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大纲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目标:1掌握劳动条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内容;掌握职业性病损的概念;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准则。2熟悉发生职业病的条件、职业病的特点。第二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教学目标:1熟悉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熟悉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熟悉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熟悉静力作业和动力作业的区别;熟悉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熟悉职业性病损的基本病理基本变化。2了解脑力劳动的内容与生理特点;了解劳动负荷评价;了解职业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职业性病损的病理学诊断。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方法教学目标:1熟悉职业流
2、行病学现场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2了解职业毒理学、职业工效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教学目标:1掌握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掌握职业中毒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掌握铅、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苯、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等常见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2熟悉职业中毒诊断、急救和治疗原则。3了解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了解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职业中毒的预防原则。了解镉、砷、锰等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第二节 生产性粉
3、尘与尘肺教学目标:1掌握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的基本概念,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掌握矽肺、石棉肺的病因和基本病理改变。掌握矽肺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原则。2熟悉粉尘对健康的影响和常见粉尘的控制措施;熟悉矽肺概念、并发症,矽肺和石棉肺的X线表现。3了解粉尘的来源与分类,了解煤工尘肺、棉尘病、其他尘肺等。第三节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教学目标:1掌握高温作业、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掌握防暑降温、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掌握噪声对机体的危害。2熟悉中暑、减压病、高原病、手臂振动病、放射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熟悉中暑、振动危害的影响因素;熟悉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3了解低温作业。第四节
4、 生物性有害作业所致职业性损害教学目标:1掌握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概念、接触机会及所致职业性损害的类型。2熟悉人禽流行性感冒、炭疽、布氏菌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3了解职业性森林脑炎。第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教学目标:1掌握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掌握常见职业肿瘤的职业致癌物。掌握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牙酸蚀症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2熟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3了解常见职业性肿瘤的发病情况;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了解常见职业性皮肤病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了解其它职业性五官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教学目标
