创刊,1925年6月停刊。1936年胡适复刊,总共活动为期8年。 基本贡献A。将平民文学提升进正规学
11、术研究中。B。历史进化论引入民间文学研究。C。介绍西方研究方法,特别是比较研究法。D。开创了早期中国民俗研究的若干范式,如董作滨的歌谣母题研究看见她,顾颉刚的传说研究。,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亡 学派 北大歌谣会:发先声者为鲁迅,但落实者为刘半农。 思想构成 A.成员驳杂。 B.民俗派和文学派的争论。,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亡 学派 古史辨派 基本情况1920年代初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在史学界形成了古史辨派。 基本贡献 将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清代考据结合起来 将三皇五帝定位为神话 提升了神话学在
12、中国的学术地位。 思想构成 A.疑古、辨伪、释古是共同的理论基础。 B.古史辨派理论 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古史观和古史神话演变说,杨宽提出神话自然演变分化说与东西民族神话系统说,童书业提出神话发展因果说,形成。,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亡 学派 文学人类学 基本情况人类学的进化论在20世纪初从欧洲和日本两条线路传入中国,周作人和赵景深是文学界翻译相关理论的先驱。而矛盾1928年的中国神话研究ABC是中国神话学研究的奠基作品。 基本贡献 将人类学理论中国化,力图创造一个中国的神话系统,同时以文学研究吸纳人类学理论。 重文献分析,在抗战期间于西南地区开始注
13、重收集口头文学。 思想构成 A.文学定位明确,自鲁迅开始宣称小说的渊源是神话,到矛盾,一直到延安派的何其芳等人,直到袁珂,强调神话的文学功能。 B.进化论是其理论基础。,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亡 学派 俗文学派 基本情况郑振铎、赵景深为代表的俗文学派起于1930年代,以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为标志。其他还有戴望舒、谢六逸、许地山、钱杏邨、朱自清、傅惜华等,横跨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两个领域。50年代受到阶级论的民间文学批判,到了80年代重新浮出。 基本贡献厘定了俗文学的范围:诗歌(民歌、民谣、初期歌曲),小说(话本),戏曲,讲唱文学,游戏文章;,一、民族主
14、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亡 学派 社会-民族学派 基本情况蔡元培率先提倡以民族学的观点来研究问题,1930年代初中央研究院的民族学调查,特别是凌纯声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凌纯声、芮逸夫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闻一多、马长寿、楚图南、岑家梧、吴泽霖等为一时之代表。 基本贡献田野调查为此派的强项和特点,所收集的资料也非常珍贵和经得起考验。其次在方法上走综合取向。民间文学只是其学术生涯中的小部分,故成就有限。,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亡 学派 延安学派(强势派) 基本情况何其芳(鲁艺),吕驥(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周文(边区大众读
15、物社)、柯仲平、林山(边区文化协会)代表了三个领域,民谣、故事、说书。 基本贡献 在共产党控制区展开民间文艺调查和创作。 为人民服务和为革命斗争服务,成为落实延安文艺讲话的典范, 奠定了1949年后改造中国文艺界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 思想构成何其芳为其中最杰出的理论代表人物,他继承了歌谣的传统。阶级斗争理论。学术服务革命。,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运动对民俗学兴起的推动,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亡 学派 民俗学派(主流派) 基本情况以钟敬文为核心,早期曾含蓄批评了顾颉刚的历史观点。先在中山大学,后到杭州筹建中国民俗学会相应的民俗学刊。钟敬文是中国持之以恒坚持民俗学的旗帜性人物。此外还有娄子匡。 基
16、本贡献对于形成学科有贡献。,二、民间的概念,西方世界的民间 德国(民俗学产生的摇篮)的民间 对应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时也指分层社会中人口基数最大的一部分 赫德尔首先是从民族精神开始入手寻找民族精神的载体 ,由此他找到民歌,民歌的创造者既是下层人民,也包括进步作家(民族精英) 格林兄弟也将民族整体和人口中的大众做了关联。 法国大革命的产物 ,民间获得了神圣的光环,二、民间的概念,中国的民间 1930前的看法 新文化运动前的看法:民是未开化的民,文人、知识分子游离于民间之外,是民众的领路人。 北大歌谣研究会,重复了德国赫德尔的以来的观点,即民歌是国民心声。这其中蕴含了对民族精神的重新思考,以及
