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新高中生物精品教学课件: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3年最新高中生物精品教学课件: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3年最新高中生物精品教学课件: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3年最新高中生物精品教学课件: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3年最新高中生物精品教学课件: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教材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说教法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说学法 探究式学习 合作式学习 说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内容和意义,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第一节,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 的整体,是对本书前面知识的升华。,深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去参与社会活动 、了解社会、关注社会 。,1.知识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图表分析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2、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 对学生渗透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深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将这种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3) 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和,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辩证观念。,教学目标,重点: 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点: 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重点难点,教学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师生协同原则 教学方法: (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因果联系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3)实践式教学方法,教

3、法,1、导入 2、全球人口的现状与前景 3、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4、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5、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6、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7、课堂反馈 8、作业设计,教学过程,1.导入,六万游客挤看香山红叶,09年春运前夕广州火车站,问题探讨: 造成人群如此拥挤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005年12月19日 65亿,2.全球人口的现状及前景,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惊,而且分布也相当不平衡,不到57%的新生人口集中在亚洲,26%在非洲,9%在南美,5%在欧洲,3%在北美,不到1%在大洋洲。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每天增加大约20万人,相当于一个

4、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的人口。,资料分析,3.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2、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供给资源,净化废物,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分组讨论,通过搜集的资料整理分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4.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因果联系分析方法,5.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每小组派代表汇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1、表格总结,2、图片展示,破坏因素就是人口对自然资源的无休止索取,思考讨论,如何解决人口 过多和环境压力 的问题?,6.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1. 控制人口增长。,2. 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

5、。,自然界的“计划生育”政策: 太阳鱼和鲤鱼会吃自己的鱼仔 蝌蚪会释放毒素杀死蝌蚪 桉树自毒现象,因治理沙漠化成效显著而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的宁夏沙坡头村,北京大兴留民营生态农场,人口与计划生育,近五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中国主题:人人参与 创建绿色家园2006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 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中国主题: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008年:促进低碳经济 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009年:地球需要你, 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主题: 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拓展,6.5是世界环境日,运用以上方法,分析“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对怎样协调当地人口与环境关系提出自己的建议。,7.课堂反馈,8、作业设计,1.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以实际行动关注身边环境) 2.作为中学生应该在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方面做 些什么?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为创建文明、和谐 健康、向上的自然社会环境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理论联系生活,学以至用),为下一节内容做好铺垫。,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我国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