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题试卷 可打印版江苏省淮安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江苏省淮安市2014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安祥无精打采给予(gi)奇闻轶事(y)B调剂扺掌而谈星宿(xi)舐犊情深(sh)C观瞻貌和神离地壳(qio)载誉归来(zi)D针砭两全其美箴言(zhn)方枘圆凿(n)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A经年累月南辕北辙各有千秋B

2、旷日持久大相径庭各有千秋C旷日持久南辕北辙半斤八两D经年累月大相径庭半斤八两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各补写一句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4分)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划分为“六家”,刘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十家”.这对春秋战国思想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应指出,.如杨朱学派在当时影响颇大,而且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观点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家,应是独立的一家.还应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据韩非所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在儒家八派中,影响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奥运五环展示环节

3、出现故障,本将形成五环的五朵雪绒花有一朵没有打开.闭幕式上,穿着亮片服装的舞蹈演员不断变幻出各种图案,没想到最后一幕竟然重演了开幕式的“故障五环”四组演员都拉成了圈,而右上角的一组演员抱成一团.几秒钟后,最后一个环缓缓打开,一个完好的奥运五环呈现在世人面前,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如果你是电视台现场直播主持人,你将如何解说?请为俄罗斯人这一做法设计一段解说词.要求:主题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华恒传恒字敬则,平原高唐人也.博学以清素为称.尚武帝女荥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元康初,东宫建,恒以选为太子宾友.辟司徒王浑仓曹掾,属除散骑侍郎,累迁散骑常

4、侍、北军中候.愍帝即位,以恒为尚书,进爵苑陵县公.顷之,刘聪逼长安,诏出恒为镇军将军,领颍川太守,以为外援.恒兴合义军,得二千人,未及西赴,而关中陷没.时群贼方盛,所在州郡相继奔败,恒亦欲弃郡东渡,而从兄轶为元帝所诛,以此为疑.先书与骠骑将军王导,导言于帝.帝曰:“兄弟罪不相及,况群从乎!”即召恒,补光禄勋.恒到,未及拜,更以为卫将军,加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寻拜太常,议立郊祀.尚书刁协、国子祭酒杜彝议,须还洛乃修郊祀.恒议,汉献帝居许昌,宜于此修立.司徒荀组、骠骑将军王导同恒议,遂定郊祀.寻以疾求解,诏曰:“太常职主宗庙,烝尝敬重,而华恒所疾,不堪亲奉职事.夫子称吾不与祭,如不祭,况宗伯之任

5、职所司邪!今转恒为廷尉.”太宁初,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督石头水陆诸军事.王敦表转恒为护军,疾病不拜.成帝即位,加散骑常侍,领国子祭酒.咸和初,以愍帝时赐爵进封一皆削除,恒更以讨王敦功封苑陵县侯,复领太常.苏峻之乱,恒侍帝左右,从至石头,备履艰危,困悴逾年.初,恒为州大中正,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及让在峻军中,任势多所杀害,见恒辄恭敬,不肆其虐.钟雅、刘超之死,亦将及恒,让尽心救卫,故得免.及帝加元服注,又将纳后.寇难之后,典籍靡遗,婚冠之礼,无所依据.恒推寻旧典,撰定礼仪,并郊庙辟雍朝廷轨则,事并施用.迁左光禄大夫、开府,常侍如故,固让未拜.会卒,时年六十九.恒清恪俭素,虽居显列,常

6、布衣蔬食,年老弥笃.死之日,家无余财,时人以此贵之. (选自晋书&列传第十四,有删改)【注】元服:冠,帽子.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属除散骑侍郎属:寻拜太常寻:恒更以讨王敦功封苑陵县侯更:固让未拜让:6用四个短语概括华恒的主要品质.(2分)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聪兵逼长安,华恒临危受命,但所在州郡慑于群贼嚣张气焰相继败逃的形势,让为纾解国难而积极准备的华恒萌生了弃郡东渡的念头.B在郊祀大典的选址问题上,华恒与刁协、杜彝意见相互,尽管朝廷最终采纳了华恒的意见,华恒还是为此托病,请求辞去太常一职.C钟雅、刘超死后,华恒的生命曾

