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_第1页
实验一: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_第2页
实验一: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_第3页
实验一: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_第4页
实验一: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实验日期: 2013.10.25 成 绩:1、 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电子元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 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Av,ri,r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二、仪器用具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3、 实验原理 图1.1基本放大电路 图1.2工作稳定的放大电路 图1.3小信号放大电路 图1.4 输入电路测量 图1.5输出电阻测量4、 实验步骤(包括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转接电路与简单测量 图1.1 基本放大电路(1)用万用表判断试验箱上三极管V的极性和

2、好坏,电解电容C的极性和好坏。(2) 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关断电源后再连线),将RP的阻值调到最大。 2.静态测量与调整 (1)接线完毕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接通电源。改变Rp,记录Ic分别为2mA、3mA、4mA、5mA的三极管V的值。Rb/kRc/kVb/mvVc/mv=692.89760.74450.2694.55651.33451.4689.72114.00753.4注意:a.Ib和Ic一般可用间接测量法,即通过测Vc和Vb,Rc和Rb计算出Ib和Ic(注意:图1.2中Ic为支路电流)。此法虽不直观,但操作比较简单,建议初学者采用。 B.直接测量法,

3、即将微安表和毫安表直接串联在基极(集电极)中测量。 此法直观,但操作不当容易损坏器件和仪表。不建议初学者采用。(2) 按图1.2连线,调整Rp使VE=2.2V,计算并填表1.1 图1.2工作稳定放大电路 、表1.1 实测 实测计算VBE(V)VCE(V)Rb(k)Ib(mA )Ic(mA)0.6453.20220.3559.61.6403. 动态研究 (1)按图1.3所示电路接线,调Rb使Vc为6V。(2)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f=1Hz,Vp-p为500mV,接至放大电路的A点,经过R1,R2衰减(100倍),Vi点得到5mA的小信号,观察Vi和Vo端波形,并比较相位。(3) 信号源频

4、率不便,逐渐加大信号幅度,观察Vo不失真时的最大值并填表1.2。 表1.2 实测实测计算估算Vi(mV)Vo(V)AvAv50.36060.467680.5670 图1.3小信号放大电路(3 )保持Vi=5mA不变,空载时调Vc到6V,放大电路接入负载RL,接表1.3中给定不同参数的情况下测量Vi和Vo,并将计算结果填表中。 表1.3 给定参数 实测 实测计算估算 Rc RL Vi(mV) Vo(V) Av Av 5K1 5K150.1224 5K1 2K250.0612 2K1 5K150.0510 2K 2K250.024 (4)Vi=5mV(Rc=5.1K 断开负载RL),减少Rp,使V

5、c4V,可观察到(Vo的波形)饱和失真:增大Rp,使Vc9V,将R1由5.1K改为510(即:使Vi=50mV),可观察到(Vo波形)截止失真,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4。 表1.4RpVbVoVc 输出波形情况 小3.8993.263.234合适1.2410.2170.6317 大0.71711.5860.4. 测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1) 输入电阻测量 在输入端接一个5K1电阻如图1.4,测量Vs和Vf,即可计算ri。 ri=Vi/(Vs-Vi) R 图1.4 输入电阻测量 (2)输出电阻测量(见图1.5) 图1.5 输出电阻测量在输出端接入电阻作为负载,选择合适的RL值使放大电路输出不失真(接示波器监视),测量带负载时的Vo,即可计算出ro。将上述测量及计算结果填入表1.5中。 表1.5测算输入电阻(设: Rs=5K1)测算输出电阻实测测算估算实测测算估算Vs(mV)Vi(mV)ririVoRL=VoRL=Ro(k)Ro(k) 0.20.0642.0012.01.63.252 505、 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