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复习材料_第1页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材料_第2页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材料_第3页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材料_第4页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然药物化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 绪论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天然药物, 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和海洋药物,特别是植物来源的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 研究内容: 结构特点、理化性质、生物合成、提取分离、结构鉴定。n 几个重要名解:(1)生理活性成分:经过不同程度药效试验或生物活性试验,包括体外及体内试验,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 (2)有效(药效)成分 :具有生物活性且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有效部位:从单味中药材或饮片中提取的经动物及临床试验证明有效的一类化学组分,其至少是一类或几类化学成分组分,可将其看成是一个“

2、天然复方化学药”。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简介、糖类:分为单糖(葡萄糖,鼠李糖)、低聚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注:单糖、低聚糖易溶于水,难溶于醇。多糖大多不溶于水,更难溶于醇。、苷类: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苷元)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注:苷类亲水性,苷元亲脂性。、醌类:具醌式结构的化合物。游离醌类-亲脂性,结合成苷-亲水性。、苯丙素类:基本骨架:C6-C3,典型化合物:香豆素和木脂素类。游离亲脂性;成苷后水溶性增大。 、黄酮类:基本骨架:C6-C3-C6。多具酚羟基,显酸性,易溶于碱性溶液。游离黄酮亲脂性,黄酮苷亲水性。、甾体:环戊烷多氢非甾核的化合

3、物。甾体皂苷元-亲脂性,甾体皂苷-亲水性。、三萜类化合物:30个C,由六个异戊二烯聚合而成。三萜皂苷元-亲脂性,三萜皂苷-亲水性。、萜类和挥发油:萜类:由甲戊二强酸衍生。游离萜类亲脂性。萜类苷化亲水性。挥发油: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容、油状液体。理化性质-亲脂性。、生物碱:生物体内含氮有机化合物。碱性,与酸结合成盐,游离生物碱类-亲脂性,生物碱盐-亲水性。、鞣质类:复杂的多元酚类-亲水性。(茶叶中含有鞣质)第二章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一)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提取:利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将所要成分尽可能从原料中完全提出,而不需要的成分尽量少提的过程。 常用的提取方

4、法: 溶剂提取法(包括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1) 溶剂提取法(3点内容) 原理:相似相溶 常见的提取溶剂:1、溶剂极性强弱顺序:(P34)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 亲脂性有机溶剂 )( 亲水性有机溶剂 )2、溶剂与适宜提取的物质:石油醚或汽油油脂、蜡、叶绿素、挥发油、游离甾体及三萜氯仿或乙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及黄酮、香豆素的苷元丙酮或乙醇、甲醇苷类、生物碱盐、鞣质水氨基酸、糖类、无机盐 溶剂提取法的种类(经典5种,现代5种)经典: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 连续回流提取法 现代: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 还包括微波提取

5、法,酶解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2)水蒸汽蒸馏法:适用于挥发性成分(主要是挥发油)的提取3)超临界流体提取法(SFE):采用超临界流体为溶剂对天然药物进行提取的方法。超临界流体: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状态时,成为单一相态,此时的物质称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如密度、粘度和扩散性等处于气体和液体之间,而且与温度、压力和流体组成有关。超临界流体同时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最常用的流体物质:二氧化碳。 还有一氧化二氮、氨、乙烷、庚烷、二氯二氟甲烷等。u 超临界流体CO2优点:1) 性质稳定,使用安全,价格低廉,临界点低(Tc=31,Pc=7.37MPa),易于操作。2) 在临界点附近温

6、度或压力的改变会使密度(P)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使许多物质在其中的溶解度(S)也发生变化缺点:1) CO2是非极性物质。对亲脂性的成分,如挥发油、醚、酯类等易萃取。2) 化合物极性基团多,极性 ,萃取就难。因此,在SFE-CO2萃取中常加入夹带剂来解决。夹带剂通常是甲醇、乙醇、丙酮、乙腈。4)超声波提取法:存在机械效应,空化效应,热效应。(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原理:根据天然药物中各化学成分在溶解度、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吸附性、解离程度和分子大小等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常用分离精制方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结晶法、膜分离法、色谱分离法、升华法、分馏法1、两相溶剂萃取法:萃取法

7、 1)原理: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2)萃取溶剂的选择:正丁醇-用于皂苷类 ; 氯仿-用于生物碱类;乙酸乙酯-用于黄酮类 ; 石油醚、乙醚-用于挥发油3)当提取物中含有难溶于水的酸、碱性成分时,如何处理:A、 碱性成分+无机酸 盐 B、酸性成分+碱水盐 C、 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成分 碱开环,酸闭环 D、pH梯度萃取法4)萃取操作是要尽量防止乳化2、系统溶剂分离法四部位法:石油醚或正己烷、氯仿或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极性小到大)三部法:石油醚或正己烷、氯仿或乙醚、正丁醇(极性小到大)2、结晶法(3点内容) 1)结晶溶剂的选择: 对欲纯化的成分热时溶解,冷时析出(热溶

