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类型 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第四节 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一、诸种道德起源说 (一) 客观唯心主义(天意神启论) 认为人类道德的起源是上帝的意志或是天、神的旨意,道德是神意或天意的产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董仲舒,(一)客观唯心主义,中国:,西方: 灵魂中的善和人类生活中的道德均来源于神谕或神的启示。 (苏格拉底、柏拉图) 道德的原因就是上帝的存在。 (中世纪基督教),(一)客观唯心主义,(二)主观唯心主义(天赋论),道德是人的天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东西。
2、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 子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王阳明,西方:,康德的“善良意志”,(三)旧唯物主义(人性论、需要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情感或欲望。 中国: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逸,苦则索乐,辱则求荣。” 西方: 道德是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欲望需要的产物。,(四)动物本能论,认为道德起源动物的“互助”本能,人类道德是动物本能的延续。,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从社会关系中寻求道德的起源。驳斥了两种谎言: 1、道德是 由“神的意志”或“神的启示”所创造的神学谎言; 2、道德是从人的生物性即“动物性”中引申而来的谎言。,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
3、论(一)劳动是道德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劳动 意识 社会交往 社会意识 、社会行为 道德萌芽,(二)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性条件,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关系复杂 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 交往频繁 矛盾出现 调节规范 道德出现,(三)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是道德形成的基础 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使得社会意识分化为独立的领域,形成各自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如:道德、法律、宗教等。,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类型,原始社会: 风尚习俗道德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等级特权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 金钱自由道德 社会主义社会: 集体主义道德,一、 原始社会的风尚习俗道德,(一)原始社会道德的内容 1、
4、基本原则:维护氏族的整体利益 原始社会的最高美德:维护集体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2、道德规范:平等互助、团结一致 平等:氏族成员与首领人人平等。原始社会的平等观念,更多地体现在分配方面。 团结互助:公有的财产关系,平等的人际关系,必然会产生互助合作的伦理关系。,3、社会美德:勤劳、勇敢、诚实等。 勤劳: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 勇敢:人类与动物界斗争形成的品质; 诚实: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决定。 勇敢和刚强即善;懦弱和畏缩即恶。,(二)原始社会道德的特点 1、普遍性 原始社会的道德在一定范围内普遍适用。 “普遍适用”:原始社会的任何氏族内部 “一定范围”:具体的氏族内部,2、狭隘性 原
5、始的道德是对外在风俗、习惯的简单服从; “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道德只在氏族部落内部起作用,3、感性直观性 原始社会道德的表现形式:具体的、感性的活动。,二、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道德,(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内容 1、基本原则:忠于君主,忠于国家 奴隶社会: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服从和对奴隶制国家的绝对权威。,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封建等级制度。体现封建君主的绝对权威。,2、道德要求:维护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关系 奴隶社会:奴隶对奴隶主的无条件服从。 封建社会:等级秩序固定化、严重化。,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人分为三个等级:,封建社会: 西方:国王公侯伯子男 中国:天子诸侯大夫士庶
6、人,3、道德规范:鄙视劳动、男尊女卑 奴隶社会: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化,男主女从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封建社会: “三从”:未嫁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道德: 争取自由、反抗压迫、赞美劳动、忠诚老实,1、道德成为独立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奴隶社会:,周公姬旦创立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以“敬德保民”为核心的道德与宗教;,(二)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特点,奴隶社会:,孔子构建了以“仁”为主的仁礼结合、仁智统一的仁学伦理思想体系,封建社会:,董仲舒将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 “三纲五常”,大大巩固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统
7、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统治阶级的道德占据主导地位,3、政治道德化,道德宗教化 政治道德化: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政治就是造就和谐的秩序和良善的公民; 孔孟:为政以德,正人须先正己;,道德宗教化: 西汉董仲舒:把道德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结合起来,论证封建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宋代:儒释道三教合一,把道德进一步宗教化; 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宣称俯首听命、逆来顺受为最高的道德真理,(一)资产阶级的道德 1、追求利润、唯利是图是资产阶级道德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 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
