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深规院深圳高新北区西片区13-14街坊城市设计_第1页
27 深规院深圳高新北区西片区13-14街坊城市设计_第2页
27 深规院深圳高新北区西片区13-14街坊城市设计_第3页
27 深规院深圳高新北区西片区13-14街坊城市设计_第4页
27 深规院深圳高新北区西片区13-14街坊城市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新北区西片区13-14街坊城市设计初步方案汇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04Part 1:任务解读1、项目背景2、工作思路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需求的发展,深南路沿线规划区周边土地开发强度在法定图则基础上有较大突破。周边环境的改变对规划区土地开发强度、城市空间组织、建筑形态控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尽快做出调整。项目背景:在法定图则基础上将空间设计内容上进一步完善,并通过空间控制总图形式进行综合化图形化的表达;项目背景:针对法定图则道路交通、局部地块开发强度等从城市设计角度提出建议,并在新的开发强度基础上协调整体空间环境布局。工作思路:图则建议整体设计意向设计构思总体控制要求开口控制

2、街墙控制界面控制尺度控制通道控制高度控制基地分析任务解读Part 2:基地分析1、区位条件2、周边用地情况3、现状土地利用4、现状建筑5、现状交通6、地籍资料基地分析规划区范围南至深南大道,北至高新中四路,西至科技中二路,东至科技中三路,总规划面积约12.6公顷。 1、区位 2、周边 3、用地 4、建筑 5、交通 6、地籍基地分析基地位于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南邻深南大道,与深圳大学隔路相望,是展示高新园区城市形象的门户地区;规划区位于地铁一号线深圳大学站点1km走廊腹地范围之中, 随着地铁一号线的带动,使得该区域的土地开发价值急速攀升。 1、区位 2、周边 3、用地 4、建筑 5、交通

3、6、地籍基地分析基地周边用地强度及建筑高度基本确定,沿深南路一侧较高, 向北递减。基地内威盛公司用地容积率已确定为7.5。万利达电子A=9.4 H=100m腾迅科技A=11.7 H=150m大族激光A=10.0 H=100m威盛公司A=7.5高层住区A=6.0 H=100m 1、区位 2、周边 3、用地 4、建筑 5、交通 6、地籍基地分析基地内的用地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用地为主,功能多为生产+ 办公;基地沿深南路一侧为街头绿地;东南部为推平未建用地,现状临时辟为足球运动场地。 1、区位 2、周边 3、用地 4、建筑 5、交通 6、地籍基地分析现状建筑以多层为主,除个别3层厂房外多为6-8层。现

4、状建筑均在90年代后建成,建筑质量均相对完好。规划区总建筑量为14.4万平米,容积率1.14。 1、区位 2、周边 3、用地 4、建筑 5、交通 6、地籍对外交通,街坊主入口设在深南大道,西侧科技中二路另有两处辅助出入口;北侧与东侧由于存在高差,道路未贯通, 导致片区内部交通易形成瓶颈。基地分析内部交通,已形成发达的支路网络,除南北向主路红线宽度为812米外,其余支路均为6米。静态交通,缺乏集中停车设施,普遍采取路侧停车方式,一定程度影响道路通行能力。 1、区位 2、周边 3、用地 4、建筑 5、交通 6、地籍基地分析规划区内有地籍信息宗地合计10块,基本为已经签署合同或具备产权的合法用地,并

5、已在土地上进行建设或准备建设。规划区中部一处地块以及东南部未利用地暂无地籍资料。 1、区位 2、周边 3、用地 4、建筑 5、交通 6、地籍Part 3:设计构思1、高度控制2、街墙控制3、开口控制4、通道控制5、尺度控制6、界面控制设计构思周边已有建筑以及规划确定建筑高度分布状况对规划区沿深南路一侧建筑高度提出了要求。规划建筑应尊重既有高度区间,并塑造丰富的城市天际线。 1、建筑高度控制要求设计构思规划区周边已确定建筑高度以100米为基准线,高度区间为正负20米,即大部分建筑高度80120米,个别高层建筑高度达到150米,形成该区段地标。 1、建筑高度控制要求设计构思控制沿深南路建筑绝对高度

6、的意义在于:1、满足稀缺资源使用者的视觉审美需求2、尽量减小对稀缺资源领域产生的心理感根据国内外相关经验,当高度角不大于45度空间效果较为理想,即塔楼高度不超过150米均为合理范围。 1、建筑高度控制要求高度角a从稀缺资源边界至邻近高层连线与地面的夹角,角度越大空间 感越强。设计构思建筑高度控制结论规划区沿深南路塔楼高度在80120米之间均为合理范围,结合天际线审美需求,推荐100120米。 1、建筑高度控制要求设计构思下面是三种不同天际线的空间效果。12推荐天际线设计构思周边已有建筑以及规划确定建筑塔楼及裙房退线状况对规划区沿深南路一侧街墙控制提出了要求。规划建筑应尊重深南路北侧既有街墙,形

7、成完整街墙界面。 2、街墙控制要求设计构思规划区周边已确定建筑裙房退线10 15 米, 塔楼退线1520米,即大部分高层建筑塔楼贴近深南路一侧,形成连续的街墙。 2、街墙控制要求设计构思规划区周边已确定建筑裙房退线10 15 米, 塔楼退线1520米,即大部分高层建筑塔楼贴近深南路一侧,形成连续的街墙。 2、街墙控制要求设计构思沿深南路街墙控制结论为取得完整的街墙效果,推荐塔楼贴近深南路、裙房主体在后的塔楼-裙房组合方式;塔楼统一退后道路红线1520米易取得统一街墙效果。 2、街墙控制要求设计构思规划区南邻深圳大学校园绿地这一城市稀缺资源,临深南路建筑面宽会影响到稀缺资源的视觉和使用感受,因此