8、冷析);对杂质冷热均易溶或均不溶。 与欲结晶的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 溶剂沸点适中,安全、易得。 常用溶剂:甲醇、丙酮、氯仿、乙醇、乙酸乙酯等2)重结晶的操作:溶剂加热至沸点,被结晶物质溶解为热过饱和状态,趁热过滤,滤液冷却结晶。不纯的结晶,可多次反复操作,得到较纯结晶(为重结晶)。【即热饱和溶液,热过滤,静置冷析,冷过滤】 3)判断结晶纯度的方法:a) 结晶形态和色泽晶形均一;色泽一致。b)熔点和熔距。C)色谱法(正反相色谱)3、沉淀法1)溶剂沉淀法水提醇沉(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醇提水沉(除去树脂、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 醇提醚或丙酮沉(皂苷的纯化-除去脂溶性杂质)2)酸碱沉淀法3)专

9、属试剂沉淀法雷式铵盐+水溶性生物碱 沉淀胆甾醇+甾体皂苷 沉淀明胶 + 鞣质 沉淀4、膜分离法原理:利用一定孔径的多孔滤膜对分子大小不同的化学成分进行筛分。5、色谱分离法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亲和作用的差异(包括吸附能力,分配系数,分子量大小,解离度,亲和作用等)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1)吸附色谱法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分离。A. 物理吸附吸附剂:硅胶 ( 中等极性的酸性吸附剂,不宜分离碱性成分)、氧化铝(弱碱性吸附剂,尤适合分离生物碱)、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分离糖、氨基酸等水溶性物质)B. 半化学吸附吸附剂:聚酰胺(主要为氢键吸附,适合于酚

10、类和醌类,如黄酮类、蒽醌类及鞣质等成分分离)2)凝胶过滤色谱法原理 分子筛 洗脱规律:大分子先被洗脱出柱,小分子后被洗脱。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SephadexG)、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3)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原理:吸附(范德华引力或氢键吸附)和分子筛(大分子先被洗脱,小分子后被洗脱)。应用:中药有效部位的富集,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尤对皂苷、黄酮、生物碱等方面的纯化4)离子交换色谱法原理: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解离度差异而得到分离。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以水或碱水或酸水为流动相。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分离不同碱性的生物碱。生物碱碱性强,易被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难被洗

11、脱。相反,也然。(如:东莨菪碱、莨菪碱和小檗碱的分离。洗脱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被洗脱出来,因为碱性依次增强)5)分配色谱法原理: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分离极性大或水溶性的成分,如生物碱、苷、糖类、有机酸等。反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分离极性小和中性成分,如黄酮、蒽醌、皂苷、生物碱其他色谱法:真空液相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薄层色谱法(荧光薄层色谱、络合薄层色谱、高效薄层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离心薄层色谱)(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研究方法纯化和干燥化合物的样品(怎么判断纯度)a)均一晶形、明确敏锐熔点b)三种展开系统均显示单一斑

12、点c)HPLC、GC分析鉴定方法四大光谱:UVvis(紫外可见吸收色谱) :提供共轭双键、,-不饱和羰基、 芳环等信息。IR(红外光谱): 提供结构中官能团、骨架等信息;4000-1500 cm-1 特征频率区;1500- 600 cm-1 指纹区。NMR(核磁共振谱): 1H-NMR 化学位移(),峰面积,裂分与偶合常数(J)MS(质谱):离子源:电子轰击(EI ),化学电离(CI ),电喷雾(ESI )等第三章 生物碱一)概述1)生物碱的定义:来源于生物界一类含N有机化合物。1.大多在杂环上,少数在环外,如麻黄碱。2.大多具碱性,可与酸成盐。少数生物碱不显碱性,如秋水仙碱3.多具显著的生理

13、活性。4.除生物体必须的含N有机化合物外,如氨基酸、氨基肽、肽类、蛋白质、核酸、核苷酸及含N维生素外。2)存在形式:主要以有机酸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无机盐形式存在。弱碱性的以游离形式存在(酰胺类生物碱)。还有极少数以N-氧化物、生物碱苷、酯等形式存在。3)生理活性:镇痛吗啡、延胡索乙素; 止咳平喘麻黄碱;抗心律失常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抗癌紫杉醇、喜树碱、秋水仙碱、长春新碱、三尖杉碱。二)生物碱的分类莨菪碱:苦参碱:麻黄碱:小檗碱: 延胡索乙素: 吗啡 R=H 可待因R=CH3注:其他结构自己看书。三)生物碱的理化性质一、性状:1、多数含有C、H、O、N,少数含有S、Cl 2、多为结晶性固体,有

