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_第1页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_第2页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_第3页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_第4页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2018年,.,1.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特殊病人或需多学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和主管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抢救工作。,.,2.对急危患者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各种记录及时全面,对有他科病情由主诊科负责邀请有关科室参加抢救。,.,3.参加危重患者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坚守岗位,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人员的指挥及医嘱,但对抢救

2、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4.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人员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颂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各班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班,所用药品的空安培经二人核对方可离开,各种抢救药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在用。,.,6.需多学科协作抢救的危重患者,原则上由医务科或医疗副院长等组织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人员、参加多学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专业特

3、长,团结协作病人的抢救工作。,.,7病危、病重病人要填写病危通知单,一式两份,一份放入病历中,一份交人家属。要及时、认真向病人家属讲明病情及预后,填写病情报告书,以期取得家属的配合。,.,8.因纠纷、交通或生产事故、自杀、他杀等原因致伤的病员及形迹可疑的伤病员,除应积极进行抢救工作外,同时执行特殊情况报告制度,在正常工作日因向医务科和保卫科汇报,非工作日向医院总值班汇报,必要时报告公安部门。,.,9.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一般不进入抢救现场,但须做好抢救的后勤工作。,.,10.抢救工作中,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科室及后勤部门,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证。,.,案例分析,

4、.,一.概念: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属不良反应。我们常说的输液反应是由热原引起的反应,轻者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常在38.5度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回复正常。严重者体温可达40度42度,头疼、恶心、呕吐、 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有的出现脏器损害、弥漫性血管凝血、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1.真实案例:患儿,女,2岁。因支气管肺炎静脉输液,5小时内输液800ML,使患儿发生急性肺水肿。经及时抢救,12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2.山西太原制药厂生产的氨苄青霉素含有量热原,导致武汉一门诊部的42名输液儿童发生寒冷,继而高热、抽搐和休克,诊断为;发热反应。,.,

5、3.患儿,男,6岁。哮喘急性发作住院。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将静脉输液管与氧气管接反,致使大量气体进入患儿体内,造成空气栓塞,抢救无效死亡。,.,二,发生输液反应原因 1 .液体与药品质量的问题: 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2.是液体配制中的问题: 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不履行”三查七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 或未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针: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会增加反应的发生几率。,.,3.是液体与体温温差的问题; 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都会使液体温度过

6、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则可能诱发输液反应;,.,4.是液体配伍过杂的问题; 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如有的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这都容易出现输液反应。,.,三.输液反应的诊断标准;在输液后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发热38度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可伴有休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肢关节剧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克甚至死亡。,.,四,输液反应类型:发热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原因:输液速度过快,短事时间内输入过多

7、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引起。 症状:表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面色紫绀。听诊两肺有湿啰音,咳出泡沫样血性痰。,.,急性肺水肿的处理,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端座位,两腿下垂;必要时,四肢轮扎。 3.吸氧68/L,湿化瓶内加2030%乙醇。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 6.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2.空气栓塞,空气栓塞的原因: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裂隙,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在旁看守等。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

8、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乏力、眩晕,胸部感觉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心前区水泡音。 空气栓塞的处理:立即停止输液,为病人安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安慰病人,以减轻恐惧感;高流量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3.静脉炎,当患者静脉输液 的疗程较长,输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与使用深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留置针有关;在使用过程中选择尺寸不合适的深静脉导管;操作者缺乏操作经验;置管时间延长;过度频繁的敷料受损,因反复穿刺致机

9、械性损伤,以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都会导致静脉炎。 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静脉炎的处理:,1)按药物说明书将药物稀释至一定浓度。 2)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等不适,及时检查原因并给予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掌握消毒液的有效期和使用浓度,以及穿刺部位皮肤消毒的范围。普通输液针皮肤消毒范围为5CM,留置针皮肤消毒范围为8CM,均在消毒液干时进行静脉穿刺,避免细菌感染。,.,4)封闭疗法:采用封闭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细胞组织结合,一旦发现药物外渗拔针后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皮下的药物,然后注入解毒剂,常用硫代硫酸钠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