7、一度陷入危险境地,是任让的尽心解救和卫护,使他免于一死.任让此举,表现了华恒的受人礼敬.D面对典籍毁于战乱,皇上加冠、纳后都没有礼仪依据的窘态,华恒急朝廷所急,探求旧典,制定礼仪,同时确立了郊庙等重大活动的准则.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兄弟罪不相及,况群从乎!(3分)夫子称“吾不与祭,如不祭”,况宗伯之任职所司邪!(4分)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3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寄校书七兄李冶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注】本诗是女诗人李冶写给自乌程前往芸阁(藏书处,即秘书省)赴任的“七兄”的

8、.校书:“校书郎”(官名)的省称.乌程:今浙江吴兴,李冶家乡.大雷:在今安徽望江.南朝诗人鲍照途经此地时曾写下登大雷岸与妹书.一、二两联反映了七兄怎样的生活状态?(3分)颈联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重而道远.(论语)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郦道元三峡)夜深忽梦少年事,.(白居易琵琶行)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了却君王天下事,.(

9、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秋丰子恺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我

10、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

11、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象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似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

12、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同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兰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而我的一生最有意义.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

13、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复过亿万次的老调,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 (选自丰子恺人间情味,有删改)11文中画线句描写了早春具有代表性的景色,请赏析其表达特色.(4分)12从全文看,文章第段写“春”有什么作用?(4分)13文章第段说“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结尾又说“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1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由“秋”引发的人生感悟.(6分)六、现代文阅读:

14、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论读书林语堂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也许蒋介石未进过小学,或进小学

15、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之蒋介石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某人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诗

16、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见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人圈套. (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15简要概括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6分

17、)16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17在林语堂看来,应如何读书?请简要概括.(6分)七、作文(7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舒婷)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淮安市2014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然大著述者,必深于博雅,而尽见天下之书,然后无遗恨.

18、当迁之时挟书之律初除得书之路未广亘三千年之史籍而局蹐于七八种书所可为迁恨者博不足也.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言.今迁书全用旧文,间以俚语,良由采摭未备,笔削不遑,故曰:予不敢堕先人之言,乃述故事,整齐其传,非所谓作也. (节选自宋&郑樵通志&总序)20古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说,“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和.后者的代表作是.(2分)2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郑樵关于史书编写的基本主张.(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红楼梦中除塑造了“金陵十二钗”等众多贵族女性形象外,还塑造了病死的晴雯、投井的金钏、上吊的鸳鸯、撞墙的司棋等“四烈婢”形象

19、.B辛亥革命时期,辫子的剪与留成了革命与守旧的风向标,鲁迅小说风波头发的故事狂人日记阿Q正传中都有相关的情节描写.C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虎耳草来象征爱情,如写翠翠梦摘虎耳草,却不知道交给谁,既寄寓翠翠对爱情的憧憬,又暗示她的爱情将无果而终.D家中,觉慧曾经给黎明周报投稿,介绍新文化运动并抨击旧制度;当他去上海寻找新生活时,黎明周报的朋友们前来与他告别.E欧也妮&葛朗台中,巴尔扎克通过描写查理在海外贩卖人口、偷税走私、勾结海盗等一系列恶行,深刻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罪恶.23简答题(10分)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既有其主观原因,也与东吴的谋略有关.请概括东吴这一次为夺取荆州所采取的谋略

20、.(6分)奥菲利亚是哈姆莱特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但她的存在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简析奥菲利亚在作品中的作用.(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以和为贵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对“和”的意义的解释最为明确,不同的事物互相为“他”,“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的事物而达到平衡,这叫做“和”,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这只是“同”,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文化的统一体,我们肯定“和”观念的价值,不是宣

21、扬调和论.所谓“和”,不是不承认矛盾对立,而是认为应该解决矛盾而达到更高的统一,因此,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文化具有优秀传统,同时也具有陈陋传统.从殷周以来,就有上下贵贱的区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但这种观念至今仍有待于彻底消除.中国哲学长于辩证思维,事实上,科学的发展是离不开分析思维的.中国向来注重人伦日用,注重切近的效益,没有“为真理而求真理”的态度,这也是中国没有产生自己的近代实验科学的原因之一.西方近代社会是“自我中心,个人本位”,强调“以人为本”,而中国近代以前则以家族为本位,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此,正

22、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长短得失是完全必要的. (节选自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删改)24结合文本,分点概括中国文化中的陈陋传统.(5分)25从文本看,“和”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4分)26试以对待外来文化为例,谈谈“和”与“同”各自的表现.(6分)淮安市2014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B(A安详,给予(j);C貌合神离;D方枘圆凿(ru)2.(3分)B(经年累月:指经历很长的时间.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太久.南辕北辙:指行动与目的相反.大相径庭: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各有千秋:各有各存在的价值.半斤八两