5、:1熟悉化学毒物危害识别的基本方式,熟悉过程危害分析的概念。2了解过程危害分析的常用方法。第二节 职业环境监测教学目标:1熟悉职业环境监测的方法。2了解环境监测数据评价和长期监测计划。第三节 职业有害因素接触评估及危险度评价教学目标:1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的概念。2熟悉接触评估的方法,熟悉危险度评价的方法。3了解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危险度管理。第四节 生物监测教学目标:1熟悉生物监测的特点。熟悉生物接触限值的概念及制定原则。2了解生物监测的策略。第五节 工作场所安全卫生评价教学目标:1熟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内容与程序。2了解有害作业分级评价原则。第六节 工作场所的通风与照明教
6、学目标:1熟悉作业场所通风的种类与原则。2了解作业场所照明的卫生学评价。第七节 个人防护用品教学目标:1熟悉呼吸防护器的种类。2了解其他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保养。第四章 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第一节 职业生命质量教学目标:1掌握职业生命质量的概念。2熟悉提高职业生命质量的方法。3了解职业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第二节 职业卫生服务教学目标:1掌握职业卫生服务的概念。2熟悉职业卫生服务内容。3了解职业卫生服务的模式和特点。第三节 健康监护教学目标:1掌握健康监护的内容。2熟悉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3了解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第四节 作业场所健康促进教学目标:1熟悉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的意义,熟悉
7、职业卫生的内容和安全教育的形式。2了解作业场所健康促进规划与评价。第五章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管理第一节 职业病防治法教学目标:1熟悉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2了解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化的发展。第二节 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与规章教学目标:1熟悉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的内容。2了解执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第三节 职业卫生标准教学目标:1掌握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种类、概念。2熟悉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制定依据,熟悉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原则。3了解卫生标准的制订原则。第四节 职业卫生监督教学目标:1掌握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概念与主要内容。2熟悉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及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的内
8、容及意义。第五节 国际职业卫生法规与管理教学目标:1了解其它国家职业卫生法规与管理的方法。第六章 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第一节 职业伤害概述教学目标:1熟悉职业安全的意义。2了解职业伤害的分类。第二节 常见职业伤害事故类型及其危险因素教学目标:1了解职业伤害事故类型及其危险因素。第三节 职业伤害的调查与评估教学目标:1熟悉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2了解职业伤害分布特征与流行病学研究基本方法。第四节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与事故预防对策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政策。了解职业安全事故预防对策与措施。第五节 职业卫生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教学目标:1熟悉职业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特点,熟悉突发事件调
