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奇、不怪、不压、不放正确对待中学生的“ 早恋”问题 中学生“ 早恋”已是目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老师、家长都感到棘手的问题, 但又不能不处理。我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曾多次处理这类问题, 有成功的经验, 亦有失败的教训,我从正反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处理中学“早恋问题”的不奇、不怪、不压、不放的“四不”原则。一、不奇。老师应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早恋”规象, 正确疏导, 帮助学生度过“危险期”。有的老师一发现学生有早恋”现象, 尤其是发现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存“早恋”现象,就大惑不解,甚至骂学生“不争气”、“没出息”。家长对此往往是忧心忡忡, 不知所措, 叹息自己的孩子怎么会是这样。其实中学生中出
2、现“早恋”问题并不值得奇怪。一般来说12岁到14岁是人的青春期, 也就是人的性成熟期。男女孩子都出现了明显的第二性征,性的差异更加显著。这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本来是可喜可贺的事。然而生理上的突变, 促使了心理上的巨变, 性意识的产生,自我觉醒, 使得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始注意异性, 产生了寻求友谊接近和接触异性的欲望。加之现代中学生的生活环境, 营养条件都明显地优于他们的父兄,使得他们生理和心理上出现了“早熟”现象,现代家庭注意了智力投资, 中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 大量的并非针对中学生的刊物、言情小说、电影电视和爱情歌曲等在中学生中公开而广泛地流行, 对青春期中学生的性意识的发展, 无
3、疑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中学生中出现象“早恋”现象就不足为奇了。二、不怪。由于正确地认识了中学生中出现“早恋”问题的原因, 我们就不会不加分析地去责怪“早恋”的学生了。要做到不怪, 应划清两条界限。第一要划清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和“早恋”的界限。对“早恋”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是从生理上解释, 是指“恋爱”发生在“性萌动”开始或“性成熟”之前;一是从心理上解释, 是指“恋爱”发生在学业未完成,经济未独立, 身体发育还不够健全的时期。我们常说的“早恋”多指后者。注意异性,寻求友谊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普遍性的心理特点, 所以不能把男女同学稍有接触,或接触稍频繁,即说他们在“恋爱”了。我有一
4、个女学生,性格开朗,举止大方,品学兼优,又能歌善舞。一天她母亲跑到学校里来,神情紧张地告诉我,最近常有男同学到她家去,在其女房里说笑唱歌。她担心女儿是在“早恋”了。我对该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她是班干部, 接触面宽,待人又热情真挚,无论男女同学都愿跟她接近,她广泛团结同学,并没发现她对某人有特殊而过分的热情。最主要的是该生自制能力强,这是正常的男女同学交往,家长对此不必责怪,应泰然处之,静观情况的发展。事实证明我的判断不错, 该生从初中直到上大学和同学们一直保持着纯真的友谊。第二要划清“早恋”和品质问题的界限。前边说过“早恋”是由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而引发的一种“合情而不合理的现象。一般的“早恋
5、”并不是品质问题,所以,不能给“早恋”的学生扣上“小流氓”、“作风不好”、“男女乱搞”的帽子, 老师要从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出发,尽量淡化他们的关系,不可火上浇油, 往罪错的边缘推他们。当然, 如果对“早恋”问题处理不好,有可能导致罪错, 但无论如何,不能把“ 早恋”和罪错划等号而大加指责。因为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早恋”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铸成大错,真的成了品质问题。三、不压。当老师的都懂得处理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只能说服, 不能压服。处理“早恋”这类感情问题, 就更不能采取压的办法。有的老师对“早恋”的学生采取“孤立”政策, 美其名曰“不让一条鱼弄腥一锅汤”。这样做的结果是,“早恋”学
6、生更感到心理上的“孤寂”,想寻求更多的慰藉,“早恋者双方结合更加紧密, 原本不明朗的关系, 可能明朗化,公开化,并以一种十分顽强的方式抵抗着老师所施加的压力。而对大多数同学来说, 有的可能畏惧,有的可能不平但是, 他们都不明白老师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我有一个女学生和本班的一男生接触频繁, 并有“情书”往来, 但并没把他们的关系公开化。我也没有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而是多次分别找他俩谈心,劝告他们广泛团结同学,和更多的同学建立友谊,并交给他们出墙报,管理图书等为集体服务的工作。两个学生欣然接受,工作得很好。我嘱咐他俩各自的同性朋友多找他们玩,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淡化他俩的“早恋”关系。但遗憾的
7、是,当我的教育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之际,女生母亲得知此事,也不同老师联系,竟堵在教室门口大骂那男生。结果是其女与她大吵, 两个学生的“早恋”问题,赤裸裸地暴露在全班同学面前,揭掉了那层遮羞的面纱,索性肆无忌惮地公开来往。老师煞费苦心的工作付之东流。更可悲的是女生母亲并没有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及时地改变教育方法, 而是不听老师的劝告,更加强硬地“押送”其女上下学,实际上是压而不服。母亲骑自行车在马路上追, 女儿和男友乘公共汽车到处躲, 最后,女儿竟夜不归宿, 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试想这一工作, 家长若不采用压而又压的方法, 而是和老师协力配合进行教育,事情也许不会发展到这种可悲的程度。四、不放。老师