17、民族国家再造的知识重建问题。 1916年学衡派梅光迪 提出文学革命从民间文学开始。1924年徐嘉瑞在中古文学概论中将中国文学划分为民间文学和正统文学。周作人 认为民间这意义本是指多数不文的民众 ,具体指农民。胡愈之1921年认为是民族全体 提出了到民间去的口号。在农民文化中发现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的根,将农民浪漫化,认为农民保留了善良人性、真情,二、民间的概念,中国的民间 1930年代中期到1940年代末。 国统区的民俗学研究沿袭着对农村的研究惯例,随着抗战爆发,知识分子跟随政府西迁来到西南,接触到少数民族,民间的概念也开始扩展,在地理上包括了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承载着变为农民和少数民族 边
18、区的民俗研究,民间演化为工农兵的生活空间,文化承载者变为农民、士兵、工人,文化则成为经过意识形态过滤的“新”工农兵文化。,二、民间的概念,中国的民间 1950年代至1960年代。 组织改造,1950年3月,文代会成立的第一个协会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54年加入中国文联 1950年蒋祖怡的中国人民文学史提出了人民文学的四个特质,口语、集体创作、接受新东西、新鲜质朴。 冯雪峰提出人民文学的精神传承系统,将钦定的新文学旗手鲁迅与传统文学中的屈原、陶潜、杜甫等串联成一个系统 周扬提出了传统文学中蕴含着人民性,二、民间的概念,中国的民间 1990年代 。 民间的话语界定显示出更多的受到西方现代理论的
19、影响 城市化、国际化的冲击在改写传统民间的定义 民族国家的救亡意识淡化,但新民族主义的影子仍然隐约体现在民俗学研究中,包括民族遗产国际间争夺使得民间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三、民俗的内容,21种民俗概念 1949年利奇(Maria Leach)编的民俗、神话和传说标志词典列出了21种民俗概念,7类 民俗是就是的残存遗风。 民俗是俗民文化的传统部分, 民俗指含义广泛的传统现象。 民俗是退化了的宗教,民间宗教是其主要内容。 民俗是民间故事,与神话和传说不能明显分别的故事。 民俗是靠口头流传的大众文学,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谚语等。 民俗是俗民文化,是文明社会受教育较少的平民的文化表现。,三、民
20、俗的内容,民俗学开山鼻祖:汤姆斯 Folklore:folk:民众,lore:知识与研究。 民俗与民俗学 三点共识: 1、民俗存在于民众之中。 2、民俗是被民众传承的一种文化事象 3、民俗的核心在于传统,三、民俗的内容,民俗概念的各种讨论 乌丙安 民俗分为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他认为民俗的内部特征是民族区别、阶级差异和人类共同性。 民俗的外部特征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存在特点,前者为历史性后者为地方性。其他还有变异性和传承性。 陈建宪 民俗具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 民俗的定义有四种说法 :文化遗留说 、精神文化说 、民间文学说 、传统文化说,三、民俗的内容,民俗概念的各种讨论 陶立璠 民俗具有社
21、会性和集体性,其次是类型性和模式性,第三是变异性,第四是传承性和播布性 田晓岫 内部特征 :一是存在于民众中,二是习惯性。 外部特征 :传统文化 和活文化,是潜文化和底层文化 叶涛、吴存浩 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苑利、顾军 不排除官民共享。,三、民俗的内容,民俗: 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三、民俗的内容,西方人关于民俗内容的分类 英国:英国民俗学会1890年民俗学手册(S.I.Gomne) 观念和迷信的信仰:迷信的信念和举动、自然物的迷信、树木百草的迷信、动物的迷信、精怪、禁厌术、土医术、法术和占卜、冥界生活的信念、一般迷信。 旧传的风俗:节俗、礼
22、俗、嬉戏、地方风俗。 旧传的故事谭:童话、英雄故事、趣谈、寓言、道德寓言,世界创造、洪水、巨焰、人类受惩罚的神话,叙事曲、民歌,地方传说、旧传。 民间成语:韵言、母歌、谜语等,谚语,混名、各地语言。,三、民俗的内容,西方人关于民俗内容的分类 英国:民俗学家班尼(Charlotte Sophi Burne)女士对高梅的分类做出修正 信仰和行为:地和天,植物界,动物界,人类,人造物,魂灵和他生(冥界),超人存在(神、小神),预兆与占卜,咒术,疾病与民间药方。 习惯:社会和政治制度,个人生活的仪式,生业和工业,斋日和节气,竞技、运动、嬉戏。 故事,歌谣,谚语和谜语。,三、民俗的内容,西方人关于民俗内
23、容的分类 法国:塞比约(Paul Sebillot)在法兰西民俗 天空和土地:天(星、天象),夜与空中的精灵(夜、空中的声音或迹象),地(地、山岳、森林、岩、石头、地上各种奇异现象,地下世界(地下、洞穴)。 海洋与江湖:海洋(海面与海底、海洋浸灌、岛屿、海岸、海洞、水滨、传说中的船、海洋崇拜,江湖(泉、泉的权威、井、河流、滞水)。 动物和植物:动物(哺乳类野兽、哺乳类家畜、野鸟、家禽、爬虫、昆虫、鱼类),植物(树木、花草)。 人类与史实:史前时代(立石、石坟、古冢、石器、巨石崇拜),纪念物(建筑的仪式、古迹、教堂、古堡、城市),人民与历史(教会中人、贵族与第三阶级、战争、民间传说中的法国历史)