9、查处理的基本原则。2了解危机管理内容和防范职业卫生突发事件的一般方法与策略。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A、异常气象条件、噪声与震动、辐射线 B、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C、生产过程性有害因素、劳动过程有害因素、劳动环境有害因素D、细菌、病毒、霉毒 E、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工具性因素2. 不属于生产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A、生产性毒物 B、生产性粉尘 C、非电离辐射 D、细菌 E、劳动组织不合理3. 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 B、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机会C、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方式 D、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时
10、间E、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浓度4. 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A气体、蒸气、烟 B烟、气体、液体 C蒸气、雾、尘D烟、雾、尘 E烟、蒸气、雾5. 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A接触浓度和时间 B接触浓度和方式 C接触的时间D年龄和接触的方式 E营养状况和接触的时间6. 属于法定职业性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是A结核 B痢疾 C布氏杆菌病 D肺霉菌病 E流行性出血热7. 接触砷可引起A皮肤癌、膀胱癌 B皮肤癌、肺癌 C肝癌、肺癌 D胃癌、膀胱癌 E肺癌、胃癌8. 可引起肝血管肉瘤的毒物是A苯 B聚乙烯 C联苯胺 D氯乙烯 E铬酸盐9. 接触联苯胺可引起A肺癌 B肾癌 C胃癌 D膀胱癌 E肝
11、癌10. 铅引起机体的主要早期变化之一是A小血管痉挛 B卟啉代谢障碍 C对神经鞘细胞作用D大脑神经细胞变性 E氨基r-酮戊酸的分解增加11. 沉积在骨骼中铅的存在形式是A磷酸氢铅 B甘油磷酸铅 C氧化铅 D四氧化三铅 E磷酸铅1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二级预防措施是A控制熔铅温度 B上岗前健康检查 C健康检查D定期检测空气中铅的浓度 E加强通风排毒13. 目前国内驱铅治疗的常用解毒剂是A二巯基丙磺酸钠 B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 C二巯基丁二酸D依地酸二钠钙 E二巯基丙醇14. 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是A腹绞痛 B垂腕 C周围神经炎 D肌肉震颤 E精神症状15. 金属汞在车间空气中的存在形态是
12、A烟 B固体 C蒸气 D雾 E气体16. 慢性汞中毒的三大主要临床症状为A脑衰弱综合征、口腔-牙龈炎、腐蚀性胃肠炎B震颤、口腔-牙龈炎、脑衰弱综合征C口腔-牙龈炎、间质性肺炎、皮炎D间质性肺炎、肾炎、皮炎E震颤、肾炎、口腔-牙龈炎17. 体内锰的主要排出途径是A泌尿系统 B唾液腺 C汗腺 D消化道 E乳腺 慢性锰中毒主要损害18. 慢性锰中毒典型的临床表现是A贫血 B脑衰弱综合征 C植物神经功能紊乱D锥体外系损害表现 E周围神经炎19. 苯污染作业场所空气的形式是A蒸气 B气体 C液体 D雾 E烟20. 苯在体内的主要蓄积部位是A骨皮质 B骨髓 C血液 D脑 E肾脏21. 下列可接触到苯的作业
13、是A吹玻璃 B下水道疏通 C粪坑清理 D电镀 E喷漆22. 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A中枢神经系统 B循环系统 C血液系统 D泌尿系统 E呼吸系统23. 慢性苯中毒可出现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低色素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24. 慢性轻度苯中毒的处理原则是A调离苯作业,从事轻工作B积极治疗,原则上不调离原工作C积极治疗,定期复查D积极治疗,全休E血象恢复后,从事原工作25. 石棉可引起A胸膜间皮瘤 B膀胱癌 C肾癌 D皮肤癌 E肝血管肉瘤26. 可引起职业性白内障的毒物是A苯 B二甲苯 C硝基苯 D联苯胺 E三硝基甲苯27. 生产环境下,苯胺和硝基苯进入机体最主要的途径是
14、A呼吸道 B呼吸道、皮肤 C皮肤 D消化道 E呼吸道、消化道28. 苯胺和硝基苯在体内代谢转化生成的共同代谢产物是A苯醌 B对亚硝基酚 C苯醌亚胺 D对氨基酚 E苯胲29. 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毒物主要为A5-氯-邻甲苯胺 B联苯胺 C三硝基甲苯 D二硝基苯 E对苯二胺30. 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毒物是A苯 B硝基苯 C二硝基苯 D对苯二胺 E正已烷31. 苯胺急性中毒所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特效解毒剂是A亚硝酸异戊酯 B大剂量亚甲蓝 C小剂量亚甲蓝 D亚硝酸钠 E硫代硫酸钠32. 水溶性小的刺激性气体是ASO2、Cl2 B氮氧化物、光气 C氮氧化物、SO2 D甲醛、SO2、NO2 E光气、Cl2
15、、SO233. 吸入水溶性小的刺激性气体对人体最严重的损害是A肺不张 B肺水肿 C支气管痉挛 D化学性肺炎 E气管和支气管炎34. 预防刺激性气体所致肺水肿的关键是A卧床休息 B注射强心剂 C早期足量皮质激素的应用D控制感染 E止咳、化痰35. 使血液运氧功能发生障碍的毒物是ACO2 BSO2 CHCl DCO EH2S36. 使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的毒物是ACO、CO2 BHCN、HCl CHCN、SO2 DSO2、NO2 EH2S、HCN37. 吸入高浓度可产生电击样死亡的有害气体是A氮氧化物、H2S BH2S、HCN CHCN、HCl DSO2、HCN ENO2、NO38. 氰化物中