8、对中学生中出现的早恋”现象, 要进行教育, 正确疏导, 不放任自流,不听之任之。不奇、不怪、不压正是为了不放。从教育实践中, 我体会到不要放松以下几点:(一)不放适时的青春期教育。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提出“学校和社会都要向青年公开进行生理卫生教育”,“比如说在学校里, 性知识的教育就很不够。”并指出“使年轻人懂得一些生理发育的自然规律。”起初, 我受封建意识的影响, 也羞于向学生讲性的知识, 但事实改变了我的看法。我的一个女学生活泼好动, 尤其喜欢同男孩交往。在入初中前, 其母自然地向她讲了性的知识,并嘱咐她中学时代要集中精力学习, 不要交男朋友, 还举例向她说明了“早恋”所造成的不必要
9、的痛苦和可能导致的危险。这一女生入中学后虽然仍喜欢同男生交往,却没有和任何一人“早恋”, 顺利读完中学, 升入大学。另一女生漂亮文静, 其母生怕她“早熟”不敢同她讲性的知识, 而对她处处防范, 还时常追问她是否同男生有交往, 无意中增加了男女交往的神秘色彩, 这女生觉着神奇好玩, 到初二年级时,竟与一男生离家出走,多日不归。后来这女生说“起初, 我只喜欢观察男生, 觉着他们说话、动作比我们女生有趣, 后来, 妈妈总问我是不是单独和男生在一起, 我想单独在一起,可能更有趣。于是我就和某某常在一起了。”看来是母亲教育的失当, 促使了女儿的“早恋”。结果是, 本来可以继续学习深造的两个学生, 由于“
10、早恋”而不得不连初中都没读完就辍学了。从两位家长对女儿的不同教育结果中, 坚定了我要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的决心。并且在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的同时, 加强了性道德和性法制的教育, 让“道德成熟走在性成熟”之前, 从思想上把学生武装起来。(二)不放“大爱”的教育。所谓“大爱”就是热爱自己所在的集体, 老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组与组之间, 班与班之间的各种集体活动, 如拔河、接力、篮、足、排球等各种体育竟赛,歌咏、舞蹈、朗诵、讲故事等文艺活动, 还有郊游、划船、登山等旅游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份差事, 让每个人都为集体出力。活动结束总结时, 学生互相点评“优点”使每个人的劳动都得到集
11、体的认可, 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为集体工作有乐趣, 能得到老师同学的爱,得到感情上的满足。用这种办法把学生对个别人的“小爱”转化为对集体的“大爱”。(三)不放学生的自我教育。“早恋”本是发生在中学生中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应如何处理,学生自己最有发言权。学生在青春期虽然都有追求异性的欲望,但是,真正进行“早恋”的只是他们当中的个别人, 而绝大多数的学生是能处理好这一问题的, 也就是说现代中学生的大多数能用自己的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让中学生谈如何处理中学生时早恋”问题, 是一种自我教育的好方法。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的讨论会,亦可以通过办版报、壁报的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个同学说“我要奉劝那些过早地
12、涉及爱河的同学们, 你们的身心还未成熟,往往会因感情脆弱、易波动而造成痛苦。”另一同学劝“早恋”同学摆脱苦恼时说“要豁达开朗, 广交朋友,不要孤独自己。还要努力学习, 让自己过剩的精力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请高年级的同学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有一个男学生以高考总分六百多分的好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他对交女朋友的看法是一不反对, 二是中学时代不交。原因是亲眼看到同班谈恋爱的同学, 学习成绩下降。还有一个恋爱失败的学生说“这不能不是一种不该有的精神浪费, 耗费了感情, 造成了痛苦。”一些报纸杂志上发表的中学生谈“早恋”的文章亦可介绍给学生读, 如上海徐汇中学高三学生陈
13、坚对中学时代“早恋”的99例调查结果就有很强的说服力。调查99例中82例完全失败, 8例前景不妙, 8例结合, 而结合的8例中又有4例生活不幸福,想要分手。有的学生听了该调查后说“早恋”成功的机率这么低, 何必浪费精力, 浪费感情呢!”老师家长对学生的教育, 总难免让人产生居高临下的感觉, 而同龄人的心是相通的。他们的话, 他们的体会, 象朋友间的倾诉, 使人感到亲切、美好, 容易接受。(四)不放对学生的个别教育。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的是一般性的中学生“早恋”问题。但对个别学生中发生的“早恋”现象,要做好个别的思想工作, 绝对不做有针对性的集体讨论, 甚至要替他们保密。现在“早恋”的中学生, 不大怕老师同学知道, 最怕的是家长知道, 应学生的请求为了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一段时间内, 老师也可以替学生“保密”, 若学生真的淡化了和某生的“早恋”关系, 这个“秘密”就可以永远保下去。如果需请家长配合教育, 也应事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共同研究教育方法, 有计划地配合实施。找个别同学谈话的出发点是爱护学生, 要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生物学SSI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
- 数据中心机柜的隔震性能研究
- 大型活动安保培训
- 有害物质基础知识培训
- 预防儿童性侵课件
- 核心领导力培训
- 音乐课件的技能与技巧
- 音乐说课课件《梁祝》
- 市政污水管网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模板)
- 2025年电子用高纯气体项目建议书
- 医学课件-快速康复ERAS普外科幻灯教学课件
- 关联交易同期资料培训讲义课件
- 2022年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压力管道基础知识(管理类)
- 气体灭火系统验收表1
-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 DB1309T 256-2021 榆三节叶蜂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 土木工程概论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
- 超星尔雅学习通《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四川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燃气工程计价规则及定额应用
- 上教社深圳版小学英语1-6年级单词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