8、要对其进行控制。规划范围城市稀缺资源 3、开口率控制要求设计构思控制沿深南路界面开口率的意义在于:1、满足稀缺资源的通风要求2、满足稀缺资源使用者的视觉审美需求3、满足稀缺资源使用者的心理感受3、保证稀缺资源的公众可达性 3、开口率控制要求开口率建筑群在一定长度内必须留出占一定比例的开口,以不遮挡城市稀缺公共资源的景观视线通廊。设计构思沿针对规划区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我们认为开口率在4045%范围内均能够取得较好的空间效果。开口率4045%空间效果示意 3、开口率控制要求设计构思开口率控制结论开口率控制在4045%之间较为适宜,即四栋塔楼平均面宽5060米,塔楼平均间距45米左右。

9、3、开口率控制要求设计构思法定图则确定支路无法充分发挥用地经济性与功能多样化需求;应保留部分现有道路,完善街坊内部微循环系统;考虑景观及地块内部交通组织,适当控制地块内部通道。 4、内部通道控制要求设计构思内部通道控制结论建议保留街坊西南部分支路,形成井字形支路体系;建议控制地块内部通道作为景观通廊及内部交通组织通路。 4、内部通道控制要求设计构思依据法定图则确定的功能、交通及改造建筑,规划区空间格局旋即基本确定:1、沿深南路形成主要城市界面;2、街坊内部中心绿地与停车场形成公共开敞空间;3、围合开敞空间的建筑界面形成内部街坊界面;4、内部功能联系通过公共空间组织。 内部空间格局设计构思通过空

10、间格局分析,我们将街坊内部开放空间依据不同类型分为如下两类,分别对其空间尺度进行控制。 5、空间尺度控制要求设计构思对于开敞空间1:在两侧均有塔楼的情况下,应通过控制塔楼进深使一次、二次街阔比值最大,尽量减小空间的感。结合建筑设计规范,建议此处塔楼进深不大于28米,一次街廓比为0.6,二次街阔比为1.5,达到比较舒适的空间效果。同时利用视觉中断原理,确定裙楼高度20米左右。 5、空间尺度控制要求设计构思对于开敞空间2:在两侧建筑距离较远的情况下,空间能够维持一个较舒适的尺度,因此塔楼的进深基本不受空间限制。结合建筑设计规范,推荐控制塔楼进深不大于36米,一次街廓比为1.2,达到比较舒适的空间效

11、果。 5、空间尺度控制要求设计构思空间尺度控制结论两侧塔楼进深建议控制在28米内,塔楼退裙房20米左右;中部塔楼进深建议控制在36米内,塔楼退裙房10米左右。 5、空间尺度控制要求设计构思根据界面的不同的使用功能,从景观方面对界面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景观界面类型对其景观要求进行分别控制。 6、景观界面控制要求设计构思城市景观界面体型处理为形成较好的围合感和亲切度,建议高层建筑逐级退后, 在统一高度进行收分处理。退台示意 6、景观界面控制要求设计构思城市景观界面顶部处理1、建筑顶部特殊处理与立面协调;2、顶部应遮挡机电设备;3、协助建筑间的视觉和谐。123 6、景观界面控制要求设计构思城市景观界

12、面底部处理1、应有大面积窗户与出入口,强化室内外视觉联系;2、设置遮阳设施,增加投影效果反映四季变化;3、比例与材料与周边建筑相互协调。123 6、景观界面控制要求设计构思城市景观界面入口处理1、表达欢迎与亲和的视觉效果;2、与建筑立面协调统一;3、设置面向机动车落客处。123 6、景观界面控制要求设计构思街坊景观界面底部处理1、以人为本的建筑比例;2、空间不予人感,适当的比例切割与虚实相应美化视觉;3、与行人关系融洽。123 6、景观界面控制要求设计构思街坊景观界面入口处理高层建筑裙房沿街多采用挑檐或骑楼形式,以减小空间的感,形成宜人尺度。挑檐示意单层骑楼示意双层骑楼示意 6、景观界面控制要

13、求Part 4:整体设计意向1、平面布局示意2、总体控制要求3、空间控制总图4、空间形态示意整体意向结合现状改造建筑,初步确定规划区建筑平面布局形式。 平面布局示意设计构思 总体控制要求1、建筑退线控制2、建筑布局控制3、建筑高度控制4、骑楼控制设计构思 总体控制要求1、建筑红线控制2、建筑布局控制3、建筑高度控制4、骑楼控制设计构思 总体控制要求1、建筑红线控制2、建筑布局控制3、建筑高度控制4、骑楼控制设计构思 总体控制要求1、建筑红线控制2、建筑布局控制3、建筑高度控制4、骑楼控制设计构思通过限定建筑物退线、高度、贴线率以及公共空间、人车流线、出入口、停车场等基本要素,最终达到控制空间效果的目的,并以空间控制图则形式表达。 空间控制总图整体意向以下为该平面布局对应的空间效果。 空间形态示意Part 5:法定图则建议1、容量提升2、交通梳理3、土地细分4、用地分类更新规划建议基于形态方面考虑,我们建议将个别地块开发容量作适当提升,同时也是基于如下几点考虑:1、特区内土地集约利用需求2、深南路沿线整体形象协调3、地铁站800米腹地,高强度开发体现土地价值 容量提升 交通调整 土地细分 用地分类更新规划建议454568 容量提升 交通调整 土地细分 用地分类更新规划建议建议保留改造现有道路,充实完善街区内部道路系统,东侧存在3.5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