16、毒的特效解毒剂是ANa2S2O3 BNaNO2 C细胞色素C D小剂量的亚甲蓝 E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39. 急性氰化物中毒的主要机制是A运氧功能障碍 B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C氧气的释放障碍D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 E与巯基酶结合40. 防止职业病发生的根本措施是A加强健康教育 B做好卫生保健工作C加强毒物的安全保护工作 D合理使用个体防护用品E将生产环境有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41. 进入空气中毒物浓度很高的生产场所时应使用A防毒口罩 B防护服 C隔离式防毒面具D过滤式防毒面具 E涂防护油膏42.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苯胺中毒的临床表现A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B溶血性贫血C中毒性多
17、发性神经炎 D黄疸 E膀胱刺激症状43. 关于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不正确的解释是A肺泡及肺泡间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B血管活性物质释放C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D肺淋巴循环梗阻E缺氧44. 国内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是A有机磷 B有机氯 C有机氮 D氨基甲酸酯类 E拟除虫菊酯类45. 农药在施用过程中进入机体主要的途径是A呼吸道和消化道 B皮肤和消化道 C消化道和黏膜D黏膜和皮肤 E呼吸道和皮肤46. 清洗被敌百虫污染的皮肤时,最好使用A 碱性肥皂水 B.5碳酸氢钠 C.有机溶剂D.温清水 E.植物油47. 有机磷农药易经完整皮肤吸收的原因是A 易溶于脂肪而不溶于水B 水溶性极大,且有一定的
18、脂溶性C 主要可迅速经毛囊、汗腺和皮肤吸收D 对光、热、氧稳定E 脂溶性较大且有一定的水溶性48. 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ChE)活性的主要机制是农药结构中A 带正电荷部分与ChE负矩部位结合B 亲质子的磷酰基与ChE的酯解部位结合C 带正电荷部分与ChE的酯解部位结合D 带正电荷部分与ChE的酯解部位结合,而亲电子的磷酰基与ChE负矩部位结合E 带正电荷部分与ChE负矩部位结合,而亲电子的磷酰基与ChE的酯解部位结合49. 下列不属于毒蕈碱样症状的表现是A 心血管活动受抑制B 肌束震颤C 瞳孔括约肌收缩D 胃肠道平滑肌收缩E 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50. 胆碱酯酶复能剂的主要作用是A 拮抗蓄积
19、的乙酰胆碱B 减轻和消除毒蕈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 减轻和消除烟碱样症状D 与磷酰化胆碱酯酶分子中的酶成分结合,使酶恢复活性E 与磷酰化胆碱酯酶分子中的磷酰基结合,使酶恢复活性51. 有机磷农药所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是A 在出现胆碱能危象前出现四肢运动障碍B 一般在96小时内出现感觉障碍C 在出现OPIDP前出现运动障碍D 在胆碱能危象后和OPIDP出现前出现运动障碍E 在胆碱能危象后和OPIDP前出现感觉障碍52. 慢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特点是A 症状的多少和程度随血液胆碱酯酶活性而变化B 胆碱酯酶活性的高低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不明显C 以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D 可见
20、明显的瞳孔缩小E 以肌肉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53. 下列哪种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无效A. 内吸磷 B敌百虫 C对硫磷 D马拉硫磷 E二嗪哝54. 为使污染皮肤的西维因加速分解,最好用下列何种溶液清洗皮肤A. 高锰酸钾液 B. 碱性溶液 C. 有机溶剂 D. 酸性溶液 E. 清水55. 轻度急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时,首选的解毒方法是A 小剂量阿托品加对症治疗B 单独大剂量使用阿托品,并达阿托品化C 阿托品和氯磷定联合使用D 单独使用氯磷定E 使用氯磷定加对症治疗56. 某工作场所地面被棕黄色油状有机磷农药污染,首选的方法应当是A硼酸溶液冲洗地面B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地面C高锰酸钾溶液