8、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资本论,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自由道德,2、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 资本主义私有制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经济基础) (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3、拜金主义、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规范 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人与人之间变成了金钱关系。,4、“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 马克思揭示实质: 民主: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自由:资本家购买和剥削工人劳动力的自由; 平等: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在交换市场上
9、的形式平等,并非关系平等; 博爱:资本家对工人假惺惺的慈善或救助。,1、产生和形成阶段 产生: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道德品质; 形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在斗争中形成了具有独立意识形态的无产阶级的道德。,(二)无产阶级的道德,2、发展和完善阶段 社会主义国家的道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集体主义道德。 道德规范: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3、高度完善和普及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公有制经济高度完善的全民的道德。,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一、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二、阶级斗争是道德发展的动力 三、道德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 四、道德的
10、发展是社会善恶斗争的结果,一、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一)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进步的 (二)道德进步的途径是曲折的,(一)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进步的 奴隶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朴素的非阶级道德 阶级道德 全民道德,(二)道德进步的途径是曲折的 1、道德的发展受到历史上传统道德的影响 克服什么,保留什么,这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2、在阶级社会,道德的发展受到阶级斗争的影响 剥削阶级在夺取政权时期发展新道德;在政权巩固时期维护伪道德;,(一)在社会形态的质变阶段,阶级斗争对道德的推动作用 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革命生产力发展经济关系进步道德
11、发展,二、阶级斗争是道德发展的动力,(二)在社会形态的量变阶段,阶级斗争对道德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促使剥削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被剥削阶级做出一些让步,为道德的发展增加积极因素。,历代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的道德,主要是在阶级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陈胜、吴广起义:“苟富贵、勿相忘”,明末李自成起义:“均田免粮”,(一)社会物质生活 社会的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对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三、道德的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二)社会意识形式对道德发展的影响 政治: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否,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对道德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科学:先进的科学技术
12、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而促进道德的发展; 法律:严明的法律制度,促进社会风尚的进步,促进道德发展; 艺术:通过典型形象的感染,激起情感的共鸣,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恩格斯,四、道德的发展是社会善恶矛盾斗争的结果,第四节 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 一、道德遗产继承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一)唯道德遗产是尊(复古主义或国粹派) 主张:“物质上应当开新,道德上应当复旧” 代表人物: 杜亚泉:“抄
13、拾欧化不如整理国故对世界文明更有贡献,应以儒家思想为举国上下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 梁漱溟:“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中国文化是救世之良药。”,(二)全盘否定说(历史虚无主义或西化论) 认为:历史上的道德遗产只有予以全盘否定,才能建立和发展新道德。 代表人物:胡适等现代资产阶级学者,复古派:否定道德文化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无视旧道德中的糟粕和妨碍社会进步的因素;是错误的观点。 西化派:看不到道德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无视旧道德中也包含有进步的因素。同样错误,二、对两种观点的评价,(一)道德的进步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1、社会经济的连续性决定了道德的继承性 2、伦理关系的相同性决定着道德的继承性,三、马克思主义的道德遗产继承观点,(二)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方针 1、必须十分珍视历史上劳动人民的道德遗产 2、批判地继承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遗产,1、劳动人民仇视并勇于反抗等级特权压迫和剥削的精神 “不自由,毋宁死” “杀尽不平方太平” 2、劳动人民要求平等的革命精神 “等贵贱、均贫富”,劳动人民的道德遗产中应继承的内容,3、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友爱团结、互帮互助的道义精神 4、崇尚勤劳俭朴、憎恶不劳而获、骄奢淫逸的优良品质,1、剥削阶级中的某些道德规范 奴隶社会:智慧、勇敢、节制 封建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牌安装工程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企业研发项目合同管理实务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办公耗材采购与回收利用合同参考
- 2025版不锈钢栏杆新型材料研发与应用合同范本
- 2025版常年法律顾问合同(民商事争议解决专版)
- 二零二五年住宅租赁与租后增值服务合同
- 2025版建筑垃圾处理合同范本全新出炉
- 二零二五年度厂区物业能耗监测与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2025版豪华轿车抵押担保交易合同
-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第二版)
- 老年骨质疏松症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完美版)
- 干部履历表(中组部1999年版)A4
- 雅马哈RX-V365使用说明书
- 照相馆管理制度
- IECQ QC 080000:2017 第四版标准(中文版)
- DZ∕T 0275.2-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岩石薄片制样(正式版)
- 国外激励研究现状分析报告
- GB/T 4074.4-2024绕组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化学性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