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行病学,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2,目录,第一节:病原学和临床特征,第二节:流行过程,第三节:流行特征,第四节:预防策略和措施,小结,01,02,03,04,05,3,重点难点,甲肝的自然史和流行病学特征 乙肝的常见血清学模式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各型肝炎的流行过程和分布特征 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经肠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的预防,4,概述,由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传染性疾病。主要病毒包括: HAV、HEV(粪-口传播为主) HBV、HCV、HDV(血液传播为主) 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感染率高,呈世界性流行。 发病率长期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
2、的首位,是我国目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5,第一节 病原学和临床特征,6,第一节 病原学和临床特征,一、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征,7,不同型别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纳差、厌油、黄疸,并可伴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 2. 从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分感染的究竟是哪型肝炎病毒,需要结合血清学等实验室检测来明确型别。,二、主要临床特征,第一节 病原学和临床特征,8,第一节 病原学和临床特征,HAV感染后通常表现为急性甲肝,偶尔出现重症肝炎,呈自限性,无慢性化。 临床症状的出现与感染的年龄密切相关,大多数儿童感染后无明显症状,而成年人则往往呈现典型的黄疸。 诊断主要是通过
3、特异性的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检测,即甲肝病毒抗体,包括抗-HAV IgM 和抗-HAV IgG。 抗-HAV IgG是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后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标志。,(一)甲型肝炎,9,第一节 病原学和临床特征,急性甲型肝炎的自然史和临床特征,10,第一节 病原学和临床特征,人感染HBV后可表现多种多样的状态,并呈现多种疾病谱。 围生期感染乙肝后通常会有90%发展为慢性感染。 婴幼儿期HBV感染的自然史被划分为4个期。,(二)乙型肝炎,11,第一节 病原学和临床特征,慢性乙肝自然史、分期和临床特点,12,第一节 病原学和临床特征,HBV血清学标志的常见模式及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13,第一节 病原学和临
4、床特征,HCV感染后大多数无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慢性化率较高,可达55%85%。 丙肝的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主要的指标包括HCV RNA和抗-HCV。 抗-HCV IgG非保护性抗体,既可是现症感染,也可是既往感染。 HCV RNA定量检测是确认HCV 现症感染、判断传染性大小和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等的主要指标。,(三)丙型肝炎,14,第一节 病原学和临床特征,人感染HDV后,表现为HBV/ HDV协同感染(co-infection)和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两种感染类型。 协同感染:是指同时感染HBV和HDV,疾病常呈自限性,较少转为慢性。 重叠感染:是指HBs
5、Ag携带者或慢性乙肝病人在原有HBV感染的基础上,又感染了HDV。可使病情加重,发展为肝硬化的进程加速。,(四)丁型肝炎,15,第一节 病原学和临床特征,戊肝可表现出多种疾病谱,从无症状感染者到急性黄疸性肝炎,再到暴发性肝炎。 患者感染HEV后,在出现临床症状前1周即可在粪便中检测到HEV RNA,潜伏期末就有传染性。 抗-HEV IgM和 IgG是戊肝特异性病原学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 抗-HEV IgG可持续多年,是既往感染HEV 的标志,可提供保护,防止再感染。,(五)戊型肝炎,16,第二节 流行过程,17,第二节 流行过程,一、甲型肝炎,(一)传染源 该病的潜伏期为1550天,平均为30
6、天 1.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型感染者为主 (1)急性黄疸型病人:传染性强,潜伏期末到黄疸出现后12天,病人粪便中病毒数最多 (2)急性无黄疸型病人:临床病例更多,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传播机会多 (3)重型肝炎病人:病例少,易被早期诊断和早期隔离治疗 2.感染的动物 工作密切接触者,18,第二节 流行过程,一、甲型肝炎,(二)传播途径 经食物、水、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见,输血、注射、昆虫机械携带所致传播较少,(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婴幼儿期易感性最高 甲肝再次发病极为罕见,但仍有感染其他型肝炎的可能 接种甲肝疫苗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的重要措施,19,第二节 流行过程,二、乙型肝炎
7、,(一)传染源 潜伏期一般为30120天,平均6090天。急性、慢性乙肝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为主 (二)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为主 密切生活接触为家庭内常见传播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一般随年龄增大而降低,20,第二节 流行过程,三、丙型肝炎,(一)传染源 潜伏期一般为226周,常见为69周 急性、慢性丙肝病人为主 (二)传播途径 经血、性接触传播为主 母婴、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较少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常发生HCV与HBV双重感染 丙肝高危人群:多次输血、静脉吸毒、性滥交等,21,第二节 流行过程,四、丁型肝炎,(一)传染源 潜伏期为16个月,平均37周 急性、慢
8、性丁肝病人和HBV/HDV携带者为主 (二)传播途径 经血、血制品传播为主 日常生活接触、性接触传播较少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丁肝的高危人群为HBsAg携带者、多次输血、静脉吸毒、同性恋等,22,第二节 流行过程,五、戊型肝炎,(一)传染源 潜伏期为1060天,平均40天 戊肝患者和动物,尤其是猪 (二)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人源性戊肝(HEV1和2基因型)最常见 经食物传播:人畜共患型戊肝(HEV3和4基因型)最常见 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高危人群:从事畜牧业及养殖业工作者食品从业人员、难民营人员、野外考察者、商务旅客等,23,第三节 流行特征,24,第三节
9、 流行特征,一、甲型肝炎,甲肝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发生约有140万例。 近年来,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甲肝疫苗在人群中广泛接种,我国甲肝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25,第三节 流行特征,一、甲型肝炎,(一)地区分布 全球性,与社会、经济、卫生因素有关 (二)时间分布 周期性,我国春季高发,发病逐年下降 (三)人群易感性 低年龄人群(高度流行区)、成人(低度流行区),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甲肝的流行特征,26,第三节 流行特征,二、乙型肝炎,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或正感染HBV,其中约有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新发感染者约为400万人。 我国估计HBsAg携带者