21、冲洗地面D碘加热熏蒸E自来水冲洗地面57. 混配农药毒性的联合作用类型大多数呈A加强作用 B协同作用 C拮抗作用 D独立作用 E相加作用58. 有机磷农药结构通式中代表酸性基团的符号是A P B R1 C R2 D Z E X59. 急性农药中毒患者在何种情况下应调离接触农药岗位A 急性中度中毒 B 急性重度中毒C 有迟发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者D 出现中间综合症者E 出现胆碱能危象者60.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急性中毒潜伏期一般比有机磷农药短的主要原因是A 氨基甲酸酯类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快B 氨基甲酸酯类无需经体内代谢即可与胆碱酯酶作用C 有机磷农药与胆碱酯酶的结合过程缓慢D 有机磷农药在体内代谢快E
22、 以上都不是6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A 皮肤、粘膜刺激和全身症状B 肺水肿C 中毒性肝炎D 中毒性肾炎E 毒蕈碱样症状;62.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中毒治疗原则是A 给予阿托品B 给予复能剂C 给予对症治疗D 阿托品与复能剂联合使用E 以上都不对63. 不符合农药安全操作规程的做法是A. 应使用专用容器配药B. 容器使用后应在河塘里清洗C. 施药人员应穿长袖衣、长裤D. 杜绝自行混配农药E. 一天喷药时间不得超过6h64. 尘肺诊断的主要临床依据是A 职业史 B.症状与体征 C.肺功能 D.X线胸片 E.病理切片65. 目前,世界范围内接触人数最多的石棉类型是A 青石肺
23、B.温石棉 C.铁石棉 D.直闪石 E.透石棉66. 不属于植物性粉尘的是A. 木尘 B.石棉尘 C.亚麻尘 D.蔗渣尘 E.茶尘67. 可吸入性粉尘是指A. 直径15mm的尘粒B. 直径15mm的尘粒C. 直径在1015mm的尘粒D. 直径5mm的尘粒E. 直径200mm B.只有100mm C.只有10mm D.只有30% B.50% C.60% D.80% E.以上都不是87. 反映高温作业者劳动强度和受热程度的最常用的综合指标是A. 体温 B.出汗量 C.心率 D.血压 E.排尿量88. 不符合热适应表现的是A. 出汗反应快B. 出汗能力增强C. 汗液在皮肤表面形成大滴状流淌以加快蒸发
24、散热D. 肾脏和汗腺对氯化钠的重吸收能力增加E. 心率下降89. 热射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A. 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B. 机体脱水后补充大量淡水C. 机体蓄热导致中枢体温调节功能障碍D. 外周血管扩张致脑供血不足E. 头部受强热辐射直接照射致脑组织水肿90. 热射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A. 体温升高明显,一般为40以上,多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B. 大量出汗导致明显脱水表现C. 短暂晕厥D. 一系列休克表现E. 以上都不是91. 高温作业厂房有组织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是A. 利用风压B. 利用负压C. 利用热压D. 利用风压和热压E. 利用热压和负压92. 属于湿热型作业的是A. 炼钢 B.铸造 C
25、.印染 D.地质勘探 E.以上都不是93. 计算声压级的基准声压是A. 100Hz纯音的听阈声压B. 100Hz纯音的基准声压C. 1000Hz纯音的听阈声压D. 1000Hz纯音的基准声压E. 1000Hz纯音的痛阈声压94. 噪声所致永久性听阈移位的早期改变特点是A. 语音频段和高频段听阈同时上移B. 语音频段和高频段听阈同时下移C. 语音频段听阈无明显改变,而高频段听阈下移D. 语音频段听阈无明显改变,而高频段听阈上移E. 语音频段听阈上移,而高频段基本正常95. 消声措施主要用于控制A. 流体动力性噪声 B.机械性噪声 C.电磁性噪声D.高频噪声 E.中、低频噪声96. 吸声措施的主要
26、作用是A. 控制噪声源传出声波强度B. 封闭噪声源C. 控制空气扰动D. 吸收声能,降低噪声强度E. 以上都不是97.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噪声强度卫生学评价指标是A. 声压级 B.响度级 C.A声级 D.B声级 E.C声级98. 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的听觉系统损伤是A. 噪声聋 B.听力损伤 C.听觉疲劳 D.听觉适应 E.永久性听阈位移99. 不属于单纯局部振动的操作是A. 拖拉机驾驶 B.电锯伐木 C.建筑灌浆捣固 D.风钻凿岩 E.风铲清砂100. 40Hz以上的局部振动引起的局部振动病的主要特征病变是A. 发作性的白指或白手B. 上肢末梢循环障碍C.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D. 心脏功能紊乱
27、E. 骨关节改变101. 不属于局部振动病诊断常规询问检查的内容是A. 手部症状及类神经征表现B. 冷水试验C. 手部末梢感觉D. 肌电图检查E. 脑电图102. 局部振动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 发作性白指或白手B. 肢端感觉障碍C. 类神经征D. 多汗、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E. 以上都不是103. 不属于微波辐射防护措施的是A. 消除辐射源B. 使用等效天线C. 屏蔽辐射源D. 合理设置工作位置E. 佩带个人防护用品104. 射频辐射中生物学效应最大的波段是A. 中长波 B.超短波 C.短波 D.毫米微波 E.厘米微波105. 急性放射病的病程按时相一般分为A 刺激期、潜伏期、极期