14、些为非晶性粉末,少数为液体(如烟碱、槟榔碱、毒芹碱)3、多具苦味(盐酸小檗碱),少数呈辛辣味(如胡椒碱)4、一般无色或白色;少数具有长链共轭体系的具有一定颜色。如,小檗碱:黄色;小檗红碱:红色;一叶萩碱:淡黄色5、少数液体及个别小分子生物碱具挥发性(麻黄碱),少数具升华性(咖啡因、川芎嗪) 二、旋光性 :具有手性碳原子或手性分子。 一般情况下,左旋体的活性比右旋体活性强。但也有少数右旋大于左旋的,如右旋古柯碱的局部麻醉作用强于左旋古柯碱三、溶解性:大多数游离生物碱亲脂,生物碱盐亲水亲脂性生物碱:叔胺碱和仲胺碱,溶于有机溶剂(典型:三氯甲烷),也易溶于酸水亲水性:主要指季铵碱和某些含N-氧化物生

15、物碱(氧化苦参碱);小分子生物碱亲脂又亲水。如烟碱、麻黄碱。酰胺类生物碱(可形成氢键故亲水)如秋水仙碱、咖啡碱具特殊官能团:A、两性生物碱(如吗啡、小檗胺、槟榔次碱):具有酚羟基或羧基的生物碱,可溶于酸水及碱水,pH89产生沉淀。具有酚羟基的生物碱称为酚性生物碱,如吗啡,可溶于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但具有隐性酚羟基的生物碱难溶于氢氧化钠,如汉防己乙素;具有羧基的生物碱可溶于碳酸氢钠,如槟榔次碱B、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类似一般叔胺碱,但在碱水中可以开环形成羧酸盐溶于水,加酸又复原。生物碱盐:一般易溶于水,可溶于醇;无机酸盐有机酸盐;无机酸盐中含氧酸盐卤代酸盐;小分子有机酸盐大分子有机酸盐另外

16、:盐酸小檗碱、麻黄碱草酸盐:难溶于水四、生物碱的碱性 产生原因:N原子具有孤对电子,能接受质子或给出电子而显碱性表示方法:pKapKa2为极弱碱,pKa27为弱碱 pKa711为中强碱,pKa11以上为强碱碱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杂化方式、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氢键效应1)杂化方式 碱性:sp3 sp2 sp(P电子成分比例越大,碱越强)l 季胺型的生物碱呈强碱性2)诱导效应 供电子基(氨基、烷基),使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 吸电子基(羟基,醚氧、酰基,双键、苯环)使电子云密度增减少-碱性减弱注:羟基、双键的特殊情况书P5960环叔胺碱转化为季铵碱的条件:环叔胺N原子邻位具有a、b双键

17、或a-OH,而且形成季铵型生物碱稳定,(如小檗碱呈强碱性)但若N原子处于稠环的桥头,环叔胺不能转化为季铵碱。如:士的宁、伪士的宁和新士的宁,碱性依次减弱3)共轭效应 N原子上孤对电子形成p- 共轭时,碱性减弱,呈极弱碱。如:苯胺型 酰胺型 烯胺型 稀胺型特例:N原子,-位有双键可能转化为季铵4)空间效应:N附近由于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或分子构象因素,使N的孤对电子接受质子的能力减弱,碱性减小。5)氢键效应 生物碱的共轭酸盐若能生成稳定的分子内氢键(与含氧基团),则碱性增强。u 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共存时,共轭效应对碱性影响较强;诱导效应与空间效应共存时,空间效应对碱性影响较强。四)生物碱的检识 1、

18、沉淀反应:与某些试剂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配合物的反应。沉淀试剂试剂名称组成 反应特征 碘化物复盐类:u 碘-碘化钾试剂 KII2 红棕色沉淀u 碘化汞钾试剂 K2HgI4类白色沉淀u 碘化铋钾试剂 KBiI4黄至橘红色沉淀重金属盐类:u 硅钨酸试剂 SiO212WO3nH2O淡黄或灰白色沉淀 磷钼酸试剂H3PO412MO32H2 O白色或黄褐色沉淀注:1)利用生物碱沉淀反应,应注意假阴性(如麻黄碱、吗啡碱)和假阳性(鞣质、蛋白质、多肽)2)一般三种以上的沉淀试剂均有反应,可判断为阳性。 3)个别生物碱如麻黄碱、咖啡碱不反应(假阴性)4)为排除假阳性干扰,可采用“酸化碱化再酸化”的纯化处理法沉淀