23、: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3.(4分)这些划分并不完全正确(科学、合理等)同一家分化出来的不同流派在继承中发展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4)5分)示例:俄罗斯人用一种自嘲的方式弥补了开幕式的遗憾,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幽默,感受到他们的智慧,更感受到他们的自信.评分建议:内容3分、修辞2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5.(4分)属:接着寻:不久更:又,另让:推辞6.(2分)为人谨慎为官清廉生活俭朴处事公正事君尽忠评分建议:两点1分,三点2分.7(3分)B(“华恒托病”于文无据,华恒辞职与“意见相左”无关.)8(3分)兄弟犯罪(尚且)不应相互牵连(治罪),更何况叔伯兄弟呢!评分建议:“及

24、”、“群从”及语句通顺各1分.(4分)孔子说“我不参加祭祀,就如同没有祭祀”,何况这本就是担任宗伯这一职务掌管的呢!评分建议:“夫子”、“与”、“所司”及语句通顺各1分.(3分)同乡人任让轻佻浮薄,品行不端,被华恒罢免官职(或:降职).评分建议:“轻薄无行”、“为所”及语句通顺各1分.参考翻译:华恒字敬则,博学以清白闻名.娶武帝女儿荥阳长公主,任驸马都尉.元康初年,立太子,华恒因被选为太子宾友.司徒王浑征用为仓曹掾,接着任散骑侍郎,多次升任散骑常侍、北军中侯.愍帝即位,以华恒为尚书,进爵苑陵县公.不久,刘聪逼近长安,诏令华恒外任镇军将军,领颍川太守,以为外援.华恒集合义军,得二千人,未来得及开

25、往西边,关中就失守了.当时群贼正强大,所在州郡相继望风而逃,华恒也想弃郡东渡,而堂兄华轶被元军杀死,因此犹豫.先给骠骑将军王导写信,王导报告元帝.元帝说:“兄弟罪不相连,何况是叔伯兄弟呢!”立即召回华恒,补任光禄勋.华恒到后,还没来得及任命,又改任卫将军,加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不久任太常,议论行郊祭.尚书刁协、国子祭酒杜彝认为必须回洛阳再行郊祭.华恒认为汉献帝在许昌住,应当在本地行郊祭.司徒荀组、骠骑将军王导与华恒意见一致,于是决定郊祭.不久以病重提出辞官,诏书说:“太常专管宗庙,祭祀很庄重,而华恒病重,不能亲自主持.孔子说我不参加祭祀,就如同没有祭祀,何况这本身就是太常的职责呢!现在改任华

26、恒为廷尉.”太宁初年,升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督石头水路诸军事.王敦上奏改任华恒为护军,病重不就任.成帝即位,加散骑常侍,领国子祭酒.咸和初年,因愍帝时赐爵进封全部取消,华恒另以讨王敦功封苑陵县侯,再领太常.苏峻之乱,华恒侍奉在皇帝身边,一起到石头,备受艰辛,困窘一年以上.当初,华恒任州大中正,同乡人任让轻薄放纵,被华恒罢黜.等到任让在苏峻军中,有势者多被他杀害,见到华恒则很恭敬,不胡作非为.钟雅、刘超死后,也将轮到华恒,任让尽心相救,所以得以脱险.等到元帝加元服,又将立皇后.战乱之后,典集全毁,婚冠之礼,无所依据.华恒探寻旧典,撰定礼仪,加上并郊庙辟雍朝廷礼制,全部得以实施.升任左光禄大夫、

27、开府,常侍照旧,坚决推让没有就任.适逢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华恒谨慎俭朴,虽居显位,常布衣蔬食,年老尤其如此.死时家无余财,人们因此很尊敬他.三、古诗词鉴赏(10分)9(3分)身在故里无所事事,宦游京城孤独寂寞.(4分)借代、拟人.出句,以“仙棹”代指七兄所乘之舟;对句,用一“伴”字,赋予寒星以人的情感.评分建议:辞格指认,一种1分;简析,一点1分.(3分)骨肉关切之情.(意思对即可)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士不可以不弘毅翱翔蓬蒿之间日月忽其不淹兮飞漱其间梦啼妆泪红阑干燕然未勒归无计为往圣继绝学赢得生前身后名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1(4分)运用拟人和引用的修辞手法(1分),通

