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专题教案主备人:王祥德 张卫峰参与人:高三语文组全体教师课题类型: 复习课课时安排: 4课时复习目标1、 解读考纲回顾考题2、 了解内容情感包含的内容3、 掌握古代诗歌的分类4、 学习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5、 学习答题方法总结规律复习重点:1、 诗歌内容的分类2、 诗歌中的思想情感3、 答题规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真题回顾(2009年安徽语文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小重山 端午元舒 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
2、节以五彩丝系臂。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解析】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谁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含义不难理解。专题讲解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并且每一类型的各诗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对诗歌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也很重要,如此可让学生知一而类三,最终达到鉴赏各种诗歌的目的。我
3、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但同时,它们又存在着交叉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也可用来鉴赏其它类诗歌。一、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一) 忧国伤时1.反映社会的黑暗: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过华清宫 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题临安邸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薰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3.反映离乱的痛苦: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
4、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卖炭翁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登楼 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评: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即景抒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二)
5、 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龟虽寿 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从军行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
6、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菩萨蛮 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3.山河沦丧的痛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陆游示儿示儿 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评:自己虽
7、然也有抱负和才能,却未能施展.岁月蹉跎,华发早生,如今又被贬谪到黄州在英雄们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上空自凭吊,多情的周瑜真该笑我了!这“笑”里饱含着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也带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意味。. 5、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三) 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 宿建德江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 乙卯正月
8、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3.边关思乡: 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4.闺中怀人: 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踏莎行 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
9、外。子夜吴歌 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四) 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忝,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姜夔扬州慢、李白 越中览古、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贾生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台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
10、旧烟笼十里堤。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梦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
11、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西江月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五) 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坦陈心志的告白: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
12、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常见的诗歌题材题材内容、思路主题典型送别抒怀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送别的场面(动作、语言),友人将到的地方,别后相思、勉励别时景相思情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例外:豁达与超脱柳永雨霖铃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羁旅思乡眼前所见闻之景,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引起对故乡、亲人、往事、国都皇帝的思念,对安定、团聚等幸福生活的向往;或者反其道。客居景思乡情对故乡、亲人、往事、国都皇帝的思念,对安定、团聚等幸福
13、生活的向往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王建十五夜望月杜甫月夜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范仲淹渔家傲苏幕遮思妇闺情闺中思妇的情怀愁绪。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及其失宠生怨,主题抒写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一般有眼前所见景物/事件展开(感情触发点),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借景生情现实景深爱情或是对出门在外的行商为官的的丈夫的思念、关切丈夫的生活或事业状况,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或是对戍边和征战的丈夫的思念,关心对方安危,或者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王昌龄闺怨李白子夜吴歌元稹行宫温庭筠望江南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醉花阴山水田园山水等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自然山水、农村
14、的自然景物,农民、牧人、渔父的劳动。对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富有情趣的生活、劳动动作的描绘,创造出田园牧歌似的场景。山水画风情画向往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的生活的向往,表现从容淡定、闲逸恬适的精神状态孟浩然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建德江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王维山居秋暝王绩野望杜甫绝句怀古咏史登临凭吊之事,所见所想。眼前景昔日事讽喻情。多用对比表达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劝谏批评当今统治者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杜牧赤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的蜀相刘禹锡乌衣巷石头城咏物言志描
15、写某种客观事物,表现其特征抒发情感。塑形象寓感情喜爱之情,运用象征,托物言志,表达或喜或悲或憎或爱或褒扬或贬斥,表达自己的情怀苏轼水龙吟陆游卜算子 咏梅黄巢咏菊于谦石灰吟虞世南蝉边塞征战边塞的山川景物、风俗人情,战争场面、艰苦环境描环境抒真情思想感情与朝代盛衰有紧密关系:盛唐、宋初激情奔放,中唐以后则颇多感慨从军戍边、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不畏艰辛、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御敌建功立业的愿望,亲人与将士的相互思念,讽刺或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王昌龄从军行出塞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甫的前出塞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城抑郁失意自身的经历、理想追求、前贤的事迹才华不得施展、抱负不能
16、实现爱国情怀得不到重用苏轼赤壁怀古定风波李白行路难月下独酌杜甫旅夜书怀登岳阳楼民生疾苦天气变化、农事活动、徭役、赋税、贫穷生活等场景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石壕吏白居易卖炭翁第二课时一、评价作品思想内容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
17、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
18、,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二、鉴赏各类诗歌,要掌握一些宏观鉴赏要领:1、借景抒情诗,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
19、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2、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3、伤春伤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4、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