19、反应的应用:检查生物碱的存在;提取分离中跟踪和指示终点;分离和纯化;定量分析。2、色谱检识 常用的色谱检识法:薄层色谱 (TLC)、纸色谱 (P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GC)薄层吸附色谱法适用于检识和分离亲脂性较强的生物碱1) 硅胶为固定相,斑点出现三种现象(拖尾、复斑、Rf过小),如何克服?方法:碱性展开剂、碱性缓冲液制板、展开时氨熏书P642) 不同生物碱对硅胶和氧化铝的选择(氧化铝更适合亲脂性强的生物碱)。展开剂:基本展开剂(氯仿);Rf小,加极性大溶剂,Rf大,加极性小溶剂。纸色谱适用于亲水性生物碱、生物碱盐和亲脂性生物碱的分离检识高效液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生物碱的分

20、离检识,特别是对结构类似的生物碱有很好的分离效果气相色谱只能分离具有挥发性成分的生物碱,如麻黄碱和烟碱等五)生物碱提取与分离一、生物碱的提取方法三种常用的溶剂提取方法:水或酸水提取、醇溶剂提取、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1、水或酸水提取法溶剂:常用酸水(0.1%1%硫酸或盐酸);方法:浸渍法或渗漉法;纯化方法:阳离子交换树脂;萃取法。1)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型、洗脱的要求(水洗去杂、氨水湿润为pH=10、氯仿回流、回收;或氨水的乙醇液直接洗脱、中和、回收)。2)萃取法:酸溶碱沉法,碱化有机溶剂萃取法2、醇类溶剂提取法 方法:浸渍、渗漉、回流和连续回流。 优缺点:水溶性杂质少,脂溶性杂质多; 解决方法:

21、酸水-碱化-萃取法。3、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 注:常用湿润药材的碱水(石灰乳、碳酸钠溶液或稀氨水)。 方法:浸渍、回流和连续回流。 优缺点:水溶性杂质少;成本高、安全性差、设备要求严。 若脂溶性杂质多可采用“酸水-碱化-萃取”法二、生物碱的分离1、系统分离粗分离(按碱性强弱,是否酚性,脂溶水溶初步分离)2、单体分离1)利用碱性差异进行分离PH梯度萃取法 有两种方法:书P69将总生物碱溶于三氯甲烷等亲脂性溶剂,以不同的酸性缓冲液依pH值由高到低依次萃取,生物碱由强至弱先后成盐依次被萃取分离出,分别碱化后以有机溶剂萃取即可将总生物碱溶于酸水,逐步加碱使pH由低到高,每调一次pH值,即用三氯甲烷等有

22、机溶剂萃取,则各单体生物碱依碱性由弱至强先后游离依次萃取分离出。如莨菪碱与东莨菪碱的分离。(碱性弱的先被游离(东莨菪碱);碱性强的后被游离(莨菪碱)2)利用生物碱及其盐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注: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乙醚);汉防己甲素与乙素分离(冷苯);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分离(草酸)3)利用特殊官能团进行分离(含羧基、酚羟基或内酰胺、内酯)注:吗啡与可待因的分离(5%NaOH);喜树碱纯化(10%NaOH,加热)。4)利用色谱分离注:吸附色谱(极性存在差异明显);分配色谱(结构相似,吸附色谱无法分离时采用)。5)HPLC分离:能使很多色谱难分离的混合物得到分离例题(一)1、下列物质可作为超临界流体的为

23、( B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D、甲醇 E、乙醇2、通常用于化合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是(ADE) A、溶剂法 B、液-液萃取法 C、pH梯度萃取法 D、水蒸气蒸馏法 E、升华法3、最适合于CO2超临界萃取的中药成分为(C) A、皂苷 B、多糖 C、挥发油 D、生物碱 E、蛋白质4、从植物药材浓缩水提取液中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的方法为(A) A、水-醇法 B、醇-水法 C、醇-醚法 D、醇-丙酮法 E、酸-碱法5.判断结晶的纯度常根据(ABCDE)A、结晶的形态 B、结晶的色泽 C、结晶的熔点 D、结晶的熔距 E、结晶的TLC斑点单一6.聚酰胺薄层色谱法特别适用于分

