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中美史整理最强完整版剖析.ppt_第1页
中国美术学院中美史整理最强完整版剖析.ppt_第2页
中国美术学院中美史整理最强完整版剖析.ppt_第3页
中国美术学院中美史整理最强完整版剖析.ppt_第4页
中国美术学院中美史整理最强完整版剖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课,先秦,饕餮纹 P46 P53 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kui)龙或夔凤图案。它形象狰狞可怕,用来“辩神奸”的图腾符号。春秋时代基本消失。 饕餮兽面两角尖如牛角,应为牛头,它的双眼双角对称,呈正面形象,这种正面取势的手法,造成了威慑人心的视觉效果 和饕餮纹相配,夔龙,夔凤都是侧面形象,相对称的两条夔龙,就组成了一个饕餮纹 失蜡法 P43 P54 春秋以后采用的铸造青铜器的方法。它用石蜡做成器物模型,陶土包在外面做成外模,加热去掉石蜡,得到中空的铸模。能铸成精密的器物纹饰。 白描 P87 用墨笔勾勒绘画形象的基本手法,在中国人物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夏、

2、商、周青铜器的不同特点,并例举出每个时代青铜器的代表器物。 夏1少数青铜礼器已经做得比较精巧,器壁匀薄 2夏代青铜礼器的装饰基本是圆点,圆块和几何纹饰 3青铜器形体主要受陶器影响,为商代提供了参考 夏 乳钉纹爵 商 早期1商代青铜器一般比较匀薄,纹饰边线清晰深峻,镂刻艺术高超,含铅量高 2出现了圆锥形款足(中空),扁足(实心) 3纹饰大多为复杂的兽面纹 中期 1器物比早期厚重,尤其口部 2品类增多 3出现了斝(圆筒底体)圆底爵的开始 4宽体觚,喇叭状的觚 5纹饰纹样装饰特点加强,浮雕出现 6仍保持着不住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有做器者本人的族士徽记 晚期 前段 1方形器大为发展 2纹饰方面,动物形

3、象比较具体,有主次之分 3铭文多为1、2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 司母戊鼎, 后段 1器物方面,无肩尊和扁体簋是新出的典型器,出现车马器 2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动物,神怪为主的兽面纹空前发展) 3有较长的铭文,铸工精细,内容增多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 4出现蹄形圆鼎较多,双耳 ,平底爵消失 人面钺,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 西周 咒人有计划的改变商人礼器重酒的习俗体制,而建立起重食的礼器 1新出现了方形 ,西周早期,利 2长篇铭文盛行祖先功业和自身业绩,记载了史事3出现新纹饰(鸟兽) 西周晚期,鼎簋,鬲规范化2波曲纹出现 最大的簋 害夫簋, 铭文最长=毛公鼎,战国时期出

4、土的两张帛画的名称、绘画风格 龙凤仕女图 人物御龙图 白描: 用墨笔勾勒绘画形象的基本手法,在中国人物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秦汉,画像石:刻凿在石料上的图画作品,在汉代的石祠和墓室中大量使用。技法有凹线刻,平面减底刻凿和浅浮雕刻凿。图像风格古朴,大气浑成。 秦始皇兵马俑:它属于纪念碑式的雕刻,出土于骊山秦始皇陵的东部。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艺术特点:形象生动,大气磅礴。 马踏飞燕:制作于东汉后期,它把力学的平衡原理运用的出神入化,显示出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它象征了永恒,是中国雕塑艺术的可贵创造。,秦汉,汉代有哪些重要墓葬,列举各自出土的代表性文物。 1)长沙马王

5、堆汉墓: a.素纱禅衣 b.漆绘 c.帛画(非衣) 2)中山靖王墓(河北):a.金缕玉衣 b.长信宫灯 3)南越王墓(广州): a.丝缕玉衣 b.角形玉杯c凸瓣纹银盆 4)狮子山汉王墓(江苏徐州): 汉兵马俑。,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出土三座汉墓。三座汉墓中,二号墓的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辛追夫人,b.朱地彩绘漆棺,中山靖王墓,河北省满城县西南陵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之墓。据史记、汉书记载,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立为中山王,在位42年,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是中山国第一代王。

6、,狮子山汉王墓,西汉楚王的陵墓,位于其西侧300米远的汉兵马俑则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部队。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狮子山楚王墓的墓主很可能是第三代楚王刘戊。 徐州东郊南麓,是模仿地面宫殿的建筑群体,结构复杂,形制奇特。整座陵墓呈南北中轴线对称式建筑布局,设施结构一应俱全,再现了西楚汉王奢侈的生活场景,也印证了汉代盛行的“视死如生”的丧葬观。,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分布,题材,特色。(P74-80),画像石分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 画像砖分布:四川、河南等地。 汉画的题材:一.日常生活,吃喝玩乐的画面很受时人欢迎,如1大型宴饮聚餐2百戏杂技的表演3车

