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结构与性质_第1页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_第2页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_第3页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_第4页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键参数,价键理论,分子的几何构型,分子间力和氢键,分子轨道理论,基本要求,凡能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都称为键参数。 一、键能(E) 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时(旧键断裂,新键形成,都会引起体系内能的变化),严格讲应计算内能的变化(U=HP.V),但一般化学反应中体积功(P.V)很小,因此可用反应过程的焓变(rHm)近似表示内能的变化。 键能气体分子每断裂单位物质的量的某键时的焓变,例如298.15K标准态下,H-Cl键的键能E=431kJmol-1,键能可作为衡量化学键牢固程度的键参数。 1、对双原子分子 键能在数值上(D). 2、对多原子分子(如CH

2、4)中若某键不只一个,到该键键能等于同种键逐级解离能(D)的平均值。 二、键长(Lb) 分子内成键两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键长(Lb),可用光谱测定。,键参数,键参数,同一种键在不同分子中的键长数值上基本上是个定值,说明一个键的性质主要决定于成键原子的本性。 两个确定的原子间,如形成不同的化学键,其Lb越短,键能E越大,键越牢固;两个相同原子组成的共价单键键长的一半,即共价半径,AB键的键长,Lb(AB)=A+B(共价半径)。 三、键角 分子中两个相邻化学键间的夹角称键角,见P155图,它可用分子光谱或X射线衍射法测得。 如知道某分子内全部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角数据,则可得分子的几何构型。,价键理论,

3、二、价键理论 现代共价键理论有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着重讲价键理论。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 共价键原子间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而形成的化学键。 2、价键理论要点 应用量子力学研究H2分子的结果,推广到其它分子体系,从而发展为价键理论:,价键理论,(1)两原子接近时,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的价电子可以配对,形成共价键。 (2)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如能重叠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最大重叠原理。 3、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据要点(1)可推知,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一般就只能和几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如NN,说明一个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4、有些原子中本来为未成对电子,在特定条件(原子外层有空轨道,相化合的原子必须电负性大)下也可被拆开为单电子而参与成键,如SF6的形成。 此为激发成键。,价键理论,(2)方向性 据要点(2)可推知,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只有沿轨道伸展方向进行重叠(S轨道除外),才会有最大重叠,所以有方向性,如H2O分子。 4、原子轨道的重叠 只有当原子轨道对称性相同(原子轨道中“+”“-”符号表明对称性)的部分重叠,两原子间才会有概率密度(电子云)较大的区域,才能形成共价键,称对称性原则。(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中“+”“”表示此图形的对称关系:符号相同,表示对称性相同;符号相反,表示对称性不同或反对称),价键理论,5、

5、共价键的类型 共价键若以是否有极性区分,分为极性共价键(强、弱)和非极共价键。 若按原子轨道重叠部分所具有的对称性分类,可分为三类 (1)键:原子轨道重叠部分,对键轴(两原子核间连线)具有圆柱形对称性的,这种共价键称为键。形成这种键的电子叫电子。,价键理论,(2)键:原子轨道重叠部分,对键轴所在的某一特定平面具有反对称性,称键,形成这种键的电子叫电子。 形成双键或叁键的两原子间,常既有键又有键。如N2分子中。,(3)键:若原子轨道以面对面(如dxy与dxy)方式重叠,为键(在金属原子间成键或多核配合物结构中出现)。 6、配位共价键 凡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而形成的共价键称配位键。以CO

6、为例说明。,价键理论,配位键形成的条件有二: (1)一个原子其价层有未共用的电子对(孤电子对)。 (2)在原子价层有空轨道。 在分子间、分子内、离子间或分子-离子间均可形成。 (二)离子键 离子键本质阳、阴离子间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可存在于气体分子(如Na+、Cl-离子型分子内),但大量存在于离子晶体中。,特征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三)键型过渡 极性键就是介于非极性键与离子键间的过渡键型。 成键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 X )越大,键的极性越强。 极性共价键可看作是含有小部分离子键成分和大部分共价键成分的中间键型。当极性键间离子键过渡时,共价键部分(又称共价性)渐少,离子性渐增。,分子