10、约9 300万人,慢性乙肝约为2 000余万例,约15%25最终将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病。 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对我国居民健康危害最大。,27,第三节 流行特征,二、乙型肝炎,(一)地区分布 全球性,分高、中、低流行区; 我国已降至中度流行,但各地不一 (二)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 成人、男性高发,具有家庭聚集性,我国和亚洲地区乙肝基因型分布特征,28,第三节 流行特征,世界各地乙肝HBsAg流行情况(19572013年),29,第三节 流行特征,三、丙型肝炎,据WHO估计,全世界HCV的感染率约为3%,慢性携带者超过1. 5亿人,每年新发感
11、染者约为300万400万人,因HCV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约35万例。 我国20082013年期间共报告新发病例约90万,平均每年发病约15万例,年均发病率为11.02/10万。,30,第三节 流行特征,三、丙型肝炎,(一)地区分布 全球性,我国低度流行。 我国主要以1b、2a基因型为主。 (二)时间分布 散发,我国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 (三)人群易感性 青壮年高发,我国丙肝20082013年报告发病率变化趋势,31,第三节 流行特征,四、丁型肝炎,在各类病毒性肝炎中,丁肝的预后最差,更易转化为肝硬化等不良结局。 据估计,世界上约有5%的HBsAg阳性者发生丁肝,感染人数约1500万。,32,第三节
12、 流行特征,四、丁型肝炎,(一)地区分布 全球性,我国感染率较低, HDV基因型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我国以1型最为常见。 (二)时间分布 呈下降趋势,但是在一些局部地区有增高的趋势。 (三)人群易感性 在欧洲,大多HDV病例发生在静脉吸毒者中。,33,第三节 流行特征,五、戊型肝炎,(一)地区分布 全球性,我国高发,1、4基因型为主 (二)时间分布 季节性,雨季、夏季高发 (三)人群易感性 多发年龄 1和2基因型:1530岁青壮年 3和4基因型: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男性多发 孕妇病死率高,34,第四节 预防策略和措施,35,第四节 预防策略和措施,一、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甲型和
13、戊型肝炎主要经肠道传播,应采取以切断粪-口传播和疫苗接种相结合的综合性预防策略。,36,第四节 预防策略和措施,(一)管理传染源,1. 疫情报告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隔离 住院或留家隔离,发病日起3周;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45天 3. 消毒 终末消毒 4. 管理 甲肝和戊肝患者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每年一次健康体检,痊愈后半年正常方可恢复工作,37,第四节 预防策略和措施,(二)切断传播途径,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防止“病从口入”,养成食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注意聚餐卫生,提倡不食生毛蚶等贝类水产品,
14、保证肉制品烹调充分加热。 加强饮水和环境卫生监督,做好水源保护和粪便无害化处理。,38,第四节 预防策略和措施,(三)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 甲肝疫苗 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有效手段 免疫重点:115岁儿童和高危人群 戊肝疫苗 已批准在人群中应用 目前主要是在1665 岁的重点人群中使用 被动免疫 人免疫球蛋白 紧急预防,39,第四节 预防策略和措施,二、经肠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我国乙肝防制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 丙肝和丁肝的防制原则与乙肝基本相同,但是随着丙肝高效抗病毒药物的问世,有望通过以治为防的策略达到控制丙肝的目标。 预防丁肝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对乙肝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和
15、重点人群的防护。,40,第四节 预防策略和措施,(一)管理传染源,1. 发现和报告 依法对于发现的患者应登记上报。应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及早发现HBsAg携带者和HCV现症感染者。 2. 隔离和消毒 对急性期和慢性活动期患者应进行适当的隔离,并对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 3. 特异性药物治疗 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如干扰素、DAAs等。 4. 管理 应定期进行医学随访,并建议对其家庭成员的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41,第四节 预防策略和措施,(二)切断传播途径,1预防和控制经血传播 加强医疗用血或注射安全和管理的各项措施。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文身等器具应严格消毒。
16、2阻断母婴传播 对HBV DNA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尽量缩短分娩时间,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目前推荐的孕期抗病毒药物主要有替诺福韦(TDF)等。 3预防和控制性接触和静脉吸毒传播 加强性道德教育,禁止卖淫嫖娼及不正当性行为。对男男同性和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严禁吸毒,尤其是注射吸毒。,42,第四节 预防策略和措施,(三)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 乙肝疫苗 计划免疫,标准接种方案为:0-1-6 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015年以上 对HBV/HDV协同感染模式的预防也最为有效 被动免疫 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 紧急预防、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目前世界上有183个国家开展了婴幼儿的乙肝疫苗普及接种,全程接种覆盖率达到约80%。极大地预防和控制了HBV在人群的传播和流行。,43,小结(1),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过程比较,44,小结(2),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比较,45,小结(3),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比较,46,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care and tre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贷入职培训课件
- 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向什么报告
- 矿山安全生产检查表
- 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情况汇报
- 安全自查表模板
- 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岗位职责区别
- 安全三同时投标实施方案
- 电网安全培训课件
- 电销礼仪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商品肉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幼儿园大班数学《特别的尺子》微课件
- 雅马哈RX-V365使用说明书
- 照相馆管理制度
- IECQ QC 080000:2017 第四版标准(中文版)
- 医用耗材管控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 2024届杭州市滨江区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羽毛球教案18课时完整版
- JT-T-1240-2019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
- 国外激励研究现状分析报告
- GB/T 4074.4-2024绕组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化学性能
- MH-T 6107-2014民用机场飞行区集水口顶盖和地井顶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