28、过联想、想像(1分),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描写早春景色(1分),色彩鲜明,语言富有韵味(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2(4分)内容上:写出自己对春天的珍爱之情(1分);结构上:与下文三十岁以后对春天和秋天的感受形成对比(2分),突出自己原先对生命认识的肤浅(1分).13(6分)“调和”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境完全融入秋天,变得沉静(2分);“不调和”既指节气进入秋天,天气依然有着夏的特征,又指作者进入人生之秋,心境并未完全达观(2分).这是作者内心矛盾的体现(2分).14(6分)人生在得意之时,应以淡泊心态面对名利;人生是一个甘苦悲欢、荣枯盛衰周而复始的过程;人生欢乐和悲苦并

29、存,欢乐越多,悲苦越多;人生应直面死亡,在平常的生活中安度一生.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15.(6分)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活动的观点,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读书的意义.评分建议:每点2分,过多分层酌情扣分.16.(6分)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能让自己产生亲切感;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启迪心智,获取新知,开拓新领域.评分建议:每点2分.17.(6分)读书应避免功利化;好书要重读;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作家的书;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读书要有真知灼见).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七、作文(70分)18.参照

30、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附:东台中学徐长进老师撰写的作文指导【材料分析】1.孟子的话是植根于“性善论”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其关键是一个“不能”与“不为”的问题,也就是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讨论个人修养问题罢了.意思是树立起立志向善的信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关键就在于你怎么做.2.舒婷话中的“平凡的心”是指心态而不是指人生目标,意思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良好的平凡的心态,即使手中的工作很小,那也是一份事业的起点,在点点滴滴中

31、积累,在一步一步中学习,最终,会让平凡的心态成就不平凡的工作,完成自己追求的事业.在平凡的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凡的心但不是甘于平庸的心,心平气和地为自己的生活去努力.我们不需要害怕自己不被赏识、不被认可,只要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平凡的心态不等于人生要平凡,更不等于个人平庸,我们要抛弃功利、拒绝浮躁、埋头苦干,用一颗淡薄的心,引导人生的航向.3.爱默生的话告诉我们:平凡是伟大的基础,伟大是平凡的升华.一位名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万事万物之初,皆起于一,一与一相生,以至于千万.”他的意思是:细小平凡的事物,日积月累,可以转化成大的事物.许多人都向往成为伟大的人物.这是梦想,而要实现这令人神往的梦想

32、需要的是坦然面对现状,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勤勤恳恳,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切不可浮躁、心急,要沉稳、踏实,一心一意地努力,甘于平凡、甘于寂寞,那令人仰慕的伟大的时刻终会到来.【立意分析】1.材料的三句话存在条件关系,成为尧舜是终极目标,但条件是有一颗平常心,从小事做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量变而为质变.2.三句话的共同话题是:平凡与伟大.主要论述方向:平凡如何才能变成伟大.大多学生只论述平凡与伟大的关系,未能阐述平凡如何才能变成伟大.不少同学把“平凡与伟大“的话题当文题,不能剖析“伟大”与”平凡”在材料中的具体含义,写出来的作文流于表面,不够深刻,千人一面讲伟大来自平凡,缺少个性化的表述.3.多问

33、几个为什么.要思考尧舜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成为那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这则材料中的平凡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不平凡又指什么?“起初不伟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起初不伟大”?4.孟子的话讲的是“能与为”的话题.“能”,每个人的潜能是无穷的,从这个角度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为”,要想成为尧舜,除了必须有远大的目标,还要善于发现自己能量,自我要求、自我改造、自我修正,最终才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贤.5.保持平常心是成为“尧舜”的必要条件.抛弃功利、拒绝浮躁,不在乎眼前得失是获得成功的前提.6.获得成功的人大多会经历长时间的寂寞,被人误解,甚至死后才被认可.所以,埋头苦干,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摒弃虚荣,才可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7.在本材料三句话中,“平凡”不是终极目标而是必备条件,如果立意为就是要做一个平凡的人是偏离材料含意的.8.对“平凡”的界定:甘于寂寞而不甘于平庸的心态,为了达成某个目标抛开杂念,摒弃虚荣,埋头苦干,不急于求成的一颗淡薄的心.对“不平凡”的界定:有成就,练就了绝活,某方面小有名气,被需要,有出人意料的惊人之举,不容易(一般人做不到,令人赞叹)【存在问题】1.不能整体理解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