7、的几何构型,三、分子的几何构型 (一)价键理论的局限性。 用价键理论能较好地说明不少双原子分子价键的形成,但不能很好说明多原子分子价键的形成和分子构型,如CH4就遇到困难。 (二)杂化轨道理论 鲍林在价键理论中引入杂化轨道概念,并发展成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的几何构型,1、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1)某原子成键时,在键合原子的作用下,原来原子的运动状态有可能发生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电子激发;价层中若干个能级相近的原子轨道“混杂”起来并重新组成一组新的轨道(称杂化轨道),这一过程称轨道的杂化。 (2)同一原子中能级相近的n个原子轨道,组成几个杂化轨道,如SP杂化。 (3)杂化轨道比原来杂化的轨道

8、成键能力增强。,分子的几何构型,2、杂化类型与分子几何构型 (1)SP杂化:以BeCl2为例说明。 实验结果,气态BeCl2是一个直线型共价分子,键角180,键长、键能均相等。 杂化轨道理论的说明:中心Be原子价层构型2S2,成键时,Be原子在键合Cl原子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 电子激发2S22p02S12p1,与此同时,Be原子的2S轨道与一个刚跃进电子的2P轨道发生SP杂化,形成两个等价SP轨道。,分子的几何构型,成键时,Cl原子以具有未成对电子的3P轨道与Be原子的2个SP轨道进行轨道重叠,电子配对,形成两个(PSP)键,由于SP轨道S、P成份相同,所以与P轨道重叠后,重叠部分应相同,故

9、BeCl2中两个键键能相同,键长相等。 根据理论计算,这两个杂化轨道正好成180夹角,即在同一直线上为最大限度重叠,Cl原子只能从直线两端进行重叠,故Cl原子只能位于Be原子为中心的直线两端,故BeCl2为直线型分子。 此外,周期表中B的某些共价化合物,如HgCl2也采取SP杂化。,分子的几何构型,(2)SP2杂化:同一原子内一个S和2个P轨道混杂,称SP2杂化。 实测:气态BF3,具有三角形结构,3个B-F键等同,键角120。 杂化轨道理论的说明,仍从三点去说明,(与前类似)。 除BF3外,其余气态卤化硼分子中B也是SP2杂化。 (3)SP3杂化:同一原子由一个S和3个P轨道混杂,称SP3杂

10、化。实测:CH4分子,正四面体构型,键角10928,四个C-H键等同。,分子的几何构型,解释:仍从三点去说明。(与前类似) 除CH4分子外,CCl4、CF4、SiH4、SiCl4、GeCl4等分子也是SP3杂化。 (4)不等性杂化 如NH3分子,实测:键角10718,比120差得远,接近10928。 H2O分子,实测:键角10445也与10928接近。 这里N、O均取SP3杂化,如N原子,分子的几何构型,有一对电子未成键,因更靠近N原子,其电子云在N原子外占据较大空间,对三个N-H键的电子云有较大排斥作用,使键角被压缩到10718,故NH3为三角锥型。H2O为两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

11、键角被压得更小,故为10445。 由于孤电子对的电子云比较集中于N原子附近,即它们有更多的S轨道成分,所以四个SP3杂化轨道不完全等同。这种产生不完全等同轨道的杂化,称不等性杂化。,分子的几何构型,(5)部分杂化 以CO2为例,C原子的价层轨道不完全参与杂化,它采取SP杂化。又如C2H4、C2H2中C分别取SP2和SP杂化。 第三周期及其后的元素原子,还可能有d轨道参与的杂化,后再介绍。 杂化轨道的不足:用杂化轨道理论去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未必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以后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论,如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分子轨道理论等,下面再简介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四、分子轨道理论

12、价键理论的不足,如液态和固态O2的顺磁性问题就不能说明。此外,光谱研究证明还有H2+存在,(HH)+,价键理论也不能说明,故发展起分子轨道理论,它在说明很多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性能问题上很成功,在共价键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思路 M.O.理论是把原子电子层结构的主要思路推广到分子体系而形成的一个分子结构理论,由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引入分子中。,分子轨道理论,(1)分子中的核心是分子中各原子核的平衡位置构成的骨架。 (2)分子核心之外,有若干个能级不相同的轨道,由低到高排列,越靠近分子核心,分子轨道的能量越低。(分子中有等价分子轨道) (3)分子中的所有电子按两个原理一条