7、骑出行4生产劳动 二.历史故事,体现史官文化的特点,主要有前代政事,如明君贤臣乱臣贼子 三.神话传说,汉代在用儒学统一人们思想的同时,也开始系统的整理深化传说,以地域不同分成东部沿海的蓬莱系统和西部内陆的昆仑系统 四.神灵怪物与天象 汉民族对天像的重视,1是由于农耕生产的需要2是经过阴阳家的改造,。四时被用来为天人合一的政治观念服务 汉画的特色:一.大气铺陈,重视整体;二.叙事性,戏剧性强;三.笔法流动,颇具运动感。 补充,从先秦的装饰风格过度到绘画性更强的再现风格,吧现实与理想糅合在一起,用俯视的角度来扩展绘画的空间,即以大观小,重视整体效果 汉画具有强烈的运动感,通过人物举手投足的动态来互

8、相呼应,用充满表现力的线条将生命注入其中,秦汉,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和成就。62-67 秦朝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代霍去病墓前石刻马踏匈奴。均是纪念碑式的雕刻。 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的威严。 兵马俑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 。一号坑是战车步兵混合编组的主体部队(秦皇兵马俑陪葬坑);二号坑是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是统领一二号坑的军事指挥部队。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总体布局上采用了众多的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感。 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虎、卧象等石刻崇尚象征性。浮雕、圆雕和线刻艺术融汇在一起。 此外秦汉青铜宏

9、伟壮丽,运动感强烈。例如:秦始皇陵的铜车马;东汉的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 由于道家的思想,汉代统治者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相同的,写实主义的运用,2重视头部塑造3适度夸张4塑绘结合5群塑形式 秦汉艺术显出了伟大的气魄 , 是一种 胸怀之大,力量之大,气魄之大秦汉艺术的 这种大气魄,来源于和勃发于一种文化的新现状和新结构之中。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 新统一的现实力量二、 与前所未有的巨 大现实力量共生的是一种容纳万有的想象心灵三、 汉代宇宙观的 核心:阴阳五行思想 . 秦汉的雕塑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也可以说它奠 定了雕塑文化的基础,魏晋南北朝,女史箴图:传说出自东晋顾恺之之手,它大致

10、反映了顾恺之时代的画风和艺术水平。其内容是教育封建宫廷妇女的一些道德箴条,属于政教类题材。 三希帖:所谓三希帖就是藏在乾隆皇帝读书的三希堂内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六法:指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的人物画创作的六种原则,后被作为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领,对传统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曹衣出水:北朝曹仲达以画“梵像”著名,他的画风在中国有较大影响,在佛教雕刻和绘画中有“曹家样”之称。“曹衣出水”是“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王羲之的作品,风格及影响。,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图卷 女史

11、箴图卷 列女仁智传 王羲之的作品: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 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 亭集序、初月帖等。 顾恺之:“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他注重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眼神的描绘,善于以绘画艺术 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面貌。又有“密体”笔 法之称,对中国绘画风格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羲之:他的用笔细腻,结构多变,骨质风格。行笔轻重疾 徐,跌宕起伏;笔断意连,法度谨严。他的兰亭序奠定了 妍美流便的新体行书风格,经后世千百年的发展而未有大变, 显示了它既深且巨的影响所在,也奠定了他“书圣”之称。其次, 王羲之选择书法作为个性表现的最佳

12、形式,有力地说明书法在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主导作用。,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传,中国四大石窟的名称,分布,代表艺术作品。 大同云冈石窟(山西)-昙曜五窟,洛阳龙门石窟(河南)-白马寺,宾阳洞,敦煌莫高窟(甘肃),-尸毗王本生图,天水麦积山石 窟(甘肃)-摩崖千佛廊,.云冈石窟:作为我国内地现存较早的石窟之一,在规模样式和表现力方面达到空前的水平,是因为它占有北魏都城的地利(这个地利由于鲜卑族统治者的关系,变得非常突出。)佛教形象艺术性极高。 2.龙门石窟:(汉地传统成为主导风格)佛教的艺术表现力通过一系列的布局充分发挥出来 ,使佛教石窟艺术达到了一个成熟的境地。在工程技术问题上,使花岗

