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答案)_第1页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答案)_第2页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答案)_第3页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答案)_第4页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厦门市大同中学师生共用导学案(高中语文)课题:沁园春长沙 课型:新授 课时:共1课时执笔:游军培 时间:2011年9月备 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能力目标: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诗歌鉴赏的规律。3.情感目标: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重点难点:1.作者对湘江秋景的描写、融情于景的抒发。2. 抓住关键词语,赏析诗句的表现力。导学案使用人: 使用具体日期: 学习过程:一、了解知识(一)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

2、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所谓“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是指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词以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以片数多少可以分为单调词、双调词以及三叠词、四叠词等。词的流派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沁园: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

3、平韵。(二)背景知识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二、预习导学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沁园春( ) 百舸( ) 怅寥廓( )峥嵘( ) 方遒( )浪遏( )飞舟2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寥廓:_苍茫:_峥嵘:_风华正茂:_意气:_义气:_挥斥方遒:_指点江山:_3试着背诵全词。三、课堂学习(一)课文导入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

4、很多感慨。曹操登上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二)交流预习导学1、2题(三)初步感知课文1教师朗诵。2全体同学朗读。3本词可以用四个字来理清思路,你认为是哪四个字(从词中找出):立、看、问、忆。(四)鉴赏品味课文1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为了表达的需要,语序往往倒装,而且常省略一些成分,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把诗意组合起来。看看开头三句“独

5、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怎样调整会更顺畅一些,请具体表述出来。(深秋时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滚滚流去。)这三句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2想一想:“看万山红遍”的 “看”字,总领几句?答:总领七句,到“万类霜天竟自由”。这在诗词中叫“一逗领起”,俗称“领字”,是词学中的专用名称,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3诗歌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思考:(1)这几句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作者笔下的秋景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什么?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这几句的主要意象是:山、林

6、、江、舸、鹰、鱼。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景图。诗人借此暗喻与赞美了工农运动将蓬勃兴起的形势,寄寓了自己热烈、乐观、昂扬向上的情怀。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4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大自然,作者情不自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个“怅”字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课本注释说,它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表现出诗人关注国家命运的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情景交融。请朗读上阕。5“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词中起到了承接过渡作

7、用。“峥嵘岁月”意思是不寻常的岁月。“曾”“忆”说明以下内容是作者面对壮丽的湘江秋色浮想联翩的结果,是回忆。“忆”字领起的句子包括“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6鉴赏“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意思是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粪土”,作动词用,意思是“视如粪土”。这几句写出了“同学少年”的风采才华以及意气奔放、奋发有为的战斗生活,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已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

8、战斗精神。7“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的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请朗读下片词。8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

9、、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总之,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通过学习,毛主席诗词那精练形象的语言,深远而优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请朗读全词。四、布置作业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首词。2完成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另附)五、素材积累毛泽东经典语句 1、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2、不打无准备之战。 3、不到长城非好汉 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5、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 6、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 7、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8、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9、古为今用

10、,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0、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1、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12、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1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4、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5、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16、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17、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18、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19、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课后反思】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一)阅读沁园春长沙上片,回答后面问题。独立

11、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从这片词中选出四个动词,标出这片词写景抒情的思路走向:立、看、怅、问。(2)对上片的第一个整句(即“独立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独立寒秋”是一个倒装性的句子。b、从语意来看,第二和第三个句子的先后关系应该倒过来。c、这开头的三个分句点明了时令、地点、人物,点明了特定的环境。d、描写了湘江壮美的景色。(3)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诗的意思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

12、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4)诗词的朗读,对于理解诗词的内容十分重要。请用“”画出下面几个诗句的朗读停顿。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c、万类霜天竞自由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5)摘出这片词中的对偶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6)词比诗更讲求押韵,试摘出本片词中押韵的字,并指出押的什么韵。头、流、由、浮押ou韵(二)对沁园春长沙中

13、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象是染过一样。b“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c同学们意气奔放,还遒劲有力。(三)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d“才饮

14、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对偶和借喻。b(a、“万户侯”与“大军阀”等是同类事物,不能形成比喻。c是疑问句和拟人。d、“长沙水”、“武昌鱼”是借代)(四)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d分析:采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应属于现代诗歌,所以d项是错误的。(五)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一九二九年十月)1)本词依长短来看,属( ),从分段来看,是( )。2)词的上阕由自然界运行的规律起笔,然后点明时间( )、地点(),并调动了视觉和嗅觉写所见之景( )、所嗅之气( ),表现了一种战斗者的( )心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