28、、恢复期B 潜伏期、症状明显期、极期、恢复期C 初期、假愈期、极期、恢复期D 潜伏期、极期、恢复期E 以上都不是106. 蓄电池制造工,男,41岁,从事工作以来出现头痛、头晕、肌肉关节酸痛,继而发展到四肢末端呈手套和袜套样的感觉减退,其原因可能是A汞中毒 B急性铅中毒 C慢性铅中毒 D镉中毒 E铬中毒107. 患者,女性,38岁,自从事铅作业以来,经常出现轻度类神经征,伴有腹胀、便秘。尿铅1.25mol/L,尿中ALA 75mol/L,此患者可能是A观察对象 B慢性轻度铅中毒 C慢性中度铅中毒 D慢性重度铅中毒 E正常108. 女性,32岁,某温度计厂烘表工,近4年来常感头痛、头昏、心烦、易怒
29、、记忆力明显下降,近1年来出现手指震颤,在做精细活时尤为明显。其最可能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是A 铅 B.苯 C.锰 D.汞 E.锌109. 某男,33岁,热水瓶厂喷漆工,近五年来常感头昏乏力,失眠,多梦,牙龈出血,皮下偶可见到紫癜,其可能与接触何种毒物有关ACS2 BCCl4 C正已烷 D二甲苯 E苯110. 某皮革加工厂鞣革车间出现多例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有明显的黏膜刺激症状,并出现咳嗽、胸闷、眼结膜水肿,体检时,肺部可闻干性啰音音,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增粗。其最有可能接触的生产性毒物是AH2S B硫化钠 C鞣酸 D二硫化碳 E以上都不是111. 某男性炉前工,在一个无通风设备
30、的环境中连续工作4h,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有轻度的意识障碍,但无昏迷。引起该患者出现上述表现的毒物最可能是AH2S BNO2 CCS2 DCO ESO2112. 男性,36岁,家庭装修工人,一次在油漆完地板后出现了兴奋,面部潮红,眩晕等酒醉样症状,有轻微的恶心、呕吐,其他无异常,经治疗后康复。该患者最有可能是A急性苯中毒B急性一氧化碳中毒C慢性苯胺中毒D慢性苯中毒E以上都不是113. 一从事镉的电镀作业工人,工龄有10年,近四年来常觉头晕、乏力、嗅觉障碍、腰背及四肢疼痛,以及鼻黏膜溃疡和贫血。请问,如需进一步检查,哪项不是镉中毒的检查指标A胸部X线 B尿镉 C血常规 D尿低分子蛋白
31、 E尿2-微球蛋白114. 某男性,有机磷农药生产灌瓶操作工人,少量农药污染衣服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表现,请假自行前来就诊,胆碱酯酶活性75,神清,应立即给予A 脱去污染衣服,用温清水清洗污染皮肤B 阿托品C 氯磷定D 吸氧E 洗胃115. 某男性,磨床操作工,工龄15年,例行检查胸片可见不规则小阴影,调离原接尘岗位1年后复查,小阴影密度减低,数量减少,考虑该患者为A 尘肺 B.化学性肺炎 C.粉尘沉着症 D.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E.以上都不是116. 某女性,从事高温作业4h后,感觉剧烈头痛,并迅速进入浅昏迷状态,体温39.5,则其最可能的中暑类型是A 机体蓄热B 热射病C 热痉挛D 热衰竭E
32、 中度中暑117. 某女性,纺织厂织布车间挡车工,工龄12年,电测听检查,见双耳听力曲线上在4000Hz处听力下降超过30dB,此改变属于A 听觉适应B 听觉疲劳C 听力损伤D 噪声聋E 暴震性耳聋118. 男性,在粮库从事粮食烘干工作,工龄25年,近日感觉视物不清,检查证实患有白内障,如与职业有关,则其最可能暴露的射频辐射波段是A 长波 B.中波 C. 短波 D.超短波 E.微波119. 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机会B减少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机会C降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D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需要E以上都不是120. 不属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措施是A作业场所通风排毒除尘措施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C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D职业健康监护措施E以上都不是121. 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发现就业禁忌证和建立健康档案B发现临床病变C评价作业环境卫生状况D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量评价E以上都不是二、是非题1. 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避免发生工作有关疾病。2. 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接触浓度和时间。3. 慢性轻度铅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是驱铅治疗后一般不必调离铅作业。4. 慢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