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地图篇” 教学设计.ppt_第1页
“景观·地图篇” 教学设计.ppt_第2页
“景观·地图篇” 教学设计.ppt_第3页
“景观·地图篇” 教学设计.ppt_第4页
“景观·地图篇” 教学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景观地图篇”,教材分析 本章是整个地理教学的开篇。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本章学习的重要目标。 本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序言和“地理景观”。 序言部分是对整个地理学科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什么。 “地理景观”部分,同步配置了地理景观光盘,从大量的景观图片入手,使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来理解地理景观的多样、差异与变化。,第一章 地理景观,教学设计 ( 一)序言 1、 “地理学什么?” 可先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地理的了解,再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内容,加深对地理学习内容的了解。 2、 充分利用序言部分内容。 A、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性回答序言中提出的一

2、些问题。(祖国的国土、南极极光) B、对于牵涉到的一些易于查找的地名,可及时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册进行学习。(德国、墨西哥) C、对于一些相关图片,可组织学生提出问题,由师或生作答。(因纽特人的冰屋) #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作适当点评,但并不十分强调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理学习的内容;通过简单问题的回答,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通过学生提问,培养发散性思维,培养学习兴趣,也鼓励了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二)地理景观 1、 “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 A、观察P3各张图片反映的景观,并进行分类。 B、出示几幅地理景观图片(收集学生的旅游照片),组织学生分析每一幅图片表

3、现的主题,确定所属类别。 C、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地理景观光盘,浏览各种地理景观。 #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没有绝对的界限(山中的悬空寺) 2、 “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 A、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组或几组图片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找出每一组地理景观的差异。(P4沙漠、草原、森林,不同地区的民居) B、组织讨论:“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联系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历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法可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C、学生分组对其他几组图片先自行进行比较分析,再全班交流。,3、 “地理景观的变化与发展” A、介绍台湾岛、珠穆朗玛峰等地理景观的变化。 B、学生举例松江近年来地理景观的变化与

4、发展。,第二章 地图,2.1 日常生活离不开地图 2.2 熟悉地图“语言” 2.3 学看分层设色地形图 2.4 学看带经纬网的地图,2.1 日常生活离不开地图,教材分析 该节主要叙述地图的用途和地图的分类。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让学生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可使学生重视地图知识的学习,从而为整个地理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地图的用途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地图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在教学中可以不必面面俱到,教材P15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四种地图,让学生了解即可。,教学设计 1、 地图的用途 A、学生思考交流: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地图? B、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出示地图册、上海交通图、长风公园景点导

5、游图等地图,并作适当补充和归纳总结。 2、“形形色色的地图” A、学生观察P15四张地图,阅读相关文字说明,了解他们的不同特点。 B、 利用教材中的中国政区图和中国立体地形图,引导学生思考“在地图上查找省级行政区或地形区时,分别需要用到那张地图?” (通过这种练习,使学生能更清晰底认识到两幅地图反映的信息不同,从而初步树立根据所需信息选择相应地图的意识。),2.2 熟悉地图“语言”,教材分析 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并学会阅读地图,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必备技能。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三部分。其中比例尺与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对学生来说,难度也最大,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

6、老教材对比:,方向: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原则、利用太阳、指南针、北极星测定方向(掌握) 比例尺:含义公式和表达方式、运用比例尺换算距离、怎样测距离(学会)、大小不同的比例尺 图例与注记:识别图例(熟悉一般图例、学会对照图例阅读地图) 关于画图:学会(学习)绘制简易平面图 关于读图:学会阅读和使用常用地图、理解地图与平面图的区别,教学内容流程,比例尺,概念、公式,表示方法,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大小不同的比例尺,方向,一般原则,指向标,读图训练,图例和注记,对照图册,了解常用图例,绘制教室简易地图,教学设计 1、 “比例尺” 创设情境,展开教学:绘制教室平面图 A、在引入比例尺的概念时,可以此说明要绘

7、制教室的简易地图,就必须要按一定的比例缩小; B、在介绍比例尺的含义和 公式时,教师可当堂测量教室的长、宽数据,根据公式进行换算,从而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 2、“大小不同的比例尺” A、复习公式,从数学的角度来了解分子、分母和比值的关系。 B、学生阅读P17四幅地图,并将四幅地图,按比例尺从大到小排列。 C、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 D、学生归纳比例尺、显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三者之间的关系。,3、 地图知识的学习,是整个地理教学中相对比较枯燥的部分,易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通过反复操练来巩固所学知识,如比例尺的表达方式的换算、实际或直线距离的量算、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阅读地图册常用图例等。教师可采用

8、分组竞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绘制简易地图已不作为教学要求,但这一内容可以使学生对地图的三要素有一个综合全面的了解,并能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因此仍然是一种不错的学生活动内容。 5、一些较好的拓展内容 A、绘制简易地图 B、野外定向 C、实地测距 D、如何测量图上曲线,2.3 学看分层设色地形图,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判读陆高和海深。 海拔和相对高度是计算地面高度的两种方法,也是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准备知识。 分层设色地形图能以鲜明的颜色 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状况,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地图之一,因此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材中对等高线

9、不作要求,但等高线是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石,学习等高线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理解,教师可适当增加这部分的内容。,教学内容流程,海拔和相对高度,区别与联系,概念,等高线,含义,简易等高线图的判读,判读方法,分层设色地形图,绘制等高线图,读图训练,教学设计 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A、学生观察P21示意图,思考200米、300米、500米这三个数据是怎么计算得来的? B、教师提示300米、500米是海拔高度,200米是相对高度,学生通过归纳这两者不同的量算方法,发现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2、 等高线图的知识,空间感较强,学生理解较困难,教师可事先制作一个泡沫山体模

10、型。(模型按一定的高度分层,可一层一层分离,在分离的截口处标上等高线。)教师演示将山体从上往下层层移开,并将等高线投影到最底层的平面上,就获得了等高线图。在地图册P3上也有示意图介绍了如何将立体地形转化为平面地图。,2.4 学看带经纬网的地图,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包括“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怎样阅读带经纬网的地图”及“七大洲 四大洋”。 经线与纬线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材中除给出两者的概念外,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从经线和纬线的形状、长短和指示方向来了解两者的特点。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采用了对比的方法,用两组示意图展示了经度和纬度的度数范围、表示方法、0线的确定和半球的划分。 在地理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断方向,因此阅读带经纬网的地图是本课的重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流程,两极一轴,概念,经线和纬线,特点,度数的变化范围,度数的确定,经度和纬度,经纬度的确定,相同度数的区分,读法,表示方法,判读带经纬网的地图,半球的划分,写法,确定经纬度位置,名称、面积与位置,洲界线,七大洲 四大洋,方向的判别,教学设计 1、游戏导入: “根据行列确定位置” 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