24、。,三、民俗的内容,西方人关于民俗内容的分类 法国:桑狄夫 物质生活:经济物质(土地或城市、食料、居住等),生存方法(劳动),营利和财富。 精神生活:语言,民间知识、民间睿智、美学、神秘观念及活动, 社会生活:血缘关系、地缘共同体、特殊联盟(经济、政治、竞技)。,三、民俗的内容,西方人关于民俗内容的分类 日本:柳田国男 习惯(生活技术):居住(建筑、土地选定、用火、火与照明、家具等),服装(裁缝、被褥、发式、蓑笠、鞋袜),食物(烹调、食器、进餐、间食、酒等),生产(农、猎、渔、樵),劳动组织(互助组织、佣工),家(亲属、本家、分支),村(村落、小地域集团),联合(神明会),交际(礼节、问候、旅
25、行、交易、市场),婚姻,诞生、成年氏同年集团,死亡(葬礼、葬地、佛事),发时活动,祭神,占卜,舞蹈,竞技,儿童游戏。 口碑(语言艺术):新语,新词,谚语,谜语,诵词,小儿语,歌谣,说唱,民间故事,传说。 感情、观念、信仰:憎恶(情绪),趣味,禁忌,畏惧,崇信,祈祷(还愿、参拜)。,三、民俗的内容,西方人关于民俗内容的分类 日本:后藤兴善 有形物质民俗 社会集团民俗(社会制度) 口承语言民俗 无形心意民俗,三、民俗的内容,中国人关于民俗内容的分类 乌丙安 :经济、社会、信仰、游艺 陈建宪 :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类 陶立璠 :物质、社会、精神三个大类,另外再包括心理民俗 叶涛
26、、吴存浩 :物质民俗、行为民俗和意识民俗,三、民俗的内容,中国人关于民俗内容的分类 田晓岫 : 口头民俗:语言的民俗:方言(流行一个地方的语言)、土语(更小范围的流行语)、俗语(说明社会行为规则的语言)、谚语(说明自然规律的语言)、歇后语(用类比的语言揭示事情的特质)、成语、谜语、俚语(不登大雅之堂的粗话)。口头文学的民俗: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叙事诗等。口头音乐的民俗:劳动号子、山歌曲调、说唱音乐、鼓乐、寺院音乐、洞经音乐、冀中管乐、山东琴曲、广东音乐、广东汉乐(客家音乐)等。 社会的民俗:礼俗:如古代的五礼:吉礼(祭礼)、嘉礼(冠礼、婚礼)、宾礼(迎来送往)、军礼、凶礼(丧葬)
27、。现代纪念集会、迎宾礼、阅兵式、工程开工落成电力、日常交往礼节、人生礼仪(诞生礼、成年礼、婚礼、祝寿礼、丧葬礼)。社会组织的民俗:地缘关系的同乡会、血缘关系的亲属组织、职业关系的行会组织。 信仰民俗:自然崇拜、祖先崇拜。 迷信:谐音、鬼神信仰、占卜。 娱乐的民俗:游戏、舞蹈、体育、文艺、戏剧。 岁时节日的民俗:各种节庆。 物质生产和生活民俗:各种因生产方式导致的生活方式不同产生的民俗。农耕、草原游牧、森林狩猎、渔民、手工业者等等。 民间医药知识及其他知识技能。,三、民俗的内容,新民俗事项观:民俗主义、伪民俗,海派民俗观,都市民俗思潮 。 徐龙华 泛民俗现象定位在现代都市民俗里,三、民俗的内容,
28、民俗的功能 陶立璠 : 传承历史的功能, 教育功能(道德情操和爱国心与民族感), 娱乐功能。 叶涛、吴存浩 : 社会调节和控制功能, 人生塑造与教育功能 田晓岫 中性民俗、良俗和恶俗 陋俗 陈建宪 教化、规范、维系、调节,四、中国民俗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学科定位问题 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 乌丙安 : 民俗学是独立的人文学科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被其他学科肢解 民俗学在学科交叉的边缘状态 陈建宪 : 独立的学科,其次处于学科交叉点 是人类学或社会学研究的一部分或分支 陶立璠 : 独立学科, 人类学或社会学的分支 与其他学科交叉,四、中国民俗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学科定位问题 田晓
29、岫 : 在人类学的架构下 ,民族学和民俗学构成两个平行的分支 研究对象从属与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交叉 苑利、顾军 : 人类学包容民俗学 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力度比民俗学更深,四、中国民俗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学科方法问题 乌丙安 :调查方法和研究方法 钟敬文、程蔷 : 流派:德国格林兄弟代表的神话学派,英国缪勒代表的语言学派,泰勒和安德鲁朗(又翻译为兰格)代表的人类学派,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派,涂尔干的法国社会学派,历史地理学派(传播论),结构主义。 经验材料的搜集和整理方法有田野工作和文献法,研究分析方法有分类法、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比较法,统计法。,四、中国民俗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学科方法问题