24、离哪类化合物(ABD) A、酚类 B、黄酮类 C、皂苷类 D、醌类 E、萜类7、A、酸碱法 B、水醇法 C、醇醚法 D、盐析法 (1)欲纯化总皂苷常采用方法是(C)(2)提取生物碱常采用方法是(A)(3)除去生药中多糖常用方法是(B)(4)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促使有效成分析出的方法是(D)8、A、大孔树脂 B、凝胶过滤法 C、硅胶色谱法 D、液-液萃取法 E、聚酰胺 色谱法 (1)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是(B)(2)主要用于极性较大的物质的分离和富集的吸附剂是( A)(3)用正丁醇将皂苷类成分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D)(4)分离黄酮苷元类成分最适宜的方法是(E)9、大孔树脂的分离原理包

25、括(ABD) A、氢键吸附 B、范德华引力 C、化学吸附 D、分子筛 E、分配系数差异10、填料为RP-18、RP-8、RP-2的键合相硅胶色谱为(A) A、反相分配色谱 B、正相分配色谱 C、正相吸附色谱 D、反相吸附色谱 E、分子筛色谱例题(二)1、可以确定化合物分子式的是(D) A、CI-MS B、ESI-MS C、FD-MS D、HR-MS E、FAB-MS2、质谱(MS)在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ABCD) A、测定分子量 B、确定官能团 C、推算分子式 D、根据裂解峰推测结构式 E、判断是否存在共轭体系3、A、IR B、UV C、MS D、1H-NMR E、13C-NMR(1)通过

26、谱线的积分面积及裂分情况,来提供分子中质子的类型和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的是(D)(2)能够用以了解分子结构中是否有无共轭体系的是(B)(3)用以判断分子结构中许多特征官能团的是(A)(4)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等信息的是(C)例题(三)1、下列生物碱右旋体的生物活性强于左旋体的是(C) A、莨菪碱 B、麻黄碱 C、古柯碱 D、去甲乌药碱 E、咖啡碱2、A、烟碱 B、麻黄碱 C、小檗碱 D、甜菜碱 E、川芎嗪(1)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B);(2)显黄色的生物碱是(C); (3)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E);(4)有甜味的生物碱(D)。3、其外消旋体在临床中常用作散瞳药的化合物是(B

27、)A、莨菪碱 B、山莨菪碱 C、N-去甲莨菪碱 D、东莨菪碱 E、樟柳碱例题(四)1、A、小檗碱 B、麻黄碱 C、伪麻黄碱 D、东莨菪碱 E、山莨菪碱(1)其共轭酸的分子内氢键稳定的是(C)(2)其草酸盐不溶于水的是(B)(3)其分子结构中具氧环的是(D)(4)其盐酸盐在冷水中溶解度小的是(A)2、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有(ABCDE) A、杂化方式 B、电性效应 C、立体因素 D、分子内氢键 E、分子内互变异构3、使生物碱碱性增强的基团(B) A、羰基 B、烷基 C、醚基 D、酯基 E、苯基4、不可用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的生物碱是(BC) A、古柯碱 B、麻黄碱 C、咖啡碱 D、小檗碱 E、

28、莨菪碱5、下列哪些不是生物碱沉淀试剂(CE) A、磷钼酸试剂 B、硅钨酸试剂 C、异羟肟酸铁试剂 D、苦味酸试剂 E、盐酸镁粉试剂6、A、分子内氢键 B、N为酰胺型 C、N原子杂化方式 D、诱导效应 E、空间效应(1)麻黄碱碱性小于伪麻黄碱是由于(A)(2)秋水仙碱碱性弱是由于(B)(3)东莨菪碱比莨菪碱碱性弱的原因是(E)(4)脂肪胺碱碱性比芳香胺强是由于(D)7、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生物碱是(A)。 A、苦参碱 B、氧化苦参碱 C、秋水仙碱 D、小檗碱 E、莨菪碱例题(五)1、雷氏铵盐常用于提取哪类生物碱(D) A、酰胺类 B、胍类 C、苯胺类 D、季胺类 E、脂胺类2、下列何种方法可以使硅胶薄层色谱在检识生物碱使效果更好(ABDE) A、涂铺硅胶薄层板时加入稀碱 B、涂铺硅胶薄层板时加入缓冲液 C、涂铺硅胶薄层板时加入稀酸 D、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二乙胺 E、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氨水3、从水溶液中萃取游离的亲脂性生物碱时常用的溶剂为(B) A、石油醚 B、氯仿 C、乙酸乙酯 D、丙酮 E、甲醇4、简述生物碱溶解性的一般规律,结合生物碱的存在状态,说明生物碱提取的一般方法及原理。例题六碱性判断1、化合物的碱性由大小顺序A、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