13、岩呈现了丰富且细腻的机理效果。以图案作重点来突出佛教的象征意义。 3。敦煌石窟:(其基本的赞助来源是基本的信众,不是皇家神龛,而是当地的“家庙”。)记录了从4世纪以来千年不断的佛教艺术创作史,是一部完整的宗教地方文化史。 4麦积山石窟:最完备的佛教彩塑博物馆(他在石窟艺术史上独树一帜的地方)。在建筑形制上面,这些洞窟开凿在高一百四十余米的悬崖上,从外观上看布局像蜂窝,相互以栈道项连。麦积山的造像手法在圆雕、高浮雕、影塑之外,新添了“薄肉塑”是特别值得重视的艺术创造。 北朝石窟艺术的成就及其与当时历史政治之关系。 1.中国各地不同文化在对待外来宗教文化时的两大倾向“南方重义理北方重功德。”宗教文

14、化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2.北方诸多政治政权,其统治者有复杂的民族背景,汉文化程度有限,因此信仰的基础更靠近佛教的一面。又因为统治者的文化水平不高,视觉形象就特别容易受到重视和接受。上行下效,在战乱动荡的时代苟延残喘的广大民众,也视佛教为生活的最后希望。北方佛教遗迹表明,这些功德的确注入了“供养人”和匠人们的智慧和信念,使我们体会到艺术与宗教的相通性。 3北朝各地的佛教艺术遗存提供了认识北方佛教艺术的横向发展线索,当我们做这些纵横的比较时,北方佛教遗存多以石窟这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比了解南方的就要立体得多。 4这些造像,他们的第一考虑不是审美需要,而是信仰和服从的需要。不再是古

15、时代的鬼神,而是系统严密的外来宗教。再次意义上,石窟艺术的立体概念,其涵盖的范围就更广大,可以使朝廷出面赞助支持,但更多还是由佛教徒与广大信众的兴建,隋唐,吴家样:唐代吴道子的人物画线法有独特的审美意趣,影响着唐以来的画风,世称“吴家样” 石窟:佛教建筑形式之一,传自印度次大陆,成为中国佛教艺术的主要遗存。石窟多依山崖而开凿,作为僧人修行的僧房和信众礼拜的场所。它和佛寺相连,内有佛教石刻或泥塑的造像,壁画,图案装饰以及碑刻铭文是各种佛教艺术的总汇。 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的壁画中,是一种佛教文化。一般是敦煌莫高窟的代名词和标志。 步辇图:出自唐朝阎立本之手。据传描绘的是唐太宗召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

16、历史场景。在这幅具有重要艺术和文献价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当时的华夷观念和等级次序。 唐三彩:指唐代的一种低温釉多色陶器。工匠通过对温度的控制,让釉在俑上产生不同的颜色。陶塑作品色彩美丽,光彩动人。其中有的题材特别表现了中外文明的交流,提供了史学价值。,隋唐,列举五种以上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艺术珍品。 1)历代帝王图;2)女史箴图;3)昭陵六骏;4)照夜白图;5)捣练图。 分别指出唐代楷书和草书的代表人物。141-144 楷书: 颜真卿 柳公权 褚遂良 欧阳询 虞世南 草书: 怀素 张旭,概述隋唐时期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情况。,一、“金碧山水”:展子虔游春图 在构图壮阔沉静,第一次有了近,中,远

17、三叠景致的山水楼阁,摆脱了前任的局限,笔法依照旧体。 在造型勾线基础上的装饰化的青绿山水赋彩方式,有点勾线用泥金,产生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 二、“青绿山水”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与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布局画面非常饱满。(158-159) 三、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水墨山水画;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泼墨。到了五代时期,荆浩六要,笔与墨成为一对概念。六法,古法用笔。(150-152王维,180-181) 四、唐以前的山水理论,主要有宗炳画山水序与“卧游”记,王微叙画与“畅神论”。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论画山水树石”一节论述了魏晋以来山水画的发展演变。 盛唐时期与青绿山水同时存在的画有另一种风

18、格,即以吴道子“怪石崩滩”画风为代表的疏放风格。晚唐时期还出现了泼墨山水。泼墨山水以树石近景为表现主体,隋唐是山水画的成熟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展子虔到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青绿山水2是以王维,张、王恰等为代表的水墨山水崛起,从而标志着中国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画两大体系的完全成熟 青绿金碧山水虽经2李的巧云而收华美之效,但这更多的代表着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与玄学,庄学以自然为本的隐逸精神及审美追求尚有距离,于是,山水艺术表现在对山水原质艺术精神的逻辑追求,在南宗禅纳入老庄哲学、美学的背景中,水墨山水于诗画佛一体的王维笔下脱颖而出。在唐末。水墨对青绿金碧的取代,说明中国艺术精神终于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艺术形式,从而标志着山水画的完全成熟,唐代人物画的风格与发展。,一、阎立本:代表作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