13、规则填入分子轨道中。 (二)分子轨道的形成 量子力学认为,M.O.是由A.O.组合而成。 M.O.轨道数=参与组合的原子轨道总数 如当2个H原子组成H2分子时,两个H原子的1S轨道可组合成2个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的形状可通过A.O.的重叠,分别近似描述。,分子轨道理论,1、S-S原子轨道的组合 电子若进入图示中的上面那种分子轨道,对形成分子不利,称反键分子轨道;若进入图示中下面的分子轨道,则会使分子中原子键合,所以称成键分子轨道。 由S-S原子轨道组成的这两种分子轨道,其电子云沿键轴(两原子核连线)圆柱形对称分布,这种分子轨道称分子轨道,为进一步区别它们,写成ns;ns。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

14、定可知,EnsE nsEns。轨道上的电子称电子。 如H2分子轨道与H原子轨道能量关系图。 H2的分子轨道式:H2(1s)2,分子轨道理论,2、P-P原子轨道的组合 可有“肩并肩”、“头碰头”两种方式组合 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 (三)分子轨道的能级 每种分子的每个分子轨道都有确定的能量,不同分子的M.O.能量不同,可计算可测定P178图(a)(b)第一、二周期元素所组成的同核双原子分子能级图。 下面应用分子轨道理论来描述某些同核双原子分子的结构。,分子轨道理论,例1:F2分子的结构根据6.22(a)图能级填电子: 分子轨道式: F2KK(2s)2(*2s)2(2px)2(2pg)2(2pz)2(

15、*2py)2(*2pz)2 F2形成的主要键,即(2p)2 即FF键。 例2:N2分子结构 分子轨道式: N2KK(2s)2(*2s)2(2pg)2(2pz)2(2px)2 故有三个键。,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四)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 1、推测分子的存在和阐明分子的结构 (1)H2+分子离子与Li2分子。 H2+(ls)1能存在,HH+中的键称单电子键。 Li2KK(2s)2体子能量降低,可能存在(气体中已观察到)。Li:Li 称单键。 (2)Be2分子和Ne2分子 Be2KK(2s)2(*2s)2 Ne2KK(2s)2(*2s)2(2px)2(2py)2(2pz)2(*2

16、py)2(*2pz)2(*2px)2能量抵消 Be2、Ne2不是很不稳定就是根本不存在。事实上,到目前未发现它们。,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3)He2分子和He2+分子离子。 He2(ls)2(*ls)2,所以He2不存在,因此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 He2+(ls)2(*ls)1,体系总能量下降,可以存在。为了区别于单电子键,把He He+分子离子中的化学键称三电子键。 2、描述分子的结构稳定性 键级= 一般键级越大,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但只是定性推断,有例外。,分子轨道理论,3、预言分子的顺磁性与反磁性 物质磁性实验发现,凡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在外加磁场中必须磁场方向排列,分子的

17、这种性质叫顺磁性,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称顺磁性物质,反之,为反磁性。 O2KK(2s)2(*2s)2(2px)2(2py)2(2pz)2(*2py)2(*2pz)1 所以O2分子具有顺磁性。,分子轨道理论,以上两种理论是处理分子结构的两种近似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 价键理论:(1)简明直观;(2)价键概念突出;(3)在描述分子的几何构型方面有独到之处,容易掌握。但认为是定域键,且只有配对才能成键,使它的应用范围变窄,对许多分子的结构和性能不能给予确切解释。 M.O.理论,把电子分布统筹安排,使分子具有整体性(非定域键);把成键条件放宽,有单电子键,故应用范围变宽,但它的价键概念不明确,计算方法复

18、杂,一般人不易运用和掌握;在描述分子几何构型方面也不够直观。 两种理论各有长短,目前还不能偏。,分子间力和氢键,五、分子间力和氢键 (一)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 1、分子的极性 每个分子中正、负电荷总量相等,整个分子是电中性的。但对每一种电荷量来说,都可设想一个集中点,称“电荷中心”。分子中若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在同一点上,那么这两个中心又可称作分子的两个极(正极和负极),这样的分子就具有极性。 总之:键的极性电子对是否偏移,分子的极性整个分子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分子间力和氢键,按极性影响,分子可以分三种类型:离子型分子,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 为了衡量分子极性的大小,引入物理量分子偶极矩(