20、生活的向往;5、边塞征战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6、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7、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羁旅行役诗,是
21、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8、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等等。 四、鉴赏诗词感情、内容、主旨时规范的答题语言题材方面的:写景抒情诗(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登高、登岳阳楼);咏物言志(情)诗(如李商隐锦瑟、杜甫春夜喜雨、贺知章咏柳);怀古咏史诗(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即事感怀诗(如李煜虞美人、柳永雨霖铃
22、、李清照一剪梅、姜夔扬州慢;边塞征战诗(如王昌龄出塞、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时还可说“ 山水田园诗”。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内容:离情与别绪、怀古与伤今、思乡与怀远、个人情致与山水田园、咏史咏物与讽喻抒怀、春恨秋悲与人生际遇、出世的山林之趣、与人世的庙朝之志等。 评价思想内容方面的:抒发的思想感情 反映的社会现实 表现的情趣 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 表达的追求 流露的倾向 发出的感慨 袒露的心迹 造就的情致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
23、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
24、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 总结做题规律2、 掌握答题模式题目类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解题格式: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答题要领: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例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阙词的
25、内容主旨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解析指导】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写的大致意思。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读解,诗句结尾句不再描写,而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
26、主旨。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赏析】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湖上的“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
27、故能与鸥鹭相处。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词的下片写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虽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态,但比较而言要数“风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诗意了。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月光皎洁,广袤无际,好似“一片琼田”。“琼田”即神话传说中的玉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这种境界会使人感到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人此时此境中,很容易产生“人舟中便是仙”的妙想。后来张孝祥过洞庭湖作念奴娇云“玉界琼田三万倾,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且曰“妙处难与君说”,同此境界,同此会心。这首词通篇
28、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例2、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解析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你看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
29、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参考答案】 这首诗抒发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赏析】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
30、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月明荞麦花如雪”,多么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是那么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无怪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考点解读】本题考查诗歌思
31、想内容的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此题属于第一个方面。内容主题包括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常识典故传说评价、背景现实评价、经历主张评价等。【错解及原因】从当年考生解答此题的实际情况来看,该题得分率不高,考生答题的问题较多。一是局限于个别句子的理解,未能从整首诗着眼,所作的分析不够全面;二是只抄录原句,未作分析就得出了结论,诗句与结论之间缺少必然联系;三是强词夺理,如有考生答“因为作者是游子,所以这首诗是表现游子思归乡的主旨”,逻辑思维过于幼稚简单;四是常识错误,如有考生就犯了“唐人唱元曲”的笑话诗作用了张生与莺莺“长亭
32、送别”的典故。答题模式补充1、对比鉴赏类提问方式: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提问变体:说出相同点或不同点。有的指氛围、感情,有的指风格、方法。答题步骤:先对诗词原句作解释,找到题眼;然后列出几条作答。关键是抓住其不同点,让原句中的词语说话。示例: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问: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
33、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答:相同点:都表现了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何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1、“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抒发了不被理解的感叹,“鬓虽残,心未死。”突出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则表达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2、观点不同型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不好,你认为呢?解答分析:依据原诗作答,要从原诗中找理由。答题步骤:找出原诗句中关键的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示例: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
34、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答:我认为“雁引愁心去”更妙。“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即可。第四课时评价古典诗词思想内容学案一:课堂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蝶恋花 密州上元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
35、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写作本词时,作者刚调任密州,年仅四十。密州不比杭州,贫穷粗陋,连年蝗灾,民不聊生。 (1)词的上阕专写钱塘上元,有什么作用?试作分析。答:_ (2)下阕中山城的“寂寞”更是人的寂寞,寂寞中抒发了作者情感,试作赏析。 答:_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这首诗的题目为“江村即事”,诗中写了哪些事?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罗敷歌 贺铸 自怜楚客悲秋思
36、,难写丝桐。目断书鸿,平淡江山落照中。谁家水调声声怨,黄叶西风。罨画桥东,十二玉楼空更空。 注:丝桐:指美妙的音乐。书鸿:传书的鸿雁。水调:曲牌名。罨画,色彩斑杂的彩画。 (1)阅读词作后说说“黄叶秋风”的描写,在词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答:_ (2)前四句和后四句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答:_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水调歌头 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鸸。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武陵溪:在今湖南常德。此处代指世外桃源。拂金徽:指弹琴。 (1)有诗家评“红露湿人衣”句中“红露”一词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模拟经营创新思维培养考核试卷
- 病虫害防治与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考核试卷
- 零售商品牌定位与传播考核试卷
- 智能工厂生产调度优化算法考核试卷
- 农业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考核试卷
- 隐私保护与数据泄露应急预案制定考核试卷
- 企业规章制度执行与监督考核试卷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等3地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统测信息技术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宁夏银川市二中北塔分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年线上线下融合服装销售代理合作协议书
-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培训
- 灵活用工合同协议书
- 全球及中国PCB检测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2025年重庆物流集团渝地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汉市小升初试题及答案
- 塔吊安装拆卸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 重点人口管理工作规定
-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当冲突发生》课件
- 西亚、中亚、北非音乐文化
- 2025年山东能源集团鲁西矿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