30、叶涛、吴存浩 一般方法 :归纳法和演绎法 特殊方法:田野调查、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结构分析 田晓岫 人文学派,以口头文学为研究对象,使用历史和地理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是传播论。该学派的研究目的是追寻民间传说的原始型、发生地、传播路线及流传中的变异情况,芬兰学者阿涅(A. Aarne1867-1925)的民间故事类型引得将类型学引入民间故事研究,奠定了欧洲民间故事分类体系的基础,经过美国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Stith Thompson)补充形成阿涅汤普森分类法,简称“AT分类法”。钟敬文、张紫晨、乌丙安、王文宝、刘魁立、陶立璠 心理学派 ,方法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张寿祺教
31、授开设民俗心理学概论 人类学派将民俗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分支,用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民俗。泰勒是其理论源头,他提出了用进化论来考察民俗,用遗留说来解释民俗。兰格和弗雷泽是其后重要的代表。博厄斯发起了美国民俗学的研究。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代表是杨成志、林惠祥、杨堃等,四、中国民俗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学科的目的与功能的讨论 乌丙安 以振兴中华民族精神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文化为目的 五大作用:丰富人文学科宝库;增强民族自尊与自信;推动移风易俗和改造社会;辅助党和国家制定和落实政策;增进国际交往。 陶立璠 目的有三个,一搜集整理民俗学事象,二普及民俗学知识和建设民俗学学科,三是提高人们的认识,有利于
32、移风易俗促进社会发展。 任务有普及民俗知识和理论,为民族政策提供参考意见,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服务,承担民俗调查。 叶涛、吴存浩 目的有三,一是形成中国自己的民俗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二是研究民俗事象,三是发挥民俗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根本任务是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以民族意识和精神为统帅,阐述和弘扬中华民族之魂”,四、中国民俗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学科的目的与功能的讨论 中国学者基本看法 做民俗事象研究 学科建设 为民族国家服务 前两条最终都可以归结到为民族国家服务的意义上,五、中国民俗学的再造,关于民俗的辩论 陈金文对高丙中的批评 陈金文强调民俗的本质特征在于“传统性” 批评高丙中扩大民俗内涵,将时尚等纳入进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侣用款协议书范本大全
- 股权赠与代持协议书范本
- 网红公司入股协议书范本
- 知道智慧树多媒体技术山东联盟满分测试答案
- 创新教育课程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考核试卷
- 运动训练恢复策略评估考核试卷
- 农机租赁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方法考核试卷
-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金融政策评估与优化建议考核试卷
- 光泽度比较考核试卷
- 2025年4月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中考模拟数学试题(含答案)
- 热电厂施工组织设计
- 游乐园服务培训课件
- 2025年深圳高三港澳台华侨生联考物理试卷试题(含答案)
- 公司灭蚊蝇工作方案
- 电梯基坑合同协议
- 山东益丰生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50000吨年高效环保助剂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5年中国开关电源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情侣常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卫所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人寿:国寿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药临床试验药物警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