19、)。 =q.d d为偶极长,d为正负电荷中心上的电荷量,可用实验测定,单位是库米(cm)。 应用:(1)若某分子=O则为非极性分子,0为极性分子。 越大,极性越强,因此可用比较分子极性的强弱。 (2)用验证或判断某些分子的几何构型。如 =0到CS2为直线型分子。,分子间力和氢键,2、分子变形性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分子正、负电荷中心分离而产生诱导偶极的过程,称为分子的变形极化。 分子中因电子云和核发生相对位移而使分子外形发生变化的性质,称为分子的变形性。 外电场越强,分子变形越显著,越大,电场撤离,分子变为非极性。 诱导=E 称分子的诱导极化率。,对极性分子,本身存在的偶极称固有偶极(永久偶极)

20、,在外电场作用下,会取一定方向排列这一过程称为分子的定向极化。同时极性分子也会产生诱导偶极。所以这种分子的偶极为固有偶极和诱导偶极之和,分子的极性增强。 可见极性分子在电场中的极化包括分子的定向极化和变形极化两方面。,分子间力和氢键,(二)分子间力:(假定分子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为前提) 1、分子间的相互吸引作用 (1)非极性分子间 色散力分子间由瞬时偶极而产生的作用力,非极性分子间正是因此而形成固体或液体。 (2)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间 非极性分子在极性分子固有偶极作用下会发生变形极化,产生诱导偶极,这种由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间的作用力诱导力,此外,极性分子也会出现瞬时偶极,这样在非极性分子与极性

21、分子间还会有色散力。,分子间力和氢键,(3)极性分子间 极性分子互相接近时,因固有偶极而发生 定向极化,这样,固有偶极的取向而产生的作用 力取向力。 极性分子定向排列后还会进一步产生变形极 化,产生诱导偶极,因此它们间还有诱导力,当 然它们间也会有色散力。,分子间力和氢键,分子间力,色散力、取向力和诱导力,分子间力和氢键,2、分子间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特点(五类) (1)本质是一种电性作用力(静电吸引) (2)作用范围:是短程力,作用范围仅几百库米,当分子间距离为分子本身直径的45倍时,作用力迅速减弱。 (3)作用能:一般只有几-几十千焦每摩,比化学键键能小1-2个数量级,但对由共价型分子组成

22、的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影响很大。 (4)一般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5)对大多数分子,色散力是主要的,一般相对大小,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分子间力和氢键,影响因素: 分子间距离,这是主要因素,距离增大,作用力迅速减弱。 取向力还与温度和分子的极性强弱有关:温度升高,取向难,取向力减弱,分子偶极矩越大,取向力越强。 诱导力还与极性分子极性强弱和非极性分子的变形性大小有关:极性分子偶极矩越大,非极性分子极化率越大,诱导力越强。 色散力主要与分子的变形性有关,即分子极化率越大,色散力越强。,分子间力和氢键,3、分子间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主要影响熔、沸点、气化热、熔化热。 液态物质分子间力越大,气

23、化热越大,沸点越高。 态物质分子间力越大,熔化热越大,熔点越高。 一般说:结构相似的同系列物质(如X2)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变形性也越大,分子间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分子间力和氢键,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如H3PO4、H2SO4)或近似而体积大的有较大变形性熔、沸点相对较高。 溶质或溶剂(若它们是同系列,如有机物中)的极化率越大,分子变形性和分子间的力越大,溶解度越大。 分子极性小的(如聚乙烯、聚异丁烯等)分子间力小,硬度不大,含有极性基因的有机玻璃等物,分子间力较大,具有一定的硬度。,分子间力和氢键,(三)氢键 在HX熔、沸点变化出现反常,这是因除分子间力外,还有氢键。 1、氢键的形

24、成 如HF分子中,半径减小,它内层电子的带部分正电荷的氢原子与附近的HF分子中含孤电子对并带部分负电荷的F原子间产生的静电吸引力,即氢键。 同种分子间可产生氢键,不同种分子间也可产生氢键。如NH3和H2O,冰的晶体结构:(小球代表氢原子,大球代表氧原子,实线代表HO键,虚线代表氢键),分子间力和氢键,分子间力和氢键,根据结合情况,氢键通式: XHY 从对氢键键长不同出发,对氢键产生两种不同的理解: “XHY”把整个结构叫氢键。这样键长指X与Y间距离,如“FHF”键长为255Pm。 “HY”叫氢键,这样氢键的长为163Pm。 因此在这用氢键键长时,要特别注意。 但对氢键键能理解是一致的。把XHYH分解为HX和HY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